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客无心随白鸥
这些信息在如今这个时代反而更好收集,如果要收集司空、山座等人的信息,难度反而超乎常人想象。
它们的价值非常高,要与素清阅斗法,必须先要了解他。
幸有君神霄出面请香九霞出手,帮素清阅清理了一些信息,并伪造了一些信息作为保护,真真假假之下他又争取到不少主动权。
给素清阅做护卫的是禁军,这是重视,帝青颺对他的重视。
刺客连这一关都过不了情有可原。
当然,疏楼龙宿掌握的信息份量就不太够。
不仅如此,他的消息来源也很一般,但终究参与到神朝的改革变法中,千金买马骨,天章古圣阁成为天章学宫,天下会亦洗白成天下报社上了台面,发展相当不错。
除了没有进入到神朝权力核心外,现阶段没有任何缺点。
原先的天下会首脑有人出仕,有人留在天章学宫,有人管理天下报社,此番亦非疏楼龙宿主动拜访素清阅,而是素清阅请人前来。
疏楼龙宿叹道:“汝这些年很不容易。”
“学兄对外界的势力可有了解?”素清阅询问道。
“稍有了解。”
“对它们的传承方式呢?”
疏楼龙宿回道:“略知一二。”
素清阅道:“愿闻其详。”
“师徒相承有优点亦有缺点,优点,乃是众所周知之事,缺点相较而言,了解的人更少,极少在江湖上流传。”疏楼龙宿悠悠道:
“一个宗派衰落,不一定是后继无人,而是传承、典籍从宗派底蕴变成一家底蕴。
这时,再想学习,没有足够大的利益不见得能够成功,就算拿出利益,也不一定成功,因为它已经变成家学。
哪怕没有变成家学,代代相传,这一代藏上半招,那一代漏了一点,最终这份传承只会越来越少越来越歪,进而变成另一套东西。许多人宁愿它失传也不愿意传下去,原因嘛,觉得徒弟不合心意。
三教皆是如此,对自身所处的势力、派系的重视,要远远超过儒、道、释这个整体。
神朝的弃教存法自有其特有的优越性,打破了一门一家垄断,他们掌握的传承,若不参与到革新中很快就会被淘汰,而且,神朝亦有收录这些传承供人兑换。
这就是汝正在进行的变法的阻力之所在。”
疏楼龙宿不仅讲了神朝外的现象,还以之进行引申,说了素清阅面临的问题。
从百姓的角度,从基层武者的角度来说,轩辕神朝改革变法他们是受益者,可对被改到头上的诸多中型势力,那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他们自然要反抗。
外界的那些势力宁可加入老三教也不会千里迢迢,加入轩辕神朝。
像凌康族与犴妖族这种情况是极少数。
两者同样是「文盲」。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人心太贪,获利的人想要获利更多,只想着自己,不想着将饼做大进而取得更多的利益。”素清阅的话很直白:“据说神州的风气有段时间特别好,但我也只在史书中看过,当时应该是第一次改革起步,整个神州都生机勃勃。
结果没有坚持太长时间,那个时代便在无声中落幕,人员要么被腐化,要么身死,各地正在进行的改革变法亦陆续停滞,甚至因为获取到利益而像更原始转变。
变法改向,变法失败,都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此事并非我愿意见到,帝君与御殿诸公亦不愿意见到。
因此我有一事需请学兄帮忙。”
疏楼龙宿闻言,似是意外道:“还有事情能难到汝?”
“我也是人,遇到困难很正常,而以学兄的能力早已经能够考取功名,又何必在天下报社蹉跎?”
素清阅与疏楼龙宿讲了那么多道理,除了对他进行旁敲侧击外,就是想让对方来帮忙。
他自己在神朝内根基太浅,有些事情没遇到还好,遇到之后,确实不太好处理,所以才需要人帮忙处理。
第1399章 只要能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天下报社与天章古圣阁,都是以疏楼龙宿为首的天下会的垂枝,前者负责情报与舆论,后者主教育,还有其他一些合规合法的产业,来给天下会的诸多活动赚取经费。
天下会,对正在变法的神朝而言,就是千金买马骨,作为时代的标杆存在。
就连改革变法之前的非法组织都能容下,可见轩辕神朝之气魄,只要未曾铸下大错,积极配合神朝政策,在三教内不过中坚的天章古圣阁都能收到政策倾斜,一跃成为「天章学宫」这样的高等学府,就连疏楼龙宿等人原本设计不太完善的主打学科,神朝都能辅助推衍完善,并调配相应的讲师乃至教授。
天下报社本就是正经报社,天下会在形式上消失,它如今还是民营产业,不过也得到了一定的政策倾斜。
天下会虽然“非法”,却未做恶事,疏楼龙宿等人作为首脑安全上岸。
——连神朝外的势力主动投靠、配合神朝的变法改革都能发展成这样,神朝内的势力积极改革又能赚多少?
标杆左右确实存在但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素清阅的总结是:人心太贪!
疏楼龙宿直言:“汝想让吾出仕?”
“学兄牵头创立的天下会,鞍丞王佐·司马骏业入了太学都府,亭书忘意·夜分渊任天章学宫首任院长,八儒楷表·楚君仪任「礼学」教授,皓首穷经·楼观问辅助学兄打理天下报社,夫子当初搭了把手,效果立竿见影。”素清阅不疾不徐与疏楼龙宿说道:“以学兄的气魄,不该也不会在天下报社消磨锐气,却又未考取功名,不就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吗?”
“吾确实在等一个机会。”疏楼龙宿坦诚道。
“这个机会,我可以给学兄,若学兄觉得不够我还可以上禀牧王。”
“嗯?有说法?”
对轩辕神朝内的局势,或者说,对御殿内的局势,没有参与进去根本看不懂,但疏楼龙宿毕竟不是蠢笨之辈,当即从素清阅透露的信息中察觉到重点。
“众所周知,我虽然是吏部郎中,却与身为吏部尚书的牧王身处不同派系。”
素清阅对自身所处立场亦未隐瞒,这些事情不算秘密,说出来,也不会有影响——
“当年我因为闭关错过了穹州的考核,若非帝君拔擢,恐怕还要蹉跎不少岁月,虽非自稷下学宫结业却也算帝君门生,后任吏部郎中,立身神朝变法最前线,要说关系,我与司空比与牧王要近不少。”
但更深层的信息只能憋在心里,不能说,素清阅同样一清二楚,能掌握好分寸。
不过,还是那句话,疏楼龙宿毕竟不是蠢笨之辈。
——吏部郎中与吏部尚书不是同一派。
——吏部郎中与司空算同一派。
——吏部郎中是帝青颺的臣党。
——帝青颺与牧王……不好说……
——即便如此,吏部都没有产生嫌隙,与司空亦未产生嫌隙,司空又是牧王之师,其中关窍单靠已有信息无法看清,但是,有一点可以直接确定,变法确实是天意、是共识,只此便能压下所有的矛盾。
——但……有疏漏!
——牧王是帝青颺惟一的子嗣,从封地回返皇城就任吏部尚书,按理来说,应当确实是神朝储君。
——就算储君永远是储君,其之能量,亦远远超过常人想象。
——当真是帝青颺作为靠山吗?
疏楼龙宿不明白,就算有素清阅提供的信息作为参考,其中一些关窍,他还是想不明白,因为这不符合一个势力的正常发展路线,不是说一派之主势力够强,就能压制一切。
所以,疏楼龙宿的选择是——
“有劳学弟。”
御殿上的局势太复杂,他现在看不清,所以选择了条比较稳妥的路线。
“我也不敢说学兄选了一条正确的路,不如这样,学兄稍后与我去拜见司空,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一遍。”素清阅与疏楼龙宿说道。
关于神朝格局,身为吏部郎中的素清阅,也只是比一般人知晓的更多,看的更清楚,尚且达不到「透彻」,不过对素清阅本人来说这不是很重要,他要做的是先做好能做到的事情,职权之外的事情自然有其他人处理。
邀请疏楼龙宿出仕乃发自内心,没有……
好吧,有一点点算计。
这位学兄懒归懒,却也只是懒罢了,其人相当有能力。
今时不同往日,神朝治下,三顾茅庐那一套不好使,无论如何素清阅终究成功,给疏楼龙宿开了一条无休止的加班路。
休息了这门多年也该起来认真活动活动,将过去落下的补回来~
随着疏楼龙宿进一步上岸,千金买马骨的效果也会增强,相应的是,神朝的耐心降低,那些脑子不清醒的顽固派就要遭重。
人心思变,欲望无穷。
神朝律法之下,连最基础的土地买卖都禁之不绝,每次甲子清查都要杀一大批人,更不用说变法革新会在短期内损及其利益,就算只要响应变法很快就能补回,可这些人又不想损及利益又想拿好处,毫无疑问取死有道,这种人连太御公都不会保他们。
素清阅在改革派里都是很激进那一派,他才两百岁,年轻气盛,但只要三思而后行,且没有冤案没有祸及地方百姓。
激进没什么不好。
改革,变法,都是需要见血,需要祭品的。
…………
事实上疏楼龙宿不是素清阅邀请加入的第一个同窗,但改革变法并非小事,更非易事,跟神朝的教育、医疗等事业一样,是一个无底洞,大量人手砸进去也就只能听个响。
能证明有效果的唯一途径就是,轩辕神朝在前进。
弃教存法与独尊人道,可以视为一体两面。
它在被推行,被贯彻,神朝在向好的方向继续前进,就代表所有的投入都有价值,各项详细数据会被一点点计算出来,定期送入御殿,诸公会进行御殿会议对其进行复合,此外,诸公亦有化身行走各处,作为另一个层面上的监督。
总不能真在皇城等下面递上来结果,对问奈何等人而言,不现实。
第1400章 总不能自己卖自己,不愿九死那先后悔
地纪两千二百二十六年,在各方势力的算计拉扯与妥协中结束,各方势力在此期间,亦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次年,轩辕神朝内还在变法革新,轩辕神朝外大的动荡也已经平复。
老三教方面稍微有那么些顾忌,各方的初衷也不同,没能将所有其他势力吞并,各方加起来吞了整体的五成,加强管控,同时肩负起协助重建的责任。
可惜东龙定宗遗毒并未能悉数祛除。
当时刊印的秘笈太多,其他人也会加印,他出手回收时迫使他人又加印一次,圣龙口等势力动手时,再加印一次。虽然有句话叫大家都有等于大家都没有,但斗争的烈度在实打实提升,原本只会花拳绣腿的会了真功夫,原本只能发掌劲的能打碎一座小土丘,原本能打碎小土丘的能打碎一座山。
没有被「周天星斗大阵」笼罩的地方,根基比较深厚的后天武者迭代后,都能引发一定范围内的天灾地祸,先天武者就更不用说。
而没有神朝律约束,更养不成在战斗完将山河草木复位的习惯,因此时令混乱的更快,调整时需要投入的人力会成倍增加。
这还是有普及的《黄天乾象历》,虽然也是初版,但在如今这个时代仍旧够用。
上一篇:开局威胁女主,这个反派我当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