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愁千里路
当黎明破晓的光照在这片大地,他才缓缓离去。
接着,他走遍了周围每一处村落。
在那里念诵了一遍往生经,陪伴着在那的亡魂一夜。
一日、两日、三日.都不曾见一位活着的人。
都死了。
直到第十五日,他才见到一处还有人烟的村落。
走入其中,一个个村民正在做着自己该做的事。
男耕女织,精耕细作,孩童帮着父母减轻负担。
这应当是平和温馨的村子。
可不对.完全不对。
法藏在他们的脸上不曾见过一丝笑容。
所有人都麻木地动着,对他这外来人视若无睹。
他们像是活着,却又像是.死了。
法藏不知该如何说,他只得沉默片刻,而后去叫村民。
他说,这里不安全,有危险的人试图伤害他们,快离开这儿。
可无人理会。
所有人将他当做透明,无一人停下做出反应。
仿佛他并不存在。
他不明白为何如此,可他不能停下,他一次一次,毫不厌烦地说。
从天明说至天黑,村民都已回屋歇息,只余他一人站在村落的道路上,孤零零的。
他抿着嘴双手合十。
“诸位,且听小僧一言吧,拜托了.”
“小和尚,放弃吧,他们不会听你的,这里的家伙啊,其实和死也没什么区别了”
法藏回头,昏暗月光下,村头的老人家正靠在大树下,扇着五明扇.
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支持
第51章 我有些记不清了
“老人家!”
法藏快步来到老人面前。
“如今夜已深了,众人皆回屋歇息,您怎么还不回家?”
老人平静地看他一眼,反问。
“你问老头子为何不回屋,那小和尚,你又为何不回屋?”
法藏一顿,自己他张张嘴,想说自己是希望村民能尽快避难,可想到村民的无视,他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说。
“老人家.村民们为何、小僧一路走来,已有十几处村落被恶人屠尽,我不知道该如何让村民们相信小僧的话小僧可以佛祖起誓,小僧说得是真的!”
“老人家,您愿意帮小僧吗?”
老人家愿听他说话,那或许老人家愿意帮他。
屠村的惨案.十四个村落,八百二十五户共两千零二十三人,无一生还。
他不希望这个数字,再增加了.
“没用的,小和尚,无论你如何说,他们都不会走。”
“周围村子的事件,在发生之时我们就已知晓。”
“所有人都清楚知道,周围村落都被屠戮殆尽,下一个便是自己。”
“可知道如何,不知道又如何,早晚不过一死而已。”
“早些晚些,又能如何。”
一死而已?
怎么能这么想不可以这么想。
师傅说,生命是世界的奇迹,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希望,生命的存在就是未来的存在,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
生命活着,不该让人如此麻木才对!
“小和尚,伱是从其他地方来的吧.西州佛土?还是中州皇朝?”
“不,小僧.是南州人士。”
“南州人士?”
南州还有如此良善之人?
老人家愕然,可随后也便不再在意。
他抬起头,笑了出来。
“没想到,南州竟还有这样的孩子.哈哈,怪哉、当真是怪哉。”
“倘若不是亲眼见到小和尚你,老头子绝不相信南州还有这样的人。”
“老头子一时间竟还有些欣慰。”
“只是小和尚,在南州,越是善良的人,越活不下去.你知晓此处危险,便明白,此处随时都会有危险,你离去吧,没必要将自己的命浪费在这里。”
“太可惜了。”
“——可是!”
“小和尚,你真正的认识南州吗?”
法藏刚一开口便被打断,老人家望着天上皎月。
“你说你是南州人士,但小和尚啊,你真的认识南州吗?”
“你希望村民们快些逃难,你以你的思维来看待即将死去的问题。”
“可你.有从村民们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吗?”
从村民角度.法藏的确不曾有过,他只是希望村民活下来,遇到危机尽快避难。
这不对吗?
当危险来临时,不正应当如此做吗?
还是说.他错了?
“不,你没错,天下五洲,在除南州外的任何四州内,这都是正确的。”
“可偏偏此处是南州。”
“小和尚,你不是问老头子我为何还不回家吗?”
“哈哈,无家,又谈何归家。”
“老头子出生于一个寻常村落,家中父母与这里的村民别无一二,都只是活着。”
“不过.也许他们还有些许尚未泯灭的情绪,老头子出生时,他们似乎笑了,在幼年时,也能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
“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延续,天下又岂会有不疼爱孩子的父母。”
“当时,老头子还年幼,对其余同村叔伯麻木无神的模样感到疑惑,还曾问过父母,父母当时却只是摸着我的头没说话。”
“后来,我略微大了一些,我开始听到屠村的消息,当时叔伯们毫无反应,唯独父母露出了害怕、担心。”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死’,只是我还不理解。”
“我问父母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却只是抱着我,死死抱着我,说不会让我死。”
“我不明白。”
“直到后来,有人闯入了村子,开始一个一个将叔伯杀掉,叔伯们麻木地倒下,我甚至能从他们眼中看到解脱之色。”
“父母为了救我,他们将我藏在一处暗道里,告诉我说活下去,而后便转身逃跑,吸引敌人。”
“我还记得,当时我很害怕,我在见到死人后,呆呆地发愣。”
“小孩子就是如此。”
“遇到害怕之事就会失去思考能力,变得呆傻痴愣。”
“当我活过神来时,屠杀已经结束。”
“我幸运滴活了下来,成了那唯一一位幸存者。”
“然后,我见到了父母的尸骨。”
“当时的情绪是怎么样了?”
“忘了.老实说我已经忘了大概,我想应当是害怕与恐惧,随后便是愤怒吧。”
父母尸骨尚在眼前,为人子者岂可不怒。
“于是,我踏上了复仇的路。”
“我想尽办法求得了道法、习得了神通,可我天资愚钝,苦修二十载都只能在引气入体徘徊,好不容易筑基,也已经到了知天命时。”
“最终苦修两百载,以筑基巅峰前去复仇。”
“最后的结果,却是惨败。”
“无依无靠、孤身修行的废物,又岂是宗门豪族弟子之敌。”
“那一次,我逃出生天,却又被废了修为、干了气血,成了一废人。”
那次之后,复仇无望。
他又去做了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