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1062章

作者:阎ZK

  一道道身影,仿佛在记忆中,也仿佛是在风雪中。

  ‘老夫祖文远,小友,多谢之前相助……’

  ‘我名王通。’

  ‘哈哈哈,老头子司命,你要不要做我的弟子?啊?’

  ‘不行的话,你做我的老师也可以!’

  ‘这便是规矩了’

  ‘长生,长生!’

  ‘在下姜远’‘夜不疑便是!’

  ‘……这是我们的命定之约’

  ‘本殿下……’

  ‘我的大客卿……’

  ‘我可是五百年前的第一人。’

  ‘陈文冕’‘哈哈哈哈,大侄子!’

  ‘观一……’‘李兄’

  ‘在下常文’

  ‘陈大将军鲁有先全忠守道,殉义忘身,盖亦陈代之良臣也……’

  ‘神威大将军宇文烈!’

  ‘军神,姜素!’

  ‘神武王陈辅弼雄略命世,不待借赤帝之讴,未暇假帝王之会,宗属分方,作威跋扈,废帝立主,回天倒日……”

  李观一垂眸,仿佛有一个个故人出现,仍旧是他们鼎盛的模样,眉宇飞扬,烈烈的英雄豪气,你来我往,刀剑相交错,耳畔听得声音无数。

  忽而——

  李观一抬起手,握着剑猛然朝着下面一抵。

  九黎兵主所化的暗金色宽剑的剑尖抵着地面,发出了一阵肃杀的低鸣,千秋风雪大,药师往前奔跑,化作游侠,客卿,金吾卫,流浪兵团首领,秦武侯,秦王。

  最后的秦皇睁开眼睛。

  一切声音,身影,尽数消散!

  唯独眼前天下。

  唯此身凛烈。

  当为天下先。

  【帝十有四起兵戈,二十有五致太平】

  ———《史传·本纪第一》

第23章 养百姓

  冬日起落雪。

  今年的天气反常,即便是南方,也下了点薄雪,关翼城的街道上,青石板上覆了一层,行人走路多趔趄,一步一打滑。

  回春堂的老掌柜抖了抖身上粗布衣服。

  用的羊毛毡类似的衣裳,防风防雪,抖一抖身,用手掌一擦,上面的薄雪就散开来,寒意不会侵入体内,老掌柜的往日没有穿过这等东西。

  秦收陈故土之后,官营商路打通了四方,从西域,草原上的,羊毛,皮革源源不断运送出来了,在西域最边缘城池的,圣山的守山人可以喝到江南的茶,有中原的草药壮气血。

  江南的钓鱼客可以穿着厚实的装备,无视冬日的寒意去整夜钓鱼,时代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却又似乎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老掌柜走出来,看到道路上墨家机关车。

  像是个巨大的马车,是以机关运转,速度不算是快,比不上奔跑的战马,但是比起两条腿肯定是舒服多了、

  按照固定的轨迹去走动。

  只在主干道上前行,只需要一个铜板就可以乘坐。

  他已经可以习以为常地掏出一枚铜板,挤进去,眯着眼睛,听得周围的人谈论这段时间的事情,秦皇陛下讨伐应国之后,四方再无战事,天下迎来了期许等待了三百多年的太平之世。

  太平么……

  老掌柜想着这两个字。

  有的时候,不知道这两个字代表着什么。

  听得一阵哭声,老掌柜木着的脸庞转去,看到在这挤着的墨家机关车里面,一个年轻的女子气恼道:“你又跑去玩耍了?”

  “夫子说,你的术数错了十之九!”

  那孩子还倔强嘴硬,道:“你,娘亲你怎么知道我错了!”

  女子伸出手,捏住了这个孩子的耳朵扭起来,没好气道:

  “我怎么知道?。”

  “八九年前,秦皇陛下开蒙童之先河的时候,你娘亲我便是当日第一,如今教导你的蒙学夫子,可是我当年的师妹,你,你!”

  “区区一个九宫八肩图,你竟然都没有背下来!!!”

  这一句话又着急又懊恼,还带着几分哭笑不得的好笑。

  那女子看去,月末也就二十三四岁数,这般年纪的女子,在这个时代,早早成婚有了孩子了,八九年前,十四五岁,入学蒙童

  对于这女子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她口中的话,却让老掌柜的怔住了,他不知道怎么的,想着那一句——【区区的九宫八肩图】,对于这个经历过过去时代和如今变化的老者来说,冲击力却如此巨大。

  十几年前,那个小小的药师,就是因为十三四岁的时候,解开了这九宫图,才被薛家看重,做了个小小的术数先生,可是如今,这孩子也才七八岁,却要被理所当然地认为,该要掌握这些。

  时代变化的感觉,就像是流水一样地流转开来了。

  老掌柜的一时间恍惚好一会儿。

  “……太平。”

  他看着街道上的人来人往,没有了十几年前的陈国大城的那种奢华感,但是却又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期望,就算是日子还是一样过,但是【天下太平,再无战事】这八个字,只是默默在唇齿间咀嚼,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细微的感动感觉。

  老掌柜挤在了墨家机关车里面,只用了比起以前少很多的时间就到了一家小酒馆,酒馆的胖掌柜头发都白了,带着笑,正在把酒旗支起来,见他来,就招手让老掌柜下来。

  “来,喝酒!”

  胖店家张罗出来了一大片的酒肉,就在桌子上摆满了,还炖了羊肉,老掌柜有些惊愕,问道:“今日竟然这样舍得本钱?”

  胖掌柜道:“我也不知道,只是税又降低了。”

  “羊肉,猪肉的钱比起往日少了几分;布价什么的也比起往日要便宜多了。”

  “不过这些事情,咱们也不懂,反正粮食价钱稳定了不少,至少不像是当年那鼎厉公的时候,隔三差五的涨价,来来来,尝尝我的手艺!”

  酒馆的胖店家得意扬眉,老掌柜把外面的厚实衣裳脱下来,挂在旁边了,坐在桌子上,店家仍旧给他倒了一文钱一杯的酒,老掌柜的端起酒,看着外面。

  许久许久,那木然的脸上终于带着一丝温和的微笑。

  “好日子啊。”

  胖店家大笑着,道:“是啊,来来来,喝酒喝酒!”

  他们两个早就不再年轻了,尤其是老掌柜的,如今也已经过去了七十岁,若不是身为大夫,调养身子,恐怕早就没有这般的精神,而胖店家也已经五十多岁,头发白了不少。

  胖店家收拾了东西,擦了把手,也坐在那里。

  一条街道,一座酒馆,两个好友,一桌酒肉。

  胖店家道:“你要的一文钱的酒。”

  “来!”

  回春堂的老掌柜,平素爱酒却不嗜酒,不滥饮酒,每次来这里只是喝酒一杯,是一文钱的酒,有酒意,不醉人,他们两个人碰杯。

  老掌柜一如往日那样,把酒盏抵着嘴唇一饮而尽。

  入喉一股烈烈的酒气。

  “咳咳咳咳!!!”

  老掌柜的面容一下子涨红了,剧烈咳嗽着,道:“这,这酒……”

  胖店家道:“粮食价钱下来了,酒的品质就好了。”

  “也就是说。”

  他忽大笑:“往日税收多,粮价贵,你喝的一文钱的酒,是掺了水的!”

  老掌柜的张了张口,却觉酒劲上来,头晕目眩,觉得畅快起来,想要起身,却只往后,一下坐在那里,指着那胖店家,不知道说什么,只是大笑。

  他们两个都放声大笑,畅快极了。

  胖店家道:“你也懂得文墨什么的,就给我这新酒写个名字吧。”

  老掌柜摇摇晃晃起身了,一气呵成在红纸上面写下了两个大字,然后把这笔就一抛下,却也带着了几分的恣意和洒脱。

  他拈着这一盏不掺水的酒,只是道:

  “原来所谓太平,也不过只是在这……百姓日用之间。”

  “好,太平!”

  老掌柜往前一扑,趴在桌子上,就已经沉沉睡去了,胖店家慢慢喝着这,不用掺水的一文钱的烈酒,看着外面的人来人往,他趁着酒劲往前一看。

  见到这一坛新酒上面两个字。

  太平。

  这两个字,倒不像是在回春堂里面写药方时候那样的让人认不出来,似是也沾染了这一股烈烈的酒气,于是落笔的时候,笔锋就勇烈起来了。

  胖掌柜的提笔一写,加一个字曰醉。

  “醉太平,太平醉,哈哈哈啊哈。”

  然后也摇摇晃晃地醉倒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