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鸭西楼
“呵呵呵,胡相乃是天命之人,你朱重八早就惹得天怒人怨,信奉妖道,打压圣学……
尔等昏君,天下人当诛之……”
君臣二人隔着一道墙说话,也算是仁尽义至。
凌说一边说话,一边看着手下们努力破门。
双方的对话,不过是在拖时间,凌说见短期内无法打开,干脆心一横,道:
“放火!”
手下闻言,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火油,朝着窗户上和墙壁上扔过去。
不多时,御书房连带着武英殿,都没入火海之中。
御书房里,朱元璋的身体是颤抖的。
他并不恐惧面对生死,在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早就看淡了一切。
只是面对一个压根想不到的人的背叛,还是让老朱感慨良多。
“陛下,准备走吧!”
张异提醒已经逐渐被火海淹没的朱元璋,老朱回头,深深看了他一眼。
这次,是张异第二次救下他的性命。
张异指着御书房角落的一处地道,请皇帝进去。
朱元璋不走,其他人楞在原地,也不会走。
“父皇,朝廷还需要您主持大局!”
朱标再次劝说老朱,老朱冷哼一声。
他身上的那些软弱全部消失,而是恢复了君王的冷酷。
老朱脱下身上的龙袍,交给张异,然后进了地道。
其他人也跟着鱼贯而入。
此时的皇宫,早就乱成一团。
当朱元璋他们出现的时候,已经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院。
“这里是宫里的什么地方?”
朱元璋随口问道,张异回答:
“距离坤宁宫不远……”
“依然能听得到杀声,这些人是准备将我老朱家灭种呀!”
“武英殿着火了,陛下被贼人杀了!”
“陛下被贼人杀了!”
宫里的人心惶惶,太监和宫女奔走。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外边的动静,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皇宫,本应该是他的地盘,这里出事,意味着他这个皇帝彻底失去了掌控。
而且,外边有他的军队,他的侍卫。
可从凌说背叛开始,他已经没有办法信任任何人。
“陛下,胡惟庸也好,凌说也罢,他们不可能控制住所有的人,但咱们现在当务之急,是找到信任的人……”
张异走到朱元璋身边,提示老朱。
信任的人?
在哪?
当凌说叛变的瞬间,朱元璋已经无法确定真正谁才是真正值得信任的人。
“你是不是也给朕安排了逃生的路子?”
朱元璋回头盯着张异,作为皇宫的设计者,张异能让他逃到这里,想来肯定也有出宫的路子。
“其实臣给过陛下图纸!”
张异低下头,回答朱元璋的问题,老朱这才想起,确实如此。
不过他日理万机,压根就没思考过这个问题,这些逃生的地道,是君王最后的底线。
可大明就如初升的朝阳,朱元璋压根没想过他会用上这个手段。
“你做得很好,那你认为,朕应该如何?”
“陛下如果信不过宫里的所有人,那不如等等……
这座皇宫,不是上百个倭寇和凌说能只手遮天。
也许等着,才能看到许多精彩的画面!
不过,找一个信任的武将掌控大局,依然是最关键的事!
这个人,应该从外边找……”
朱元璋无声点头。
他望向坤宁宫的方向,张异知道他想什么,说:
“只要不是彻底闹大,胡惟庸不会去动女眷!
毕竟,他一个没有根基的文官,想要掌控失去皇帝之后局面,需要的是大义的名分!”
张异的声音冷静而残酷,老朱默默点头。
他没有说出,但老朱能听得出的一些没说的话,莫名沉重。
“出宫!”
朱元璋下了决心,对张异说道。
张异无声点头,他将老朱带到另外一个入口,准备着出宫的事。
在地道里,朱元璋一直沉默,等过了许久,张异打开一道门。
众人鱼贯而出。
老朱呼吸着外边的新鲜空气,脸色越发凝重。
“几千个倭寇,就能将朕的国都闹成这样,真是讽刺!”
外边火光冲天,依然乱成一团。
老朱正在感慨的时候,突然,大门被打开。
包括张异在内,其他人纷纷提刀,准备应付这些人。
“姚广孝!”
张异反应最快,一眼认出了姚广孝,旋即,他认出姚广孝身边另外一个人,周通。
“皇上!”
周通见到朱元璋,身躯震动,他第一时间冲到朱元璋身边,倒头就拜。
“皇上……”
周通泪流满面,十分激动:
“皇上,微臣终于找到您嘞!
外边都在传,您已经被反贼烧死在武英殿中……”
朱元璋漠然道:
“那现在城中是什么情况?”
“凌说控制了宫里,李大人带着的兵马进不去皇宫。
宫外,那些倭寇还在捣乱,不过已经大势已去!
现在唯一的问题在于,城内谣言四起,
如今百官也聚集在城外,让凌说开门……
不过凌大人说因为分不清敌我,不准备开门……
我们这些人,被凌说反咬,说是谋逆的同党,正在被大肆追捕!
春秋学院被抄了,春秋一脉的官员,也全部锒铛入狱。
国师的产业,也全部被这些人占据了……”
周通将城里目前的情况都说了一遍。
众人默然。
如果不是老朱被张异救出来,这场暴乱不可谓不成功。
在不知道谁是主事者的情况下,胡惟庸身为宰相,凌说身为锦衣卫的副指挥使,正好是收拢人心的最佳人选。
他们稳定了政局,接下来就是如何掌控这个帝国的事。
“胡惟庸想要做到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朝中的文武又不是傻子……”
朱标义愤填膺,忍不住抱怨。
不过,没有人接他的话,张异,姚广孝,朱元璋三人,早就明白了这件事的真相。
“朕得罪的文臣太多,哪怕是他们看出什么,大概也会默认这个结果!
这个结果,对他们有利!”
老朱亲口,打破了朱标的幻想。
朱标液变得沉默不言起来。
这些年朱元璋一直在挤压理学一脉的文官的生存空间,这是改革的阵痛,但也是那些人的末日。
胡惟庸这件事,不管他们是不是看出胡惟庸谋反。
只要老胡做下这件事,对于许多人而言,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