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166章

作者:叫天

  而远处的侍卫宫女等等,他们则抬头看著天上的无人机,很是好奇?就感觉皇帝太子这边,是放飞了一只鸟。

  很快朱元璋便把遥控器要了过去,在朱标的指点下,开始操作起无人机了。

  也亏了这个时代,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电线杆,没有禁飞区,什么都没有,无人机在空中可以自由的翱翔,随便他们什么操作,都不会炸机。

  一直到电量不足之后,无人机自动返航,停到了起飞的位置,才算是完成了第一次无人机的试飞。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从空中看到了京师的全貌,甚至还操纵无人机飞到了大街上空,引得街上很多行人纷纷驻足观看,有点奇怪这只鸟是怎么回事,还能在空中停著不动?

  当无人机飞到军营上空时,还差点引来军卒射箭,吓得操作的朱元璋赶紧又让无人机飞高,飞远了。

  被朱元璋操作了一次这个无人机之后,整个京师的人都知道了,今天京师上空来了一只怪鸟。

  玩的尽兴的朱元璋,看著朱标收拾无人机,便感慨地说道:“有此无人机,相当于是飞鸟成为我们的眼睛,真是个好东西。就是不知道,老鹰要是遇到无人机,会怎么样?”

  对于这个问题,朱标也不知道,便只好问朱海军。

  但是朱海军也不知道,不过他可以搜。很快,他搜了一下电脑之后便对朱标说道:“我们这边有这样的例子,在张家界景区,就有老鹰袭击并成功叼走了一架正在进行航拍的无人机。”

  朱标一听这话,有点遗憾的感慨道:“那就是说,这无人机打不过老鹰?”

  朱海军听到这话,笑著说道:“就是那种有人的飞机,遇到飞鸟也是很危险的,哪怕是军用飞机也一样,飞鸟要是撞到发动机里面,就可能会造成飞机的事故,引起坠毁。”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转述之后,也是有点遗憾,当即吩咐朱标道:“以后务必要注意这点。”

  朱海军一听,想起什么,便提醒朱标说道:“那个包里面有说明书,上面有写要注意哪些事项,包括下雨天什么的,最好都别飞。”

  这个无人机有点贵重,还很脆弱,因此,朱海军就把说明书也传了过去。

  五天之后,从锦衣卫中选拔出来的四名锦衣卫校尉,便背负著四个装有无人机的包,随著最后一次大规模输送火器物资之类的队伍,踏上了北上的道路。

  按照原定计划,当草原上春暖花开的时候,就是四支军队深入草原,围歼蒙原王廷的时候。

  这个时候出发,有一个好处是,草原上的战马经过一个冬天都掉膘了,还有牛羊也是,都要进行放牧,并且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寻找他们的踪迹。

  至于辽东那边,朱元璋也收到了徐达那边的消息,说辽东鞑子中已经有不少将领暗自和他这边联系,有降意,但是为首的纳哈出,依旧还很顽固,和高丽的交往更是频繁了很多,该是在谈联合的事情。

  朱元璋给徐达的回复,依旧是让辽东这边以稳为主,等到蒙元王廷被围歼之后,再去收拾辽东鞑子。至于高丽人,随便他们,想要联合辽东鞑子,那就正好一块收拾了。

  而朱标这边,在得到无人机之后,便开始关心铁甲战船的设计图什么时候能有?

  朱海军自己也感觉,铁甲战船的图纸,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就多花了心思,努力寻找靠谱的铁甲战船设计图。

  外加他的视频来源,就是洪武位面给他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对于永乐位面就少了一些关心,联系比较少。

  这么一来,方孝儒就难过了。

  朱棣每天见到方孝儒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国师有没有联系过,有没有问来国师喜好什么?

  但是,每一次都让朱棣失望,甚至让朱棣有种感觉,这个国师一点都不重视方孝儒这个学生!

  也是因为如此,朱棣就更是心急怎么讨好这个国师?

  不但是他大哥说了要讨好国师,更因为他大哥给他的不少好东西,是需要国师那边再给他传送法宝来支撑的。

  另外,朱棣也为另外一个事情烦恼。

  就是他大哥指导他的强国之道中,有一点就是让他革新科举,要考科学学问。

  朱棣试著一讨论这个话题,当场就炸了。

第203章 革新科举之争议

  不管是一开始就拥护朱棣的,还是一开始是反对朱棣的,文官这边,不约而同地立刻反对。

  “陛下,科举取士乃国之根本,千万不可轻动啊!”

  “陛下,科举定制乃是太祖皇帝历经十余载而定,已成定制,为天下读书人所熟悉。一旦更改,寒窗苦读便成了泡影,会引发人心大乱,于国不利啊!”

  “如今之科举,为朝廷选拔了众多人才,再无举荐制所带来的结党营私,一变必会天下大乱!”

  “是啊,陛下,什么纺织机,飞梭什么的,虽然确实能提高一些速度,但是这只是小道而已,岂能和圣学相提并论?”

  “圣学中自有格物学一道,也可做这纺织机之类之事,为何要动科举这根本之道呢?”

  “陛下,天下大乱才定,不能再寒了天下士子对陛下的爱戴啊!”

  “……”

  朱棣听得头疼,想硬也硬不起来。

  不说那些一开始就拥戴他的文臣,就只说一开始就反对他的文官,这些人连死都不怕,激烈反对之下,阻力之大,真的是难以想像。

  朱棣在这当下,还真不敢怎么他们。毕竟他父皇可是公开说过,他们都是大明朝的忠臣。他虽然是皇帝,还能杀忠臣不成?

  另外一方面,就朱棣自己来说,感觉这些文官说得,其实也不是没道理。因此,他自己要革新科举之道的决心也不是那么强。

  刚得到帝位,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而科举之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想想革新科举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动,说真的,朱棣就有点怂,还不如先把其他事情做了再说。

  但是,朱棣也记得他大哥说了,要想让大明朝真正的强大,革新科举,重视科学学问是重中之重。

  真的是这样么?

  有时候,朱棣也有点怀疑,会不会是因为自己夺了大哥那一脉的帝位,所以大哥心中有气,就故意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

  他心中非常清楚,虽然他还是以皇帝之礼厚葬了建文帝,也没有按照原本历史上一样,剥夺朱标的皇帝称号,抹去建文年号,依旧承认了建文时期,可这些和帝位相比,确实是轻了。

  朱棣正在犹豫著呢,忽然看到有个人一言不发,显得比较突兀。定睛看去,却发现是文学博士方孝孺。

  于是,他便示意其他人闭嘴,然后亲切地问方孝孺道:“方卿以为,此事该如何为之?”

  方孝孺本身是天下公认的儒学大师,读书人的种子,也就是门生无数。与此同时,他又成了国师的学生。

  因此,朱棣就很想听听方孝孺的看法。

  而其他文官听到皇帝问话,他们也都看向方孝孺,毫无疑问,他们也非常重视方孝孺的意见。

  不过他们倒也没有担心,因为在他们看来,方孝孺会比他们更为强烈地反对科举变革的。

  此时的方孝孺,听到皇帝问他话之后,还真是犹豫了一会。

  大半辈子扑在儒学上,对儒学的感情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了。而科举对儒学的重要性,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并且,就他自己认为,太祖皇帝定下的科举,以四书五经为内容,以八股为框架来选拔天下人才,是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了公平性,能让寒门学子得以出人头地,而不是像洪武早年的举荐制一样,必须巴结那些当朝官员,让他们帮忙举荐。

  但是……

  最终,就见方孝孺向朱棣一礼,然后语气坚定地奏道:“陛下,微臣以为,孝康皇帝所言没错,科学学问乃是改天换地的学问,如若不重视,则是暴殄天物,错失天大良机。因此,微臣赞同科举革新,加入科学学问!”

  他这话一说出口,顿时,没等朱棣表态,大殿内就又炸了。

  “方博士,你可知此举意味著什么?这是挖圣学的根!”

  “方孝孺,你对得起圣人么,对得起圣学么?”

  “真是没想到,你方孝孺原来是这样的人。自以为攀附了什么国师,就敢背弃圣学?圣人的教诲,都让你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亏我还以为你是圣学集大成者,是天下公认的圣学领袖,我真是瞎了眼了,才会如此错看你了!”

  “大道、小道都分不清楚,方孝孺,你不配为人师表!”

  “……”

  任凭这些同僚,甚至不少还是好友说自己,方孝孺就站在那里,腰杆挺得笔直,丝毫没有因为他们的攻击羞愧,或者愤怒。就那么站著,坦然受之。

  他可以为了心中理念而不惜顶撞唾骂皇帝,无惧生死,如今心中有了决定,又岂是别人能左右的。

  朱棣一开始看著这一幕,立刻想到了当初方孝孺挑战他威望的那一刻。说真的,如今看到方孝孺被所有其他文官喝骂,他挺幸灾乐祸的。

  当然了,这个幸灾乐祸,只是藏在他肚子里而已。

  不过看了一会热闹之后,他就发现,方孝孺的气场依旧十足,丝毫没有因为别人的喝骂而动摇,他就慢慢的冷静下来了。

  而大殿内的文官,也都是有身份的,不可能因为意见不同,就会把一个意思翻来覆去的说,甚至就直接毫无意义的骂人,这个他们是做不出来的。

  因此,骂到后面,这大殿内却是逐渐安静下来了。

  这时候,朱棣就有点好奇,问方孝孺道:“方卿想法,与众不同,对诸卿的说法,可有何解释?”

  方孝孺听了,脑海中回想起他看到恩师那边的一幕幕,便带著一点向往回复道:“微臣见过科学学问带给天下的变化,真有翻天覆地之变化,比起孝康皇帝所提及的这些改变,更是要再好不知道多少倍。因此,微臣以为,圣学是根本,不能放弃,但是,科学学问,同样要重视,如此才能让大明真正强大起来。”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坚定起来,大声奏道:“因此,微臣以为,确应革新科举,圣学和科学并举,虽难亦要革新,如此方能造福子孙后代!”

  他的话音一落,朱棣还没说什么,就听有文官抢先问方孝孺道:“此等科学,可是你那恩师之道?”

  方孝孺听到问话,转头看去,发现是御史大夫景清,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是的。”

  听到这个回答,景清便转头看向朱棣奏道:“陛下,微臣问完话了,无言以对!”

  方孝孺:“……“

  他岂能听不出来,景清认为他这是徇私。

  此时,户科给事中金幼孜也站了出来,问方孝孺道:“方博士可否一叙伱恩师学问到底如何?”

  他是另外一个御史大夫练子宁的好友,在原本历史上是三朝元老,极具政治智慧。

  方孝孺听了,想起他的恩师,随后,他不由得愣了下。

  因为真要说起来,他其实和朱海军也不熟。唯一和朱海军说话比较多的一次,是打赌输给朱海军的那一次。

  他对朱海军的印象,主要来自于太祖皇帝和孝康皇帝对朱海军的大力推崇。

  此时听到金幼孜的问话,方孝孺回想起来,好像朱海军曾说过他是刚读书完没多久。而且,朱海军的年龄也摆在那里。

  科学是厉害,造就了他看到后世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这和朱海军又有什么关系?通过朱海军,真的能学到科学精髓?就因为朱海军是自己恩师,就力主要革新科举,加入朱海军以后传授自己的科学学问?

  想到这里,方孝孺心中有点忐忑起来了。

  这事情很好想,圣学产生之前的人,能通过一个刚学过圣学的人,就能学到圣学的精髓?

  方孝孺这么一惶恐,他就发现了更多的细节。

  比如说,他的恩师坐没坐相,第一次看到他,就是坐在一个很软的椅子上,一看就是慵懒的人。

  后面那次见到,他的恩师更是坐在床上,靠著床头说话,没有一点尊重太祖皇帝和孝康皇帝的意思。

  恩师就这个性子,又那么年轻,真能学好科学学问?

  想到这里,方孝孺的额头开始出汗了。

  朱棣看到他这样子,立刻有点关心地问道:“方卿,可是身体哪里不舒服?”

  金幼孜听到,没有说话,只是眼神中带著一点鄙视了。

  在他质问方孝孺恩师的学问之后,方孝孺就这个样子,很明显,定然是他那所谓恩师,根本拿不出手。

上一篇:NBA金刚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