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虾就鸡蛋
她认为楚山夫妻两个是看不起自己,看不起她所在的实验室。
电子显微镜和PCR扩增仪她所在的实验室都没有。
尤其是。
她连PCR扩增仪的原理和作用都不知道。
到现在为止只是听说楚山实验室接受了一件很先进的仪器。
别说是楚山实验室的人,就是微生物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相关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都是三缄其口,很少说起这种新仪器的相关信息。
再次从楚家离开的时候许香带着浓浓的恨意。
她恨楚山夫妻不将自己当作朋友,不但不帮自己甚至还对自己隐瞒了新仪器的信息,让她摸不着头脑。
自从穿越以后李平安就发现医院有共用针头的习惯,他从一开始就进行纠正,从小组的小露等人不再共用针头到整个外科不再共用针头,最后是整个六院不再共用针头。
六院诊断出多例乙肝患者以后李平安又想到了这件事情,在《健康报》和《中华医学报》等多个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起了这件事情。
共用针头会造成病毒的传播,不仅仅是肝病,就是其他细菌、病毒引起的疾病也可能造成传播,必须杜绝这种事情。
共用针头虽然节省了一点点开支,但从长远看,这项行为的危害是很大的。
还有就是卖血、抽血不专业的行为。
这个年代对血液制品的检查是很粗略的,很多医院在接受捐血的时候检查的非常不仔细,有没有传染病病史、血液病病史都不询问,更别说进行一些简单的检查了。
当然。
六十年代初期医学相对落后,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疾病,更别说是具体到传染病、血液病了。
李平安在文章中要求各个采血点做好采血前的准备工作。
除了检查血型,献血的时候还要做血常规、肝功能检查、病毒抗体检查。
即便是困难时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地方还存在卖血的现象,李平安知道暂时改变不了这种现象,但是采血的时候总要问一问病史、做一些常规检查吧?
文章发表没多久,卫生部门发出了杜绝共用针头的通知,要求各个医院不准对多个人使用同一个针头,但是要将使用完毕的针头进行回收,将这些废旧针头重新炼成钢铁。
对采血方面也做出了规定。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判断无偿献血的病人是否有炎症、贫血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血常规正常时才可以献血。
了解是否有肝功能损伤,没有损伤才能进行献血。
还要检查乙肝抗体、梅毒抗体等,只有病人的抗体检查结果为阴性,才可以进行无偿献血,如果检查为阳性,由于血液包含病毒,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染给健康人群,此类病人则不能献血。
年中。
小麦成熟了。
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去年有所提升,再加上进口了不少粮食,困难有所缓解。
还有就是今年夏粮收购工作较往年甚至是去年都有所减少。
公社、农民手里的粮食都增加了不少,基本上能保证吃喝,不会像以前那样社员们顿顿吃不饱。
甚至。
很多公社都允许社员们在家里开小灶,不一定非要在公共食堂吃饭,工分可以兑换一定量的粮食。
消息很快传到京城,原先那些因为家里有困难跑到京城拥有城市户口的人心里开始动摇了。
的确。
京城有固定的口粮指标,生活稳定。
可思乡之情、对亲人的思念终归还是占了上风。
如果在家乡就能活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千里迢迢的跑到京城来。
很多人开始返乡。
其中有和街坊邻居、居委会、街道办打招呼的,也有不声不响直接走人的。
赵芳有些担心。
她儿媳妇王春芬也不是京城人,该不会也起了离开京城的念头吧?
赵芳和儿媳妇说起此事的时候王春芬很坚决的摇摇头说道:“婆婆,咱们袁家也不是京城人,不也没走吗?我也一样,我是不会走的,我还想着给袁成生个儿子好好过日子呢,回老家有什么好处?回去以后我也是孤零零的,能不能生存下去都难说!”
赵芳想了想觉得是这么个道理。
自己还担心什么?
王春芬已经没有退路了,她只能跟着自己儿子好好过日子。
跟着袁成才能吃饱穿暖,要不然,即便是回老家了也要饿死!
第578章 乙肝三系统检查方法
王春芬非但没有提出要回老家,反而更加勤快了,她主动说要代替赵芳做饭,家里的活儿她全都包了,就连洗衣、扫地也不用赵芳动手。
至于说赵芳做什么?
活儿都让儿媳妇做了,赵芳自然是四处溜达,到邻居家串门。
王春芬老老实实的,一点儿也没有离开京城的意思,赵芳还有什么担心的?
再说了。
王春芬想要离开京城回老家也不容易,坐火车回去的话总要买票吧?
买票就要介绍信,王春芬连个单位都没有,别说她手里没有多少钱,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火车票。
以前逃荒的时候走走停停,不知道费了多大的功夫才来到京城,难道王春芬还能这么再来一次?
她经受的起这种苦难吗?
赵芳是真的放心了。
每天袁成和易中海去上班以后她就到处串门,等到该吃饭的时候才会回家。
除了很少去李家,四合院儿其他邻居甚至是许家也是经常去,到处宣扬自己儿媳的好,还说过一段时间就让袁成请假和她到好一点儿的医院再抓一点儿中药,尽快让儿媳怀上孩子。
等到王春芬怀孕了,她不会让儿媳妇儿做任何事情,她要好好的伺候儿媳妇儿。
到贾家的时候赵芳也这么说。
贾张氏有些不舒服。
人比人气死人。
人家的儿媳妇怎么这么孝顺呢?
再看看自己的儿媳妇,别说现在怀孕了,就算是没怀孕的时候刘悦做过家务吗?
没有。
或者说她很少做。
不过。
转念一想。
贾张氏又心满意足了。
的确。
刘悦在干活儿这件事情上从来都没有让她满意过。
可是。
现在刘悦有工作了。
家里就她一个人赚钱养着贾家的两个孩子。
不错了。
要是贾东旭死后刘悦跑了或者是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跑了,她可怎么活啊!
难道让她去工作赚钱不成?
赵芳越来越放心,对王春芬的提防之心逐渐消失了。
这家伙做梦都想让王春芬给自己儿子生个孩子。
到贾家串门的时候贾张氏告诉她一个消息。
刘悦的嫂子之前也是一直没能生养,可能也让李平安给看过却始终没有看好,最后到了临省一家大型草药市场安国草药市场去看病。
安国草药市场不仅规模大、历史还很悠久。
据说。
草药市场还有很多传承了数百年的药铺。
刘悦嫂子也不知道得了哪家药铺的秘方,吃了从安国草药市场带回来的药以后身体就好了,给刘家生了个女儿。
虽然生了个女儿,但起码证实了她是能够生养的。
贾张氏越说越神奇,病毒乱投医,赵芳还真的相信了,想着找个时间让儿子袁成带着王春芬一起到安国草药市场去看病。
袁成听了很高兴,他甚至没让母亲去找贾张氏打听清楚具体的情况。石巧云是在安国草药市场哪个药铺抓的药,抓的什么药?
这些问题都没有弄清楚,袁成就心急火燎的决定要带着妻子去临省看病。
根本就没和易中海赵芳商量,袁成带着妻子一起去了居委会说明情况让她们给开了介绍信。
介绍信上只是说要去安国草药市场看病,需要坐火车、购买火车票,究竟是什么时候去、几个人去并没有写清楚。
将介绍信先让王春芬拿着,自己则是扎钢厂上班了,两人商量着周末的时候就到安国草药市场给王春芬看病,到时候袁成再请两天的假。
三天的时间足够了。
回到家里,王春芬发现赵芳不再屋子里,估计又是到某个邻居家串门了。
距离做饭还有一段时间,王春芬陷入了沉思。
机会来了。
自己究竟走不走?
要不要回老家去?
最后。
上一篇:不准说我的剧本是假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