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虾就鸡蛋
李平安还真的去找冉倩帮梅姨说情了。
梅姨兢兢业业的在医院里做了这么多年,也只有这一次犯了小错而已。
批评一下就行了,别真的让她从主管的位置上退下来,要不然,药房这一摊子事儿都要落到秦淮茹身上了。
“医院里的情况有些复杂,咱们这里和别处不同,要是在别处,有点儿小毛病改了就行,可是医院里发生的任何一个小事故都有可能要人命的!”冉倩说道:“这件事情你就不要多管了,医院领导会处理这件事情的!”
梅姨的处分很快就下来了。
药房主管不能当了,还落了个在全院大会上通报批评的结果。
开会的时候。
梅姨听了领导的批评当场就眼红了。
她从来都没有受到过这么严厉的批评。
王霞和其他护士们待在一起,她扭头看了母亲一眼,心里很不舒服。
母亲走到这一步,二十多年的努力工作付诸东流和她是有关系的。
她对不起母亲!
“梅姨,我和平安商量过了,无论这个主管的位子给谁,大家还和以前一样工作就行了,药房还是你说了算!”坐在梅姨身边的秦淮茹急忙表态道:“你别太往心里去!”
梅姨点了点头。
心情稍微好了一点儿。
她相信秦淮茹说的是真心话。
两年相处,梅姨基本上已经了解了秦淮茹的性子。
秦淮茹最在乎的是家庭和她那个丈夫,对事业并不是多么的上心,除了抓药等技能,她还没有主动的谋求过什么。
秦淮茹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
散会没多久院办的人就找到秦淮茹说是让她做主管。
秦淮茹摇了摇头说自己刚刚参加工作两年,还是个新手,怕是做不了药房主管这个位子。
院办的人微笑着说道:“我们已经了解过了,你是可以胜任这个位子的,而且人事任免已经报告给了卫生局,改变不了了!”
秦淮茹只能点头答应。
她时刻记着丈夫说过的话,姿态放的很低,什么事情都以梅姨为主!
表面上看梅姨也没有太大的心态波动,只是反复告诫大女儿让她别再来药房而已。
王霞有自己的工作,要是还像以前那么散漫,动不动就到药房来,怕是她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秦淮茹暗暗松了一口气,认为事情就这么揭过去了,可是没想到她还是高估了梅姨的承受能力。
尽管秦淮茹凡是都让着梅姨,可是进什么药、药房需要什么中药这些事情院办自然是要和秦淮茹商量的。
梅姨看在眼里,心里有些不舒服了。
就算是秦淮茹姿态放的再低自己终归不是药房主管了。
而且。
在六院大多数人的心里她都是犯过错误的,想要将这件事情揭过去怕是很难。
护士到药房拿药的时候总是对着秦淮茹“秦姐”、“姐姐”的叫着,和她商量事情的人越来越少。
梅姨认为这就是人情冷暖。
护士们拿药的时候都愿意找秦淮茹,还以为自己会犯错误拿错药呢。
梅姨心里很委屈。
她在这家医院工作了那么多年。
仅仅是因为犯了一次错误而已。
这件事情过不去了吗?
梅姨心里起了调换工作的心思。
第262章 在什么位子负什么责任
在梅姨看来。
如果离开六院,最好的去处自然是同仁堂。
同仁堂已经公私合营,待遇和六院、协和医院差不多。
更重要的是同仁堂以中医为主,擅长炮制药材和制造中成药,她到同仁堂工作正合适,无论是在药房抓药还是到药厂炮制药材都行,她的价值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趁着周末,梅姨悄悄去同仁堂找工作了,只要同仁堂那边肯接受自己,调工作的事情就好办了。
可惜。
让她失望了。
同仁堂有自己的制药厂,还是以制造中成药闻名。
可以这么说,同仁堂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中医和炮制药材的师傅、药房管理员。
梅姨说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同仁堂负责接待她的一个医生居然一点儿也不感到稀奇,就好像梅姨是一般人一样,更是看不到她的长处,礼貌的拒绝道:“我们同仁堂历史悠久,六七十岁的炮制药材师傅也不是没有,至于工作二十多年的更是比比皆是,所以,所以我们暂时不需要像你这样的工作人员,到别处看看吧,也许其他医院有适合你的岗位!”
梅姨的自尊心遭到了打击。
她都想好了。
虽然家里距离西打磨厂街足足有七八里远,要是在同仁堂药厂工作的话可以买一辆自行车,骑自行车上下班的话也是很方便的。
即便是在同仁堂工作,家里距离同仁堂十三四里,骑自行车速度快一点儿的话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到,说起来也是可以在同仁堂做事儿的。
其实。
梅姨倾向于在药厂工作。
不仅仅是因为离家近一点,更多的原因是能学到一些本领,比如炮制药材的特殊技巧,比如某些中成药的制造方法。
她想的很好。
不过被回绝了,想的再好也是多余。
梅姨有些失望,但她却一点儿也不灰心。
同仁堂看不上自己,其他地方呢?
其他医院也看不上吗?
她可是有二十多年的药房管理以及炮制药材的经验呢!
想当年。
就是米国人聘请的中医对她炮制的药材也没的说。
她的技术绝对过关。
梅姨想了想,还是在家门口找一家医院工作好。
她将目标放在了京城大学医院上。
当时的京城大学医院就在北海以西,地安门西大街那边,距离六院不远,距离梅姨家更近。
若是能到京城大学医院工作,基本上和在六院工作一样,方便的很。
京城大学医院比六院要有名气的多,在这家医院工作想必待遇更好。
梅姨马不停蹄的去了京城大学医院。
巧的很。
这家医院正好想招药房管理员呢,尤其是梅姨这种有着二十多年药房管理经验的人更是吃香。
京城大学医院负责人当时就决定要梅姨了,催促着她尽快办理工作调动之事。
调动工作可不能是梅姨一厢情愿,就算是她同意,京城大学医院愿意接受,也需要六院肯放人才行。
“您就放心吧!”梅姨开口说道:“我肯定会尽快将这件事情处理好的!”
“多嘴问一句!”梅姨正要离开的时候那位负责人问道:“你在六院工作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来我们这边呢?”
六院和京城大学医院距离很近,两家联系非常紧密,有合作关系。
六院没有扩建以前都是在协和医院、京城大学医院拿血液,六院建了自己的血库以后基本上就是和京城大学医院互通有无了。
还有就是有时候两家医院还可以在某种特殊药品上相互帮助,两家药房也是有来往的。
不过。
这位负责人可不认识梅姨。
即便是两家药房有来往也多是秦淮茹和京城大学医院药房的管理员到对方药房拿药,梅姨很少到这边来。
“我家四口人都在六院工作,特别是两个女儿从护校毕业以后都进了六院,每天叽叽喳喳的让我有些不耐烦了!”梅姨思索着说道:“还有就是我儿子在五中上学,距离这边近一些,我要是在这边工作,下班的时候顺带着还能去看看儿子!”
她当然不能说自己是因为在工作上出了岔子被六院免除了主管的职务一气之下就想换地方。
她也不算是说瞎话,说的都是实话,不过不是全部,隐瞒了最重要的一部分。
梅姨提到了儿子王丰年。
王丰年在五中上高中。
他是梅姨的骄傲。
提起儿子的时候梅姨一脸的微笑与自豪,京城大学医院负责人根本就看不出她是不是在说谎,只能认可了她的答案。
新工作有了着落,梅姨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等到女儿王沁和丈夫加班回来的时候她和父女三人说了自己要调换工作的事情,又和王沁商量道:“要不你和我一起到京城大学医大工作吧,这家医院比六院强上不少,而且你过去的话工资也不少拿!”
护校毕业了一批护士。
这批护士的学识和工作能力有目共睹。
护校出来的护士是被各家医院认可的,京城大学医院未必会看不上王沁。
将女儿留在六院药房她有些不放心,若是能够带走一起去京城大学医院那边就太好了。
王沁思索着摇摇头说道:“妈,我还是不过去了,我觉得淮茹姐姐对我挺好的,更何况,京城大学医院也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我可没有你的本事,我若是答应和你一起去,到时候人家不要我怎么办呢!”
上一篇:不准说我的剧本是假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