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脑被掏空
开闻禅师也不隐瞒,直说道:“其实没什么关系,不过大黑天手中有一个嘎巴拉碗,其中有血,有一次大黑天不慎将血洒出,好在只有一滴落到了地面。”
“这怪石,便是被大黑天洒出的一滴血所触碰,由此出现了些怪异,荼吉尼天见状,便将其收起,但是在最近,我受荼吉尼天的嘱咐,前来将这块石头放置在此处,等待有缘人,但具体是怎么想的,这佛雕又有什么效用,贫僧着实不知。”
说到了自己不知道这件事,开闻禅师一直摇头。
而李启则从其中提取出了更多的信息。
大黑天手中捧着一个碗,是用头骨雕刻而成的嘎巴拉碗,里面盛装着四种魔头的血,也就是五蕴、烦恼、死亡、天魔四个魔头。
没错,里面甚至有天魔之血。
这个碗其中的血,象征大黑天之智慧,是说他曾经饮食“四魔”之血,并且成功化解了其中的魔念。
不过这些都只是大概的记叙而已,无法通过这个来判断大黑天的跟脚,非常可惜。
实际上,就连这些知识,也是因为李启是巫神山公子,所以才有资格接触,否则的话,对外界人来说,光是大黑天这个名字都能算作某种隐秘了。
现在……开闻禅师说,大黑天洒出了四种邪魔之血,滴到了这块石头上?
和天魔有关系吗?
应该没有吧?按理说,大黑天是佛门镇魔的护法神,虽然他本身是佛魔一体,但却和其他魔头是敌对的……可是,那是四种魔头的血啊……
第365章 心境变化
听见开闻禅师说了这个怪石佛雕的来源,李启只觉得一阵头痛。
理论上来说,会被大黑天捧在手心,说明其中的天魔血应该已经被彻底镇服了,不然大黑天哪有胆子喝下去?
他手中的四魔之血,滴出来之后,应该就和其他魔头没关系了。
也就是说……这其实是大黑天安排的?
也不好说,李启和大黑天无冤无仇,一个禅智和尚而已,对大黑天来说,存在与不存在都无所谓,没必要因为这个专门来算计李启吧?
而且,开闻禅师也说了,这不只是大黑天,实际上这块怪石佛雕,大黑天根本没有在意,是荼吉尼天收起来的。
这块石头被收起来不知多久之后的现在,荼吉尼天才吩咐开闻禅师,将这块石头送到了百越来……荼吉尼天,也是一位佛门大能,事情是因荼吉尼天而起?
扑朔迷离。
说实话,李启根本分不清。
既有可能是天魔,也有可能是五蕴,烦恼,死亡这些魔头,还有可能是大黑天,或许荼吉尼天。
线索不足,没办法判断。
所以李启干脆放弃了这个想法,没必要去找这个,反正也找不到。
于是,李启抬头,再问:“敢问禅师,我之前参悟这块佛雕,从中悟出了不少东西,这是佛雕的特性,还是你们刻意在上面布置的结果?”
“我发现,我悟出来的东西,和其他人悟出来的东西不一样,可见这佛雕并非只有一种传承,实际上,就在之前几个时辰里,我已经从这佛雕中悟出了七八种不同的观想图,我还看见其他人在其中找到了金刚白象之力,那可不是观想图,说明除了观想图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触及佛雕的力量,这里面,究竟是何物?”
李启的这个问题相当直白,一般来说都不会这么发问的。
不过,这次李启觉得可以问的直接一点,毕竟事涉魔头们,含含糊糊的容易被坑。
“原来施主是在纠结这个,那施主可曾听过五蕴魔。”开闻禅师问道。
“自然知道。”李启点头。
作为学霸,李启读过很多很多书,知道的东西比天下的绝大多数人都要多。
他立刻意识到,开闻禅师是在说,那一滴魔血,和五蕴魔有关。
所谓五蕴,便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色蕴是一切形色,受蕴是一切心情,想蕴是一切思想,行蕴是一切动机,识蕴是一切认知。
按照佛门的说法,是五蕴组成了人自己所认识的这个世界。
因为,佛门认为,人不能看见“真实”的世界。
你的眼睛能看见诸多颜色,但颜色是物体的真实吗?
显然不是。
你能吃到盐,尝到“咸味”,那么,咸味是盐的本质吗?
很明显,也不是。
人只能用自己的孱弱的感官,有限的感知来认识这个世界,人所看见的世界,终归是浅薄的,片面的,是虚假的。
人怎样认识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在人眼中就是怎样的。
瞎子觉得世界没有光,聋子觉得世界没有声音,都是如此。
所谓“一心无挂,四大皆空”,都是这般写照。
而五蕴,便是有限的感知,在人的心灵上产生的映照,人接受外界的信息,然后在五蕴之中投射出来,最终通过五蕴来认识到这个世界。
人自己无法察觉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只能通过五蕴来片面的认识这个世界。
惟有通过觉悟,以及佛法,才能够见识到世界的本质,让人即使没有对应的器官也能照见真实。
这个追求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
而五蕴魔,就是根植于众生五蕴之中的魔头,能够干扰人对外界的感知,阻碍人去认识到真正的世界。
等等,这样的话——李启突然瞪大眼睛。
也就是说,五蕴魔,在某种程度上才是擅长幻觉的魔头。
那么,天魔的话就是真的,自己之前对天魔的认知有错误。
欲界不是幻觉,欲界的东西是真的!
认为欲界是虚假的,那反而会中了天魔的招数。
而五蕴魔所营造的事物才是假的,那是没有一个客观实体的东西。
客观实体!
李启马上闭上眼睛,他想到了一些东西。
而这时候,开闻禅师却有些感叹般的说道:“施主还真是厉害,居然能够悟出七八种,怪不得能成为巫神山公子,这般天赋,当真出众。”
“不过——”开闻禅师似乎还想说什么,但他发现李启闭上了双眼,所以突然住口了。
因为他发现,李启突然陷入了某种思考的状态。
所以,开闻禅师也不打扰他,任由李启思索。
这算是长生者们的常事了。
长生者们在一起论道,持续个几十年也是常有的。
特别是五品以上的好友论道,有时候一方突然陷入沉思,长考个七八年才说一句话也并不稀奇。
但开闻禅师还是有些惊异。
这什么天赋啊?就算是巫神山公子,那也有点离谱了吧?
他不过说了一句五蕴而已,这区区七品的年轻人到底想到什么了?
按理说,顿悟只是表象,本质上是过去无数的积累到了,才能有那灵光一闪,所以无论什么天才都应该先积累,再点燃,最后升华。
若思想是灿烂的火,那知识便是下方的柴薪,再多的灵感,也得有足够的底蕴来支撑才是。
七品的底蕴,能有多少?
他的年龄,在开闻禅师的眼中也清晰可辨,不过三十岁出头而已。
就算三十年,每天十二个时辰不停,所有时间都在学习积累,又能学多少?
对比起那些数百年如一日研究的,他的底蕴太浅薄了,不可能支持他一次又一次的顿悟的。
所以开闻禅师才如此惊讶。
实际上,李启自从到了尊佛山之后,就一直在他的注视之下。
他亲眼看见此人在十几个时辰前顿悟过一次,就在昨天,他从怪石佛雕之中悟出了许多的高深法门。
而现在,他又悟了?
这是何等的资质?他是佛子不成?
只是,这和尚不清楚的是,对李启而言,怪石佛雕的事情,根本算不上“悟”。
无非就是根据已有的信息,按图索骥而已。
所谓的“悟”,是从已有的信息,推导出没有的,但是又对自己很重要的东西,比如有一个数学猜想,先有这个猜想,然后有一天,突然顿悟出了答案,将猜想变成了定理。
而拼凑三十二相这种事情,李启根本就是当家常便饭来做的。
把数学猜想变成数学定理,算得上顿悟。
但是,仅仅是把一道有点难度的数学题解开,那就远远称不上顿悟了。
对天才来说,这事儿就这么简单。
而且最可怕的是,数学上的顿悟,想要具备现实意义是很难的,但在个人伟力的世界,这样的顿悟带来的是恐怖的提升。
一个数学公式,要转化为现实可用的机械工具,需要很多年很多年的努力,如何将公式原理转化为工具生产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然而在个人伟力身上,这个过程却几乎没有,几乎所有的工作其实都是在大脑里面完成的,只要修行者自己完成顿悟的那一瞬间,他就可以让自己顿悟出来的原理在现实中发挥巨大的效果,省略了工具化这一部分。
所以,能够经常开悟的天才,其具体实力提升也相当惊人。
所以开闻禅师羡慕的看着李启。
对李启屡次三番的提升,他就只有归结于李启的资质了,归结完后,再感叹一句……不愧是巫神山公子。
能够与佛子们并列的天才,整个天下最精锐,诸天万界中都首屈一指的天才们,和自己确实没得比。
不过,这一次李启醒的特别快。
因为他只是在思考那三十二相之间的差异而已。
他将三十二相分别拆开,然后又以佛门的思维一一比对。
三十二种不同的相各自拼接,能够产生许多种组合,再将这些组合排列,列成表格……通常这种工作需要用纸笔,不过现在的李启已经可以通过纯粹的心算来进行推演了。
到达七品,带来的可不仅仅只是寿命和神通的改变,他的思维速度也加快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