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第1242章

作者:树上玉猫

  众多妃嫔也都去参加栖霞殿的酒宴了。

  留在上阳宫的妃嫔,不过十几位。

  苏明哲问了一下上阳宫总管太监,就朝着青羊宫走去。

  青羊宫内有四殿,分别居住着青萍、小艾、青女、萧温四个妃嫔。

  萧温就是耶律阿保机的外孙女,述律平的外孙女兼外甥女。

  也不知道是不是近亲所生的原因,发生了身体变异。

  萧温自幼肌肤欺霜胜雪,眸似墨漆,唇若丹朱,美艳不可方物。

  前些年,苏明哲把她从契丹带回来时,她的年纪还不大,就放在后宫里养着。

  这两年,萧温已经长大,苏明哲就把她收了。

  进了青羊宫后,苏明哲第一眼,就见到了正抱着一个小女孩的萧温。

  这女孩不是萧温的孩子,而是小艾生的。

  这几年里,小艾一共生了两个公主。

  这两个公主都继承了小艾的清丽无双颜值。

  苏明哲在她们满月不久,就赏赐封号永安、永宁。

  “陛下来了!”

  萧温见到汉帝驾到,连忙抱着孩子就要行礼。

  苏明哲连忙拦住:“爱妃,朕不是说过吗?不是正式场合,这种繁琐礼仪,就统统免了。”

  说着话,苏明哲伸手就接过了小永宁。

  小永宁也喜欢自己父亲,才一岁大的小娃娃,奶声奶气叫了一声‘爹爹’,直接把苏明哲的心暖化了。

  “哎!”

  苏明哲抱着闺女,就拉着萧温进了殿内。

  今天虽然已经是正月初一春节了,但是北风呼啸,依旧寒冷彻骨。

  逗了一会闺女,苏明哲才好奇地看向萧温问道:

  “爱妃,你怎么没去栖霞殿,参加宴会?”

  “妾身不喜欢热闹。”

  萧温面对男人疑问,强颜欢笑了一下,却没说实话。

  其实,自从被男人收了以后,萧温就再也没和外祖母述律平,同时出席宴饮场合了。

第1077章 汉帝昏庸,太子好儒

  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苏明哲伸了一个懒腰,惊醒了浅睡的萧温。

  萧温醒来第一件事,不是看男人,而是去看睡在旁边的小永宁。

  小孩子睡得多,但是时间短,基本上每天下午睡上一个时辰,就睡饱了。

  小永宁很乖。

  睡醒后,她也不吵不闹,就是静静地躺在那里,去看头顶的粉色纱帐和风铃。

  萧温把手伸进襁褓摸了摸,再抽出来时,就感觉自己的手指有一点湿:

  “来人,唤嬷嬷过来。”

  把小永宁递给宫女后,正要跟着下床的萧温,忽然就感觉身后一双大手箍住了自己的细腰。

  “别动。”

  不怪苏明哲定力差,实在是萧温太美,姿势也太撩人了。

  本来站在旁边伺候的宫人,听见靡靡声响,连忙抱着小永宁离开了寝殿。

  寝殿内有地笼,温度本来就高。

  过了片刻功夫,萧温身上的香汗,就开始一茬茬地冒出来了。

  一番享受过后。

  苏明哲依旧爱不释手,痴迷地打量着怀里的玉人。

  萧温则是从宫人手里接过小永宁,委屈地看向男人:

  “我答应过小艾姐姐,不让永宁离开我视线的。”

  “这不是没事吗?”

  苏明哲受不了女人的小眼神,只能尴尬一笑,起床洗漱一下离开。

  计算一下时间,栖霞殿的盛宴应该快结束了。

  再过一会,小艾、青女、青萍都会回来。

  苏明哲决定,今晚就在青羊宫留宿。

  一夜荒唐过后。

  苏明哲依旧没有离开上阳宫,而是继续留下‘寻花问柳’。

  上阳宫内,有十二宫殿,三十六苑,住着六十多位妃嫔,数百美人、才人。

  就算苏明哲夜宿一宫,想要把整个上阳宫的美人都享用一遍,至少也要一个多月才行。

  除了上阳宫,洛阳皇宫里的妃嫔、美人数量也不少。

  总数相加一下,肯定过千了。

  这些女人里面,深得男人宠爱的妃嫔,有美艳绝伦的‘小花蕊夫人’费氏,有天生媚骨、媚意天成的青女,还有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丽萧温、钟玉娘等。

  除此之外,还有婉后这种技术性人才,小艾这种清冷彻骨的冰山美人,唐后·梁真宁公主、契丹王后述律平等身份特殊的美人。

  后宫美人数量太多了。

  苏明哲总有照顾不到位的。

  比如说,昔日受宠的春桃、唐太子妃·蜀峨眉公主杜鹃,唐义宁公主、永乐公主等。

  这些女人不喜欢争宠夺爱,也不喜人前斗艳,生过一个皇子公主后,就开始把生活重心放在孩子身上了。

  当然了,像这种女人还是少数。

  大部分女人还是想要得到男人宠爱的。

  为了照顾这些女人,苏明哲经常弄一些酒池肉林,彻夜欢饮之类的事情。

  消息传出去,苏明哲身上就背负了昏君的名号。

  诸多臣子也开始担忧,汉帝会不会变成秦始皇、隋炀帝那样的暴君。

  当然了,就算不变成暴君,变成汉武帝晚年那么昏庸,也不行啊。

  所以,有些大臣就开始委婉地给皇帝提意见了。

  什么‘虽然天下已定,但是民生多艰,陛下当学习唐太宗,号召天下人勤俭节约。’

  还有类似《过秦论》的奏折,也递到了御案上。

  苏明哲对于这些意见,大多数时候,都是打个哈哈,就蒙混过去了。

  毕竟,他只是贪杯好色,又不是真的昏庸无能。

  转眼间。

  时间来到建武十三年初。

  已经十岁的皇长子苏少安,被立为皇太子,开始被苏明哲带到御书房,学习处理朝政。

  建武十六年。

  十三岁的皇太子,被任命为长安留守,同时被允许开府建牙,可以招募东宫六率。

  按照唐朝军制,东宫六率可以招募两万到三万人。

  按理说,苏明哲给了太子这么大的权利,苏长安作为太子应该高兴才对。

  但是,他在离开洛阳前,却忍不住找到自己母后抱怨起来:

  “母后,儿臣不想要张魁做东宫亲卫统领!”

  “为什么?”

  崔莺莺有些不解。

  这张魁原本是皇城司大统领,后来被苏明哲安排去岛国,寻找石见银山,监督开矿,可谓是深得汉帝重用。

  按理说,苏明哲把张魁安排在太子身边,这是对太子最好的保护,太子应该高兴才对,怎么能不愿意、不喜欢呢?

  苏少安小心翼翼看了自己母后一眼,这才讲道:

  “儿臣不知为何,每次看到张魁大统领时,都仿佛能闻到一股子血腥味……”

  崔莺莺脸色一白,眼神僵硬地看向儿子:

  “你这话,是不是那群儒生叫你说的?”

  苏少安见自己母后脸色难看,连忙低头辩解道:

  “母后,这些都是儿臣的心里话,和老师他们没关系!”

  “唉……”

  崔莺莺长叹一声,最终还是母爱占据了上风,强忍着叱骂的冲动,开始给儿子讲解起来:

  “太子,母后和你父皇给你找来大儒,教你学问,是让你知道体恤民生多艰,可不是让你成为腐儒、酸儒的。你要记得,大汉立国之本,还是在于这些忠君爱国的将士……”

  张魁作为皇城司第一人大统领,双手确实沾满了鲜血,但是,他也给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要不然,苏明哲也不会封他为‘定北侯’。

  苏少安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连忙低头承认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