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198章

作者:大虾就鸡蛋

  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

  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如果能够将这种药物做出来,对陈军是很有好处的。

  布洛芬是六十年代才被发现的。

  不过。

  制造布洛芬的原料异丙苯很早就能制备了。

  国际石油公司在四十年代就公布了异丙苯的制法,在酸性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丙烯和苯反应就能制备异丙苯。

  所以。

  这个时代异丙苯在国外是可以大量弄到的,在国内能不能找到就不得而知了。

  得知院长有很好的上层路线,李平安自然是要用的。

  他特意去找了院长,说是自己在上医校的时候听老实说过异丙苯这种东西,他想弄一点儿过来做实验。

  “异丙苯啊!”院长想了想说道:“这种东西国内很少有人用的,估计要找苏国的人才行,你不是认识那个列夫吗?怎么不想办法问一问他,他是生化专家,应该知道这种东西!”

  院长对生化、对药品研制都很熟悉。

  不过。

  他熟悉的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东西,只能给李平安一些建议而已。

  “列夫啊,我和他算是认识吗,不过我联系不上他!”李平安说道:“你能不能帮帮忙,帮我和他联系一下?”

  “行吧!”院长说道:“回头我帮你想想办法!”

  “多谢了!”李平安又说道:“我想请几天假,到处看看能不能在京城找到这种东西,另外,我还想到医大那边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科研任务!”

  上次列夫说要捐给六院一套实验器材的时候楚山教授就暗示过他,说是到时候可以分给他一点儿实验任务。

  李平安含糊的答应了。

  当时的想法是若是自己不感兴趣干脆将实验室让出去,苏国人的那一套让别人接手,自己用米国的实验室就行了。

  没有想到院长居然提出要将米国的实验室让给护校。

  那么。

  苏国的实验室就必须保住,拿在自己手里了。

  “行啊!”院长急忙说道:“你去吧,不过别抱多大希望,异丙苯这东西不好找,至于实验任务,我怕楚教授真的给你了,你又嫌无聊!”

  李平安笑了笑没说什么。

  如果是机械的帮别人做实验,按照别人的想法去做,李平安还真没有多大的兴趣。

  等到了医大那边,李平安说出自己要找楚山教授的时候还被学校的一些教师拉住询问了一番,说是楚山教授工作繁忙,不是一般人想见就能见的。

  李平安说自己是六院实验室的,来问问楚山教授有没有什么实验任务要教给自己,他可以帮着完成。

  教师们立即对李平安热情起来。

  大家都知道六院不仅有米国的实验室还有苏国的,的确是能帮到他们。

  等见到了楚山教授,李平安将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异丙苯这东西我听说过,不过我们实验室里没有,你是研究毒理还是.。”楚山问道。

  “我,我有点儿别的用处!”李平安说道。

  “这样啊!”楚山摇摇头说道:“等我再见到列夫的时候帮你问问,他肯定能弄到这种东西,甚至,在他的实验室里可能就有!”

  李平安很高兴。

  楚山教授没有给李平安分派任务。

  医大实验室里确实有很多实验项目。

  不过。

  既然李平安有自己的想法,还是别打扰他了。

  楚山教授相信。

  李平安正在做的事情,他想要做的实验,重要性未必就不如医大实验室里正在做的实验。

  还是让他自由发挥吧。

  这样可以更大程度的发掘出李平安的创造力,获得更高的价值。

  李平安离开了。

  当他路过一个面粉厂的时候眼前一亮,想道:“是时候储备一些粮食了!”

第130章 秦淮茹有身孕了

  今年十月底京城就会率先实行票证制度,最开始是面票,然后是米票,粮票接踵而至,紧俏的工业产品如自行车、手表甚至是布匹都会实行票证。

  如今。

  距离票证时代的到来连半年都不到,未雨绸缪,是时候准备一点儿米面、粮食了。

  李平安回家拿了钱就去面粉厂买面,还说要两万斤面粉。

  面粉厂的经理很是诧异,向他询问要这么多面粉做什么。

  李平安说自己是医院的,用面粉制药,和其他粮食放在一起进行发酵,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成分。

  通过发酵可以得到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有机化学成分,还能得到味精等。

  他这么说还是有理可寻的。

  经理可不懂那么多,不过,李平安一番解说后他觉得很有道理的样子,忙不跌的答应道:“原来是制药用的啊,你放心吧,我们这里都是好面粉,保证质量。”

  当时。

  面粉的价格是两千一百块一斤。

  李平安很爽快的就将四千两百万块钱出了。

  拿到钱。

  面粉厂经理更加相信李平安说的话了,他肯定是替公家办事儿的啊,要不然怎么可能这么爽快的拿出这么多钱?

  “我们面粉厂有卡车的,一会儿我让人帮您运过去!”经理说话的时候语气都变了。

  “多谢!”李平安说道。

  当时的卡车运的也不是太多。

  两万斤面粉居然运了四五次。

  李平安让面粉厂的工人将面粉送到了医院家属院小院儿地下室内。

  这么大的地下室。

  面粉厂的人还以为是医院仓库呢。

  两万斤面粉放进地下室以后,李平安将他们送出小院儿,很快就重新回到地下室将所有的面粉都收进了随身空间。

  如法炮制又买了两万斤大米。

  还到粮站买了一些绿豆等杂粮,找了几个窝脖儿送到了地下室。

  买两万斤面粉需要四千两百万。

  两万斤大米是三千六百万。

  再加上几百万的杂粮钱,一共花了八千余万。

  “这些粮食只是应急而已!”李平安想道:“足够了!”

  忙碌了一上午。

  李平安到医院接了秦淮茹,两人一起回家吃饭。

  回到家里的时候徐氏已经将饭做好了。

  汤面条。

  吃饭的时候李平安和家人说了自己买了几万斤粮食的事情,又说道:“粮食就存在地下室,往后咱们就不要过去了,这样可以存放的时间长一点儿!”

  秦淮茹点点头。

  她没有意见。

  反正。

  无论李平安做什么事情她都是支持的。

  徐氏问道:“平安啊,你一下子买这么多粮食做什么,咱们也吃不完啊!”

  “妈,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听说过苏国的一些事情,他们那里是实行过票证这种东西的,如今郭嘉开始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八成是要走苏国的路子!”李平安将所谓的票证解释了一下,又说道:“未雨绸缪吧,我把地下室入口封住了,里面是一个密闭的空间,这样粮食可以存放好几年呢,咱们家若是不缺粮食也就罢了,要是什么时候粮食不够吃了,咱们可以用这些粮食来应急。”

  接着。

  李平安又说了还可以用粮食制药品,放不坏的,即便是放上几年、十几年,不吃还能制造药物。

  “这样啊!”徐氏说道:“照你这么说,的确是个好办法!”

  想了想。

  徐氏又问道:“平安,我想将伱说的这个票证的事情告诉你舅舅家,行吗?”

  “行啊!”李平安说道:“不过,你告诉舅舅让他别外传,自己知道就行,粮食也别存那么多,量力而行,倒是表哥、表嫂需要自行车、手表的话可以提前买了!”

  徐氏点点头。

  她又看了丈夫一眼说道:“你可别往外传,更别想当好人将这个消息告诉你的那些老病人!”

  李林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爸,听我妈的,这种事情你可别到处乱说,票证只是我猜测的!”李平安告诫道:“要是乱传,说不定民警会来找咱们麻烦的!”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要是到外面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