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335章

作者:大虾就鸡蛋

  徐氏炖了鸡汤又蒸了大米饭。

  她也是看着表做饭的,很快李平安夫妻两个和李林都回来了。

  李平安见姐姐和妍妍过来也没有说什么,甚至当着徐氏的面也没有说什么。

  李平静带着外甥女过来吃点儿、喝点儿可以,但是主动去帮她却是不能,他还是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儿。

  秦淮茹见李平静和妍妍过来吃饭的时候都没有吃多少鸡汤,李林夫妻也是故意让着外孙女。

  反倒是李平安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吃了一点儿鸡肉又给秦淮茹盛了一些,说道:“多吃一点儿!”

  秦淮茹说道:“我,我喝点儿鸡汤吃点儿大米就行了!”

  李平静也看出来了。

  李家人手上都有手表。

  李林带了一块儿新手表,就连母亲徐氏都有一块儿。

  她有些羡慕,但是终究没有说什么。

  手表一二百万块钱一块儿,家里几口人居然人手一块儿。

  父母都是节俭的人。

  这肯定是弟弟李平安的主意,他也算是孝顺。

  秦淮茹只顾着吃饭也没和李平静怎么说话。

  吃完饭以后李平安夫妻两个就离开了。

  出了小院儿,李平安说道:“我看你刚刚吃的不多,吃饱了吗,要不我到医院食堂看看有红烧肉没有,再给你打一份儿?”

  秦淮茹摇了摇头说道:“算了,我只是没有吃太饱而已,妍妍过来了,让她多吃一点儿鸡肉吧!”

  一份红烧肉要五万块钱,虽然里面的肉不少但是秦淮茹还是觉得太贵了,偶尔吃一次还行,要是总是吃红烧肉她都觉得油腻。

  夫妻两人各自去上班不提。

  李林也骑着自行车去上班了。

  李平静又发现家里居然有两辆自行车。

  父亲骑了一辆去上班,弟弟和秦淮茹居然没骑。

  她刚想向徐氏询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却苦笑起来。

  这里就是医院家属院儿,距离弟弟上班的地方这么近,骑什么自行车啊?

  “妈,平安和秦淮茹上班都不骑自行车了,另一辆不是一直闲着?”李平静问道。

  “也不是!”徐氏说道:“另一辆自行车我一直骑着呢,过来给她们做饭挺方便!”

  那个时候的老母鸡都是散养的,饲养周期长,个儿也大,一只老母鸡足足有好几斤呢。

  李林夫妻和秦淮茹都没怎么吃,鸡肉怎么吃的完?

  徐氏收拾了一下居然还剩下一整饭盒的鸡肉就说要让女儿带回去给外孙女吃。

  李平静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答应了。

  她也没有立即回去而是帮着母亲收拾了碗筷才要离开。

  徐氏干完活儿以后也没有去四合院儿而是拿了几件李平安夫妻的衣服放到洗衣机里洗。

  李平静也是听说过洗衣机这种东西的,而且还见过别人使用,可她却是一直没有用过,见母亲家里也有,有些好奇的向徐氏打听洗衣机的价格。

  “不知道!”徐氏很干脆的说道:“洗衣机是侯家人送给平安的,连平安都没有询问过它的价格,我又怎么可能知道,不过用起来还挺方便的,劲儿大,洗的很干净呢!”

  李平静并没有留下来和母亲一起洗衣服,而是带着妍妍离开。

  晚饭的时候将鸡肉热了热让妍妍吃了。

  吃饭的时候婆婆赵氏询问李家的情况,怎么徐氏无端的做起鸡汤来了,难道是特意给外孙女妍妍做的吗?

  “不是专门给我做的!”李平静还没有开口说话,妍妍却对奶奶说道:“我舅妈肚子大了,听我姥姥说再有两三个月就要生孩子,本来我姥姥是给她炖的鸡汤,可是午饭我和我妈吃的鸡肉最多,吃过饭以后姥姥又将剩下的鸡肉全给我妈让她带回来了,说是要给我吃呢!”

  话匣子打开。

  妍妍开始对奶奶等人说起舅舅家的事情。

  手表。

  自行车。

  还有洗衣机。

  甚至。

  舅妈秦淮茹还能经常喝鸡汤。

  说话的时候她可是一脸的羡慕。

  赵氏和丈夫相互看了一眼,也都很羡慕。

  特别是赵氏。

  此时的她确是非常的后悔。

  早知道李平安这么有本事她当初就不该逼着儿媳妇去李家要债。

  现在可好。

  李家在短短年余之内就缓过来了。

  李平安分了房子不说还买了那么多东西。

  李家人人手一块儿手表?

  他们家有两辆自行车?

  还有一个专门帮人洗衣服的机器?

  特别是丈夫的工作还是儿媳妇打着李平安的名义帮忙找的。

  大城丝绸行的人知道她们家和李平安关系有些不好之后也没对丈夫进行特别的照顾,能给他一口吃的已经是仁至义尽,哪里会再给他好处?

  赵氏叹息了一声低头不再说话。

  “我必须要做一点儿事情了,否则周家和李家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周父心里想着,开口对妻儿说道:“我还是去找侯大说说,下次他再到南边运丝绸的时候我也跟着过去吧!”

  他刚到丝绸行工作的时候是不愿意到南边运丝绸的。

  尽管他知道运丝绸是一件好差事,吃的好、喝的好、住的也好,可是他害怕出事儿。

  在丝绸行工作了这么久他也知道自己多虑了,丝绸行的商队往来于京城和江南之间从来没有出过事儿。

  上次侯二之所以出事儿是因为他多管闲事儿,而且是在京城受伤的。

  尤其是。

  侯大从苏国归来以后丝绸行的业务范围扩展了不少。

  他和娜塔莎到江南去买丝绸的同时还要到魔都进一些肥皂、布匹等商品和苏国做交易,随行的人不但能到魔都大开眼界还能顺便带过来一点儿商品,很便宜的,可以自己用也可以卖给邻居赚一点儿小钱。

  周父有些心动。

  他这么一说周家人都很高兴,到南边运丝绸可比在丝绸行做苦力赚的多。

  以后。

  周家的收入肯定要多不少。

  从娄振兴父子口中打听到轧钢厂主要生产的产品和苏国专家在厂里的具体工作以后刘黑子就算立功了。

  他立即让小组里的发报员给上级汇报了此事。

  轧钢厂主要生产的是建筑钢材和机械钢材,以后也可能生产钢轨,没什么特别的,至于苏国专家则是指导生产,以后也可能传授钢轨制造技术。

  电报发出去以后他就等着立功受奖。

  只是。

  等来等去也没有等到上级给他们的奖励,只是口头嘉奖而已。

  不但没有物质奖励还说要继续给他们分配任务。

  当特务的每次执行任务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刘黑子心里有些不高兴。

  想当年他也是真刀真枪和小鬼子干过的,可后来加入军统之后却只能做有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尤其是解方后。

  什么炸电厂、毁自来水厂,甚至其他地方潜伏下来的兄弟还要去炸大桥。

  这都是对老百姓不利的事情啊!

  别说他们没干成,就是办成了也是损阴德要断子绝孙的事情。

  现在。

  似乎。

  他已经遭报应了。

  刘黑子是绰号。

  他因为长的黑才被叫做刘黑子,他的真名叫刘毅,这家伙是刘荣的哥哥,陈欣的丈夫。

  妻子死了。

  儿子死了。

  连弟弟也没了。

  不是遭到报应了是什么。

  “事情办不成就要来电骂娘,办成了又没有赏钱,给你们这帮人做事情有什么好处?”刘黑子心中想道:“劳资不干了,去他奶奶的当国、去他奶奶的军统,大不了劳资回桂省老家去,穷山恶水的,我就不相信你们还能找到我,还能对我执行家法,扯淡,要是真有这个能耐当初也不至于落个退败的下场!”

  前些天刘黑子小组的一个组员在三院养伤,他去看望的时候偶然发现妻子和弟弟也在这家医院,他们是过来找自己的,不过家乡那种诅咒已经发作,他打听事情的时候医护人员都说吴父是名医能够治好妻子和弟弟的病,没有想到最后他们还是死了,他恨透了吴父。

  说来也巧。

  抗日结束后他跟着上级做过几天旧政富的接收大员,专门接收日伪资产,上级只顾着捞取金银珠宝和房产对纸质的东西不感兴趣,那本小鬼子大佐写的在华掠夺清单就到了刘黑子手中。

  刘黑子利用吴父曾经向小鬼子献过药方这件事情敲诈了他,还让他将妻子、弟弟的尸体运到城外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