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虾就鸡蛋
补充气血的西药并不多,仅仅只有硫酸亚铁,维生素K1等几种而已。
王春芬和她说了自己的情况,若是吃了不当的药物就会头晕。
投鼠忌器。
云娜也不敢给她开药了。
只能拖延了一会儿,李平安和妇产科主任许妙音做完一例剖腹产手术的时候将王春芬的情况和他们说了。
王春芬是李平安介绍来的,她的情况李平安应该了解,该怎么治疗总要给个方案吧!
云娜说的还挺清楚,甚至连王春芬生养过,身体并没有太严重的炎症,生育方面应该是没问题的这个情况也和李平安说了。
王春芬居然生养过这件事情李平安是知道的,她说是流产过,至于以前有没有孩子他也没问,还帮着她开药治愈子宫内膜炎。
这次云娜看出王春芬生养过他也不吃惊,和许妙音略微商量了一下就让云娜带着王春芬到门诊室找中医开药。
正巧碰到周景在门诊室。
云娜将情况说明以后周景有些为难。
他是个谨小慎微的人,担心给患者看不好病,更担心看病的时候出差错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王春芬要求太多,又是不能用这个药又是不能用那个药的。
为了稳妥起见。
周景给王春芬开了四物汤。
四物汤以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四味药材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膳。
四物汤药方最早记载于唐朝的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应用较为广泛的药方则是取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的记载。
一般来说,它具有补血调经的效果,可减缓女性的痛经。
四物汤是养血活血之方,其药物组成为熟地黄12g,当归10g,白芍12g,川芎8g。
用法:水煎服。
此方用处极其广泛,被誉为“妇科第一方”,还是补血方剂之首。
周景用的是经典原方,一丝一毫都不曾加减,他的心思很明确,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这个方子就算是治不好他的体虚之症也不会给患者带来副作用。
眼见着周景开了药,云娜离开了。
王春芬拿着方子到药堂抓药,见到秦淮茹之后一口一个“大姐”的叫着,看在都是邻居的份儿上,秦淮茹还特意给她优惠了一点儿。
四物汤这种药物并不是猛药,润物细无声,三副两副药是没有什么明显作用的,周景一下子给她开了十几副药。
从药房里出来的时候王春芬有些心虚。
云娜医生居然又看出来她生养过的事实了。
她很担心万一这件事情传到赵芳、袁成等人的耳中她可没有好日子过。
王春芬想找李平安让他交代一下云娜、周景甚至是许主任,她的事情可不能传出去。
随便找了个护士打听了一下,得知院长办公室的位置以后就过去了。
只是。
李平安和小露等人去了外科医生办公室,王春芬扑了个空。
她心里更加着急,急匆匆的到药方找秦淮茹去了。
在药房外面站了一会儿就到了下班时间,王沁、陈霜等人离开以后只有秦淮茹一人在校对账目。
王春芬进去以后发现只有秦淮茹一人在药房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和秦淮茹说了自己的想法,请求秦淮茹帮忙让李平安和几个医生打个招呼,她红着脸说自己确实是在老家结过婚,不过丈夫已经饿死了,孩子也没了,要不然她也不会到京城讨生活。
自己是个寡妇,应该有资格再嫁吧?
只是。
她不想让袁成、赵芳等人知道自己以前的事情,要不然,他们怕是不会再对自己好了。
第546章 患者那么多,谁记的你是谁啊!
秦淮茹有些吃惊。
她没有想到王春芬在老家居然是嫁过人的,这和她印象当中的那个人相差实在是太大了。
赵芳整天向邻居们夸奖自己儿媳是多么单纯、多么勤劳,谁能想到居然是这样?
略微思索了一下,秦淮茹开口说道:“我们医院里的医生都不是多嘴的人,而且医生每天要接诊的患者实在是太多了,她们肯定不会记的你的,更不会知道你的住处甚至到四合院儿里胡说八道!”
秦淮茹认为王春芬是在杞人忧天,云娜和周景医德都不错,谁会胡说八道甚至是到四合院儿去揭她的短?
王春芬仔细想了想觉得确实如此,至少李平安早就知道她的情况却没有泄露出去。
只是。
毕竟关系太大了,王春芬并不敢掉以轻心,用一种可怜巴巴的目光看着秦淮茹。
无奈。
秦淮茹只能继续开口道:“好吧,我回去和平安商量商量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
眼见秦淮茹重视起来,王春芬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六院。
下班以后,吃过晚饭,夫妻两人在房中休息的时候秦淮茹和李平安说了这件事情,李平安说道:“我和你的想法是一致的,不和云娜、周景打招呼还好,要是和她们说了这件事情,此地无银三百两,她们反而会认为其中可能有内情,反而会记住这件事情,算了吧,我不会没事儿找事儿强迫她们忘记此事的!”
秦淮茹接口道:“我也是这个意思!”
四物汤是对症的,但是想要凭着几副药、十几副要就让王春芬立即怀孕是不可能的。
王春芬虽然没有再次将中药倒掉,但短时间也不会怀孕。
国务院发出了关于降低抗菌素出厂、销售价格的通知。
《通知》中说随着华北制药厂等一大批制药厂的兴建,当年国产青霉素已经能够满足百姓看病的需要,为了方便百姓、维护百姓的利益,决定对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几种抗菌素进行降价,这是困难时期抗菌素第二次大降价,总体优惠幅度在亿元以上。
通过这次降价,即便是职工家属花钱购买青霉素,优惠过后售价大概在三元左右。
抗菌素不再是天价药物,确确实实的给了百姓很大的实惠。
这个时候的抗菌素远远没有达到滥用、产生耐药性的程度,一般的小手术甚至用一支抗生素就行。
即便不是工人,家属做一次手术总体医药费也就十几块钱而已。
当然。
降价的不只是抗菌素,就连手术医生拿的补助也降低了不少。
为此。
不少人原来有毛病的、担心医药费特别是抗菌素费用过高的人纷纷道医院里看病,做手术。
医院里接待的手术患者更多了。
困难时期,减产的绝对不仅仅是粮食,棉花等经济作物也是如此。
不仅布匹供应出了问题,就连棉絮供应也出现了问题。
棉絮是采用植物棉花纤维做的被芯,特点是保暖性比较好,纯天然,适合多种人群。
上级下了通知,暂时停止棉絮供应,婚丧嫁娶,若是需要这种东西就需要拿着街道办、公社的介绍信到供销社进行购买。
京城各个单位在上级的号召下开展了节约棉布的活动,党团员带头交还手里的布票。
六院自然也要响应号召。
李家是有不少布匹和丝绸的,要布票也没多大的用处。
李平安夫妻和徐氏商量过后决定拿出家里三分之二的布票上交。
大部分由李平安上交,秦淮茹、徐氏和李林也要上交一些。
李平安刚刚将手里的布票上交给院办,李平静带着两个孩子就到李家了,在李家吃了一顿饭又和徐氏说想要娘家的布票。
她和丈夫周胜都想响应上级的号召当先进,想拿李家的布票充数。
徐氏正在厨房收拾碗筷,秦淮茹也跟着一起,不过她没有插话,一切事情都由婆婆做主。
家里的布票虽然不多了,但是再给小姑子一些也不是不可以。
徐氏一边洗碗一边说道:“平静,你来晚了,家里的布票都上交了,怕是不能再给你了!”
“上交了?”李平静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立即追问道:“上交给谁了,家里的布票应该不少吧,难道都上交了?”
“差不多,剩下的还不一定够用呢!”徐氏开口说道:“平安是院长,总要起个带头作用吧,他要多上交一些给六院,淮茹也不能落后,总要上交一些的,你爸要给扎钢厂一些,我也要往居委会交一些!”
听着母亲的话,李平静心中感到一阵冰凉。
弟弟李平安要上交布票,秦淮茹也要上交布票,父母也是如此。
这么算下来李家不知道上交了多少。
家里哪有那么多布票再给自己?
本来。
她还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在上级面前好好表现,没准儿她们夫妻两个都会混个优秀工人什么的,让上级记住以后发展比较容易。
周家的布票都用的差不多了,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将娘家的布票交上去冒充是自己的。
现在可好啊,她彻底的没有希望了。
虽然在娘家吃了一顿好的,但李平静还是抱怨母亲心里没自己,一点儿也不为她着想。
徐氏也不惯着他,直接说道:“这种事情本来就是量力而行,手里有布票就上交,没有就算了,干嘛弄虚作假骗人呢?”
李平静被母亲几句话说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想要反驳却找不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叹息一声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
回到家里说起此事,丈夫周胜沉默不语,他知道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李家怎么可能将布票给他们让他们夫妻两个到各自单位里显摆?
真要是有布票还是要让李平安夫妻两个上交啊!
赵氏心里不乐意,当着李平静也不便将话说的太过难听,只能反复的念叨李家人太抠门儿之类的话。
她还想出了一个报复李家的方法,说是以后都要让妍妍和弟弟明睿到李家去吃饭。
周家的粮食太少了。
两个孩子若是到李家吃饭的话不但能吃饱好能吃好,关键是省了周家的粮食。
到了这个时候。
上一篇:不准说我的剧本是假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