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叫天
比如矿税,比如三饷等等。
朱元璋听到万历皇帝的话,便斜著眼睛问道:“那你是承认自己对地方把控不强了?”
一听这话,万历皇帝不由得很是尴尬。
对万历皇帝来说,不要说他对地方的把控了,就是对京师朝堂上的把控,都把控不住,经常被他的臣子给怼。
朱海军一见,便给他解围道:“这个事情慢慢来,我相信万历皇帝以后肯定能做到。要说这一条鞭法,其实最大的问题,你们都没说对。”
一听他最后这句话,不管是万历皇帝,还是朱元璋,都被他吸引了过去。
万历皇帝不敢说,朱元璋却是没顾忌,直接问他道:“贤婿此言何解?”
朱海军听了,便根据他了解到的信息解释道:“一条鞭法的核心,是把所有的税收都折算成银子,朝廷收银子。那么问题来了,就如同刚才父皇所说,这银子的价格不好定。为什么不好定呢?父皇可能不知道。”
朱元璋听到这话,便更感兴趣了,看著朱海军问道:“我不知道什么?”
就听朱海军开始侃侃而谈了起来。
“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之后,银子会越来越多,使得大明朝的买卖都能以银子为货币?原因不是说是明朝发现了多少银矿,挖出了多少银子,而是明朝的对外贸易赚钱赚来的。”
“大明朝的不少商品,在海外都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让别人买大明的商品,因此海外那些国家的银子,便源源不断地流入了大明朝。”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西班牙人在美洲殖民,控制了那里的大银矿,然后他们把每年挖到的银子都运来买大明的商品。”
“有数据显示,在1500-1650年间,从美洲流到西班牙的白银达16000吨。换句话说,在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内,就只是西班牙,就至少从美洲挖了42895.44万两。”
听到这个数目,朱元璋还好,因为他用的是大明宝钞,要多少有多少,当然,朝廷信用不能破产,他也不能真得随意印钱。
但是,万历皇帝却是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42895.44万两,真得远超出了他的想像。以至于他听完这话之后,便立刻决定等朱海军说完之后,就要问问这个美洲的银矿到底在哪里?
朱海军这边,还在看著电脑上的资料继续讲解道:“但是欧洲那边很快就会爆发战争,一直持续30年。在这个过程中,西班牙的霸主地位不断被挑战,因此本国急需银子,他们就不再买大明的商品,把银子全部运回了国内。”
第396章 朱元璋的目的
朱海军看朱元璋和万历皇帝都听得认真,他便继续接著往下说道:“这么一来,原本海外源源不断流入国内的白银便没了。再一个,国内不少有钱人都喜欢把银子藏起来。这样市面上流通的银子也少。”
说到这里,他看看朱元璋,然后再看一下万历皇帝,表情有些严肃的问道:“你们说市面上的银子减少,那这个银子是不是就会更贵,原本一两银子买一石米的,是不是有可能会变成一两银子可以买二石米了?”
万历皇帝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欣喜之色,不过碍于朱元璋也在,他不敢出声。但是他的表情被朱海军看到了,便直接问他道:“你有什么想法?”
万历皇帝听到朱海军问他,又看到朱元璋也看向他,不过没说话,他便鼓起勇气回答道:“这是好事啊,如此一来,国库的银子就更值钱了,就能买到更多的东西。”
朱海军听到这话,不由的愣了一下,随即回过神来,知道万历皇帝的屁股是坐在有钱人这边,因为他本身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或者说最富有的人,那他的钱就更值钱了。
倒是朱元璋听了之后,紧皱了眉头,显然对万历皇帝的话不满意。不过他也没说出来,只是听著。
朱海军知道,朱元璋是想听他们两个是怎么说的。
于是,他便立刻对万历皇帝说道:“那你想过没有?在一条鞭法之下,百姓原本就要把粮食换成银子上交。本来的话,老百姓一石粮食就能换成一两银子上交的,结果现在要两石粮食才能换一两银子了,你说他们日子怎么过?”
万历皇帝一听,顿时愕然,他是真没想过,原来会这样!
朱海军看到他这表情,便又继续对他说道:“还有江南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因此银子流通比较多。但是,西北地区远离沿海,流通过去的银子本来就少,这么一来,他们那边的银子会更贵。换句话说,西北地区的百姓,会比沿海的百姓付出更多的粮食才能交税。一旦有天灾人祸,你觉得会怎么样?”
这一次,他不等万历皇帝回答,就直接再说道:“事实也证明,明末的造反,就是从西北开始,然后席卷全国的。”
听到这个话,朱元璋都露出了沉思的表情。大明的疆域很广,各地的情况不同。有些地方,还必须是要区分对待才行。
万历皇帝之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因此这一次他不敢发言,只是装出沉思的样子,似乎还在想其中的道理。
朱海军也不揭穿他,便给他总结道:“一条鞭法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是历史的趋势,其实就是要实行一条鞭法的。这也会为摊丁入亩的税收有了前提条件,从而让税收变得更合理,进而在国库越加充盈的基础上却能减轻百姓的负担。”
“至于一条鞭法中的缺点,其实也有补救的措施。”朱海军说出这句话之后,看到万历皇帝和朱元璋都同时抬头看他,他就继续接著往下说道,“比如银子来源减少,这个没关系,你只要有强大的军队,你就可以去他国抢银子来补充国内的银子流通。那些西夷殖民者占领的地方,你就可以去打下来。”
万历皇帝听得眼睛一亮,对于刚才朱海军所说美洲有那么巨量的银子,他早就垂涎欲滴了。
“还有,内陆西北地区的银子流通少,沿海地区的银子流通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
“一是朝廷人为进行调节不同地区市面上的银子流通,比如说设立银行。这一点,父皇是知道的。万历位面这边,我可以帮伱,详细的回头再说。”
洪武位面是已经设立了银行的,因此,朱元璋知道银行的作用。他听到朱海军的话,就点点头回应了一下。
万历皇帝注意到了朱元璋这边,心中便立刻又记下了银行这件事情,准备回头好好的向朱海军请教一下。
“第二个解决方法可以是增加西北地区百姓的银子收入,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法子是,西北地区的民风彪悍,可以多征召他们为朝廷官军,然后出去打仗,立功奖赏他们银子,这样也会让西北地区的收入增加。”
朱海军说到这里,想了一下,又补充说道:“第三个解决方法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发展西北地区的经济,让当地百姓变得有钱起来。要这么做,就需要大力发展交通,能够让西北地区的特产,都能运到其他地区卖了换钱。”
朱元璋听的点点头,对于自己这个女婿的键政水平,他还是蛮佩服的。此时,他终于开口,向万历皇帝说道:“听到没有?好好学学!”
万历皇帝一听朱元璋终于开口向他说话,顿时连忙回应道:“是是是,一定学,一定学。”
朱海军讲的也很有成就感,便很愿意接著往下说道:“张居正第二个有名的政策便是考成法……”
说到这里,他就把什么是考成法,主要给朱元璋解释了一遍。他发现他在说的时候,就能看到朱元璋的表情明显比刚才更兴奋了一点,很显然,这应该更对他的胃口。
在洪武位面那边,虽然因为朱元璋的强势,所以底下的官员都不敢怠慢。但是,朱元璋也明白,就只靠他的威慑,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显然是不行的。
在他之后,要想对那些官员严格,让他们努力当官,当好他们的官,那张居正的这个考成法,似乎是个很不错的法子。
这不,就听朱元璋开口说道:“这个法子不错,一旦用好了,便能汰弱留强,官场上留下的,就都是能做事的官员。”
之前说一条鞭法的时候,朱元璋都没有点评,但是,他一听这考成法,就立刻点评了起来,这让万历皇帝敏锐的注意到,太祖皇帝非常欣赏这个考成法。
不过他刚想到这,就听到朱元璋又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这个考成法,也要看是什么人用,如果说定下的目标,要官员做的事情,都是不切实际的,或者难以完成的,那执行起来就会有问题。”
朱海军听到他这话,不由得很是佩服,当即对朱元璋说道:“没错,这个考成法虽然好,但是也有缺点,就是父皇所说的,要各级官员去做的事情,到底能不能完成,是不是超出能力范围之内,也是有讲究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考成法的有效性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考乘法出来之前,对官员的考核是京官每六年“京察”一次,地方官每三年一次“大计”。但是这种考核往往成为党争的工具,因为具体评判的标准不明。
而考成法实施之后,各级官员做了多少事情,结果如何,都摆在那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因此,在天启年间和崇祯年间,又都有官员建议重新启用过这个考乘法来应对某方面的事情。
但是,崇祯皇帝太心急,对于考成法的目标,给的要求又太高,以至于底下的官员根本就难以实现,从而彻底摆烂。
当然了,袁崇焕的五年平辽是他自己说的,和崇祯皇帝没关系。
在张居正死后,文官就以不符合祖制为由(可不就是张居正想出来的法子),废除了考成法。
此时,就听朱海军总结道:“按照你们的科举制度,只要中了进士,就一定可以当官。但是,实际上有的人读书厉害,但是要想当好官却不一定行。”
“这考成法,就能把一大批不适合当官的,还有一些靠熬资历的官,都给考核出来。确实能做到,让各级官吏以他们的才能来评判他们的当官能力。”
朱海军说到这里时,忽然感觉这个考成法有点像后世的kpi考核法,就是以结果论,做的不好,成绩不达到要求,那就会被淘汰。
当然了,他工作其实并没有太长时间,就因为喜提金手指就自己创业了。因此,到底像不像?他也只是一个凭印象的估计而已。
朱元璋在听完朱海军的话之后,看向万历皇帝,表情严肃的说道:“大明到了你这一代,已经过了两百多年,效率低下,官员众多,用这个考成法,确实能解决你这个时候的不少问题。官员要不得力,你就是一心想中兴大明,那也不大可能。因此,你想要做事,就必须要治理好的官,明白么?”
万历皇帝听到太祖皇帝的教导,便连忙恭敬的答应,不敢有半点违背的意思。
朱元璋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他就对朱海军说道:“贤婿,你母后的生辰很快便到了,我想给她买点特别的礼物,那就只能到你这里来了。你帮我参考参考,怎么样?”
一听这话,朱海军不由得笑了,他没想到朱元璋还真是浪漫,竟然是为了这过来现代世界。不过想想也不奇怪,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人的感情,还是没得说的。
于是,他便和万历皇帝结束了时空通讯,开车陪著朱元璋出去了。
万历皇帝看著这一幕,说真的,他心里很羡慕。就是很遗憾他最喜欢的郑贵妃不是皇后,要不然的话,他和郑贵妃也就能像太祖皇帝夫妇一样了。
在羡慕了一会之后,他便还是考虑起刚才和朱海军的对话。不用说,太祖皇帝的意见和建议,他也非常在意。
万历皇帝正在思考时,忽然就听到奏报说,福建的八百里加急到了。
于是,他立刻摆驾文华殿,召集内阁议事。
如今的内阁,是王家屏,赵志皋,还有张位,一共三个。
此时,他们见到万历皇帝的时候,都是非常震惊。
皇帝之前派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八百里加急赶往福建的事情,他们是知道的,对此,他们自然是将信将疑。
倭国那边有人收集了详细的倭国消息,派人送回大明,如今还在海上,还是会到福建上岸。
这事情,凡人是绝对不可能预知的,也只有神仙才能算得出来。如果是真的话,这就等于是铁证了,皇帝的恩师必是神仙无疑。
结果,从刚刚收到的八百里加急看,倭国消息的详细,真的是让他们瞠目结舌,甚至连倭国出了多少兵力,大概在什么时间点会进攻朝鲜?用什么策略来应对倭国的进攻,都有详细的说法。
万历皇帝拿到这份情报,仔细看了之后,他同样是没想到,真的会有一个普通人,虽然身在倭国,却一心为朝廷办事,做到了这等程度!
于是,他便感慨地说道:“仗义每多屠狗辈,果不其然也!”
王家屏一听,有些好奇,便问道:“陛下,此乃对联,不知下联是什么?”
万历皇帝听了,摇摇头说道:“恩师给朕说起这个消息时,就有感慨,说了这句话。”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个对联是明朝曹学佺在广西任职时候,审理案件时有感而发。
但是在这个时候,曹学佺还在准备会试,并且是落选,然后回了老家结婚,要到万历二十三年才会以二甲五十名考取进士。
赵志皋接著便奏道:“陛下,如今已经清楚倭国的情况,不妨去旨朝鲜,让他们加强戒备,如果倭国连朝鲜都打不下来,那自然不用再费朝廷钱粮兵力。”
张位一听,却有不同意见道:“从这消息上可知朝鲜是早就知道倭国野心,但是他们却一直遮遮掩掩,就去年冬至派人来京师,依旧是如此,其心可诛。”
他对朝鲜并没有什么好感,在原本的历史上,当抗倭援朝战事开始之后,朝堂上商议军队后勤之时,张位就主张设官于朝鲜八道,屯田驻扎,由于此举有吞并朝鲜之嫌,最终未被采纳。
王家屏作为内阁首辅,他自然是站在大明的角度来考虑这个事情。
只听他向万历皇帝奏道:“陛下,微臣以为,要是能不费朝廷钱粮兵力,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很显然,他是赞同赵志皋的建议。
但是,万历皇帝听了之后,却对他们说道:“卿等没看见,朝鲜一直在和倭国来往,他们岂能不知倭国的野心,不知道倭国要干什么?如果他们真有心的话,一边加强戒备,一边把消息传递给我们。”
“但是实际上呢,朝鲜只是敷衍我们。就算我们提醒朝鲜要加强戒备,要是他们认的话,那就等于是他们承认在敷衍我们。因此,卿等以为,他们会怎么做?”
一听这话,王家屏和赵志皋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知道皇帝说的没错,就算提醒朝鲜都没用。
他们正在想著呢,就听到万历皇帝严肃的对他们说道:“根据朕恩师所说,倭军进攻朝鲜之后,势如破竹,一个月余便会占领朝鲜,直逼鸭绿江边。就朝鲜军队的战力,你们就不要抱希望了!”
听到这话,就算对朝鲜不感冒的张位,都是难以置信,当即说道:“陛下,这不至于吧?就算是走,也差不多要这么多时间,更何况朝鲜军队肯定会抵抗!”
说实话,万历皇帝一开始听到朱海军说这事的时候,其实也不是很相信。才一个月多点,就能打到鸭绿江边来?
但是,随著他和朱海军接触的加深,他已经相信了朱海军说的这话,应该是没问题的。
因此,万历皇帝便回答张位道:“到底至于不至于,我们且看便是,当下要做的就是编练新军。一旦正如恩师所料,朕便会亲领大军,消灭倭军,灭亡倭国。”
王家屏等人,一开始听著还没啥。既然提醒朝鲜没用,那就先看著便是,朝廷自己这边做好准备。但是,他们听到万历皇帝的后半句,顿时就傻眼了。
皇帝要亲征?
在大明历史上,除了开国前期的皇帝之外,就只有正德皇帝领兵出战过,其他皇帝,可都没有这种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