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728章

作者:大虾就鸡蛋

  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情,李平安立即做了安排,除了要在医院进行彻底的消毒,频繁的消毒以外还要给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家属提供口罩。

  同时要准备好板蓝根颗粒,荆防败毒散、小柴胡汤等治疗感冒所需要方子当中的各种中草药也要准备充足。

  利巴韦林这种药物是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这种药物自然也要多准备一些,不过,利巴韦林作为一种抗病毒的西药,疗效显著的同时副作用也不少。

  利巴韦林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属于是合成核苷类药,对DNA和R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利巴韦林作用在红细胞,会抑制谷胱甘肽,损伤红细胞细胞膜,使红血球细胞裂解,导致细胞减少,引起贫血。

  本品主要的副作用是可能出现溶血性贫血,也会出现白细胞减少、血清胆红素升高、皮疹以及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反应。

  还有一点就是。

  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突变性和胚胎毒性,很容易引起胎儿的先天畸形或者死亡。

  在使用这种刚刚被合成的抗病毒新药的时候是要特别注意的,孕妇、正在备孕的妇女都不能使用,最少也应该谨慎使用。

  下班以后李平安夫妻两个一起回四合院儿吃饭的时候他就和徐氏打了招呼,让徐氏和李林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到医院家属院小院儿去居住。

  在小院儿做好消毒工作。

  同时。

  李平安从随身空间拿出了大量的谜面,又道菜市场买了很多蔬菜一起放到杂物间,告诉徐氏尽量不要出门,就算出门也要带口罩。

  不仅是徐氏,就是李平安等人也要带口罩。

  几乎是在第一时间。

  李平安向卫生局通报了这件事情,也通知了卫生部下面的微生物研究所,让他们进行病毒分离和着手研制疫苗的工作。

  后世。

  我国和世界各地实验室分离流感病毒的方法都是MDCK细胞分离和鸡胚分离。

  细胞分离法是将样品接种于MDCK(狗肾细胞)后观察细胞有否病变,鸡胚分离是将样品接种于9-11日龄鸡胚的羊膜腔和尿囊腔后,收集鸡胚培养液进行血凝等实验判断是否分离到病毒。

  两种方法相比,MDCK细胞培养法有许多优点:病毒分离阳性率高,应急性强,比较经济、方便,可消除外界因素的影响,对疫苗生产来说其抗原性状更接近于自然流行株,可减少宿主蛋白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缺点是病毒复制后不易保存,保存时易使病毒滴度丢失,传代细胞含致癌因子。因此,通过传代细胞获得的病毒不宜用于疫苗生产,同时随细胞代数增加,对病毒敏感性下降。鸡胚培养法的优点是组织分化程度低,可选择适当途径接种,病毒易复制,感染病毒的膜和液体含大量病毒,是个整体,有神经血管的分布及脏器的构造,来源充足,操作简单,通常是无菌的,对接种的病毒不产生抗体;缺点是除产生引起鸡胚死亡的病毒外,一般的病毒通常不使鸡胚产生特异性的感染指征,在辨别的时候比较麻烦。

  病毒感染细胞后,会利用细胞内的原料合成病毒的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装成小病毒,然后释放出来,感染更多的细胞,具体的发展过程为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释放。

  依照当时的条件,即便是有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这些过程也是很困难的。

  不过可以观察到这个视野范围内的细胞消融的过程,分别出是产生了病变,得出分离出了病毒的结论。

  条件好的实验室则可以做血凝试验。

  血凝试验又称为Coombs试验,是检测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的一种的方法。它分为直接Coombs试验和间接Coombs试验,直接试验的目的是检查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而间接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血清中存在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当前。

  国内外都是使用鸡胚分离病毒特别是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接种于9-10日龄鸡胚尿囊腔中,l-2d后冷胚收获尿囊液,用福尔马林处理,灭活试验和无菌试验合格后,采用差速离心或柱层析方法对尿囊液进行浓缩和纯化,得到病毒原液,各项检验合格后进行分包装,获得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

  李平安将这件事情通报上去以后生物研究所和卫生局的领导都很重视,不但加快了各种药物的生产、制造,微生物研究所更是开启了流感疫苗的研究进程。

  除了让秦淮茹到小院儿喂奶,李平安夫妻两人到小院儿吃饭、睡觉以外,两人基本上是不怎么回小院儿的。

  每次进入小院儿之前他们都要再次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李林也是如此。

  板蓝根颗粒、荆防败毒散、麻黄汤,桑菊饮这些中药方子对流感都是有作用的,小柴胡汤、止痛灵等药物可以解热镇痛,到六院看病的患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

  虽然流感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比普通感冒有所提升,但是六院的病人基本上都康复了,并没有发生任何的死亡。

  六院对抗流感的方法在整个京城甚至是其他各个城市推广起来。

  尽管耗费了无数的人力、财力,但这次的流感并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慢慢的被扑灭了。

  后世。

  李平安看过相关资料,这次流感的致死率大概在百分之一左右,虽然不高,但是基数太大,造成的损伤相当的可怕。

  不过,

  这个时空,由于利巴韦林的出现和及早采取了研制疫苗的手段,损失并没有那么大。

  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微生物研究所已经分离出了病毒交给京城制药厂生产灭活苗了。

  李平安一家人除了两个孩子之外都注射了疫苗。

  两个孩子成了重点儿保护对象,徐氏几乎足不出户的守护着他们。

  陈南也没有注射疫苗。

  陈雪茹也是几乎足不出户的守护着孩子,她除了帮着裁缝铺联系一下客户,外出打电话、发电报之外也不怎么出去。

  并不是国内有流感,其他郭嘉也是如此。

  此时距离第一次流感已整整过去了三十九年。

  当西班亚流感肆虐之时,人类正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已结束了十多年。

  即使是西巴亚流感的重灾区——欧米,三十九年的漫长光阴,也足以抹去悲伤的记忆,时间是最好的“疗伤剂”。

  但当这次流感卷土重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慌了。

  即便是苏国对这次流感也是很重视的。

  通过留在华夏的苏国医生、专家,他们和国内药厂谈成了一笔一笔的生意。

  几种抗病毒的中药,板蓝根颗粒、荆防败毒散、麻黄汤,桑菊饮等大量的出口苏国等同阵营郭嘉。

  不过利巴韦林这种药物却是没有单独出口,而是加入到了板蓝根颗粒当中制成了一种特殊的药物,专门针对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

  鹰国和我国是代办级外交关系,民间贸易是不被禁止,反而被提倡的,以香江等几家医药贸易公司为纽带,各种各样的药物甚至是疫苗源源不断的出口到鹰国各个地区。

  欧米其他郭嘉和国内没有多少联系,他们要想购买药物就只能通过苏国和鹰国了。

  不过。

  这些郭嘉的科技很厉害,包括鹰国在内,他们很快就制造出了自己的疫苗,只是需要一些治疗疾病的药物而已。

  除了国内的利巴韦林,国外没有能够治疗流感的西药。

  中药开始走向世界,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首当其冲。

  东瀛国内也出现了,他们很快就发现我国出现了能够克制流感病毒的药物和疫苗,将目光投到了华夏。

  作为曾经来过华夏,在东瀛医学界有很高威望的专家太田轻一被派遣华夏商量进口药物事宜。

  太田轻一曾经在六院讲学过。

  他来京城之后的第一站就是六院,想要寻找当初和他相处很好的那些人问问情况。

  穆远和吴泽就是他最想寻找的人之一。

  只是。

  他没有想到这两个人都不在六院了。

  穆远进去了。

  吴泽则是到京城友谊医院去工作了。

  辗转。

  问了好些人才有一个小护士告诉他吴泽的去向。

  太田轻一立即就带着翻译去了京城友谊医院那边,找到了吴泽自然也找到了吴父。

  吴家父子太田轻一都认识,他向吴家父子询问能够治疗流感的各种药物尤其是板蓝根颗粒的情况。

  板蓝根颗粒里面因为加入了利巴韦林的缘故,价格非常高,但疗效也很好。

  太田轻一最主要的目的是购买这种药物,当然,能取得这种药物制造方法最好。

  板蓝根颗粒吴泽是知道的。

  这种中成药最早就是出现在六院,对感冒的疗效非常好。

  但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板蓝根颗粒已经和以前有所不同了。

  这种药物之所以能够治疗重症感冒,见效快的原因是加入了抗病毒药物,只要按照规定使用这种药物,一般的流感都能够治愈。

  吴泽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和太田轻一说了,又道:“可惜,我现在不在六院工作了,而是在更好的一家医院,友谊医院什么都好,就是中医才刚刚起步,医院里的人估计也不知道板蓝根颗粒这种药物的具体制造方法,否则,我还真有可能告诉你!”

  太田轻一砰然心动,吴泽说道自己没办法弄到板蓝根颗粒制造方法的时候他很是失望,急忙说道:“我现在很需要这种药物,我的郭嘉有很多的病的人都在等着这种药物治疗呢,吴泽君,你能不能帮帮忙,只要是能弄到这种药物,我会感谢你的,好处大大的有!”

  太田轻一也是豁出去了。

  只要能够得到这种药物的制造方法,就算是给吴家父子一点儿钱又如何?

  他们想要多少钱?

  一千人民币?

  一万人民币?

  就算是再多一点儿也没问题!

  甚至。

  太田轻一还给出了另外一个条件。

  除了钱,他甚至可以安排吴家父子到东瀛工作,可以到当地的中医药大学去教学,当教授,不想去当个名誉教授也行,照样可以给他们发工资。

  吴父也很心动。

  在他看来。

  板蓝根颗粒有什么了不起?

  只包含一种药材的中成药,就算是没有具体的炮制方法,他研究几天也能研究出类似的。

  吴父有些不以为然的和吴泽说道:“要不你就到六院找李平安问一问吧,就这点儿东西他是不会保密的!”

  吴泽有些为难。

  他是不打算回六院和李平安见面的,可是太田轻一给出的条件太过诱人。

  吴泽不想到东瀛去工作,可是他不会和钱过不去,太田轻一给的钱多,他很是心动。

  吴泽满怀心事的答应了,当时就让妻子王春燕帮忙请假,自己则是骑着自行车去了六院。

  到六院以后很是感慨,还有些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