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438章

作者:海客无心随白鸥

  轩辕皇朝的教育改革,哪怕不在皇朝也能有样学样,然后将启蒙教育做到根子里,恨不得有个村子就有学堂,星城内有条街道就有书院,因为儒门最不缺的就是钱。

  道门……

  自从「浮黎天」被创造出,道门在符箓一系有了起死回生的迹象。

  上层起了头,余者若修行天赋太差,便会向着符箓这一方向进行发展,大浪淘沙,总能筛选出合适的人才。

  三清道界还是与从前一个样子,正一天道的回归,未掀起任何波澜。

  因为此前都是登道岸在领导各脉,大家伙一起做研究,做大做强,发展到如今的规模。

  实力差一些又不要紧,实力差但在道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更证明众人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对正一天道产生意见。

  作为三清道界的一份子竟然不回来。

  什么?太清界正统?

  三清道界只认登道岸与玉斗玄尊,正统是看能力与担起的责任,其次才看传承。

  正一天道斩妖除魔捉鬼,有功于苍生,这一点各脉不否认,但这份功绩比之登道岸如何?那必然差些。

  这是留面子的说法,不留面子直接你谁啊?

  甚至直接能来句我们很熟吗?

  现在的三清道界说话就是硬气,不是、不单是背后站在轩辕皇朝,更是做了大量实事。

  比如引领神州技术革新,天下百姓受益,影响未来数千年不止。

  都到这一步是该立下全新「正统」,也该有成体系的传承,可推广以供更多人学习,这里面除了《太清神诀》与《三火归元功》不能直接对外开放,其他皆不是问题。

  好巧不巧,「浮黎天」的诞生,刚好就把大义方面的空缺解决了,三清道界属于另辟蹊径并且圆满成功。

  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

  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

  天奇道者当初是这么说,书上是这么写,道理也是这么个道理。

  但丹鼎修不出成就,改修符箓直接引领一个时代,那就得从隔壁儒门找人帮忙辩经,既然决定走这条路,心中追求的就不是仙道。

  道门之中也有人尊“黄老”,很正常,经世致用者亦有。

  所谓正统之争,发展到现在已无必要争,民心已经给出结果。

  天奇道者亦未执着此事,正不正统,其实无所谓,只要道统能够顺利传承下去,乃至与国同休还有昌盛的机会,便对得起先人之托付。

第565章 君轩辕你能不能安分点?

  阎罗鬼狱,乃至中阴界,天奇道者在与姬青阳见面后便去看过,那确实是一片沃土,非常适合正一天道这一脉的修行者发展。

  他也见过那位负责管理地界的隐元星君。

  这人……

  不好评价。

  因为在知晓来龙去脉之后,隐元并没有与天奇道者客气,直接表示可以「包分配」。

  分润权力什么的,根本无所谓,他的身份与道路已经注定自己的位置,只有做大做强,自己才能更进一步。

  皇朝自有法度,在阎罗鬼狱就是各司其职。

  别真把自己当大爷。

  地界只有一个「爷」,那就是「北帝爷」。

  道门?

  既然是轩辕皇朝下辖道门,那好说,至少能把那些逃跑的,或者滋生的恶鬼抓回。

  正好玄天参微带来的人手里有教书的儒生。

  鬼?鬼也要工作、读书,以此让人性一面压制鬼性那面,不至于沦为恶鬼。

  儒道已经凑到一块,隐元直接写了卷宗,递至轩辕皇殿询问是否能安排些僧者过来,虽然天奇道者给他表演了一手超度恶鬼,祛除多余的鬼性让人性居于上位,之后无论是教导还是拉去干活都行,但隐元不会放任他们一家独大。

  一家独大,会让工作效率变低,上书要求皇朝下辖佛门派人来就不同。

  三足鼎立自然会促进发展。

  地界越昌盛能给隐元带来的裨益就愈大。

  另外,玄天参微在修《北阴酆都太玄制魔黑律灵书》,简称《酆都黑律》,与姬青阳之大魔黑律相对应,以此节制罗酆山的六洞大魔。

  因为苍皇闭关,元妃看到递上的卷宗后,先与问奈何等人进行了商议,然后往鹿苑一乘和大乘灵云寺各送了一份。

  最终摩诃涅毅然接下这份重任,九界佛皇也乐见此事。

  对部分神州先天而言,去异境本质上与发配边疆差不多,但也有人不在意。

  摩诃涅打算在阎罗鬼狱待多长时间,白羽忘云僧也不清楚,他只知道,师弟是去修行。

  而天奇道者也不可能一直留在阎罗鬼狱,待他登天,相关之事皆有下一代天师接掌,届时是怎么个情况如今尚不可知。

  隐元一手操作下,阎罗鬼狱的管理压力较之从前轻松不少,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就连玄天参微也是辅佐他,而非夺权,加上本土的伏字羲,以及后来提拔的战将,至少提上正轨后不再那么草台班子了。

  天奇道者将部分符箓传承留在三清道界,等于说愿意尊登道岸为正统,也是留个善缘。

  若未种善因,怎能得善果?

  地纪八百年之时,法严天师终于有了开山大弟子,承正一天道衣钵,唤作「刑天师」,经由轩辕皇朝册封,号「酆魁」,一脉兴衰之重任就这样落在他肩上。

  天奇道者对隐元星君的评价,依旧是不好评价。

  不过,经过皇朝册封,刑天师接掌正一天道之事,就这样定下。

  往后就算再有其他传人也无需惦记此事。

  册封之后,刑天师便算在封号领了职,挂在隐元星君,也就是九天杀童大将之下,工作地点也是在罗酆山。

  因为九天杀童大将乃辅佐北帝治理地界之大将。

  起初,天奇道者尚未反应过来,后来才知道就是先前见过的隐元星君。

  倒是省了麻烦。

  …………

  地纪八百年一十年,天降祥瑞当天,君轩辕目睹五色异彩自天外落至神州大地,心中悄然松了口气。

  然后他就被君帝鸿找上门。

  砰!

  紧闭的院门被一股力道自外向内踹开,身着岚袍的青年踏入院内,看向樱花树下那道身影。

  “说说吧,怎么回事。”

  鸿王脸色不太好,兄弟三人,好像就他一个被蒙在鼓里。

  兄长与小弟不带他玩,其实问题不大,都是独当一面的成年人,自不能像少时那样,应该稳重一些。

  然而,身为上有兄下有弟的成年人又不同。

  尤其是兄弟都特别能折腾。

  被夹在中间的君帝鸿只觉得心累,先前就觉得小弟不稳重,会给兄长添麻烦,结果确实一声招呼没打就整出这么大事。

  通过掌握的信息进行推算即知根源所在,于是就有了君帝鸿一脚踹开院门,找小弟要个说法的这一幕。

  君轩辕并未生气:“你不知道?”

  “我该知道?”此刻君帝鸿神色冷峻,但还是忍住没有与小弟拔剑相向。

  “哈哈哈——”

  接着,便见君轩辕大笑道:“你竟然不知道。”

  忍!

  君帝鸿告诫自己,这是亲小弟,要宽容。

  他直接询问:“当年皇兄是被你叫回来后才去闭关,你与他说了什么?”

  然而。

  “皇兄都没有与你说,我为何要与你说?”

  站在樱花树下的君轩辕理直气壮,倒不是不能说,兄弟之间没什么不能说的,至少能说的那部分都能拿出来说。

  虽然君帝鸿性格已经回转年少时很多,但他就是比君轩辕更加稳重。

  身为小弟,哪怕成家立业,女儿也已经独当一面,仍旧能像少时那般与兄长卖乖,这就是君轩辕与君帝鸿的不同之处,因为他是小弟,需要考虑的事情最少。

  君帝鸿属于性格回转但没完全回转,平日中也能开玩笑,不再不苟言笑。

  可他毕竟是兄长。

  所以——

  “君轩辕!”岚袍青年走近树下。

  “你既帮不到皇兄什么,就不要添乱。”君轩辕话语中带着三分炫耀:“是皇兄先让我帮忙去探查消息,然后我做出成果,才有闭关之事。”

  他先简明扼要将前因后果说明白,然后对兄长开启嘲讽模式:

  “皇兄为什么来找我而不去找你?”

  “是皇兄不想吗?”

  “还不是有些事只能我来做,你对宇外各境又了解多少?啧,我险些忘了……”

  而后便见君轩辕佯叹,接着脸上三分炫耀变成七分,继续说道:

  “你对它们的了解,还不如出自我手?”

  君帝鸿展现出身为兄长的稳重:“说重点。”

  前因后果大致算是听明白,并不是小弟自作主张,但作为兄弟,君帝鸿觉得自己有必要对此事进行了解。

  哪怕他对宇外了解不算多是客观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