从魔幻雄心到星辰大 第227章

作者:坑王之王

---中间有条X米高的挡着,你单独把某座桥修高,船也过不来啊,所以通常情况下,在同一条河上修的桥,高度都是参照最低的那条来,顶多修成高度平齐,等到发现高度不够用的时候,已经没钱把那么多桥全拆了重建了。

有这么一句俗话,叫做‘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或者说是‘不能在两次掉在同一个坑里面’也行,有着兔子家的血泪教训,萧致远对在江上修大桥的事情显得谨慎了许多,虽然有着足够的技术,却还是想缓一缓。

而站在一边的袁大头虽然不清楚这些,不过他至少明白要建设大型桥梁的花费,本来现在的财政就不是太宽裕,新建首都新城的花费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要是还顺带修建那样的桥梁,恐怕国库的资金就会跟不上了。

如果等到新城先建好了,那个时候资金也宽裕下来了,再去造桥的话财政压力会小很多,所以他赶紧说定了下来:“陛下,微臣也觉得首都新城的建设需要谨慎,不宜一开始就将规模定的太大,免得劳民伤财。”

“恩,你说的我明白。”萧致远随口答应,然后继续说着自己的想法:“具体的城市规划,想来你们也有一定的基础了,我再让银联集团这边帮你们挪一些专业人手过去,制定出一个合适的方案应该不是很难。”

“当然我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也有一些限制和要求,你们最好统筹考虑。”他努力回忆着后世一些规划上的经验教训,边想边说:“首先是要提前规划好地下管网系统,为电力和通讯等设施预留通道,不能三天两头把道路挖开重修。”

“然后是要建立专门的部门,建设和管理城市之中的公共设施,例如公厕、市场、花园等等,必须先确定好辖区内的人口密度,并且以此来规划好数量和位置,让市民可以在合理的距离内得到这些设施的服务,并且体会到便利。”

“最后是关于房屋修建,也需要作出一定的限制,普通民房不得超过三层或者十米高,六层楼房需要提前得到审批,并且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施工队伍负责建设,出现质量问题要严格追究责任,以免因为质量问题酿成大规模伤亡。”

“除非是工业发展所必须,例如某种设备不能拆开放置,否则尽量不允许城市中修建高层建筑,以免带来各种安全上的隐患,也能够有效降低单位面积内的人流量,缓解对公共交通设施带来的压力,有问题也方便救援。”

萧致远提的这些条件,倒也不是他瞎胡扯淡,三天两头把道路挖开这个现代都被吐槽多少次了,至于后世不准小贩在街上买东西,但是却不修个市场满足大家购物需求的事情,也着实让城市居民恶心了不止一两次。

两三层的小平房盖起来很简单,只要别弄假的钢筋水泥就基本不会出事,但是三层往上的房屋就具备一定的专业门槛了,就算没用假冒伪劣的材料,也很可能因为不懂技术,导致房子一不小心就倒掉,肯定要做出限制。

至于不让盖摩天大楼,则是为了降低单位面积内的人流量,免得上班时间公交车塞得和沙丁鱼罐头一样,道路上的汽车堵出几十公里外,而且高层建筑出问题救援也很困难,平时不出事还好,出事就是几万人的伤亡。

虽然这样做的代价,就是肯定会像摊大饼一样,城市面积在不断扩张中变得很大,估计起步就得上三环,五环路也会很快不够用,不过有着扩张红利在手,倒也不用担心占掉的那点耕地,总体来说算得上利大于弊。

虽然霓虹金后世发展上有很大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同样人口稠密的国家,他们努力发展公共交通,压制轿车发展的思路却值得借鉴,跑去学人口稀疏的美帝那样,玩遍地汽车的路线,实在是有些不符合国情。

袁大头好歹当了几年的首相,自然没用太长的时间,就想清楚了这几条政策的效果,他自己的斟酌了一会才回答:“陛下的顾虑,倒也有几分长远的好处,在做规划的时候微臣会注意这些问题。”

“你也不用担心。”萧致远给袁大头吃了一个定心丸:“只要等规划做好,真的开工之后建设速度是很快的,这点你应该在琼州岛见过了,所以肯定赶得上在十周年国庆之前完工,让我们入住新的首都的。”

“承你吉言,陛下。”袁大头脸色终于松弛了下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了十周年国庆哪一天,我们就可以在新的首都,正式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我们完成了整个国家的光复和民族的复兴了。”

萧致远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是啊,那将是让人无比激动的一幕。”

第四十五章 电动车

和袁大头谈完了城市规划之后,萧致远继续和幔大林谈另一部分的城市规划:“如何,城市交通方面的规划,现在做的怎么样了?”

---各种免费的交通工程,例如公路、桥梁和港口等设施,都是由政府出资修建,而各种收费的工程,例如铁路、地铁、轻轨、公交则由银联集团来进行修筑和运营,免得官僚化之后弄出一堆的问题来。

“已经做完了一期工程的规划。”幔大林指着一卷CAD图纸回答:“等到首都铁路通车之后,我们就借助于纳米机械的力量,修筑三座能够通行双向铁路的降低隧道,构筑起一条环绕首都的铁路线。”

“如此一来,就能够让从各地途径首都,前往其他城市的火车不用进入城内周转,可以直接从首都外围的环城铁路上绕行,有利于提高铁路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车站的压力,又不会妨碍到未来的海运发展。”

“这样设计,倒也确实比修建大桥方便很多。”萧致远对此相当满意,随着技术的进步轮船会越造越大,而且时不时的有尺寸超标的物品需要通过轮船运输,这个桥却并不适合造的太高,以免成本飙升和安全性下降。

直接造成隧道之后,就没有了这些烦恼了,至于说非要等铁路修过去,当然是因为这样就能借助纳米机械修隧道了啊,拿盾构机慢慢的蹭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他很快就接着问道:“那么,关于公交和地铁的运营呢?”

馒大林充满信心的继续介绍:“公交倒是好办,我们预计先投入一部分七座微型客车,使用固定价格和线路行驶,但是顾客可以在任何不妨碍交通的位置上下车的方式运营,毕竟现在有这样需求的人太少了。”

“人少就不适合使用大型客车,而且因为公交车这种理念也是刚刚诞生,初期的人流量肯定会比较少,而且受限于教育水平,也很难理解固定站点要如何使用,随上随下会显得更加方便一些,也并不会带来太多麻烦。”

这样的运作模式,萧致远穿越前在一些小城市见过,在客流量不大的路线上,还是相当的方便的,而且也省的大家走老远找站台,有利于先培养出一定的消费群体,为未来的正规化打下一定的基础,就点了点头。

馒大林看到他点头之后,就接着介绍:“至于地铁方面,我们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划,一期工程预计修筑四条地铁,以类似井字的方式交叉布置在首都新城区,并且在所有站点上都预留了将来增加线路的接入点。”

“而且新城区是一切从头建设,也使得我们的地铁规划更加容易,可以和地面上的交通干道配合,形成优势互补的作用,而且建设成本也比正常的地铁低了无数倍,有希望能够和新城区同步投入使用。”

关于这一点,萧致远脑筋一转就想明白了---正规地铁都是在现有的城市下面修,需要用昂贵的盾构机慢慢的挖,还需要担心不小心就把上面的路基和建筑给挖塌了,各种防护措施的标准很高,所以价格昂贵且进度缓慢。

而在新城区建地铁就简单多了,直接挖掘机开过来在地上挖明沟,把地铁线路铺好了之后再盖顶,又不需要扭来扭去的迁就现有的道路和各种建筑物,可以直接配合公路规划修的横平竖直,设计师不知道能少死多少脑细胞。

实际上也正因为这种先修道路设施,然后再开始盖房子的模式太方便了,所以新世纪之后兔子家很多小城市,都喜欢直接盖一个新城区,将大部分的工作机构和企业单位全都搬过去,而不太喜欢在旧城区里面继续折腾。

点了点头,确认了这个方案可行之后,他继续关心着周边问题:“随着铁路的延伸,我们的高压电网覆盖范围也在延伸,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电气化设备,我们的用电量与日俱增,现在的发电系统还撑得住么?”

“没问题。”馒大林解释了起来:“我们的廉州石化基地二期工程明年就竣工了,到时候不管是天然气发电量,还是各种合成产品的产量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那里的油田虽然总储量少了点,不过二十年内都不会枯竭。”

“随着我们将铁路修建到北国领土上,就可以开发北部的两座大型油气田,而且还有着晋省储量惊人的煤矿,只要控制好汽车拥有量,减少对汽油和柴油的消耗,至少在未来的一百年之内,我们都不需要担心能源安全问题。”

“关于这一点,我稍后会和议会那边好好谈一谈,让他们从立法上限制各种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萧致远立刻说道:“尽量由公共交通设施作为日常出行的工具,燃油车主要用于物资运输这样的刚需上面。”

“当然现在大家都买不起车,我倒是听说自行车卖的挺火的,你们也抽空研究一下,把电动自行车研究出来,尽量搞得物美价廉一点,等到居民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可以作为自行车的替代品出现在市场上。”

“这个倒是挺简单的。”幔大林笑了起来:“轮毂电机技术我们虽然没有,不过以现在的基础科技要研究出来,也不过就是一两年的时间,铅酸蓄电池和电子控制系统都是现成的,顶多三年之后就可以投入市场。”

“而且陛下有意的话,我们可以在随后推出四轮电动车,若是能够得到立法配合,强制所有停车场提供充电服务,那足以在市内交通方面替换掉燃油轿车,顶多城外长途行驶,会受限于充电时间,无法形成竞争力。”

“恩,你说的也有点道理。”萧致远沉吟着说道:“如果在所有停车场提供充电服务,哪怕正常模式下充电速度稍慢,但是晚上充电也能满足白天的出行需求了,大部分汽车其实没有跑长途的需求。”

他很快就下定了决心:“电费可比油钱便宜太多了,竞争力十分的出众,你的这个办法确实可行,我稍后会和议会讨论的。”

第四十六章 东三省

商量完了商业上的事情之后,萧致远马不停蹄的回到了琼州的总参谋部,和各个军种的部队商议军事部署问题。

杨威利指点着三维地图做着介绍:“截止目前为止,我们拥有十六个步兵旅,正好可以满足十四个省和两个直辖市,每个辖区之内部署一个步兵旅的最低防御需求,到年底才能够等到两个新的步兵旅。”

“我们现在唯一的机动兵力,就是特种作战司令部下辖的两个机步旅和一个空突师,好在这两只部队的战斗力很强,而且周围并不存在大规模的陆地冲突,短时间之内足以应对可能的突发状况。”

“兵力还是有点少啊。”萧致远叹了一口气,但是却也拿不出解决的办法来:“可惜扩军速度实在是快不起来。”

毕竟这个国家的基础太差,在他起来造反之前,全国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占总人口比例还不到0.1%,而想要让部队具备基本战斗力,而不是单纯用来凑人数的炮灰,那么作为基层骨干的军管和士官,就不能用文盲来充任。

---兔子当年虽然部队之中起手的时候文盲率高,但是人家在部队之中大规模开展扫盲教育,那么提拔上来的骨干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也具备基本的识字和指挥基础,强大的战斗力可并不是靠‘文盲炮灰’支撑起来的。

之所以从建国以来,陆军一直保持着每年三个旅的扩充速度,就是因为依靠自身的教育能力,每年只能保证这么多的骨干扫盲,如果盲目扩张就很有可能和清党之后的KMT一样,军纪涣散的炮灰部队只能够起到拖后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