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树上玉猫
苏明哲也不惯着他,直接戳破了他的算计,用一口流利的京片子笑道:
“吴大哥,您这开价可不厚道啊。我们来时可是打听过了,按照您这报价,足足高了市场五成。”
老燕京人说话有点讲究,骂人不说脏字,说话含蓄。
吴谦听着苏明哲阴阳顿挫用京片子和自己聊天,顿时一惊,这才连忙正眼瞧了苏明哲一眼,拱了拱手,还欠了欠身,道歉道:“对不住了,兄弟,之前没听出来,您在燕京待过?”
“待过,住过一些日子。”
苏明哲说着,也不给他‘探路’的机会,直接开出了自己的价码:
“说实话,四千美刀对于我来说,也不是什么大数,我能拿得起,但是这房子我看了一遍,里面都是空荡荡的,家居都被搬空了。这样吧,我也给你说句实话,这房子其实是给我那香江的亲戚买的,他年龄大了,喜欢一些老式家居,如果吴大哥能帮我把这房间里都填满老式的家居,重新收拾利落了,四千美刀就四千美刀,您看怎么样?”
“兄弟是个爽快人,成交!”
吴谦本以为生意要黄了,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左右不过是一些老式家居,吴谦在心里算了一下,两千块就能拿下来。
里外算一下,这价格也比市场价高一两千块。
当下,吴谦和苏明哲达成了协议,苏明哲先交了一千美刀的定金,约定好明天去街道办事处,先把房产过户。
至于家居的事,吴谦今晚就去忙活。
当天晚上,苏明哲和骆玉珠去了附近招待所休息。
招待所这边检查的可真细致,苏明哲拿出浦江那边开的介绍信和通行证还不行。
最后苏明哲又把大学录取通知书,户口迁徙证明等等所有文件都掏出来,那招待所这才给两人安排了一个单间。
这个时候的招待所还不管饭。
苏明哲和骆玉珠把行李放好,就出门找了一家小酒馆,拿出自己早就备好的全国通用粮票付了账。
吃过饭,回到招待所。
骆玉珠这才忍不住,好奇问道:
“阿哲,你怎么会说燕京话的?”
在骆玉珠的了解中,自己男人从来没离开过浦江,但是刚才苏明哲和吴谦用京片子说话贼溜,比燕京本地人说的都地道。
“以前跟一个燕京的客人聊过天,学过一下。”
苏明哲笑呵呵给骆玉珠讲了一下,燕京话的一些特点。
骆玉珠也是个聪明人,在男人指导下,很快也说得有模有样起来。
当然了,这种‘有模有样’顶多蒙蒙外地人,燕京人一听就知道不地道。
两人闲聊了一会,就躺到了床上。
苏明哲忽然说道:
“等明天房子过了户,我去市场上买几只小狗,我去上学的时候,家里有狗的话,一些青皮无赖就不敢上门找事了。”
“养狗有什么用,你还不如把那套暗器手法传给我呢。”
骆玉珠念叨的暗器手法,是苏明哲哄骗她,说两人结婚第一天,自己封住她睡穴的‘隔空点穴’。
苏明哲笑道:
“想学我那套暗器手法,你要先把人身体的穴位记清楚,穴位记不清楚,单单记住暗器手法有什么用?万一打住别人死穴,那不要命了吗?”
“你就骗我吧,你教陈江河的时候,可没那么多说道。”
骆玉珠已经不像刚嫁给苏明哲时那么容易被哄骗了。
忽然,骆玉珠感觉被窝里环保自己的双手又紧了紧,暖烘烘的呼吸也喷洒在自己耳垂上,让她感觉浑身燥热起来。
不过她也没说什么,而是翻过身,反手也搂住了男人。
夜色中,随着旖旎、撩人心弦的声音响起,温度也开始向上攀升。
第二天。
苏明哲和骆玉珠退了房,吃了早饭,来到街道办事处。
昨天那袁大姐早就等着了。
苏明哲还让骆玉珠站在门口等着,自己进去和袁大姐换了一些票据。
数量不多,也就是五百多美刀。
没过多久,那吴谦也赶了过来,眼圈发黑,但是精神很好,一进门就朝着苏明哲嚷嚷道:
“兄弟,我昨晚忙活了半宿,你要的东西都弄齐活了。咱们是现在就去看看,还是办完过户手续再去?”
“办完手续吧。”
苏明哲也不怕这吴谦耍赖,在袁大姐帮忙下,把‘房地产草契’过户后,苏明哲就把剩余的钱结给吴谦了。
吴谦点好了钱,就带着苏明哲和骆玉珠回到那座地安门旁边的四合院。
果然,院子里堆满了一院子的老物件。
苏明哲点了一下,这些家居大差不差,都是前朝的好东西。
再过个五六年,花十万美刀都买不来。
“兄弟,要不要我找几个人,帮你规整一下?”
吴谦见苏明哲满意,心里也得意,感觉昨天被苏明哲唬住了,今天这算是捞回了面子。
“吴大哥,剩下的事我们自己来就行。”
苏明哲送走了吴谦,把门插好。
这些房间里早就被吴谦派人打扫过一遍了。
苏明哲只需要把东西搬进去就行,都不用骆玉珠帮忙,他自己动作飞快,桌椅板凳,床榻,屏风等东西都归整好了。
眼看时间还早,苏明哲让骆玉珠在家休息,他独自一人到隆福寺狗市挑选狗娃。
和别人买狗挑选什么长相、牙口、蹄子、尾巴不同,苏明哲的方法简单粗暴,就是施展‘启灵术’,那个小狗娃有反应,就要那一只。
逛了一圈,苏明哲足足买了八个小狗娃,四公四母,都是田园犬。
等苏明哲带着八只小狗回家,骆玉珠嘴上说着,这些小狗有点柴,但却爱不释手,一直催着苏明哲给这八只小狗盖狗窝。
“狗窝不急,这院子太大了,我先布置一些陷阱,如果有贼翻墙过来,先让他们丧失行动能力。”
对于苏明哲布置陷阱的能力,骆玉珠自然是信任的。
毕竟,苏明哲也算是浦江最有名气的‘猎户’。
忙活了整整一下午,苏明哲这才把陷阱都布置好,然后把陷阱以及拆装的方法告诉了骆玉珠。
骆玉珠对这些陷阱并不关心,院子这么大,她才不会去那些犄角旮旯转悠呢。
“你还没给小狗盖狗窝呢,晚上它们睡哪?”
“这几天天冷,先让它们在屋里睡,我找了一些干草,给你们弄个小狗窝就行。”
到晚饭的时候,苏明哲和骆玉珠又在外面小饭馆吃饭。
骆玉珠有些心疼两人最近花钱如流水,忍不住开口道:
“老公,家里有灶台,咱们明天还是买些柴米油盐,以后自己在家里自己做饭吃吧。”
“做饭的事情不急,我明天去友谊商店买几个电饭锅,燕京这边不流行烧灶台。煤火炉子烧起来费劲,煤气和天然气,还要户口本去申请才行……”
燕京现在居住人口就有近千万人,但是家庭做饭主要分为三种,煤、煤气、天然气。
其中煤气和天然气使用,局限于产能、产量问题,导致供不应求。
如果,这两种产能上来,煤火炉子很快就会被时代摒弃。
苏明哲懒得去申请什么煤气、天然气使用本子,干脆弄来几个电饭锅。
相比较而言,电饭锅的做饭效率是低了一点,但是干净卫生,安全节能。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苏明哲先陪着骆玉珠去了菜市场,买了柴米油盐姜醋茶等日用品。
又独自去了一趟友谊商店,电冰箱、电冰柜、电视机、电饭煲、电饭锅等家用电器,苏明哲直接买了一大堆。
友谊商店的经理都被苏明哲的阔绰惊讶到了,帮着联系板车,送到了家里。
等到苏明哲把家里安置好,中午的时候,苏明哲和骆玉珠就在家里吃了一顿自己做的午饭。
到了下午,这已经是,苏明哲来到燕京的第三天了。
苏明哲让骆玉珠待在家里午休,自己骑着自行车,赶到水木大学报道。
第432章 仓库被烧了
水木大学在后世的四环边上,因为附近都是大学城,看起来还挺繁华的。
但是在78年,这里地理位置非常偏僻。
别说后世的四环,现在根本看不到。
就是二环,也正在建设中。
苏明哲骑着自行车出了四九城,又骑了好一会,这才到了学校门口。
苏明哲到学校报道,有高年级的学生引路。
这些高年级学生属于‘推荐入学’,从70年就开始有了,一般是三年半学制,其中半年是‘补课’,剩下的三年才是大学课程。
苏明哲找到报道的地方,就是辅导员的办公室。
来报道的人挺多,穿的衣服多是军绿色,或者工人蓝。
苏明哲一身被骆玉珠熨烫得笔挺的中山装,在学生里面就显得格外扎眼。
辅导员倒是见得多了,没有多说什么。
要了苏明哲的各种资料,有通知书,户口迁移证明等等。
学生入学后,要办理这边的粮票本,从第二个月开始,学校就会下发漂亮,还有学费补助。
每个学生大概十五块钱左右。
不但是水木大学有这个补助,是所有大学的学生都有。
上一篇:末世:从加点开始无限进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