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473章

作者:阎ZK

  慕容龙图微笑遗憾,轻声道:“可惜了。”

  “你的天赋不错,又有我也不知的神兵傍身。”

  “最后是走不到我这一步的。”

  李观一道:“太姥爷的剑术,毕竟天下第一。”

  慕容龙图大笑。

  “不是天下第一。”

  “该是古往今来第一。”

  “至于后来人,有没有人能超过我,不好说,我希望有,我觉得有。”他喝酒,道:“不这样的话,这天下江湖,就太寂寞了些。”

  李观一看着这一卷画集,里面甚至于还有李观一自己。

  慕容龙图自斟自饮,道:“比剑之后,剑谱给你,慕容家给秋水,我知道你不打算让未来有世家,慕容家不会有太多的土地,会以剑器,琴音,铸造技艺传家。”

  “你若要公开功法的话,慕容家藏书楼你尽数取走。”

  老人的声音不紧不慢。

  李观一脱口而出道:“太姥爷!”

  他一句话说出去,然后压住了自己的情绪,道:“可以,不比吗?”其实李观一说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答案,可是他的感情还是让他说出这样的话。

  慕容龙图慈和看着他,笑了起来:

  “真的是孩子气的话啊。”

  “你那夫子王通,可以不去管学宫的歪门邪道么?公羊素王,可以不去压制学宫学阀近百年么?那祖文远,可以仗着自己的推算之术,逍遥快活一辈子吗?”

  “都是可以的。”

  “只是,我等不愿罢了。”

  慕容龙图伸出手摸了摸李观一的头,道:“世上再多的好,比不得一句我心痛快,你总归会明白,不……你也应该已经明白了。”

  “百舸争流,万川归海。”

  “这天下大势,这你我之心。”

  “哪里是说回头,就能回头呢?”

  老剑客感慨:“这一路走来,不会回头,因为我等此生所走,就也图那一个终点罢了,正因为如此浩浩荡荡,和尚才说回头难,放下难。”

  “可是回头,放下,就不存在了吗?”

  “有个和尚很喜欢辩论,我那一日也和他说过,他说了什么回头是岸,苦海无涯,我问他放下是否不存在,他说此心空明,并不存在,我一剑刺去,他却闪得很快。”

  “我笑他却也贪生怕死,看来也未曾放下。”

  “那和尚掩着脸跑了,就再也没和人辩过经文。”

  “可见一甲子的苦修不如我手中的剑。”

  慕容龙图笑着起身。“我也知我这只是个胡搅蛮缠,旁门左道的辩论法子,佛道的经文之中也有道理。”

  “可惜世上没有神佛,解答不了你我的问题。”

  “可惜世上没有神佛。”

  他饮尽了酒,交代完了各种事情,从容起身:

  “见不得我手中的剑。”

  “他见了我的剑,可能也会为我写一部佛经呢。”

  这白发苍苍的老剑客笑着说了一句话,李观一觉得这样的话语平实,却也实在是张狂,他在这天下走了这样远,再也没有谁能这样平平淡淡说出这样狂的话来。

  慕容龙图说了事情之后,没有立刻就去,而这个时候,中州皇城里是有最大的事情的,那就是学子离京,一批一批地走,每天往外面走出去,都能够看到学子们离开的身影。

  做买卖的人有些头痛,这少了学子,就少了一批大手大脚的人,不过好在学子走了,江湖人又是进来了不少,倒也算是能够弥补一下。

  丝线垂落下来,落在了水面上,泛起了一丝丝涟漪。

  拿着鱼竿的是一身寻常布衣的姜万象,目光安静从容,平和地看着这水面上泛起的涟漪,有声音传来,道:“陛下,没有钩,怎么钓得上鱼来?”

  姜万象看向那边的第一神将,笑着嘴硬反驳道:“这便是大势所来,这鱼儿不得不上钩来,倒是国师,可有什么收获?”

  姜素道:“先前和钓鱼的打了一架。”

  “他很不错。”

  “可惜,为太子求娶他女儿的事情,恐怕是没了可能。”

  姜万象道:“谁赢了?”

  姜素拿了一把鱼饵洒落入了池塘里面,于是大片锦鲤翻卷出来夺食,翻腾似锦缎,姜素皱了皱眉,总觉得这池塘里面的锦鲤似是比起往日肥了不少,却似这段时间给喂得太胖。

  他瞥了一眼姜万象旁边的鱼篓。

  看来陛下钓鱼的功夫,比不得那钓鱼佬。

  应国太师想着,微微一笑,道:

  “他若是再修一甲子的话,就是他胜了。”

  姜万象大笑,道:“这世上便是这样不讲道理的,说起来,学子各处离散,太师观察,其走向如何?”

  姜素回答道:“兵家大部分学子,已入我国之中,诸学子,另外有墨家的侠墨,纵横家,儒家一部分,以及出身于我应国世家子弟的那一部分学子,共计两千六百余人入大应。”

  “正堪用的时候。”

  “至于陈国,陈鼎业变了不少,舍得花钱,用心,以礼相待于贫寒士子,墨家三脉之一的名墨,名家,纵横家,法家,以及两成兵家战将,一部分儒家,入了陈国,有两千四百人。”

  这个数字落在一起的时候,已证明了什么。

  姜万象安静下来,道:

  “李观一那里,多少?”

  姜素道:“明面说是去麒麟军和天策府的,哪怕是加上了王通那一脉,也不过是一千一百余人,只是,李观一之前与王通论道的时候,说了一句话。”

  “不入麒麟军也好,不入天策府也罢。”

  “希望教化天下,有教无类。”

  “又有薛家那位云梦郡主帮衬,薛家沿途的商会为这些学子准备歇脚之处和盘缠,还可以随着薛家商会入江南,两者相加。”

  “再加上其实很大一部分学子只是想要找个安静地方,研究学问,教导弟子,并不想加入这乱世的角逐,这些缘由加起来,共计有五千三百余人,前往江南。”

  “其中以原教墨家,儒家一部分为主,战将不多,而佛道两脉在学宫之中,本就人数较少,各自有宫观寺庙,却不在计算之中。”

  姜万象呢喃道:“五千三百余人。”

  “比起我大应和那陈国的收获加起来都多。”

  “但只是如此的话,这些学子入江南也只是教书而已,倒也是犯不着让太师你专门来一趟。”

  姜万象一笑:“太师还有其他的说法吧。”

  姜素颔首,道:“他手底下那些个小辈,在收拢难民,以我看来,他们应该是打算在天下大变的时候,裹挟这些流民入江南,如此有三个好处。”

  “一个是可以补充江南民力,一个是天下的仁德之名望。”

  “最后一个便是。”

  “以这样大的名声,之间那些入了江南的学子里,一定会有一大批会选择加入麒麟军,这是打算先把这些学子带到江南,再慢慢地一点一点收服其心。”

  “看来这些人对李观一,以及江南十八州很有信心。”

  姜素微微笑起来,他看着那池塘水中翻腾的锦鲤,忽然就想起来了那个眼里似阴冷沉静,笑意却温和的年轻人,被观星破军一脉抛弃,却又挣扎着活下来,依旧不改其心的谋士。

  天下第一神将轻声道:

  “年轻一辈人里面,也有不逊色当年澹台宪明的人啊。”

  “这样的计策,胆子大到拿着你我当踏脚石。”

  “你我年少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狂傲?”

  姜万象笑着道:“年轻一辈,确实不错了。”

  姜素点了点头。

  这个计策的核心在于天子秋猎之后的事,只要天下有变,这计策就会堂堂正正施展下来,而秋猎如同漩涡的中心,必然发生,于是李观一那边准备的计策,也是一定会成功。

  这就是计策的高明之处。

  纵然是看出来,却也难以阻拦。

  一旦阻拦,就要背负着打散流民的恶名。

  姜素赞许道:“一招一式,莫不是从容广阔,兵法之中,以正相合,就是如此了。”

  “吾等不能拦流民,不能杀君子,他们料定了秋猎之事,才敢这么堂堂正正地做出这般举措,也不担心你我发现。”

  姜万象道:“不过,太师。”

  “学子出中州,那么学宫就空出来了。”

  “那剑狂之战,是否要来了?”

  姜素轻声道:“正是。”

  姜万象摆了摆手,道:“去吧。”

  姜素微微一礼,就已经消失不见了,姜万象注视着这锦鲤,呢喃道:“五千余人,区区一州之地,竟然有如此多的学子……”

  “江南多少兵马来者?”

  五万麒麟军。

  却有五千个学宫古典风格培养出的全才类军官。

  也就是说,每十个麒麟军,就可以配备一个懂得大道理,可以观察天象地理确定行军,具备二重天战斗能力,擅长长枪,弓箭,剑术,战车,且至少懂得基础兵家阵法的头领。

  兵士颓唐时候可以谈心,战士迷茫时候可以激励士气。

  可以凝聚士气,可以约束军纪。

  上可以应对战阵,下可以清点战利品。

  临战的时候,甚至于还可能冲在最前面。

  且拥有学宫培养出的纯粹的理想和炽烈之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