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树上玉猫
苏明哲看着贾政眉头深皱,唯恐这个老爹又要教训自己,连忙回道:
“孩儿学习医书,都是在课业完成之后,才去看的!”
而他找医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看,而是为了给自己以后展露医术,做一个铺垫罢了。
贾政听了儿子解释,倒也没生气,只是语重心长道:
“瑛儿,为父这几日考较你的功课,发现你已经把四书五经全部读通了,虽然有些释义,有些不太通顺,却也颇有见地。”
“为父思来想去,准备送你去国子监读书,你可愿意?”
“去国子监读书?不是说请个家庭教师吗?”
苏明哲一愣,他虚岁才十二啊,这就要去住校了?
“你这个孽畜,还好意思说!”
听儿子提到家庭教师,贾政立刻想起这几日自己请人时,受到的白眼,脸色唰的一下,就变得阴郁狰狞起来:
“若不是你把以前的家庭教师赶跑了,何至于让你老子在外面受人白眼……”
“又给原身背锅了!”
苏明哲面对贾政辱骂,只能厚着脸皮承受着,也不敢再多言语什么。
很快,贾政骂过之后,就把儿子去国子监读书的事情定了下来。
不过,国子监招生都是春秋两季,现在是十一月初,苏明哲还能继续待在荣国府玩耍两个多月。
离开荣禧堂,苏明哲来到旁边小院,给母亲王夫人请安。
王夫人见到儿子,就一把搂在怀里,痛哭起来。
很明显,关于苏明哲去国子监上学的事情,贾政已经和王夫人商议过了。
自从大儿子贾珠,因为读书熬垮了身子,早早地没了。
王夫人就把唯一的儿子,看得比自己还重要。
偏偏现在自家老爷又要逼着二儿子走大儿子的老路,逼着二儿子继续去考科举。
王夫人怎么能不难受,不心疼啊。
只是,这个时代,男子读书,参加科举,才是正路。
王夫人也没理由拒绝,所以,她只能抱着儿子放声痛哭。
苏明哲作为儿子,只能好生安抚母亲。
等王夫人情绪稳定下来,苏明哲又来到贾母院中请安。
他本以为贾母也会像母亲王夫人那样心疼自己,不舍得自己离开。
谁料到,贾母倒是神色平淡,拉过乖孙的小手,问道:
“宝玉,你给祖母讲,你自己想不想去国子监读书?”
苏明哲听贾母这样询问,下意识就去看了看旁边的俏丽玉人,那玉人见表哥看自己,顿时羞涩地又低下了头。
“孙儿愿意!”
贾母自然注意到乖孙的眼神动作,不过,她也不在意。
毕竟,像她活了这么大的年纪,生死离别都见过了,虽然不舍得乖孙离开,却也不会阻拦。
甚至,她还要为了乖孙前途,帮衬一把。
只见她命人叫来孙媳妇李纨。
不多时,李纨到来,贾母就请她给亲家李守中写信,请亲家帮忙找人,照顾一下自己的乖孙。
李守中,本是国子监祭酒,也就是大庆国第一学府的校长,后来调任,去了巴蜀担任督学学政。
督学学政,又名提督学政,为一个行省职衔最高的要员之一。
按照惯例,国子监祭酒外放学政,回到京城后,必然会踏入三品朝堂要员行列。
从这种惯例来讲,李守中若是不出意外,前途不可限量。
贾母请李守中照顾自己的乖孙,也算是用了大人情。
李纨面对贾母的‘请求’,自然不敢不从,当即就找了笔墨纸砚,写了一封书信,就命两名家仆作伴,前往巴蜀送信。
大庆国都城在长安。
一封信从长安到巴蜀,再从巴蜀回来,怎么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现在是十一月初。
等李守中传信回来,应该是腊月份,并不会耽误苏明哲明年春季入学。
苏明哲想起自己待在家里的时间,只剩下两个多月了,就格外珍惜和林妹妹相处的日子。
每日里恨不得同食同寝。
第1139章 不能与林妹妹厮混了
宝二爷要去国子监读书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荣国府。
宁国府,还有其他一些贾府相亲的人家,也得了消息。
贾蓉、贾蔷,还有其他一些玩伴纷纷找来,询问详情。
苏明哲被问得不耐烦了,干脆找堂哥贾琏,让他帮着安排几桌席面,把所有好友玩伴都请来,一起做个道别。
道别宴过后,苏明哲就待在荣国府不出门了。
每日不是捧着几本医书装模作样学习,就是去陪自己的林妹妹逛园子。
初来陌生地方的林妹妹,被苏明哲如此体贴入微照顾着,又是青梅竹马,情窦初开的年纪,一颗心早就被暖化了。
只是少女心思很难猜,苏明哲时不时还会吃些瓜捞。
当然了,林妹妹心情好的时候,也会让苏明哲占些便宜。
比如说,林黛玉会让男人依偎着自己,坐在一起读上半天书。
亦或者两人逛园子时,苏明哲猛地牵起林妹妹的小手,若是没有旁人看见,林妹妹甩上几次,甩不开的话,也就随之任之了。
就这么一个月的功夫,眨眼过去。
苏明哲和林妹妹的关系,渐渐情浓意浓。
腊月初六。
去巴蜀送信的两名仆人回来了。
两名家仆一共带回来四封书信。
有两封,是李守中写给现任国子监祭酒和国子监学正的推荐书。
同时,李守中还给女儿和亲家各写了一封书信。
有了李守中的推荐信,贾政只要带着苏明哲去了一趟国子监,就能办理入学。
只不过,李守中在给亲家贾政的信中讲了一下情况,建议贾政,如果对儿子学问有信心,不妨等考取一个秀才后,再去国子监上学。
这里面涉及到了一种潜规则。
按照规制,国子监监生因为来源,分为三类。
第一类监生,就是各地官府举荐的优秀秀才,这类监生也被称为‘贡监生’,享受朝廷补贴。
第二类,则是出自官僚子弟,或者留学生,亦或者皇帝恩荫的官员子弟,这类统称为‘荫监生’。
第三种,则是传说中的高价生,需要通过捐钱纳粟,才能获得入学资格,这种被称为‘例监生’。
如果苏明哲身上没有秀才功名,就用李守中的举荐书进国子监,那也只能走‘例监生’或者‘荫监生’的路子。
而在国子监中,例监生处于鄙视链的最低端,荫监生也一直被贡监生鄙夷。
甚至,就算踏入仕途,这两类监生,依旧会继续被人瞧不起。
李守中把这些事情,一五一十告知了贾政。
具体要怎么做,自然还是请贾政自己拿主意。
贾政得了亲家指点,不得不放弃让苏明哲立刻进国子监的想法。
“真是儿女债,背一生啊!”
贾政收起书信,一面命人准备往年的考秀才试卷,一面命人把儿子叫来。
他要看看,自己儿子是否有考秀才的实力。
苏明哲自然不会让几人难住。
不到两个时辰,就把一份县试、府试、道试试卷答完了。
贾政也知道自己的水平,请四名清客一起帮着批改。
四名清客批改过后,纷纷称赞,表示苏明哲就算现在去考秀才,也能轻松过关。
眼看儿子如此神异,贾政也是心中大喜,连忙找人安排明年报考童子试等事宜。
报考童子试,要么同考人五人互结,要么由本县廪生担保。
贾政直接找了一名贾家的亲眷廪生,替自己儿子担保,拿到了名牌。
考秀才共分三场,分别是二月的县试,四月的府试,八月的院试。
过了县试,才能算是读书人。
过了府试,才有资格称为‘童生’。
过了院试,才是秀才。
苏明哲拿到报考名牌后,本以为能和林妹妹继续风花雪月。
谁料到,麻烦还是不断袭来。
这一日。
苏明哲正陪着林妹妹挥毫泼墨,画一副《傲梅雪意图》。
林妹妹的小手冰凉得很,苏明哲眼见四周无人,就把她的小手放在自己怀里,给她暖着。
上一篇:末世:从加点开始无限进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