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玩蛇怪
而“纳”算是个中性词,有缴纳、贡献,又有交予、缴付之意。澶渊之盟勉强算是平等对待了,所以当时是纳。
但不管怎么样,虽然是个中性词,可词义也不算特别明显,还是有一定下奉上的嫌疑。
赠就不一样了。
平等赠予,甚至有点施舍的意味。
因此辽国那边为了不丢面子,才把范仲淹打下来的涞水南岸土地要求不算割让,而是赠送。
显然辽国这边打输了还死要面子的行为着实让赵骏有些不满意。
不过要面子可以。
拿钱买。
反正他们自己会对这件事保持沉默。
这样辽国赢了面子,宋国得了里子,简直是秦始皇玩克隆——双赢啊。
“嗯,或许也确实如此。”
晏殊忽然有些纳闷道:“不过为何辽国要执意放开禁物?以前我们是不允许书籍流入辽国,他们就不怕被文化入侵吗?”
现在他们也已经知道什么叫文化入侵了。
赵骏笑道:“人家比你清楚得很,这才是人家聪明的地方?”
“为何?”
众人不解。
赵骏说道:“很简单,辽国也多有汉人,而且他们自诩为天朝上邦,乃是唐朝正统,所以也推崇儒家文化,欢迎儒家经典还来不及。至于铜、硝、硫磺等禁物,你猜他们需不需要?”
“火器!”
众人互相对视,异口同声,顿时明了。
辽国显然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是盯上了大宋的火器了。
知道打不过,就得进行研究。
而研究就得有原材料。
东北虽然物产丰富,但硝石矿和硫磺矿极少,即便是有,也多埋在地下。
中原地区就不一样,古代中国硝石矿产地在西北地区,有“硝石出陇道,硫磺出汉中”的说法。
不过那是春秋时期《范子计然》的记载了,离北宋都一千多年,汉中的硫磺矿产逐渐枯竭,需要大量从日本进口。
而硝石的产量则没有减少,因为产地颇多,除了西北甘肃以外,还有四川、山东以及山西都是古代著名的产硝地,储存量还是非常大。
再加上辽国虽然有贸易,有商业,但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力上,跟宋朝完全没得比。
至少辽国顶多与日本建立了一个勉强的朝贡体系,日本有给辽国上贡过,但也仅仅只是偶尔上一次贡,双方几乎毫无经济、军事等方面往来。
所以这就导致辽国那边并没有拥有硝石和硫磺这两个火药的原材料,自然也就无从对火药进行研究。
要是开放了违禁品就不一样了。
辽国就能够大量购入硫磺和硝石做实验,从而开展火器的研究。
听到赵骏的分析,王曾皱眉道:“那我们不能答应这个要求啊,若是让辽国研制出火药,我们的优势岂不是荡然无存?”
“不,卖给他们!不仅要卖,而且狠狠地卖,多卖多赚!”
赵骏却笑呵呵地说道。
众人大惊失色。
吕夷简痛心疾首道:“糊涂啊汉龙,怎么能卖这样的东西给辽国呢?”
“我知道这是战略资源,但你们听说过先发优势吗?”
赵骏问道。
“没听说过。”
众人摇摇头。
“先发优势就是指领先技术和产品带来的持久的竞争优势!”
赵骏分析道:“火药从唐朝就发明了,但为什么到今天才被我弄出纯颗粒状黑火药呢?这就是技术原因,除非我和曾公亮还有火器司唯一一个知道秘方的档头做叛徒,不然辽国就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跨越那么大的技术壁垒,完成火药升级。”
“唔……”
赵祯觉得有道理,点点头道:“那我们是否必须严格控制曾公亮和那名档头?”
“那倒不至于,他们俩现在在火器司里面生活,周围都是军队,防守严密,而且除了我们几个,没有人知道他们清楚火药秘方。我已经对他们俩下了死命令,不许外传,甚至连让人知道他们清楚火药秘方的事情都下了封口令。”
赵骏笑道:“火器司那边应该是安然无恙,就算辽国人偷偷潜入进去,抓了几个工匠都弄不出来,因为这些工匠每个人知道的工序都不一样,即便是凑齐了所有工序的匠人,他们连先后顺序以及比例都不知道,拿什么来研究?”
“这样就好。”
众人放下心来,只要辽国人搞不到火药配方就行。
但下一秒,大家就又把心提了起来。
因为赵骏说道:“先卖原材料,等他们弄不出来,再过几年我们把完整的火器配方卖给辽国。”
“连火器配方都卖给辽国?”
众人面面相觑。
赵骏解释道:“还是先发优势,再过几年,我们就能想办法先进行小规模工业革命,摸索出更好的钢铁,制造出更好的火炮、枪支弹药,到时候火药卖给辽国,他们依旧处于火器劣势之下,想追上我们的脚步,难如登天!”
大宋最大的优势就是赵骏知道未来发展,所以除非辽国那边也有个先知,否则在研发上就永远要慢大宋。那大宋为什么就不能把落后技术卖给辽国呢?不仅能狠狠地赚一笔,还能卖各种材料。
比如硝石、硫磺,从日本进口过来,转手卖给辽国。等将来火器发展得更好,别说原材料,火药都能卖给对方了,就跟后世先发国家与后发劣势国家一样的情况。
到时候辽国被死死拿捏,最多也就是个原材料出口国而已,等大宋强盛起来,凭借碾压级别的技术优势,将辽国灭亡吞并,也是轻而易举了。
第240章 你就是东风
几日后,朝廷对于和谈的一点小要求也送往了前线。
赵骏在信里告诉了范仲淹,他可以暗示辽国那边让他们国内自己宣传宋国在继续送岁币,且还是“献”或者“纳”都无所谓,但必须得加钱!
至于宋国国内肯定是不承认的,反正辽国用什么借口都行,比如他们可以自己宣传宋国是为了面子才说取消了岁币。
但不管怎么样,辽国想要这个面子,就得给钱,否则就别怪大宋这边把他耶律宗真的脸打烂。
谁让他们在战场上输了呢?
军人在战场上拿不回来的东西,光凭你外交家的一张嘴就想通过谈判拿回来。
做梦呢。
范仲淹得到了朝廷的回信之后,浏览了一遍觉得没什么问题,就立即送往了析津府。
很快耶律宗真也得到了宋朝那边提的条件,他觉得多加五万贯太多了,于是又和范仲淹这边进行了拉扯,希望能少付一点。
然而这些统统都被范仲淹拒绝。
开玩笑。
这可是赵骏提出来的条件,那就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谁能改啊。
于是又过了十多天,耶律宗真最终还是艰难答应了宋国的要求,选择用钱息事宁人。
因为后方又有几个大部落叛变了,实在让他绷不住。
耶律宗真也是无可奈何。
事实上此时辽国的形势比他想象的还要严峻。
历史上耶律宗真跟西夏的第一次贺兰山之战,辽军大败而归,后方就有几个部落叛乱。
要不是李元昊国贫民弱,没能力给予辽国后方叛乱支持,而是选择马上向耶律宗真上表讲和,让耶律宗真可以从容回去平叛,恐怕辽国即便不死也要元气大伤。
大宋跟西夏可不一样,有的是钱支持辽国后方的叛乱。
到时候耶律宗真去草原平叛,东北就造反。去东北平叛,草原又造反,疲于奔命。
所以耶律宗真要是眼下不服软,等到今年下半年,辽国后方到处都是烽火狼烟的时候,有他哭的时候。
便在这种情况下,两边算是终于商谈好条件。
宋国朝廷这边了与辽国和谈事宜后,立即宣布了此次军事以及外交上的大胜利,通过邸报、报纸将消息传遍天下。
听到这个消息,满朝文武都是不敢置信,谁能想到与辽国的和谈真的能实现呢?
而民间百姓则是欢庆不已,纷纷称赞朝廷的英明。
一时间原本怨声载道的民间顷刻间又沸腾了起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对此事的议论纷纷,民心士气更是高昂到了极点。
实在是大宋受了辽国太多屈辱。
从高粱河之战,再到澶渊之盟,大宋一步错步步错,被辽国把刀架在脖子上,逼着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但在今日,大宋可谓是一雪前耻,大败辽国不说,还取得了如此大的外交胜利,让两国从曾经的不平等地位,一下子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让忍受了多年屈辱的大宋百姓自然兴奋到了极点。
赵祯、赵骏和范仲淹三人的名望,在民间也是日益高涨。大宋各地都在传颂着官家的英明神武,赵骏的高瞻远瞩,范仲淹的百战百胜。
赵骏和范仲淹可以理解,毕竟一个行走天下期间积累了民望,再加上坚定的主战派,此次和谈的条件也是赵骏提出,强硬的姿态早就已经响彻在汴梁百姓心中数月已久。
范仲淹则是打赢了宋夏战争,又打赢了宋辽战争,军事才能的强大印刻在了百姓的心中。
那跟赵祯什么关系呢?
皇帝嘛。
范仲淹和赵骏自然要把这一切的功劳归功于咱们大宋皇帝的英明果决。
报纸上范仲淹和赵骏撰文,都是把赵祯吹得快上天。
百姓们又不知道真相,还以为真就是赵祯力排众议,选了范仲淹去打仗,选了赵骏来主政,纷纷夸赞官家的知人善用,浑然不知道这厮一直是个软骨头。
赵祯听说了民间对他的称赞笑得快合不拢嘴,选了富弼为使者,浩浩荡荡前往北方,与辽国签署了合约。
于是在康帝元年六月底,富弼带着使命前往了辽国析津府。
双方签署明面上的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