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虾就鸡蛋
合营企业应当遵守国家计划。
合营企业的盈余,在依法缴纳所得税后的余额,应当就企业公积金、企业奖励金和股东股息红利三个方面,加以合理分配。
股东的股息红利,加上董事、经理和厂长等人的酬劳金,可占全年盈余总额的25%左右。
这个条令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公私合营时私方的利益,明确了政富的态度。
很多私营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店铺开始申请公私合营,开启了一个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
大潮之下,很多旧时代的私营餐馆皆被公私合营,谭家菜随潮而动,被搬迁至西单恩承居。
彭长海带着师弟师妹接受改造,完成了公私合营。
当然。
这个时候还是申请后才能公私合营,像贺家的小酒馆、普通的小饭店依旧是没有公私合营。
贾张氏到李家串门的时候咧嘴笑着说道:“我就知道傻柱那家伙不中用,凭他还想和娄家的亲戚结亲,我看他是得了失心疯,这件事情肯定没成,要不然傻柱怎么就不咋呼了?”
李家人相互看了一眼,李平安说道:“我听说谭青青是家里最小的姑娘,非常的受宠,她年纪也不大,自然是要好好挑选一番的,不会那么快决定嫁人!”
“可说呢!”贾张氏说道:“要我看,就算人家再挑选也选不到傻柱身上!”
贾张氏得意洋洋的离开了。
凡是进行公私合营的店铺、饭馆都是敲锣打鼓的迎接新生,从此就和郭嘉站在同一条线上了,只要老实本分的工作就有好日子过,就有分红、工资拿。
交道口这边有不少铺子都申请了公私合营,京城地方工业局的人一下子就批准了十几家铺子。
派出所这边相当繁忙,担心特务们在喜庆的日子进行破坏,也担心某些小偷小摸做出破坏气氛的行为。
民警们经常要到街道上巡逻,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钱明也很忙,到医院看望妻子的时间都没有,即便是过去也是匆匆忙忙的,和柳娟说不上几句话就离开。
秦淮茹经常到病房看望柳娟,对她说道:“钱明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也应该知道,尽量体谅她吧,不过你放心,有我和平安看着呢,安心的在医院待产吧!”
柳娟感激的说道:“谢谢淮茹姐了,我,我知道钱明工作忙,不容易,他年纪轻轻的就做了副所长,自然是要给其他同志起个带头作用的,我不怪他!”
预产期前一天柳娟生了个儿子,也是顺产。
她生产的时候李平安特意错开没有做手术,他在产房外面等了两个多小时,要不是药房太忙秦淮茹肯定也要过来的。
不过。
吃午饭的时候秦淮茹过来看了看。
当时李平安已经离开。
孩子被带到了新生婴儿观察室,柳娟也从产房转移到了病房。
秦淮茹开口说道:“抱歉,药房太忙了,让两个小丫头看着我又有些不放心,你生产的时候我也没有过来!”
“没关系的,医生和护士都和我说了,我生孩子的时候李医生一直在外面守着,看我没事儿了才离开!”柳娟勉强微笑着说道:“谢谢你们了!”
秦淮茹帮着她到医院食堂打了点儿饭菜离开了。
下午的时候钱明才过来,他只是请了半天假而已。
柳娟央求着护士将儿子抱过来让钱明看了几眼。
钱明抱着儿子对柳娟说道:“辛苦你了,我,我明天.。”
明天还要继续工作。
这话钱明有些说不出口。
“没关系的,你去工作吧!”柳娟开口说道:“李医生和淮茹姐姐帮忙照顾我呢,今天我生孩子的时候李医生一直在产房外面等着,就算是真的出现了点儿问题他也能及时解决的!”
钱明感激的说道:“我知道了!”
第276章 不做手术我能活多久?
公私合营的事情还没完呢,派出所又接到了上级的指示,说是国庆的时候苏国一个大人物要过来访问,务必要确保苏方访问人员的安全,还要确保辖区不能出现任何恶行案件,更不能让特务搞破坏。
总之是各个派出所要行动起来。
尤其是交道口派出所位置特殊,更应该注意,不能出任何差错。
钱明更忙了。
即便是知道妻子生了孩子也没有到六院看过几次,基本上都是妇产科护士和秦淮茹在照顾。
李平安让柳娟在医院里多住了几天,产后十几天才让她出院。
周末李平安和秦淮茹找了个时间用三轮车将柳娟母子送到了派出所家属院,钱明没在家,秦淮茹和家属院儿里的几个女人将钱家收拾收拾,柳娟母子安顿好之后李平安夫妻两個就离开了。
至于柳娟母子,自有家属院儿的几个妇人帮忙照顾。
术后用药都是和李平安商量过的,青霉素、中药都用了。
柳娟奶水足够孩子吃,出院以后才不多就能下床走动,同院儿的几个妇人照顾她很容易,也愿意相互帮忙。
从派出所家属院儿出来,两人一起回了六院,李平安并没有到药房帮忙,而是去了药物研究所。
他还惦记着刘御医呢。
其实。
李平安知道滇南白药当中的保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研究出来的,不过他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想通过这项研究让刘御医多存个念想,别再生出什么厌世的念头就行。
到了药物研究所,李平安发现刘御医的精神的确是好了一些,还拉着他讨论了研究所对保险子的研究进展。
当然。
短时间内他们是研究不出什么的。
有进展但是不多。
李平安就说这种东西是别人的秘方,他也只是听说过而已,让刘御医和孔伯华等人也别急慢慢研究就行。
刘御医点头答应了,还和他谈论了一些中医基础方面的理论,让他受益匪浅。
中午的时候还被刘御医强行留在药物研究所食堂吃了顿饭。
在研究所工作的毕竟都是专家,真正的高端人才,吃食自然不会太差儿,有荤有素,价格也是非常低的。
这顿饭是刘御医请的,李平安也没和他争,倒也不是身上没带饭票,而是担心刘御医做出什么不好的联想,诸如自己时日无多,要粮票、钱没用之类等的。
吃过饭,李平安帮着刘御医清洗饭盒的时候遇到了孔伯华。
孔伯华悄悄告诉李平安最近刘御医精神还不错,只要他不总是伤春悲秋想起以前的事情,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其间自然是谈到了滇南白药的那个保险子,孔伯华对中成药一道颇有研究,对这个药物也是很感兴趣。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我也是只知道一点儿皮毛而已,或者说我根本就是只知道这种药物,至于详细的情况,我真不知道,要靠你们研究了!”
后世李平安几种化学分科学的不错,对西药的制造方法很在行,中医方面并不擅长,只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中医上有什么好方子他是知道的,但那些方子的具体制法却是不得而知,尤其是像滇南白药、速效救心丸这种保密程度很高的,他哪里能知道?
他倒不是不想多说,他是真的不知道,该说的早就说了,再多说自己的猜测怕是会影响刘御医等人研制药物的进程。
孔伯华和李平安闲聊几句就走了。
李平安将饭盒给了刘御医,想了想说道:“除了做手术,我在六院也是要上门诊的,如果在门诊上再遇到什么疑难杂症,我过来找你们!”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李平安连反关脉都遇到过,未必不会再遇到其他的奇特病症。
刘御医点点头说道:“咱们切磋一下吧,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也对那些疑难病症很感兴趣呢!”
李平安从药物研究所离开的时候刘御医还要相送,不过被李平安拒绝了。
骑着自行车回到六院,李平安到药房看了看,发现到药房拿药的人并不多。
“下午你有手术安排吗?”秦淮茹也不打听丈夫在药物研究所做了什么,而是询问他的工作安排。
“没有!”李平安说道:“我到办公室看看吧,要是曾嘉等人或者是妇产科需要帮忙我就过去,到门诊室那边去帮忙也行!”
“我知道了!”秦淮茹答应道。
李平安到办公室的时候发现小露等人都到病房帮忙了,曾嘉和冯雯雯那族人也在办公室没做手术,不过,他们给李平安分享了一个病例,说是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需要手术。
患者剧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门诊室那边的医生检查的时候发现腹部有明显的压痛。
本来接诊医生是怀疑有胃病,基本确定是胃溃疡,可是患者还给医生提供了一个情况,说是他得这病很长时间了,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有时候还会咳血甚至便血。
接诊医生怀疑患者的病太严重,可能是胃部有穿孔,将患者送过来进行手术探查,若真是胃穿孔就要及时进行修补,晚了怕是有性命之忧。
上午的时候李平安没在,曾嘉就让冯雯雯将患者先送进病房,做一些必要的术前准备之后再进行手术。
这个年代也不签《手术知情同意书》之类的,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术前消炎以及备皮。
备皮是将手术的相应部位剃除毛发并进行体表清洁的手术准备,是对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在术前进行手术区域清洁的工作。
李平安思索着问道:“患者是一个人过来的吗,没有家人陪同?”
“没有!”冯雯雯抢先说道:“可能他也觉得自己病情严重,时日无多,故意躲着家人过来的,我们将他收入病房的时候他一直询问自己还能活多久,是不是要死了!”
胃穿孔这种病并不好治。
发展到这一步即便是手术做好了也不保证能再活多久。
特别是这个年代。
继发感染不好控制。
就算是控制住了,万一胃部再受到什么刺激再次穿孔,发病的时候依旧会要人命。
所以。
当初老贾得胃病的时候李平安就没再给他做手术,因为他没把握将老贾的病彻底治愈,如果让贾家花了钱还没有将老贾的病彻底治好,他麻烦就大了。
“患者以前没有吃过药吗,怎么发展成这个样子?”李平安皱眉问道。
“怎么没吃过?”冯雯雯说道:“我问过了,吃过不少中药呢,可能是起初不太重视,治疗不及时,等到重视起来的时候已经晚了,病情越来越严重!”
“这个病人是谁送到咱们这里的,为什么非要手术探查,怎么就不让患者做X光检查呢,要是进行检查,不也能确定是不是胃穿孔吗?”李平安问道:“为什么一定要送到这边?”
胃穿孔通过普通的X线就能看到膈肌下方有游离的气体,这个症状还是较典型的,这个年代虽然没有更先进的仪器,但是做了X光检查再加上患者的其他症状,应该可以确定究竟有没有胃穿孔。
“周医生送过来的!”冯雯雯脸色有些不好看了,继续说道:“可能,可能他是中医对X光检查不太熟悉吧,也,也可能是做检查太贵,患者出,出不起?”
冯雯雯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上一篇:不准说我的剧本是假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