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80章

作者:玩蛇怪

  想来大宋也不至于为了北方贫瘠之地,就冒天下之大不韪讨伐自己的属国吧。

  至于这些钱财。

  虽然这已经是完颜乌古乃见过的最多的财富,但他明白,只有让将士们死战,才能迅速拿下辽国。

  因而钱财必须要撒下去,让将士们拼死战斗。

  当下在做了速战速决的决定之后,乌古乃只在上京休整两日,便又率领大军马不停蹄地南下。

  他在六年前刚叛乱的时候,就只有完颜部和唐括部加在一起数千人。

  但随着这六年来不断壮大,各部陆陆续续加入其中,兵马数量已经有数万之众。

  并且沿途招降纳叛,不止收拢了室韦、渤海、奚人等各部落兵马,连投降的契丹军队也编入其中。

  很快如滚雪球一般,等打到中京附近的时候,完颜乌古乃就已经拥有十余万大军。

  这一点跟后来的金国也很像。

  或者说这本身就是战争的正常导向,如曹操赤壁几十万大军,同样都是吸纳各路降军而来。

  在金国的迅猛攻势下,辽国原本就腐化堕落的体系快速崩塌。

  他们虽然有火炮,但军队贪腐严重,缺少火药和弹药,手榴弹哑弹率也非常高,在战斗中吃了大亏。

  加上早就已经被大宋打垮了的皮室军战斗力低下,远不是如狼似虎的金人对手,很快就连丢大量城池,被女真人追得四处逃散。

  耶律重元的部队越打越少,仅剩不过三万余众留守中京大定府。

  大宋没有答应他们的求援。

  辽皇只能选择集中兵马在大定府殊死一搏。

  大宋庆历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围困大定府三天之后,金人终于用火炮轰开城门。

  成群结队的金军杀入城中,辽军与金军展开巷战,激战半日,最终被打败,耶律重元带着自己家人在卫队的保护下从南门逃出。

  同时还有大量残存的辽军也跟着他跑了出去,约莫两万余众分散逃跑,有几千人跟着耶律重元一路往南逃遁。

  到了三十日,新年到来,大宋边境榆州城内外气氛喜庆,家家户户挂满了灯笼。

  虽然隆冬腊月,北方下起了小雪,却丝毫没有阻挡百姓们的热情,他们穿着棉衣,放着鞭炮,很多都从周边村子里跑到城里去赶集。

  一车一车的年货往家里拉,人们充满了欢声笑语。

  但就在中午的时候,远处榆河边上,不知道何时出现了许多军队,原本部署在榆州的边防营将士,呼喝着纷纷跑到了河边。

  他们挖建战壕,堆积沙袋,不知道在做什么。

  许多好奇的百姓听到消息,纷纷走出城去,跑到了附近河堤边上远远地观望,离着河岸约一里的地方。

  就在他们不明所以的时候,远方忽然马蹄声动,尘烟四起。

  大量军队向着榆河边而来。

  “前方的人听着,大宋边境,外国军队禁行,违者杀无赦!”

  宋军搬出一套扩音器,为首的指挥使大喊。

  远处的军队徐徐放缓了速度,然而还没等他们过来交涉,后方杀声渐起。

  紧接着另外一支军队汹涌杀出,双方被迫激战在了一起。

  南岸的榆州百姓已经嗔目结舌。

  原来北边打仗了。

  而更让所有大宋百姓都为之动容的是。

  当北边在打得死去活来的时候。

  南边的大宋境内,却一片歌舞升平,享受着过年的喜悦。

第511章 灭金,就是这么快

  “砰!”

  随着一发警告性的炮弹落进榆河里,迸溅起巨大的水花,战场上的混乱为之一滞。

  紧接着残存的辽军如鸟兽般向两侧散去,远处的女真人便开始追赶。

  众人呼啦啦地来,又呼啦啦地走,仿佛像是一场闹剧。

  边境的宋军松了一口气。

  辽宋边境在东北地区以大灵河、榆河等河流为界,差不多是在后世凌源市到朝阳市那一带。

  边境线由西往东二三百余里,北方禁军战斗力虽强,可那么长的边境线根本守不住。

  如果有大量辽金溃卒越过边境,肆意杀戮,他们又没有及时赶到,那就遭殃。

  现在敌人都没有越过榆河,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而此刻北岸依旧混乱,除了辽军士兵以外,大定府还有很多契丹贵族,同样在四散逃跑。

  他们很多人都选择往南岸的宋朝边境逃,除了河流以外,还有很多山川可以越境,宋军根本无力守护这么长的边境线。

  因此大量契丹贵族、溃军逃散进大宋边境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混乱。

  好在那些契丹贵族跟溃军是为了逃命,不是为了送死,他们也知道如果在宋境闹事乃至杀人是什么下场。

  所以当村民发现他们,并马上报告给附近官府之后,他们也就都老老实实地等着宋人过来。

  相比于见他们就杀的女真人,宋人给他们的印象永远都是会讲道理,好打交道。

  实际上也是如此。

  辽宋攻守易型之后,双方的关系也没有完全急转直下。

  大宋还需要与辽国长期贸易,引进大量原材料。因此采取的是和平外交原则,双方互开边境,以加深贸易合作。

  两边的经贸往来非常频繁,民间交流也非常多,导致官方关系看似一般,但民间还是很热络。

  这一点有点像之前宋日关系,官方往来不多,民间商业繁荣下却大有交集。

  何况眼下大宋军事力量强横,辽人往西跑是死,往东跑更是死,北面是敌人杀来的方向,只有往南才有一线生机。

  事实也正如辽人猜想的那样,基本上辽人越境逃过来,宋军也没有驱赶,只是将他们聚拢起来,关押在各州、县的地方军营驻地里,等待朝廷发落而已。

  现在政制院总揽全国军政大事,这场战争不仅仅关乎于辽金国运,同样也关乎于大宋的外交,因此怎么处置,从来都不是由地方能够决定的事情。

  不过大年初一刚过,也就是辽国中京大定府被攻破的第三天,位于安德以北的盛吉传来一个消息,让幽燕路安抚使、转运使等人精神一振。

  辽国皇帝耶律重元渡过了大灵河,他带着一群家属狼狈地穿过一片树林被当地守军遇到,客客气气地请到了盛吉县县衙里去了。

  幽燕路这边原本是打算等耶律重元死后再大作文章,找理由和借口北上灭了金国,以此达成渔翁得利的局面。

  但抓到辽国皇帝就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虽说辽宋并未宣战,可当年以前辽宋战事,基本上都是辽国发起。

  这要是把辽皇押赴汴梁,让当今陛下问罪,狠狠地涨一波脸面,那他们幽燕路上下官员们岂不是大功一件?

  当下幽燕路官员迅速把消息汇报上去。

  没过多久,短短数日之后,朝廷那边就发了回执过来,让他们把耶律重元送往汴梁。

  大宋庆历十四年新年刚过,报纸上就悄然登上了一则“辽国为内部叛乱灭亡,皇帝耶律重元带着一家老小投降于大宋”的新闻。

  紧接着相当于后世宣传部的进奏院宣传机器开始全面启动,各家大大小小的报社纷纷刊登起了各种消息。

  有的说耶律重元要把北方辽国疆域献给大宋,有的开始论证从唐朝开始,东北就是汉人领土,而大宋继承唐朝正统,也该有继承北方领土的权力。

  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满天飞。

  当耶律重元到了汴梁,无意间听到了这些消息之后,也只能长叹一声,在受到大宋皇帝陛下赵祯接见的时候,跪在地上,额头贴地,向大宋献出整个辽国疆域。

  正常情况下,耶律重元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本身就已经没有了国家,根本没有资格再这么做,即便做了,大宋也无法接收得了这些领土。

  但那是指金国与大宋的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现在大宋万事俱备,只欠一个大义名分,而耶律重元就给了这个名分。

  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

  赵祯大手一挥,枢密院与兵部立即行动,派了三名中将前往幽燕路统率兵马,直捣黄龙府。

  大宋强干弱枝政策下,虽然有一百多名少将,但在外驻军每名少将只能统领五千人,加上体制不同,没有政委的双重领导,因此调兵手续就非常复杂。

  除了枢密院、兵部和皇帝加一起的常规调兵方式以外,第二个调兵方式就是前几年大宋颁布的《领土防御基本法》当中的一条。

  也即如果遇到外敌入侵,朝廷没法及时给出指示,当地政务主官和将领可以遵照这部法领兵抵抗外敌。

  这意味着将领领兵的条件非常苛刻,以此杜绝朴卡卡的事情发生。

  并且外地驻军的将领只有少将,其余中将上将,全都在汴梁,除非遇到规格很高的战斗,否则基本上就已经不可能再出动他们。

  但显然灭金国并不算特别高的规格,即便是灭国战争,也只是派三名中将,还都是为了分权,否则一个中将足矣。

  很快,到了庆历十四年一月上旬,大宋就以辽国进献疆土,女真人擅自建国是为叛乱为名,昭告四方,正式北上出名,讨伐新成立的伪政权大金。

  这个理由在后世人看来觉得奇怪。

  成王败寇。

  辽国被金国灭亡,那就该金国继承辽国的疆土才对。

  可在古代社会,特别是东亚儒家文化圈,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义名分。

  女真人以前是辽国子民,现在叛乱,就是对辽国不忠。

  而名义上辽国政权又是被各方承认,辽国进献疆土,那疆域就该归大宋,大宋便以这个名义讨伐,合情合理。    当然。

  实际上这就是个借口,古代叛乱的事情太多,曹丕篡汉,司马篡魏,刘裕篡晋,唐朝也是叛乱了隋朝建立,就能够否定他们的合法性吗?

  所以本质上其实就是谁拳头大谁有道理,但由于四方国家现在都是大宋的藩国,要师出有名,那自然需要这样的一个借口。

  大金完颜乌古乃那边得知这件事情自然是大惊失色,连忙再次派出使者,写下一封诚挚的信件,表示从未想过与大宋为敌,并且建国后也愿意成为大宋的藩国。

  然而还是那句话,拳头大就有道理。现在大宋拳头大,金国畏惧,当然做低姿态。但如果金国灭辽之后,发现宋国软弱可欺,又怎么可能放过机会?

  历史上的北宋灭亡不就是如此?

  因而大宋这边根本就没有搭理金国,而是幽燕路三万大军,再与云朔路和辽阳府各一万多人马互相策应,分三路齐进。

  正在辽国中京大定府作威作福的完颜乌古乃经过两日商议,最终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打算诱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