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树上玉猫
大家感慨的同时,也在思考者,自己要不要学习秦琼,回家后赶快死掉,给子孙后代争取一代富贵。
苏明哲此刻心情悲痛,不想理睬这些大将,吩咐了张阿难去找礼部,让礼部安排秦琼的丧事,这才离开了翼国公府,回转皇宫。
关于给秦怀道尚公主人选,苏明哲心里已经有数,那就是高阳公主。
本来在明年,高阳公主会被指婚给房玄龄之子房遗爱。
不过,房遗爱这家伙中看不中用。
高阳和辩机偷情,房遗爱竟然守在外面看大门。
苏明哲怎么会让这样的熊包,来当自己女婿啊。
所以,他选择给高阳公主重新找一个新的驸马。
而秦怀道这小子,看起来有乃父之风,希望他能镇压得住高阳吧。
思考过秦家的事情,苏明哲又慢慢感叹起来。
秦琼离世,这就代表着一代人的结束啊。
随后,李靖、段志玄、牛进达、尉迟敬德等大将,也会先后离开这个世界。
只有程咬金这个老匹夫,活的时间最长,还能活将近三十年呢。
说起程咬金这个老匹夫,苏明哲就心疼自己的清河公主。
清河公主才十岁,就被程咬金耍了花招,哄劝着当时的李世民,把她嫁给了程咬金的次子程怀亮。
程咬金这个老匹夫,太不是东西了。
苏明哲回到宫中,王德前来提醒,说是杨婕妤询问,什么时候去淑景殿。
“马上就去!”
苏明哲最近几天经历了不少事,心情烦躁,也想宣泄一下。
淑景殿内。
由于今日还是清明节,所以杨妃和杨婕妤姐妹并没有准备丰盛酒菜,只是准备了一些凉菜、寒食招待皇帝。
苏明哲也没在乎这些,随便吃了一点饭,就问起了孩子的情况。
杨妃的两个儿子,李恪和李愔就不用多说了。
李恪从样貌,到性格,都非常像李世民。
如果不是要立嫡长子为储君,李世民早就想让李恪做太子了。
只能替李恪可惜,他是杨妃的孩子,而不是长孙皇后的儿子。
李愔这小子就调皮顽劣多了,整日里不是打猎,就是逛青楼,甚至还喜欢拉着身边人搏戏。
苏明哲和杨妃教训了不知多少次,一点用处都没有。
最后话题转到了杨婕妤的儿子李福身上。
李福才两岁大小,还没册封呢。
今天苏明哲随口就给了一个赵王的封号。
亲王的封号,以秦、晋、齐、楚、燕、韩、赵、魏、吴、越、汉、周、宋等为尊。
杨婕妤一听自己儿子被封‘赵王’,顿时欢喜地扑在男人怀里。
苏明哲随手拉住准备避让的杨妃。
大家关系都这么熟了,走什么啊。
第688章 垂拱而治
清明节第二日。
清明节刚过,礼部尚书王珪递了奏折,上面写着对秦琼的丧葬规格,请求皇帝批复。
苏明哲接了奏折一看,上面写着:陪葬昭陵,配享太庙等。
这些都没问题。
但是,最后礼部给的谥号是单字的‘壮’。
苏明哲立刻不满意了:
“王爱卿,这一个‘壮’字不妥吧?翼国公每战必争先,在朕登基之后,还主动退隐,闭门谢客,朕以为,翼国公能担任‘武宁’二字。”
在历史上,‘武宁’这个谥号,只有一个人获得过,那就是大明朝的第一统帅徐达。
如今,苏明哲给了秦琼这个谥号,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对隋唐英雄的一种敬重。
“陛下所言极是,是臣思考错了。”
王珪也不至于和一个死人闹矛盾,见皇帝执意如此,当即就点头表示,自己回去就更改。
礼部拿到了皇帝批复,立刻就去通知翼国公府,可以按照国公葬礼,来办秦琼的丧事了。
这些都是规矩。
至于秦怀玉什么时候袭爵,这要等秦琼下葬以后,才能再办。
这就和皇帝年号类似。
先帝大行之后,新皇帝登基,也要缓几个月,等下一年才有自己的年号。
随后,苏明哲又书写了一副挽联送到翼国公府。
等翼国公府把灵堂摆好。
苏明哲又去了一趟,进行吊唁。
按照规制,国公薨,需要停灵二十八日。
李世民的陵墓叫做‘昭陵’。
也就是说,二十八日后,秦琼的棺椁才能送入昭陵。
转眼间。
苏明哲已经穿越来到这个世界一个月了。
这天,苏明哲待在含元殿,把房玄龄、长孙无忌、高士廉等人招来,把萧瑀提交的降级袭爵制度拿出来,请他们做最后的完善。
众人看过之后,没发现什么问题,全都点头同意。
起居郎褚遂良就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
这也表示,《大唐爵位制度》是得到朝堂君臣共同许可才颁行天下的。
爵位制度确定之后,苏明哲就把魏王、吴王、蜀王等亲王、郡王,都赶去了封地,让他们就藩。
长安城内少了这么多亲王、郡王。
做了京兆尹的李承乾获益最大。
首先是长安城里少了许多惹祸精,京兆尹的工作量减少了三分之一还要多。
其次,没了那么多亲王、郡王,朝中大臣再想什么从龙之功,只能向太子李承乾靠拢。
李承乾在朝中势力,瞬间暴涨。
眼看着李承乾一日快活过一日。
苏明哲决定给这个儿子找点事做。
四月中旬,
苏明哲弄了一个化身,手抄了一份白话版的《天工开物》,献到了京兆尹李承乾门下。
李承乾虽然没接触过将作监,也没下过田地,当过老农民,但是看到《天工开物》后,依旧敏锐地察觉到,这本书会给大唐带来什么变化。
在犹豫了数天后。
李承乾还是老老实实的,在五月初一的大朝会上,把《天工开物》这本奇书献给了皇帝。
苏明哲看着李承乾接受了自己的考验,内心也是松了一口气。
如果李承乾敢把这本《天工开物》隐瞒下来,那他就会成为这个世界上,做太子时间最久的太子。
现在李承乾主动把《天工开物》当做祥瑞,上交给了苏明哲。
苏明哲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顺势敕封自己的嫡长孙李厥为皇太孙。
等到大朝会结束,苏明哲就叫了李承乾,父子二人待在含元殿,先把《天工开物》这本书分门分类抄了两遍。
原本被苏明哲收藏起来。
如果两个手抄本出现损坏,苏明哲这才会拿出原本来。
而两个手抄本中的一本,放在含元殿,由数十个内侍以及数量过百的禁卫军,当做镇国之宝来守护。
最后一本手抄本,按照技术种类分散开。
《天工开物》里面的技术,涉及到了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这些东西,对于大唐来说,和天书无疑。
尤其是火药。
简直和降维打击没什么区别。
所以,不论是苏明哲,还是李承乾,都认为这些技术不能一口气全都拿出来。
既然不能一口气拿出来,那就需要有个计划。
比如说,什么情况下,拿出什么技术。
就这个问题,两人足足商议了半个月,这才勉强有了一个初步方案。
转眼就到了六月份。
苏明哲看着精神亢奋的李承乾,眼带微笑:
“乾儿,如果能按照计划来实施,想要见到成果,也是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后了。你会不会有些不甘心啊?”
“是有些不甘心,不过,就算儿臣看不到,厥儿总能看得到。就算厥儿也看不到,但是咱们李氏子孙后代总能看得到。”
李承乾的话,就差说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了。
上一篇:末世:从加点开始无限进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