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鸭西楼
他黑起皇帝来是不予余力,可是黑起自己来,也绝不含胡。
张异虽然是道士,可他的立场却从不站在道士那边。
这货一直以一个旁观者,观察者的角度,超然于物外。
“咱们皇帝可是混过佛门的,他对宗教那一套也懂!
从他刚立朝就收拾我爹来看,陛下对宗教的警戒可谓是极重!
其实也许陛下自己都没意识到他为什么会本能警戒和打压龙虎山!
我认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他怕龙虎山从龙有功,在新朝就壮大起来!
其实蛊惑人心和起兵造反这点,龙虎山没有那个本事!
可兼并土地就不一定了!
事实上,我龙虎山从前朝留下大量的土地,其中有许多是不用交税的……
且拥有度牒的僧道,免税,免徭役,还有一定的田地免税!
如果老头子大量发放度牒,呵呵……
皇帝那不是头大了?
现在天下百废待兴,处处都需要人!
多一个僧人道人,那社会上就少一个生产之人!”
朱元璋赞许点头,张异这些话算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虽然寺院道观免税这种事情,从唐开始已经有了改善。
可寺院道观兴盛,依然有大量免税的土地,这些土地和土地上生产的人,其实对朝廷来说是消失的存在。
不打压僧道,难道还要让这种情况继续恶化?
张正常第一个送人头,老朱不打他打谁?
“所以,想要消除陛下心中的疑虑,就必须让咱们变得有用起来!
就如那些士大夫一般,君王给他们一定的免税额度,也是因为认可他们的价值!
咱们总不能靠着虚无的净土和时候升天去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种东西在国家动荡的时候,也许可以麻痹百姓,维持统治!
在新朝,一切都要为生产服务!
搞钱才是朝廷的第一要务,咱们龙虎山把自己定义为能指导生产,能参与到天下休养生息的社会分工中来的指导者!
也是给自己谋个出路!
让自己成为生产者的一部分,才是真正的出路”
老朱没想到张异的思想觉悟如此之高。
这种直觉自省,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窥视未来能够言说。
他的说法,其实也将宗教和君王之间的关系给说得非常清楚。
君王需要宗教安抚人心,所以给僧道二门和类似的教派免税,将他们脱出生产者的范围作为报酬。
可也是因为这个规定,导致僧道二门有个悖论,
就是理论上佛道二门大兴的话,他们就是在抽天下的血。
任何皇帝都不会放任这种事情发生,所以必须控制。
类似让僧道纳部分税收,用度牒制度控制僧道的数量,这些都是统治者的手段之一。
可是张异却为朱元璋提供了另外一个思路。
为什么不把僧道变成生产者。
这个想法很疯狂,毕竟佛道二门,大部分人的身份都是出家人。
正一道是个不择不扣的例外,但也因为这个例外吃到很多好处。
如果皇帝动这千古不变的规矩,大概率也会引起很大的反弹。
上次有人动寺院的利益,还是武则天之事。
“生产者,可僧人倒是不事生产,该如何界定?
难道还能让他们服徭役不成?”
朱元璋试探性询问,张异道:
“任何界定生产者和不生产的价值,用税收就行了,所谓税收减免,在我看来是朝廷给自己挖的最大的一个坑!
这些东西确实给了一些人特权,这种特权也确实应该是他们应得的!
可这个应得的,如果失控,那就是大问题了!
不拘僧人,士大夫身上的税收减免,也是一个道理!
其实每个王朝的毁灭,都是从收不上税开始。
可为什么收不上税?
说白了就是勋贵、宗亲、寺院、高官他们兼并了太多的土地!
朝廷能收上来税的土地,大概也就七八百顷左右,如果把杂七杂八的算上,也就是一千出头!
如果僧道占一点,勋贵占一点,宗亲再占一点!
朝廷的税基其实一直是缩水的!
朝廷收不上的赋税,那就落在已经所剩无几的土地上耕种的百姓身上!
一方面,百姓活得很苦!
一方面,朝廷过得很穷!
到后来,可不就是崩盘呗!
让天下人皆有所产,贫道觉得很有意义!
本来生产力就不咋样,还养着一堆特权……”
张异只是随口一说,朱元璋却认真听进去了。
他听过张异说起明末的片段,却很少去想这些事情的根源在哪。
其实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代王朝覆灭的原因也是大同小异。
“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朱元璋问,张异却笑笑没有回答。
毕竟科举都没开始呢,明清那种将秀才举人高高抬起的制度自然无从说起。
在他看来,老朱当时将读书人的地位进一步抬高,甚至让他们在生活中拥有特权这件事,也是君权强化之后,对于读书人权力的一种让渡。
毕竟他们家的官也不好当,明初当官也不见得是多吃香的事。
但是这种让渡,也是后来大明陷入财政危机的根源之一。
虽然皇帝为了中央集权做了很多努力,甚至连宰相制度都废除了,明朝的皇帝确实获得了比前代更大的权利。
大到嘉靖可以数十年不上朝,朝廷依然不乱。
大到看似权倾天下的严嵩、张居正或者某些大太监,其实皇帝想要对付他们,也很容易就能拿下。
可抬高了有功名的读书人的地位。
却等于也让地方做大。
华夏自古本来就皇权不下县,抬高那些人,等于让乡绅的地位在基层,比前边的朝代更大……
那些乡绅,大地主们一边受着朝廷的盘剥,一边盘剥百姓。
地方的农税和商税,到后期基本被地方截留,
根本落不到朝廷口袋里。
很多影响深远的政策,其实根源就在洪武皇帝这里。
但这种事他懒得说,也不好说……
朱元璋见追问不得,换了个话题:
“难道你还想给自己来一刀,让陛下对僧道纳税?
只是这件事会不会导致天下民心不稳?”
张异笑道:
“只有一个集体尾大不掉的时候,才会出现左右为难的情况!
一般而言,开朝之时,就是从根源上解决很多问题最好的时候!
尤其是咱们大明,因为得国正,其实很多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容易!
只是皇帝的私心重了点,他搞出来的宗室问题,就是标准的丢了西瓜捡芝麻!
就如三武一宗灭佛,佛门的问题是谁造成的?
还不是前任一层层给佛门加码,造成如今的局面?
所以说呀,人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谁知道自己当时觉得英明的决策,在百年后会显得多愚蠢?”
张异只是随口吐槽,老朱却面红耳赤。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家伙句句不提他,句句不离他。
“生产者……”
“贫道让正一道的道士们,教导百姓识字,或者教导他们一些农耕之类的知识,就是让他们成为生产者!
他们在这个社会的循环中,是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
贫僧觉得,既然这天下人如此少,休养生息也正当其时!
没道理有些人天生就该是被供养者,人家士大夫集团多少都还干点活,在生产力系统中贡献自己的作用呢……
当然,贫道不是说僧道没有在社会中起到作用,他们安抚人心,替君王稳固民心也会是他们的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