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第28章

作者:树上玉猫

  真论起漂亮,已经快四十的秦淮茹,还是刚满三十的于莉,都碾压几个小字辈的女孩。

  这两个女人并肩走过来,好似并蹄莲花,少妇气质拿捏的死死地。

  何雨柱和两人打了一下招呼,没有多说屁话,就回屋换衣服去了。

  在这个世界,何雨柱和秦淮茹、于莉都没什么牵扯。

  于莉和许大茂婚后因为没有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

  后来两人还去医院查过,说是都没问题。

  但是,看两人都没离婚的架势,磕磕绊绊过了十来年,恐怕两人拿出手的诊断报告,都有问题才对。

  对于许大茂和于莉的事情,何雨柱不想多说,也不想掺合。

  何雨柱也从未想过,要给许大茂戴绿帽子的念头。

  虽然,何雨柱有过做曹贼的心思,但是道德水平让他守住了底线。

  秦淮茹为了照顾一家老小,她在工厂里是彻底不要脸了,除了底线没破外,和其他人打情骂俏,几乎是每天都在上演。

  也就是秦淮茹底子好,马上四十岁了,还能在男人中混得开。

  面对高段位的秦淮茹,何雨柱更不想招惹。

  当然,秦淮茹也不想在四合院里搅风搅雨,贾家还是要面子的。

  秦淮茹在工厂里名声如何,四合院里管不着。

  在四合院里,秦淮茹就是一个孝顺婆婆,照顾孩子的伟大母亲。

  对于这样的秦淮茹,何雨柱如果要吞进肚子里,还指不定,把自己的生活毁坏成什么鬼样子呢。

  换好了衣服,何雨柱再出门,院里就剩下棒梗,槐花了。

  小当也是大姑娘了,被秦淮茹叫进屋帮着做饭。

  到外面餐馆吃了一顿午饭。

  何雨柱回到四合院,开始安装煤火炉子排气管。

  半年前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夏天,煤火炉子排气管都拆了。

  现在是冬天,如果三间房子不按煤火炉子排气管,屋子里温度太冷,孩子住着,容易感冒。

  家里有梯子,何雨柱自己爬上爬下,花了两个小时按好了煤火炉子排气管。

  期间,上班和上学的邻居,见了面,又打了一下招呼。

  住在四合院里,人来人往,确实不方便。

  何雨柱准备等风向彻底变了,就把两排小院改造一下,带着老婆孩子搬过去。

  当然,也可以再买新房子。

  有钱就是任性,想怎么样玩,都行。

  四合院里这三间屋子,就留给何大清回来住好了。

  说起何大清,走了也有二十多年了,连封信都没寄回来。

  何雨柱到现在就知道,何大清去了保定,具体地方,就不清楚了。

  电视剧里,何大清是被许大茂带回来,给傻柱找麻烦的。

  如今,何雨柱都不搭理许大茂了,也不知道,何大清还会不会被人带回来。

  下午三点多,收拾好了被子褥子,关好门窗。

  最后何雨柱收拾一下自己身上衣服,就离开了四合院。

  等下午大家下了班,一大妈就把何雨柱要带着老婆孩子回来过年的事情,给一大爷说了一遍。

  “你说,柱子离开四合院后,去了外地工作?柱子亲口说的?”

  一大爷其实对人性琢磨的已经算是炉火纯青了。

  早在贾东旭还在时,他就知道,贾家已经不可能给他养老,哪怕他明里暗里帮助过贾家很多。

  后来,贾东旭没了,一大爷又起了心思。

  但是棒梗这孩子,性子就和贾东旭一样。

  等棒梗长大了,又是一个贾东旭,根本不乐意和邻居有人情往来。

  就连返家后,要找工作了,都不愿意上门来求情。

  还是秦淮茹找过来,一大爷这才出手帮忙,给找了一份工作。

  失去了让贾家养老的希望,一大爷目前能指望的,就是何雨柱了。

  毕竟之前十来年,两家关系不错。

  “是啊,”一大妈满脸忧愁,抓着老伴的手,说着说着,哭了起来:“都怪我身体不好,年轻时没能给你留下一男半女……”

  “嗨,怎么又说这话了。”

  一大爷有些不乐意了,两口子没能留下孩子,不仅是一大妈的问题,一大爷自己也有点毛病。

  每次一大妈说起这个,一大爷就感觉心里难受。

  老两口盼着何雨柱一家回来。

  每天呆在院子里,都是翘首企盼。

  何雨柱也没有让他们等太久。

  北方有句老话,过了腊八就是年。

  何雨柱带着老婆孩子,在腊八之前回来了。

  娄振东让郑护院开着车送了两趟。

  第一趟是送何雨柱和行李。

  第二趟是送娄晓娥和四个孩子。

  何雨柱一家回来后,四合院一下子就热闹了。

  马上就要过年了,办喜事的人家多了起来。

  何雨柱每天都要婉拒几个前来寻找做酒席的外快。

  在之前,何雨柱对这些活,几乎是来者不拒的,这才积攒了两百根大黄鱼,五百根小黄鱼。

  如今时代要变了,何雨柱就没心思,给人做饭了。

  不过,那些拿着钱过来的,何雨柱能够开口拒绝。

  有些拿着人情关系过来邀请的,何雨柱不得不收拾一下家伙,跑过去帮一下忙。

  杨厂长就来找过一次,是给电视剧中那个大领导做的。

  何雨柱以前也给大领导做过几次,不过没有和大领导牵扯过多。

  如今再去,大领导对何雨柱就刮目相看了,亲自出门迎接,把杨厂长吓了一跳。

  “小何同志,你很了不起啊。”

  大领导一句话,就让杨厂长摸不着头脑,在杨厂长看来,何雨柱就是一个厨子。

  当然,何雨柱这个厨子厨艺太过高超,已经脱离了俗流。

  不过就算如此,何雨柱应该也担不起大领导口中的“了不起”吧?

  “大领导,您赞誉了,都是应该做的。”

  何雨柱明白大领导说的是什么。

  毕竟,大领导如今负责的就是工业部方面的工作。

  大领导自然也就知道了何雨柱的一些事情。

  “谦虚了,里面坐……”

第22章 子贡赎人的故事

  “都是应该的。”

  何雨柱陪着大领导说了几句客套话,大领导转头终于说出来让杨厂长请他过来的真示意图。

  何雨柱都对国家做出这么大贡献了,大领导自然不会再把何雨柱当做一个普通厨子看待。

  “小何同志,你上次带回来的东西,对我们国家很有帮助,经过这段时间琢磨,已经投入实用了。”

  大领导说着,停顿了一下后,脸色竟然带着一丝羞愧模样,说道:

  “小何同志,这些东西价值不菲,国家不能白要你的东西,你也不要推辞,子贡赎人的故事,想来你也明白。如果国家白要你的这些捐赠,以后就会慢慢断绝后来者的道路。不过国家如今情况比较困难,在金钱上可能补助不是太多,我们研究决定,你可以提出其他方面的一些要求。”

  “谢谢大领导关心,”何雨柱刚开始还想客气。

  不过大领导提到“子贡赎人”这个典故后,就知道不能拒绝了。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国策,本国人在外面遇到被俘虏的鲁人,帮着赎回鲁国后,鲁国将会补偿金钱。

  孔子的学生子贡,为国家赎人后,却拒绝了补偿。

  孔子听说后,就预言,以后就慢慢的没有人帮着国家赎回同胞了。

  这里是因为,子贡自己有钱做好事,却一下子把国家社会道德提高到了一个人人难以企及的地步。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如果力所能及的做点好事,让大家出一把力气,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吝啬。

  但是如果,让普通人用高尚情操,舍身忘己,去做事情,就没几个人能够做到了。

  之前,在灾荒年间,何雨柱提出来的购粮计划,就有类似的补偿,这才有了大家踊跃参与其中。

  如今,何雨柱花了大力气,帮着国家弄回来这么多好东西。

  如果国家装做什么都不知道,什么补偿都没有,那么国家信誉也就会慢慢丢失。

  国家是不会做这样不智的事情的。

  所以,何雨柱现在索取报酬,并不是不爱国,而是帮着国家建立国家信誉。

  “想要东西可以回去慢慢想,不着急,”大领导笑呵呵拉着何雨柱,他的目的有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