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虾就鸡蛋
期间也让西医会诊过,开了青霉素和链霉素,非但没有起到作用,更让她感觉到呼吸困难。
不得已。
公社医院和公社领导说明情况,让贺永强带着妻子徐慧芝又到城里医院看病了。
这一回。
公社领导也跟着过去了,想要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徐慧芝的病怎么根本就没好,居然更严重了。
他们依旧是先去了六院。
公社领导想着要是六院看不好的话就到协和医院、同仁堂医院等更大的医院。
等到了六院,李平安给徐慧芝做了检查,从脉象上来说和肺炎差不多,但却是更加的虚浮。
李平安可不会认为徐慧芝只是单纯的肺部炎症这么简单。
他是深谙生理和病理的,很快就会想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了。
特别是。
徐慧芝这家伙可不想死,将自己回去以后偷偷大量食用辣椒的事情说了出来,李平安更加认定了自己的判断。
由于胃肠粘膜受到刺激可能导致毛细血管出血,脱落的粘膜由此进入毛细血管参与血液循环。
肠系膜静脉内血栓脱落常栓塞于肺、心肌等部位。
肠系膜静脉内血栓脱落,随着血液的运行,运行到肺动脉,引起肺动脉栓塞,可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缺乏特异性。
这个时候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不行的,最重要的还是解决肺部栓塞问题。
这种病症不是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肺部疾病,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是没有用的。
甚至。
抗菌素进入身体以后还可能破坏肠道内的环境,伤害到有益菌群,加快肠粘膜的脱落,造成更多的栓塞。
血栓检查方法包括血管造影、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超声血管造影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
通过注射造影剂并拍摄X光片,可以显示血管的形态和通畅程度。
造影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血栓的位置和范围,是诊断血栓的重要手段。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是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内部的结构和病变。通过CT检查,可以发现血管内部的血栓,并粗略估计其范围。
超声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向静脉内注入造影剂,使血管内多普勒回声得以加强后显示图像。超声血管造影对低流速和低流量的血管比较适用,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浅表的血栓。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通过检验周围血清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浓度来判断是否有血栓存在。
这个时代没有CT,徐慧芝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李平安也没心思帮他安排血管造影,而是直接略过检查、确诊的步骤给他开了药。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人类仅仅是认识到了溶栓的可能性而已,七十年代才有溶栓剂这种药物问世。
此时。
西医上是没有溶栓药的。
想要对徐慧芝进行治疗就必须使用中药。
李平安给她开了导痰活血汤。
组成:白术9g,茯苓15g,橘红、半夏、石菖蒲、枳壳、降香、厚朴各9g,广木香6g,桂枝6g,丹参21g,山楂15g,甘草3g。
功效:健脾豁痰,通阳活血。
主治:胸痹(痰浊内盛,血脉遏阻证)。
症见胸闷气短,骤发性心前区疼痛,体倦乏力,四肢沉重,或逐渐肿胀,脘腹胀满,大便溏,头晕头沉,口干不欲饮,嗳气,心慌。舌苔白腻,质暗淡而胖,边有齿痕,脉弦滑或濡缓。
本证乃脾虚失运,痰浊内生,痰阻气机,滞塞脉络,心脉瘀滞所致。方中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广木香、厚朴醒脾理气、燥湿化浊;橘红、半夏降逆豁痰;桂枝通阳利水,配白术、茯苓以增强脾之运化功能;枳壳、降香、丹参、山楂宽胸理气、活血化瘀。
共奏健脾豁痰、通阳活血之功。
心前区疼痛甚者加薤白、高良姜。
除此之外还开了少腹逐瘀汤。
方中用小茴香(炒)1.5g(7粒)、干姜(炒)3克、延胡索3克、没药(研)6克、当归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生蒲黄9克、五灵脂(炒)6克。
此方主要是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方中再加川贝、枇杷用来宣肺止痰。
两个方子都是以活血化瘀为主。
李平安开好方子给了贺永强。
不过。
贺永强、徐慧芝夫妻两个却有些不相信李平安了,拿了方子却迟迟没有到药房配药。
徐慧芝找了个理由说是要到乡下公社医院拿药。
李平安并没有理会几人。
说实话。
徐慧芝可能是肺部动脉栓塞,病情发展太快,以中医手段未必就能阻止病情的发展。
她不在六院拿药、看病更好,省的将来病情控制不住惹来什么麻烦。
徐慧芝和贺永强这两个家伙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如果能够不沾她们更好。
从六院出来以后徐慧芝等人并没有回公社而是去了协和医院。
徐慧芝和协和医院的医生说了一切,包括李平安的判断和他开的药方。
医生还是更加在意李平安的判断是不是正确,让徐慧芝做了肺动脉造影,结果证实了李平安的推断。
第562章 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救活的
肺动脉造影可以检测出栓塞的大致位置,还能检测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或完全阻断,间接征象为造影剂流动缓慢,局部低灌注,静脉回流延迟等。
协和医院的医生可以断定徐慧芝的确是肺动脉栓塞。
医生对徐慧芝这个病例很感兴趣。
事实上。
建国后的第六年魔都的瑞金医院就成立了胸外科,两年之后协和医院也成立了胸外科。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
肺动脉栓塞在当时看起来是很隐蔽的一种疾病,鉴别手段很单一,除了做造影并没有其他办法。
无论是中西医都可能误认为是肺部的炎症。
而李平安在没有做任何西医检查,仅仅是通过脉象就敢肯定是肺动脉栓塞,这很不简单。
医生将胸外科的同事包括科室主任都找了过来,介绍过徐慧芝这个病例之后大家更是感兴趣。
心外科主任给六院打电话找到李平安询问了这个病例。
李平安这个时候才知道徐慧芝等人从六院离开以后并没有立即回乡下而是去了协和医院。
不过。
他并没有在意。
反正徐慧芝不会在六院拿药了,她想到哪里看病就到哪里看病。
李平安介绍了徐慧芝的情况,从生理、病理方面进行分析,还提出如果是肺动脉栓塞的话必然会造成右心衰竭。
呼吸的生理过程是从外界空气吸进氧气,同时排出体内二氧化碳。氧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外呼吸或肺呼吸。氧气进入血液后,到达身体各组织内进行气体交换,氧被释出供细胞利用,细胞的代谢产物二氧化碳被血液带走,在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称为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内、外呼吸配合完成整个呼吸过程。
当心室收缩时,含有较多的氧及营养物质的鲜红色的血液(动脉血)自左心室输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进行组织内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血液变成了含有组织代谢产物及较多二氧化碳的略紫色的血液(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最后汇入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如上路径的血液循环称为体循环,又称大循环。
体循环的主要特点是路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而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回心脏。
从右心室将含氧少而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经由肺动脉,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即静脉血放出二氧化碳(由肺呼出体外),同时经过吸气自肺泡中摄取氧,于是将暗红色的静脉血,变为鲜红色的动脉血(含氧多,二氧化碳少),经由各级肺静脉,最后注入左心房。如上路径的血液循环称肺循环,又称为小循环。肺循环的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是使静脉血转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右心室、右心房都和肺部循环有所关联,如果肺部动脉栓塞的话必然会影响右心造成衰竭。
右心衰竭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右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不足以提供机体所需要的心输出量时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的全身症状,比如腹胀、腹痛、食欲差、恶心、呕吐、尿量减少、呼吸困难、水肿等。
肺部和心脏出现问题,并且很有可能造成多器官衰竭,李平安坦言,他的确是给徐慧芝开了中药方子,不过究竟能不能治愈他身上的病却没有把握。
协和医院心外科主任和李平安通过电话之后心情很沉重,将科室里的几个主治医生叫过来商讨病情以及治疗方案。
李平安分析的有理有据,再加上肺动脉造影的结果支持,对于徐慧芝的病情他们是没有意义的。
可是。
究竟使用什么治疗方案却是没有统一意见。
尤其是首诊医生判定徐慧芝确实是有右心衰竭的现象,所有的治疗方案都要考虑到这个现象。
在他们看来,使用中药是不行的,见效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若是中药还没发挥效果心肺等多个器官都开始衰竭,很难将患者抢救过来。
即便是仅仅通过诊脉就确立徐慧芝病情的六院院长李平安不也没有把握将患者抢救过来吗?
至于西药。
溶栓剂根本没有,其他药物又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确是相当的难缠。
有医生提出可以使用手术的方式来取出栓塞。
肺动脉是由右心室肺动脉圆锥发出后至主动脉弓下方,约在第5胸椎高度分为左右肺动脉。在肺动脉的起始部有3个肺动脉瓣,该瓣顺血流开启,逆血流关闭。肺动脉内流的是含二氧化碳的静脉血。
栓塞位于主动脉弓下方,如果在这个地方做手术相当麻烦,即便是使用全麻、人工心肺机的方法进行手术也有很大危险。
在心肺部都有病变甚至是心衰的情况下做这个手术风险很大,万一患者支持不住,体外循环建立后回复不过来,迎接她的肯定就是死亡。
医生们都认为李平安不给徐慧芝做这种手术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血管吻合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李平安的手术技术大家都知道,他肯定能做这种手术,不是技术方面的原因,李平安不给徐慧芝做这种手术肯定是患者的原因,患者身体不允许做这种手术。
其实。
他们想多了。
在后世的时候即便是发现了肺动脉栓塞也是先使用溶栓剂,李平安不想给徐慧芝冒险做手术,一时间还真没想起用手术的方法给徐慧芝进行治疗,或者说是在心底里升起这种念头的时候立即就被否决了。
商量来商量去,胸外科的医生包括主任还真没什么办法。
最后。
上一篇:不准说我的剧本是假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