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树上玉猫
“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好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咱们先上山看看再说吧!”
“也好。”
梁山伯、祝英台听到死了人,心情略显沉重,随着苏明哲快速步行上山。
等几人赶到书院山门,就见书院一长了老鼠须的夫子把场面控制起来了。
……
而梁山伯又拉住一个胆大的书生,才问清楚了事情缘由。
原来,那王蓝田仗着自己是太原王氏子弟的名头,直接站在书院山门口,拦截其他书生,要求其他学子向他磕头,投效与他,才准进山入学。
其他学子虽然出身不如太原王氏,却也出身望族世家,自然不肯答应,投效一个王蓝田这样一个纨绔子弟。
就在众人吵闹不休时,马文才骑马赶到,一言不发,直接张弓射箭,把马文才射死了。
……
“力道用大了。”
苏明哲看了一眼王蓝田的尸体,就见一支弓箭贯眼入脑,场面凄惨、狰狞、血腥。
不少书生学子看了,心里都极度不适,当场作呕。
看着纷乱嘈杂的场面,苏明哲一时间也有些后悔:
“下次搞事情的时候,场面不能再这么血淋淋的了。”
……
马文才也没想到,自己会弄出人命。
等他被书院夫子控制住,这才慌了神,朝着夫子叫屈道:
“夫子,我没想射死他,我只是想射掉他的头巾,吓唬吓唬他,谁知道,突然来了一阵山风,把箭吹歪了!”
“公子慎言!”
那老鼠须夫子本是杭州太守马俊升的亲信,姓陈,名子俊,被派来书院做监事。
此刻见自己长官公子马文才射死了人,哪怕马文才解释,他不是故意的,但是,死了人,这总是真的。
并且,死的人还是太原王氏的子弟,这就让事情显得更加麻烦、棘手了。
在安抚了一会马文才后,陈子俊又去找了其他学子了解了一下详情,脸色这才轻松了不少。
不过,等他回到马文才身边时,眼神依旧凝重:
“公子,这王蓝田出身太原王氏,身份非同小可。就算你咬死了是‘误杀’,但是,有这么多学子看到,怕是也难逃‘杀人偿命’的王法!”
“夫子救我啊!”
马文才平日里也算机警,但是,此刻却一下子慌了神。
毕竟,他才二十岁,还不想死,更不想给王蓝田这么一个纨绔赔命。
“公子,放心,陈某已经有主意了。”
陈子俊说着,就在马文才耳边叮嘱了几句。
马文才听后,有些拿捏不准:
“那太原王氏怎么可能接受这般说辞?”
“公子糊涂,现在不是太原王氏信不信的问题,是事情闹大了,太原王氏也要名誉扫地,那就是两败俱伤!这个时候,只要请太守大人把事情做实,就算对方不认可,那也只能私下里进行报复!”
陈子俊又指点了几句,马文才这才硬着头皮点头道:
“夫子所言甚是,现在事急从权,也只能如此了!”
……
陈子俊眼看马文才同意自己的建议,这才走到高处,冲着还在场的学子们喊道:
“同学们,静一静!”
随着场面冷静下来,陈子俊就朝着马文才一伸手,示意他站出来,按照自己吩咐讲话。
马文才为了活命,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前开口道:
“同学们,这人并非太原王氏子弟,实乃太湖水贼!本公子曾跟随官军剿匪,和他照过面。今日这水贼前来书院,借用太原王氏的名头,逼迫大家投效与他,实则是心怀叵测,有巨大阴谋!刚才我和夫子已经从他同党嘴里,问清楚了……”
讲了几句后,马文才声音渐渐激昂,似乎他自己都相信了自己的话。
其他学子虽然将信将疑,但是,躁动不安的情绪却慢慢安抚下来。
苏明哲听马文才讲到这里,忽然想起一件事,连忙施展‘偷天换日’手法,把之前在草桥亭,赔给王蓝田的两块金饼收了回来。
原来,如今各家的金银都有各家的烙印。
这马文才给王蓝田身上按了一个水贼的身份,若是在他身上找到余姚苏家的金饼,怕是就要殃及池鱼了。
马文才并不知道,苏明哲和王蓝田之间发生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清楚苏明哲的动作。
等他宣读完,王蓝田的罪行,就派手下前往杭州城‘报捷’!
第1733章 同居一室,糊涂结案
“这做事手法,也太糙了点吧?”
苏明哲看着马文才一番颠倒黑白后,竟然在那夫子帮助下,开始让众人书写供词,为他作证,这不由得让人鄙夷起来。
不少学子也回过味来,自然不愿意被利用,纷纷拒绝。
开什么玩笑,那王蓝田已经自报家门,是太原王氏子弟。
东晋立国多少年,太原王氏就掌控了朝堂大权多少年。
大家今天敢帮马文才,以后就别想在官场混了。
更何况,这尼山书院的山长王世玉,也是出身太原王氏。
在王家的地盘,诬陷王氏子弟是太湖水匪,真把太原王氏当成小猫小狗一般好糊弄吗?
……
马文才眼看找不到人帮自己,无助地看向老鼠须夫子。
“公子,你不要心急,等太守大人派人来,他们想不签字画押,都不行。”
陈子俊那双小眼睛,此刻瞪得溜圆,充满了生活哲学智慧。
马文才一时也找不到其他方法,只能暂时听从对方安排。
……
王蓝田被杀一事,暂告一段落。
众人来到书院前广场上,开始排队缴纳束脩。
苏明哲知道梁山伯身上只带了八两金,唯恐这小子又去刷山长和山长夫人好感,干脆把他推到了第一位。
陈子俊接过梁山伯的名帖,倒是没弄出什么意外,直接唱名道:
“会稽梁山伯,束脩八两金!”
等梁山伯交了束脩,苏明哲又让祝英台去交。
“上虞祝英台,束脩一百金,上等座位!”
陈子俊真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见到祝英台的名帖,立刻起身弓腰,明显知道祝家门第不凡。
苏明哲这时走上前,也递了自己的名帖。
“余姚苏明哲,束脩一百金,上等座位!”
陈子俊也听过余姚苏氏财大气粗,当即也给了苏明哲一个笑脸,不过,态度没有对祝英台那么恭敬。
随后又有几人上前交了束脩。
……
交了束脩的学子,开始去领衣袍、纶巾。
等大家统一了服饰,苏明哲、祝英台、梁山伯这才听到,马文才为了笼络人心,竟然把排在他后面的学子束脩,全都代缴了。
足足两百多金。
对此,三人都是不屑一顾。
……
众人领了服饰,换好以后,就来到大成殿,准备祭孔。
大成殿,这一名字来源于《孟子》中‘孔子之谓集大成’。
山长王世玉前来,带着众人祭孔完毕,就让大家先去午饭,吃过午饭,才开始分配居住的院落房子。
……
前往伙房吃午饭的路上。
祝英台忽然拉住梁山伯问道:
“山伯,你不是说,尼山书院有三百多名学子吗?我刚才点了一下人数,怎么只有四十来人啊?”
“额……英台,我说的是,十几年里,尼山书院十几年里,一共培养了三百多名学子,并非每届都有三百多人!”
梁山伯的解释,让苏明哲感觉好笑。
不过,他还是帮着解释道:
“英台,其实,这尼山书院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呢,就是指咱们这个尼山书院,山长为王世玉前辈,三年一届,每届学生大概是四十余人。另一种解释呢,是代指在这凤凰山开设学院的十几家学院,这些学院每届能招生三百余人!”
……
尼山书院的饭菜一般,两道素菜,一汤,一碗白饭,一个烧饼。
吃过午饭,山长夫人开始给学子们分配宿舍。
在分配宿舍时,苏明哲又做了手脚。
原本应该是祝英台和梁山伯一间,现在变成了苏明哲和祝英台一间。
至于梁山伯的同房舍友,变成了另外一个学子——荀巨伯。
上一篇:末世:从加点开始无限进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