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虾就鸡蛋
徐家、原来孙家的院子都住的满满当当的。收了礼物,舅舅徐年达非要留他吃午饭不可。
李平安也没客气答应了。
他们一起在屠宰场食堂吃饭。
舅舅、舅妈、表哥、表嫂和李平安坐在一个桌上吃饭,李平安和舅舅聊了几句,知道了一些屠宰场的情况。
和后世里的记忆有些不同。
现在是肥肉比廋肉贵。
脂肪多的五花肉最贵,大概每斤七八千左右。
猪下水便宜,根据部位不同,大概相当于五花肉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每斤只有两千块钱,最便宜的就是猪骨头、猪血,大多数时候一斤的价格都不上千。
舅妈说道:“我知道你妈厨艺不错,卤出来的东西非常好吃,一会儿伱们离开的时候带回去一些!”
李平安点了点头,没有拒绝,只是说道:“少带回去一些就行,我妈现在帮着看孩子,挺忙的!”
徐年达微笑着点点头。
屠宰场的饭菜自然少不了各种卤肉,卤肉是李平安舅妈做的,李平安吃了一些,虽然说味道不错,但和徐氏做的还是有些差距。
李平安开口说道:“舅舅,舅妈做的卤肉真不错,你们有没有想过卖熟食呢,比如这些卤肉就不错,要是卖熟食的话过来买的人肯定不少!”
徐年达摇了摇头说道:“猪骨头、猪血、猪下水这些东西便宜,买的人还不少呢,不愁卖,我和公方经理商量过,暂时没有卖熟食的打算!”
李平安答应一声没再多说。
吃完饭。
临走的时候李平安只拿走一副猪大肠。
天气热了。
带回去的东西吃不了怕是会坏。
两人要离开的时候表嫂刘珊珊拉着秦淮茹说了一会儿体己话。
她生了个龙凤胎,公公婆婆稀罕的不得了,差不多一岁了还没有让两个孩子断奶呢,刘珊珊有些吃不消。
秦淮茹小声说道:“平安说了,孩子六个月以后就要让我妈给他吃奶粉和其他辅食,一岁左右就要断奶!”
两人说话的时候也没有可以回避李平安,李平安却是听了个大概,他对舅舅和表兄说道:“大多数孩子都是一岁以后都断奶了,你们家那两个干脆也让他们断了吧!”
徐年达点了点头,和妻子对望了一眼说道:“我们慢慢的让他们喝点儿奶粉、玉米粥之类的,等两三个月之后就断奶了!”
李平安两夫妻回四合院儿了。
回去以后。
秦淮茹帮着徐氏,两人一边看着孩子一边大肠收拾过后卤了。
将大肠卤好以后李平安尝了一点儿,还挺好吃。
这个时候才两三点而已。
李平安对徐氏说道:“妈,咱们家菜还有吗,要不我和淮茹到集市上转一转,买一点儿吧!”
徐氏摇了摇头说道:“淮茹她二叔经常往咱们家送菜,黄瓜、西红柿、辣椒等当季蔬菜都不缺的!”
秦父、秦母进城以后他们家的那点儿自留地都交给秦淮茹的叔叔管理,他经常到惠仁堂给秦家人送菜,顺便也会给李家送一些!
“我们还是到集市上看看吧,遇到想买的东西就买一些,下午就不回家属院小院儿那边了!”李平安继续说道。
“我知道了!”徐氏答应道。
四合院儿这边是有大型集市的。
从地安门西大街到鼓楼西街这边有一个庞大的集市,这个集市从元朝时期就有了,当时的布局讲究前朝后市,意思是以中央皇城为中心,前面是朝廷中心,后面是集市也就是贸易中心。
集市西北隅,有一水面,名为积水潭。
积水潭曾是漕运的总码头,也是皇家的洗象池。
从元代起,来自暹罗、缅甸的大象,就作为运输工具和宫廷仪仗队使用,在夏伏之日,驯养员会带领大象到积水潭洗浴。
当时四方商旅都汇聚在这个集市进行交易,水路、陆路运过来的货物都有,相当繁华。
时代变迁,这个集市虽然不如元朝时候那般的繁盛,但总算保存下来了,在京城也算是屈指可数的大集。
解方以后。
集市改为每周周日当天成集。
从服装布匹到牛羊牲畜都有卖的,热闹的很。
不过。
这个时期没有公然贩卖鸽子的,更没有形成鸽子市场。
因为鸽子是一种通讯工具,若是进行贩卖的话可能会成为民警的重点儿关注对象,需要寻找特务线索的时候没准儿就会找到卖家,谁也不想触霉头。
李平安两人也没有骑自行车,直接步行过去了。
集市上人山人海,就好像是逛庙会一般,骑自行车是不行的。
秦淮茹有些兴奋。
在她看来,丈夫就是带着她到集市上玩的。
事实上。
李平安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闲庭信步,两人穿梭在集市当中,集市上卖什么的都有,李平安和秦淮茹各自买了一双皮凉鞋,还给李林和徐氏也带了一双。
李林和李平安的鞋码一样,徐氏的鞋码比秦淮茹小一号。
卖布的和卖衣服的之间,卖衣服的和卖牛羊牲畜的之间,各个区间若是有空地都会摆放着卖各种小吃的摊位,豆汁儿、灌肠、铪铬面、拔鱼儿等等。
不仅仅是在各个空闲区域,还有专门卖各种小吃的地方,李平安本来想要买点儿吃食的,秦淮茹却说道:“还是算了,你要是想吃的话咱们下周周末再来吧,先把凉鞋带回家去,让爸、妈试一试,若是不合脚咱们再过来换一下!”
李平安答应道:“行,咱们回去!”
差不多到了散集的时候,前来赶集的人不多,李平安两人回去的时候比来的时候容易多了。
刚从集市出来就碰到了贾东旭。
贾东旭带着一个麻袋,里面装了小半袋的东西,有些小心,仿佛是惊弓之鸟一般从集市上出来了。
李平安猜测他可能又到黑市上买粮食了。
贾东旭买粮食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每次都不敢多买,甚至大热天的还要背着一个大麻袋,可能还要买一些东西放在米面上面。
李平安夫妻两个从贾东旭面前经过的时候并没有说话。
同样。
贾东旭也只是对李平安笑了两声,他甚至不敢在集市周围多耽搁,背着麻袋紧紧的跟在李平安身后,直到到了四合院儿附近才心安。
进入中院儿。
听到外面有动静,贾张氏婆媳两个还以为是贾东旭回来了呢,两人都从屋子里出来,看见是李平安夫妻两个就有些失望。
不过。
她们很快就看见两人身后的贾东旭了,顿时轻松起来。
刘悦的目光在秦淮茹的身上打量了一下,发现她拿着几双凉鞋,心里有些不舒服。
贾东旭背着麻袋回到家中,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道:“黑市上的面粉、大米价格又高了一两百块,咱们,咱们必须要尽快给刘悦找个工作,将她的户口给迁过来!”
贾张氏点点头。
刘悦却是叹息了一声。
自己能找到什么好工作,无非就是到饭馆里给人家刷碗而已,辛苦不说,还赚不到多少钱。
“秦淮茹的工资应该和东旭差不多,一个月能有十几万块的工资吧!”刘悦说道:“可惜,咱们家在医院里没人,我找不到那样的好工作!”
她本来是想让贾东旭给她也买一双皮凉鞋的,可看到丈夫一副发愁的样子就没说出口。
回家以后李平安就让徐氏试了试凉鞋,刚好合脚。
她又看了看李平安给李林买的凉鞋之后说道:“应该错不了,你爸应该合脚的!”
李林从扎钢厂医务室加班回来之后也试了试,果然合脚。
徐氏将饭菜做好了。
熬了一点儿大米粥,青辣椒炒卤好的肥肠,徐氏将饭菜都端到桌子上说道:“平安,淮茹,你们多吃一点儿,肥肠虽然卤好了但也不能长时间放置,最好明天吃完!”
李平安点了点头。
一家人正吃饭的时候三大妈过来了,她端了一碗鱼汤过来,碗里大概有半条鱼,说是阎解成在什刹海那边钓到两条,给李家送过来半条。
徐氏急忙起身,将鱼汤倒进自家的碗里,给三大妈盛了一点卤大肠将碗给她了。
三大妈心满意足的走了。
她可是听丈夫说了。
李平安和亿兆百货商店那边的店铺老板认识,她们两个又是织毛巾、袜子到那边贩卖,没准儿今后还能用的着李平安。
三大妈给李家送鱼汤本来就是做给李平安看的,没有想到徐氏居然还给她回了一点儿卤肥肠,真是意外之喜。
将卤肥肠拿回家,阎家几人风卷残云一般吃光了。
对他们来说。
鱼汤时不时的就能喝到,卤肥肠却是不容易吃到,尤其是徐氏做的卤菜还非常好吃。
徐氏起身拿了点味精放在鱼汤里,一家人开始吃饭的时候贾张氏却是过来了。
她还没有将家里的饭做好,过来找李平安是有点儿事情想问他,看到李家的饭桌上有肥肠还有鱼汤,心里很是羡慕。
特别是。
刚刚三大妈给李家送鱼汤的时候从贾家门口经过被她看到了。
还有就是。
贾张氏也猜到肥肠可能是李平安的舅舅给的。
可能李家根本就没有出什么钱就能吃这么好的饭菜!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上一篇:不准说我的剧本是假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