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做皇帝/大明之少年天子 第18章

作者:一剑飞仙

虽然大明帝国国力衰败,但是名臣还是有很多,只要把商业gao活了,大明帝国一定能够重建繁荣。

不过,张居正和一帮政治家,都把眼睛放在农业上,丝毫没有将商业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商业是旁枝末节,农业为立国之本……

可是,朱翊钧却知道,真正想要使国家富强,绝不可少了商业,现在大明帝国少的便是商业。

从朱元璋实行海禁的时候,片瓦便不得入海,到现在海禁稍稍放松,但是,还不够……

航海贸易只属于商业行为之一,现在的很多商业行为还被禁止之中。

例如盐和茶都由国家专卖,商人必须向官府交钱买“盐引”和“茶引”。

“引”是商人运输货物的凭证,印有法定的重量单位。

贩私盐罪者绞,有军器者斩。

各种商业经营,都有严格的限制,这让大明帝国的商业行为受到了极大的桎梏……

明初立法严禁私人出海,违者轻则杖,重则处绞刑或斩刑。

……

在朱翊钧看来,改革商业容易,清查农田难……

改革商业一年便可见成效。

但是改革农业,却需要十年,甚至数十年,而且极容易引起士族和豪强的反对。

而且,改革商业能够让大明帝国焕然一新,而改革农业,只能一时繁华……

……

朱翊钧坐在龍椅之上,刷刷点点的写着商业改革方针。

他已经决定彻底开放商业,除了食盐、军械和矿产以外,国家商业彻底放开。

海禁开放,在福建设立一座自由港,让殷正茂通知所有商贾参与自由港建设,参与出资的商贾,可获得赋税减少三成的奖励。

加强大同府的军防,大量购买佛郎机炮,大同府距离朦国最近,朱翊钧有心在大同府开通马市,同朦国与西域诸国进行交易,赚取利润。

朱翊钧的眼界是前所未有的广阔,虽然张居正等人是有名的改革家,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西方发生了什么……

现在已经是年了,欧洲等国已经进入了殖民时代,各种科技腾飞!

佛朗机炮由欧洲发明,明朝嘉靖元年(年)由葡.萄牙传入天朝,按其国名称为“佛朗机”,成为天朝明代中期火炮。

嘉靖三年(4年),明廷仿制成功第一批门佛朗机,每门重约斤,母铳长.尺,配有4个子铳。之后明廷又陆续仿制出大小型号不同的各式佛朗机,装备北方及沿海军队。

现在朱翊钧有钱了,自然要大量购置研制火炮,朱翊钧打开海禁,便是想建造一只强大的海军,让西欧诸国领教大明帝国的硬朗!

朱翊钧写了商业改革十三条。

最根本的商业改革就是彻底放开商业,不再对商业行为进行限制,针对各种商业行为,进行税务收取……

朱翊钧增加的赋税条款增加了近一百项。

要知道农业税不过只有十几项而已……

这些税款若是在满朝文武看来,绝对是重税,可是,这些税款收缴在朱翊钧看来,很平常,因为五百年后的世界强国,收税款项多达千种……

一百种收税款项,少之又少!

……

朱翊钧将十三条商业改革圣旨放在桌子上后,感觉有些疲惫,他返回养心殿,休息去了……

第13章 高屠户与抄家首辅

万历皇帝上台之后,万象更新。

朝廷内的文武百官吓得寒蝉若金,对于政令实施,根本不敢懈怠!

因为在小皇帝的授权下,内阁和东厂大开杀戒,五品以上的官员杀了三十二人,有三千多人发配边疆。

在这种高压下,谁还敢顶风作案,贪墨银两?

最近这段时间,内阁首辅高拱,四处寻找着官员贪墨的苗头,只要被他抓到,怕是要直接扔进刑部询问一番。

谁都知道,高拱和张居正没有再开玩笑,若有贪墨行为被他们抓到,必死无疑。

一时间,大明帝国的国家机构快速运转起来,各项政令的实施,如行云流水。

很多官员早就看透了,内阁是百分百的支持小皇上,他们为了大明帝国,不惜得罪同僚,做恶人。

这段时间,高拱和张居正背了不少骂名,很多官员背地里都喊高拱为高屠户,喊张居正为抄家首辅。

因为张居正主持抄家贪官,将所有银两、地契、珠宝登记造册,如数归入国库之中。

这一次反贪,之所以执行得如此顺利,主要也是因为有东厂的配合,各个贪官的贪墨行为无处遁形。

这才是东厂设立之初的用意,只是后来的子孙,都没有更好的利用好东厂,竟使东厂成为了祸患朝廷的阉党……

……

朱翊钧睡了一个午觉之后,吃了一些午后甜点,让冯保传唤海瑞入宫。

此时,海瑞正在杨博的家中吃酒。

在座的人还有高仪,高仪家中失火,他便一直借住在杨博的家中,杨博也是三朝元老,赫赫威名只在高拱之上,不在高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