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鸭西楼
朱元璋在合适的时机转移话题。
“对了张异,这是什么?”
朱元璋从袖口里拿出一个东西,放在桌子上。
张正常,张宇初父子定睛一看,却是一根像是筷子一样粗细的小木棍,不过木棍被人用刀削过,露出里边黑色芯。
“这是什么?”
张家父子二人也好奇不已。
张异一看,这不是黄木那天顺手带走的铅笔吗?
他因为张正常视他为煞星的关系,从小叛逆,这导致了龙虎山虽然也请先生上来教书,却对他不算友好,张异戏弄了几次先生,这山上也没有人教他读书写字了。
虽然以前过的日子挺舒坦,但有时候需要书写画图的时候,张异深感毛笔难用,所以他自己就做了几支铅笔。
“这是铅笔!”
关于铅笔的事,张异没有什么曝光压力,他懒得去编造什么神仙授法的故事,直接说:
“这是我从天书中看到的技术,被我学过来,这同样是未来的技术!”
“嘶!”
除了张异,在场众人都倒吸一口气。
“这是未来的人使用的笔,好怪呀!”
张宇初望着桌子上的笔,充满好奇。
张异一笑,铅笔确实是未来的技术,现在距离铅笔的雏形石墨铅笔棒问世都要将近二百年,而从铅笔棒到现代铅笔的进化,又是将近三百年后。
“这是来自于五百年后的人们用的笔!”
“五百年?”
朱元璋的表情不淡定了,他拿出这根铅笔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多想。
铅笔他用过,是一种比较好用的东西,但也仅此而已。
铅笔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张异告诉他,这是五百年后的技术。
他想起种痘法,眼神变得不一样了。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张异能窥见未来是实实在在的,容不得半点怀疑。
这家伙能将未来的技术提前带到这个时代?
朱元璋想到背后的意义,头皮发麻,这要是能得到一些关键性的东西,大明的国运,简直不敢想象。
“五百年后,是什么样的世界,大明还存在吗?”
大家对未来的世界充满好奇,朱标率先开口提问。
张异早有心理准备,他摇摇头:
“我也不知道,我能看见的东西只是片段,天书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让我看见未来……”
“那你看到的片段,是什么样的?”
“我见过比山还高的楼,见到铁鸟在天上飞……百姓丰衣足食,不再受饥寒困扰……”
张异随口说了一些未来的片段,直把一群人说得懵逼。
这种世界真的存在吗?
如果张异说未来大家都生活在洞天福地之中,御剑飞行,也许他们还更能接受一点。
人的想象力是有边界的,任由朱元璋他们如何想象,也无法想象出一只铁鸟飞天的情景,他们还想再问,张异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更多。
老朱等人若有所失。
不过朱元璋并不绝望,张异今天看不到,不代表以后看不到。
他将张异留在身边,不就是为了这种可能?
“铅笔!”
再看这支笔,朱元璋心中的想法就不一样了,他本来觉得这种笔只是有趣,别出心裁,但并没有多好。
事实上张异也明白这个道理,如今这个时代,知识的垄断权掌握在“士子”这个阶层,铅笔这种工具笔其实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
士子们看不上,用得上的人很多都不识字。
张异不过是自己做出来自己画图而已,硬笔确实有硬笔的方便之处,但不适合这个时代。
“我用过这种笔,有些别扭,不过如果习惯之后,书写速度会快上不少!”
“张异,这笔的制作方子,我可以跟你买下来,我负责将这些笔销售出去如何?”
朱元璋的提议,张异自然不会不同意。
他现在缺钱,将这个房子卖给黄和,还能得到一笔钱。
张异找来纸笔,将方子写下来,关于如何压缩笔芯的方法,张异也毫不保留。
朱元璋很满意张异的上道,说:
“回头我让老大将银子给你送过去,若我生意做得不错,你每年也有分红!
你看,五百两如何?”
铅笔的制作方法并不算太重要,但老朱想要从张异这里开一个先例,这个先例是能保证张异从天书中每看到新的技术,都可以贡献出来。
如果这次寒了张异的心,以这小兔崽子的性子,肯定不会再随意显摆。
张异大喜,五百两银子在明初算不少了,铅笔制作的技术对于他来说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能卖银子最好。
而且这位黄叔叔门路多,自己身为道士的身份将手中的技术变现而已不方便,此时正好。
张异写完配方,也收了管家送来的银子,
这顿饭算是吃到尾声,他见老朱收起方子,顺口一问。
“叔叔是准备将东西销往何处?”
老朱故作神秘:
“你忘了,我来京城最开始走的是谁家的路子?”
常遇春?
张异若有所思,看来朱元璋是想把铅笔往军方这边卖呀!
第64章 衍圣公的打算
铅笔这种硬笔,如果百姓的识字率上来了,其实比毛笔方便。
不过在儒家士子垄断了知识传播权的时代,铅笔注定不会有太大的发展,除非未来皇帝扫盲,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张异并不看好铅笔的使用,
往军中卖,这好像是一条路子,这玩意如果让斥候带在身上,可能会比木炭方便一点。
张异没有多问,他知道老朱这种商人,未必会将铅笔当成赚钱的手段,说不定亏本贡献出去,还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但这一切和他没什么关系,常家也好,他其他的门路也罢,张异并不关心。
关于常家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张异已经告知了,怎么做是黄和自己的事。
酒过三巡,侍卫来提醒朱元璋应该回宫了。
张正常也收到暗示,知道自己该离开。
“张兄,你明日要进宫,圣上一定龙颜大悦!”
朱元璋临走前握着张正常的手,送上祝福,张正常百感交集,龙颜大悦还是龙颜大怒,不还是您说了算吗?
“皇上,徐将军他们的队伍,明日早晨可以入城!”
检校给朱元璋报告了徐达一行人消息,朱元璋眼睛眯成一条线,嘴角的笑容很是玩味。
“明日午时,安排孔克坚进宫,张正常晚上一些!”
皇帝说完,径自上了车,留下诺大一个黄府和若有所思的高见贤。
……
应天城外,某个驿站之中。
一位老者望着远处应天府若有所思。
“衍圣公的身子好些了吗?”
老人的身后,站着一位三十多岁,身材英伟的男子。
老人没有回头,面对身后大明军中第一人徐达,他始终有些怨气。
不过形势比人强,当应天府那位皇帝通过徐达带来那句话,他不得不在形势未明朗的情况下,被迫前来应天朝见大明皇帝。
他心不甘,却也不敢不从。
一路上,他借着身体抱恙,已经拖了一些时日,但路再漫长也有走完的时刻,眼看应天府近在眼前,孔克坚心中的烦躁也日渐郁闷。
“身子已经好了一些了,也不敢不好,毕竟大明天子都说了,老夫的病再不好,就是看不起他了!”
孔克坚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丝怨气,徐达如何听不出来?
只是他不会,也不想参与到他分外之事,所以才会难得糊涂。
同时,他也为眼前这位衍圣公感觉到一丝惋惜,他也明白孔家的人有自己的骄傲和自信。
自信儒教成为天下正统之后,至圣先师的子孙天然拥有读书人的优待,这种优待,随着一代一代皇帝的封赏,已经变成孔家人的自傲的资本。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孔家。
只要他孔克坚不涉及谋反,就算那位皇帝再对自己不满,该给他的东西依然会给。
他不甘心的是蒙古那些土包子给得更多,让一直被供养在神坛上的孔家人,很怀念权势的力量。
徐达不懂孔家的骄傲,但他却熟悉那位发小。
恐怕这位衍圣公会很失望。
“徐将军,老夫倦了,就让我儿在这陪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