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429章

作者:大虾就鸡蛋

  徐氏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并不是只有侯家知道布匹、丝绸将要统购统销的消息。

  佛拉基米尔、叶丽娜两个苏国人甚至是陈雪茹的父亲也知道这件事情。

  陈父并没有觉得为难。

  陈家只有一个小丝绸店而已。

  就算是统购统销,丝绸店也是有回旋余地的,不可能像大城丝绸行一样被要求立即做出抉择,陈家的丝绸店目标小,也许能够拖上一两年不用公私合营,等到大势已定,将来看清楚形势了,就算是进行公私合营也可以。

  陈父稳坐钓鱼台,他不着急,两个苏国人却是着急了。

  两人都认为统购统销对他们是很不利的,将来两人若是还想做丝绸贸易,尤其是两国之间的贸易,他们怕是要和公家打交道了。

  到时候。

  以两人家族的实力,华夏方面未必会看重他们,甚至还会被取消贸易资格。

  心急火燎。

  两个苏国人急需解决问题的办法。

  做了这么久的丝绸买卖,不能说放弃就放弃啊!

第254章 差点儿没被儿子气死!

  挑战与机遇并存。

  几划经济、票证,这些在苏国都实行过,佛拉基米尔和叶丽娜怎么可能不知道其中的门道?

  若是华夏开始发行布票,对布匹、丝绸进行统购统销,这就意为着苏国和华夏之间的布匹贸易也要列入到几划经济之中。

  苏国商人想要弄到丝绸将会越来越不容易。

  也许。

  丝绸和布料之间的贸易会是两个郭嘉通过国有企业之间进行的贸易。

  民间商人想要染指将会非常不容易。

  一旦丝绸通过国有企业大量进入苏国,苏国丝绸的价格可能会有所降低,到时候钱可不像现在这么好赚了。

  两个家伙就想趁着现在华夏丝绸、棉布政策还没变再大捞一笔,能赚多少是多少。

  将来丝绸生意要是真做不下去,可以改做别的生意,比如说从华夏弄点古董、艺术品之类的东西运到苏国去,依旧可以日进斗金,赚的盆满钵满。

  最后的疯狂。

  佛拉基米尔和叶丽娜到处拉拢生意伙伴,基本上认识的、能弄到丝绸的人,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他们都过去拜访了。

  京城几家丝绸行,大城丝绸行算是数一数二的,两个苏国人也见过侯方城几面,他们也到丝绸行找了侯方城,不过依旧被拒绝了。

  不只是侯家,其他几家丝绸行也拒绝和他们合作!

  没人愿意在此时弄出大动静。

  最后。

  佛拉基米尔和叶丽娜两人一合计,将希望寄托在了陈家丝绸店这种小一点儿的商贩身上。

  他们目标小,但是手里的丝绸、布匹可不少,若是能够集中起来,数量也相当的客观。

  佛拉基米尔去找陈父要求合作的时候也被拒绝了。

  他心里也有顾虑。

  布匹、丝绸统购统销可是新政策,万一自己上窜下跳和苏国人沆瀣一气,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被人关注怎么办?

  陈父自然想赚钱,不过让他冒大风险却是不行。

  他摇摇头拒绝了。

  心里想着这两个家伙眼里只有钱,他们对自己可没有什么好意,要不然,但凡他们关心一下自己儿子,陈雪虎也不会因为在苏国买卖贼赃而血本无归。

  这两个家伙可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陈父说不通就去找陈雪虎。

  他们告诉陈雪虎现在是最好做生意的时候,苏国那边也害怕华夏的政策有变,所以丝绸生意一定很好做,丝绸、布匹运过去多少苏国那边的销售公司就要多少,想要赚钱非常容易。

  陈雪虎又被蛊惑了。

  他忘记了当初在苏国警局将自己花真金白银买过来的贼赃,也就是那些手表没收时自己悲伤的样子。

  父亲不同意和苏国人合作怎么办?

  陈雪虎有招儿!

  趁着父亲外出访客的时候他将陈家丝绸店所有的丝绸都弄走了,除了陈家丝绸店的丝绸,两个苏国人还在别的地方买了不少,统统带走,到京城火车站装车运到苏国去了。

  自然。

  陈雪虎也要跟着过去。

  两个苏国人给他承诺说到时候他的丝绸会单独卖出,赚的钱都是陈雪虎的,只要给他们一点儿抽头就行。

  陈雪虎答应了,美滋滋的想着自己将来赚了钱衣锦还乡的样子。

  陈父访客回来了。

  其实他就是去找其他开丝绸店的同行询问一下该怎么应对丝绸统购统销。

  陈父熟悉的几个丝绸店都和他说要顺应当下的政策,到时候丝绸店让他们开就继续开下去,要是不让就将丝绸卖给公家。

  当然,能够进行公私合营最好,那样的话丝绸店不但可以保存下来,他们也能够当工人。

  陈父也不是一个看不开的人,心里想着自己的丝绸店也能公私合营,而且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陈雪茹毕竟是个女孩子,她不能继承丝绸店,陈雪虎又是个眼高手低、不能成事的。

  要是能够公私合营,将来有公家人管着他,即便自己将丝绸店交给儿子也放心了,有公方经理看着,还能让他胡来?

  心头的一块儿石头放下,陈父回家的时候心情是愉悦的。

  哪里知道。

  将丝绸店打开的时候陈父彻底蒙了。

  家徒四壁。

  原来放置丝绸的地方空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立即。

  陈父有些明白了。

  儿子不在家。

  丝绸也没有了。

  八成是陈雪虎被佛拉基米尔那两个苏国人忽悠,将自己家店里的丝绸运到苏国贩卖了。

  陈父找到邻居询问。

  果然。

  邻居们都说是陈雪虎带人将自家的丝绸弄走了。

  遇到这种情况邻居们也不好阻拦,只能放任他们施为。

  陈父只觉得血压往上升了许多,脑袋里一热,顿时就昏迷过去了。

  那些丝绸可是他辛辛苦苦一辈子积攒下来的,算是他的命根子!

  儿子就这样将丝绸带走了。

  要是像上次一样来个血本无归。

  往后他能怎么活?

  陈家的日子该怎么过?

  邻居们惊慌了,一面找人到陈雪茹的丝绸店报信儿,一面将陈父送到医院。

  前门大街也是个繁华的地方,附近就有同仁堂医院。

  此外。

  协和医院。

  苏国红十字医院距离这里也不远。

  看病很方便。

  大家七手八脚的将陈父送到了同仁堂医院,希望能及时的得到救治。

  医生对其进行急救。

  陈父清醒过来了,不过却是瘫痪了,下体没了知觉。

  医生给出的结论是可能脑部某处毛细血管出血形成微小的血块儿,这部分血管失去了作用,同时可能压迫支配下肢运动的神经,造成了运动障碍。

  这种情况即便是在后世都不好处理,更不容易治疗,更何况是在那个年代?

  陈雪茹被找过来看望父亲。

  医生说她父亲的病没的治,最多是用一些中药调理一下,病情不继续恶化就不错了。

  最好的结果父亲也要瘫痪。

  陈雪茹泣不成声。

  邻居们都将前因后果告诉她了。

  陈雪茹心里不断的埋怨着哥哥。

  丝绸和哥哥一样是父亲的命根子,他动那些丝绸做什么?

  陈雪茹不想任命,她不想父亲就这样永远的瘫痪下去,带着父亲去了协和医院、苏国红十字医院等多家医院,结果无论哪家的医院都没有办法。

  她还带着父亲去六院找了李平安。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没用的,以现在的医疗水平想要治好你父亲很不容易!”

  他本来是想要劝陈雪茹放弃的,可没有想到这几句话到陈雪茹耳朵里就变味儿了。

  陈雪茹认为自己父亲是可以治愈的,李平安应该有办法,她红着眼睛说道:“李医生,我求求你了,你就试一试吧,就算是最终没有治好我父亲的病我也不怪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