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645章

作者:大虾就鸡蛋

  以前的黑市在集市上的一个偏僻角落,自从很多物资开始统购统销,公私合营之后集市就被取消了。

  现在的黑市在哪里,怎么购买粮食一般人还真不知道。

  不过。

  贾家也缺口粮指标,易中海没有匀给贾家指标的时候他们的口粮是怎么解决的?

  肯定是要在黑市上买一部分粮食的。

  所以。

  有关黑市的事情贾东旭肯定是熟悉的。

  现在黑市在哪,怎么能买到粮食他肯定知道!

  许大茂去找了贾东旭,在轧钢厂食堂请贾东旭吃了一顿饭之后终于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实话告诉你,幸亏你问的是我,要是问别人人家还不一定知道!”贾东旭压低声音说道:“到那以后报我的名字,就说是你贾哥我让你去的,还有就是将你家的情况好好说一说,否则人家不相信你,不会和伱交易的!”

  贾东旭告诉许大茂现在卖粮食的黑市转移到了某个小胡同内,等到特定的时间段才能过去。

  许大茂又打听了黑市上价格情况。

  贾东旭也不隐瞒,将一切都告诉了许大茂。

  现在粮食供给制度已经稳定下来了,黑市上粮食价格也固定下来,而且比最开始的时候又贵了一点儿。

  黑市价格翻倍。

  比如说大米两毛三一斤,到黑市上购买就是四毛六一斤,面粉一毛八一斤在黑市上就要三毛六一斤。

  这样算下来。

  妇女一个月的口粮是二十四斤,到黑市买的话许大茂一个月就要多出三块多钱。

  他一个月二十二块,每月多出三块多钱也不算什么,能够接受。

  许大茂按照贾东旭的吩咐到黑市上买了粮食,生活算是安定了下来。

  家里有粮心不慌。

  许大茂开始考虑工作、生孩子的事情。

  周氏到四合院儿看望儿子的时候发现许大茂已经将谷雨口粮的问题给解决了,直夸他有本事。

  春节以后娜塔莎在陈雪茹的裁缝铺订购的衣服越来越多,丝绸衣服所占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大,这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高档衣服特别是丝绸裙子多了,她们赚的才会更多。

  陈雪茹和张慧萍商议着已经接连招收了好几批女工。

  现在。

  裁缝铺小院已经有十几个工人在不停的做衣服。

  周氏想要让谷雨到裁缝铺找工作没有得逞,她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女儿身上。

  只是。

  许娇的女红实在是太糟糕了,周氏问过她几次许娇也不愿意学,更不愿意到裁缝铺去找工作。

  她吃吃喝喝玩玩,将来找一个能够养活自己的男人嫁了多好,何必再辛苦的去工作?

  周氏叹息了一声不再多劝。

  她已经劝了女儿很多次了,想要她自食其力许娇就是不听。

  周氏有什么办法?

  反正许娇是不愁嫁的,实在不行让她嫁给谷雨的哥哥谷雷去!

  周氏不再多管女儿。

  梅姨也是一心想让女儿王霞找一个好工作。

  王霞不急,梅姨却是急的团团转,春节以后带着女儿到了好几家饭店了,不是人家看不上王霞就是王霞看不上饭店,颇为麻烦。

  梅姨也想过让王霞到陈雪茹的裁缝铺去工作,带着女儿过去的时候陈雪茹听说王霞曾经是六院外科的护士就答应让她试试。

  王霞在裁缝铺待了两天就不去了,回去和母亲说裁缝铺的姐妹教她做衣服的时候就会想到做手术的时候医生缝合创口,很不是滋味儿。

  好歹她也是在手术室当过辅助护士的,现在就去给人家做衣服啊?

  说出去她都嫌丢人。

  王霞不打算再过去,至于在裁缝铺干两天活儿的工资自然也是没脸要了。

  梅姨叹息了一声想道:“低不成高不就,你什么时候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什么时候能再嫁出去啊,可把我愁死了!”

  王霞却是无所谓。

  就算是找不到工作,父母还能不让她吃饭不成?

  没有好工作就慢慢找吧!

  以后肯定是能找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工作的。

  结果出来了。

  李平安被评为了市劳模,先进工作者,每个月依旧是可以得到十块钱的津贴。

  他现在是七级医生,每月工资九十块钱。

  再加上苏国津贴一百一十五块,劳模、先进工作者津贴十块。

  此时。

  李平安每月基本工资二百一十五块钱。

  若是再加上做手术得到的补助,数目相当可观。

  李平安知道自己被评为市先进以后本来不打算宣传这个消息的,不过为了鼓舞科室内医务人员的士气就说了出来。

  就算是他不说出来,过几天外科医生也会通过其他通道知道这个消息的,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说出来。

  江大桥、曾嘉等人都对李平安表示了祝贺。

  吴泽夫妻两人心里却是灰溜溜的,王春燕甚至认为李平安的劳模、先进工作者的位置都是曾嘉让出来的。

  要不是曾嘉。

  李平安连评选市先进的资格都没有,他怎么可能当上先进。

  同事们高兴。

  李平安就到六院食堂请大家吃了一顿饭,一般的饭菜而已。

  小露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李平安连红烧肉都没有买。

  吴泽和王春燕夫妻两个并没有过来和大家一起吃饭。

  两人心里正不服气呢,李平安请客她们怎么可能会过去?

  秦淮茹带着王沁、刘蕊两个药房的丫头也过去了,她脸上的笑容根本就没有断过。

  丈夫被评上了市里的先进,最高兴的还是她啊!

  吃过饭以后李平安和同事们一起到外科医生办公室准备手术了,秦淮茹和王沁等人交代了一下,骑着自行车回四合院儿找徐氏去了。

  等到了四合院儿就告诉徐氏夫妻两人在六院食堂吃饭的事情,还说李平安当选为市劳模、先进工作者了。

  徐氏也是满脸笑容的说道:“没关系的,反正做的是捞面条,少下一些就是,至于那些卤子,咱们晚饭的时候再吃!”

  秦淮茹答应一声,开开心心的离开了。

  路过中院儿水槽旁边的时候发现贾张氏在洗碗,本来没打算打招呼,想要直接过去的,可没有想到贾张氏却拦住她问道:“秦淮茹,你怎么这么高兴啊,有什么喜事儿吗?”

  “没什么!”秦淮茹随意的说了一句道:“我就是高兴来着。”

  说完。

  她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神神秘秘的。”贾张氏嘟囔了一句不再说话了。

  将碗筷收拾好以后贾张氏回屋和儿媳妇刘悦说了这件事情。

  刘悦撇撇嘴说道:“她有什么好高兴的,无非就是丈夫涨工资了、升官了之类的,现在秦淮茹脑子里全部都是李平安,别人的事情怕是很难影响到她了!”

  贾张氏点了点头,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看了看刘悦,心里却是有些不舒服。

  同样是乡下媳妇儿。

  秦淮茹是李家给什么她就要什么。

  刘悦却是她要什么贾家就要给什么。

  两者大不相同。

  想当初。

  贾张氏也是觉得刘悦家里开了个小诊所,家里条件不错,儿子要娶了她没准儿就能得到帮助,万万没想到刘家的小诊所那么快就黄了,刘驼子一家人到别处打工去了。

  贾家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

  真不知自己是娶了个儿媳妇还是姑奶奶。

  特别是给自己生了个孙子以后,刘悦更是自命不凡,除了带带孩子,家里其他活儿都不做了,全部都扔给了她这个做婆婆的。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贾张氏看着刘悦心中想道:“我可能没有徐氏命好吧!”

  轧钢厂也公布了参加市劳模选拔的结果。

  趁着下班时间,广播站的同志在大喇叭里宣布结果的时候易中海满脸微笑、竖起耳朵听着。

  贾东旭急忙走过来拍马屁道:“师傅,要说谁能当上市里的劳模,整个轧钢厂也就是您了,您肯定能当上劳模的!”

  易中海得意的点点头,相当自信。

  他也认为市劳模非自己莫属。

  苏国专家都推荐自己了。

  肯定不会出意外的。

  广播站的同志公布了结果。

  轧钢厂倒是有一个劳模,不过不是他,而是轧钢车间的一个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