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408章

作者:东鸭西楼

  朝天宫一个僻静的小院中,抱病在床的老张,正在跟儿子下一种叫做五子棋的玩意。

  “圣旨到……”

  外边传来王公公的声音,老张马上跳起来,往床上躺去。

  张异收拾下自己的衣服,赶紧出去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约,龙虎山天师张正常,目无法纪,攻讦上官!

  此等无良之行,实在有失道人风范,朕责令张正常闭门思过十五日,钦此!”

  老朱的圣旨很有他个人的风格,不说废话,情绪很多。

  张异代父亲接过圣旨,反而松了一口气。

  闭门思过,这不是睡觉有人送枕头?

  跟他猜想的一样,朱元璋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太过为难老张,尤其是父亲装病的情况下。

  送走王公公,老张从病床上起来。

  张异将院子的门关上之后,此地就再无外人。

  “你这臭小子,邪门歪道果然有你一手!”

  事情尘埃落地,老张的心情也好起来,他重新走到棋盘前坐下,安心品茗。

  “有这件事顶着,至少爹你的风评不会被害,但同样没有坏陛下的好事!

  虽然得罪了宋夫子,但这件事无关大雅!

  陛下这罚你闭关半个月,您;连应付那些和尚道士都免了!”

  老张叹了一口气,张异让他主动去找宋濂麻烦,故意起冲突,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不过宫里的责罚不痛不痒,又隐约帮他解围。

  似乎皇帝也认同他的做法。

  既然皇帝是铁了心要削僧道的权柄,他作为道教领袖,自然不开心。

  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听张异的话,给龙虎山留条活路也好!

  “接下来,就只是等了,贫道被皇帝这一禁足,清明都过了!”

  “没错,有十五天,足够这场大辩论进入白热化阶段,我龙虎山合法置身事外,就看那位刘道长,还要不要冒险……”

  张异呵呵笑,将问题转到刘渊然身上。

  “刘道长想要留下影响力,他就要自己去争才行,总想搭着龙虎山的便车,那可不行……”

  张异落子,然后大声叫:

  “爹,你输了……”

  ……

  “看来,只能贫道入宫求皇上了!”

  张正常与宋濂的冲突,仿佛就是油锅里浇了一瓢冷水。

  应天府内,关于僧道纳税的事,越演越烈。

  不过外边已经快打起来了,皇宫之内,依然风平浪静。

  深宫中的皇帝,仿佛并不曾听到外界的风风雨雨,就连百官上的奏疏,也如石沉大海。

  朱元璋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不说百官的奏疏,检校这种半公开的监察机构,朝廷也是人尽皆知。

  皇帝的暧昧,让文官们的心越发焦虑起来。

  朱元璋不表态,他们不自觉的加大力度。

  龙虎山的道观,因为皇帝的一道勒令闭门思过的圣旨,在这场风波中置身事外。

  可是其他佛道二门的人,却能感受到天空中越发凝滞的空气。

  刘渊然也是这场风波中,承受着压力最大的一个人。

  他是当朝宰相杨宪带过来引荐给皇帝,还被皇帝赐予道观的人。

  其他寺院的高僧名道,已经逐渐感觉到来自官僚阶层的压力。

  最明显的就是,许多人再也无法随意出行。

  僧道们出门的权力,来自于他们认识的达官贵人的权力,当这些人的态度暧昧的时候,就是大家都按照彼此的立场站队之时。

  刘渊然已经感受到这种来自于官和民之间的差异。

  他出行的权力,一来自于杨宪,二来自于那位陛下的特殊对待。

  事已至此,他似乎觉得,只能冒险一行。

  刘渊然虽然不比邓仲修,也不如张正常,但理论上,他是可以求见皇帝的。

  “师兄,你这样很冒险……”

  “可是,终归有人要站出来!”

  刘渊然拿着那份血书,出了道观,他一路走向皇宫,在门口跪下。

  “贫道刘渊然,求见皇上!

  贫道代表天下僧道,求皇帝给我等一个发声的机会!”

  他这一跪,让应天府上下震惊。

  这阵子热热闹闹的事件,虽然吵得震天响,但确实没有一个僧人道士,去闹到皇宫去。

  刘渊然这一跪,仿佛导火索一般。

  一股情绪似乎在所有人心中爆开。

  这一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逼着皇帝摊牌。

  甚至,朝中某些大员们,也期望这场争论能爆开。

  朱元璋把他们晾在一边的感觉,让人实在太难受了。大家都需要一个宣泄口。

  刘渊然从早上,跪到晌午。

  他整个人都快虚脱了,宫里依然没有消息。

  等待的人,心都沉了。

  此时,宫里走出来一位公公,宣布:

  “将血书交上来!”

  皇上回复了,刘渊然激动万分,他试图站起来,却因为腿脚麻木,跌倒在地。

  但他顾不得自己满身狼狈,他爬起来,双手捧着万言书交给太监。

  “好了。你回去吧!”

  太监收了血书,打发刘渊然走。

  这一盆冷水泼下,

  刘渊然傻眼了,其他在暗中观察的人也傻眼了?

  事情都酝酿到这种程度了,皇帝还准备装死?

  朱元璋没有装死,现在的他压根不会理会朝中的纷争,

  清明将近,他在准备他的诱饵,

  等待着猎物来临。

第281章 清明血雨,这是我大明的军队

  山东,胶州。

  有一批军粮因为各种情况,意外停在当地。

  大明的运粮军把守军粮,地方的知府知县也派人把守。

  这消息在周围的百姓中流传开来,却没有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大明北伐之后,有各种渠道从南方往北方运粮,虽然这条路走得比较少,但也没有多少人怀疑。

  大明的运粮军很放松,随着明军北伐成功,山东此时已经不再是去年的前线,而成为大明的腹地。

  在自己的国境之上运粮,基本没有敢打主意。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有些路过的百姓,却在不经意之间,默默探查着此地的一举一动。

  然后,迅速朝着海边靠近。

  而他们的动作,同样落在另外一批人眼中。

  “陛下说得没错,北地的百姓,想要归心,确实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我大明的百姓,却和倭寇互通有无,这实在令人伤心!”

  箭楼上,凌说放下手中的一个长长的筒状器具,幽幽叹气。

  他身边,胶州知县额头冒着冷汗,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你不必担心,本大人只是一名检校,此次前来,也只是当陛下的眼睛!

  大人没必要将本人的话语放在心上。”

  凌说的随口一说,知县可不能真随便一听。

  眼前的大人,乃是京城的检校,陛下的耳目。

  虽然检校在权力上,似乎并无多少实权。

  可能成为皇帝的耳目,他们就能影响许多东西。

  比如自己的前程……

  “大人说笑了,您是朝廷的使者,对整件事都有指导的权力,陛下的意志,必须您来传达……”

上一篇:长生:皇帝祂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