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第1831章

作者:树上玉猫

  “太原王氏?”

  祝英台听了,顿时一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

  东晋立国的基础,就是有太原王氏的支持。

  所以,在东晋初期,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这些年里,太原王氏也一直牢牢地把控着朝堂争权。

  大都督桓温想要让东晋皇帝禅位给自己,以太原王氏为首的门阀士族不同意,桓温也不敢强逼东晋小皇帝禅位。

  可以说,在东晋,太原王氏的名头,比皇族司马氏丝毫不弱。

  现如今,在会稽王的支持下,谢氏开始崭露头角。

  又开始流行‘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

  ……

  “太原王氏?好大的口气!”

  苏明哲走进凉亭,剑眉一挑,眼神里藏不住的鄙夷。

  穿越诸天位面那么多次,那什么太原王氏,都被苏明哲抄家灭族好几次了。

  所以,当王蓝田炫耀的时候,苏明哲就是忍不住想要冷笑。

  “小子,你没听过太原王氏?”

  王蓝田也没想到,自己一向引以为傲的太原王氏,有一天会不起作用。

  而他虽然出身太原王氏,却也不是重要子弟,此刻见众人围堵他,而苏明哲又摆出一副底气十足的样子,无奈之下,他只好讲起了道理:

  “这妇人弄湿了我的折扇,我要她拿女儿赔偿,也算合情合理……”

  “合理个屁!”

  苏明哲如果不是为了在祝英台面前保持风度,早就一巴掌呼过去了。

  此刻,面对王蓝田的索赔,苏明哲十分不耐道:

  “我问你,你这折扇价值几何?本公子赔你钱!你若是不要钱,要原版扇子,王右军还活着呢,本公子三日内,就能重新取来一副王右军的亲笔所书的纸扇!”

  其他人听到苏明哲的话,都有些震惊。

  毕竟,那可是‘书圣’王右军,什么人敢打包票,能百分百从王右军手里拿到亲笔书写的纸扇?

  王蓝田也拿不准苏明哲身份,只能老老实实道:

  “本公子也不漫天要价,只要那妇人能拿出一百两黄金,本公子就饶了她!”

  “好,那就一百两黄金,口说无凭,立字为证!”

  苏明哲说着,就让书童茗烟准备笔墨纸砚。

  不多时。

  一份文书写好。

  苏明哲从怀里掏出两块金饼,递给了王蓝田。

第1729章 针对,爱莲,赏莲

  赶走了王蓝田主仆,苏明哲正要转身离开,却被亭内几人拦住:

  “恩公!”

  “兄台留步——”

  卖莲花的母女心知,如果不是苏明哲,她们母女怕是要遭受家破人亡的风险,又见苏明哲施恩不图报,心中更是感激。

  妇人拉着女儿,就要给苏明哲行大礼。

  “这位夫人,还有这位小姐,苏某只是遵循圣人教诲,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二位若是感恩,以后碰到有需要帮助的人,也伸出绵薄之力,就是回馈与我了。”

  苏明哲搀扶起卖莲花的母女,安抚了一番,这才看向梁山伯、祝英台笑道:

  “两位仁兄喊我,可是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当,在下梁山伯,这是我的朋友祝英台,我们见兄台慷慨出手相助这对母女,心中仰慕,想要认识结交一番,不知兄台是否介意?”

  身材高大的梁山伯,性子里却有些腼腆,冲着苏明哲拱手作揖时,脸色竟然还红了。

  苏明哲看了看梁山伯,又看了看腿脚无碍的祝英台,心底生起一丝好奇。

  那晚苏明哲为了宣泄心中怒火,拿起石头砸了祝英台一下。

  按照苏明哲预估,祝英台的脚面就算不断一根骨头,那也要在家休养一两个月才好。

  如今,祝英台却完好无恙地出现在自己面前,这就让人很是费解了。

  ……

  压下心头疑惑,苏明哲给两人回礼,然后神色如常,浅笑道: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位兄台愿意和苏某做朋友,苏某求之不得,怎么可能介意?”

  梁山伯听了苏明哲的话,认为苏明哲谦逊好学,是个良师益友,心中顿时大喜。

  旁边的祝英台在心底接了一句后,心底深处直接升起一阵恶感。

  原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下一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苏明哲虽然没用下一句,但是,在祝英台看来,苏明哲就是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心理姿态和两人对话。

  若非见梁山伯与苏明哲一副相谈甚欢的样子,祝英台就要扭头走了。

  饶是如此,祝英台心里憋了闷气,在苏明哲和梁山伯歇话的空挡,忍不住讥诮了一声:

  “苏兄,我看你那书童身上插了几朵莲花,看来你是个爱莲(爱脸,好面子)之人啊!怪不得,你会花费百金,去救下这对母女!”

  祝英台毫不掩饰的态度,指责苏明哲救人的目的不单纯,顿时让凉亭内气氛为之一冷。

  尤其是那卖莲花的母女,更是显得不知所措。

  苏明哲见状,剑眉一扬。

  想到什么后,他的嘴角又是一弯,笑道:

  “祝兄弟真是我的知音啊,咱们初次相遇,祝兄弟就见微知著,发现我喜欢莲花!不瞒两位兄台,苏某平生有三大爱好:读书,习武,赏莲(赏脸)!”

  梁山伯心思淳厚,没听出苏明哲话里意思,连忙称赞了几句。

  祝英台却是听出了苏明哲在反讽自己‘不赏脸’,不由俏脸一红:

  “这恶贼,竟然戏弄与我!”

  话不投机半句多。

  苏明哲见祝英台对自己有恶感,也懒得和她废话,反讽了一句后,就要拱手告辞。

  却不料,祝英台不仅是个女人,还是个小心眼的女人。

  被苏明哲当面嘲讽了,祝英台略一沉默,就立刻报复道:

  “苏兄如此爱莲,想必写过不少爱莲的诗句,不知道,小弟是否有幸拜读一二?”

  “爱莲的诗句?”

  苏明哲眼睛滴溜溜一转,让他吟诗作赋,他自然不怯场。

  不过,他对此本身不擅长,大多时候都是要做‘文抄公’的。

  所以,平白无故就让自己‘损失’一首经典佳作,苏明哲也肯定不甘心。

  斟酌了片刻,苏明哲又看了看那卖莲花的母女,眼睛一转,就计上心头:

  “苏某确实写了不少关于莲花的诗句,不过,平生最得意的却不是诗词,而是一篇不成俪文的说记,若是两位要赏鉴一下,我这就写出来!”

  “请——”

  梁山伯本不是刻薄之人,自然不会笑话苏明哲。

  祝英台倒是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苏兄最得意的竟然是说记,我们还真要拜读一下!”

  虽然魏晋时期流行‘骈俪文’,但是,‘说记’这一题材也比较受欢迎。

  最近几十年里,最负盛名的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少爷,我给您研磨!”

  书童茗烟对自家少爷有着盲目崇拜,说着就要把刚收拾起来的笔墨纸砚再次拿出来。

  “不用笔墨了!”

  苏明哲微微摇头,忽然对着那卖莲花的母女笑道:

  “这位夫人,还有这位小姐,常言道,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再送你们一场富贵,希望你们能接得住!如果你们以后遇到麻烦,可以去城中三桥巷,找一位玉无瑕姑娘帮忙,直接报我的名字就行!”

  苏明哲说着,就来到草桥亭旁的石碑后面站定。

  就在众人好奇,苏明哲到底要做什么时。

  苏明哲双指合并,化作剑指,在石碑后面书写起来。

  随着他剑指晃动,本来坚硬无比的石碑,竟然出现了一个个一寸大小的字体。

  “爱莲说,草木水陆之花,可爱者甚蕃……”

  祝英台常年待在家里,见识不多,没察觉异常,只是对着苏明哲书写的字,念诵起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余姚苏明哲,丁巳年,八月十八日留字!”

  在场众人,除了祝英台,根本就没去看那什么《爱莲说》,而是盯着掉落在地上的‘石粉’,震惊莫名。

  那石碑是最坚硬的大理石,石匠想在上面刻字,都需要用凿子在上面,使劲地锤敲。

  而苏明哲一双手指,竟然比那凿子还有坚硬三分,直接把大理石石碑当成了豆腐块,唰唰间,就写下了百余字。

  “公子莫非是仙佛转世?”

  那卖莲妇人慌得又拉着闺女,给苏明哲跪拜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