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鸭西楼
“可!“
随着皇帝点头同意,刘伯温,许存仁和宋濂都松了一口气。
“父皇,那要给张家子取什么别号好?”
老朱想起张异那个家伙,在书桌上写了一个“易”字。
“易同异,就叫他易先生吧!至于这十几本教材,叫《算学十二册》”
“易,周易?”
刘伯温和宋濂对视一眼,看起来皇帝对那个孩子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他们吁了一口气,这件事能解决就好,若不然张异的身份暴露出去,恐怕又是一场轩然大波。
别说外边那些不知情的人觉得丢人。
宋濂身为大儒,都为这件事汗颜。
“许存仁!”
朱元璋叫了许存仁一声,后者赶紧躬身听训。
“国子学增算学博士二人,你列个推举名单给朕,不管那些人同不同意,都把名单呈上来!
如果他们不同意,就别怪朕让他们丢人了!”
老朱将话音中的杀气,隐约可见……
众人知道,那些因为算学入科举对许存仁消极应付的人,可能让朱元璋动了杀心了。
“是!”
许存仁低头应是。
同时宋濂提议道:
“陛下,既然算学入科举,臣还有一事!
臣蒙陛下看重,为太子殿下和诸位皇子教学,但算学一道,臣确实不懂!
陛下在为国子学寻找算学导师的时候,不妨给宫里的皇子们寻找算学老师……”
朱棣,朱樉等皇子,本来在一边吃瓜,听闻他们也要学算学,顿时哀嚎遍地。
“可!”
皇帝觉得宋濂说得有道理,将这件事给定下来。
该商量的事都商量好后,刘伯温等人离开御书房。
“父皇,那个张家的次子很厉害,我们能见见他吗?”
“父皇,要不让他进宫教我们读书吧……”
“我听常家姐姐说,他会道术,他可以让符咒飞起来,在空中点火!”
“哈哈,还有常家哥哥,每次提到那个小道士就恨得牙痒痒,我不喜欢常家哥哥,所以我觉得张异是好人……”
没有外人在,朱樉他们几个围着朱元璋,纷纷打听关于张异的消息。
朱元璋板着脸:
“你们几个最近都无法无天了,还想教朕做事?”
“都出去,张异又不是功勋子弟,如何入宫,你们再出馊主意,小心我教训你们……”
朱标和朱元璋父子二人一板起脸,几位皇子害怕了。
“父皇,我们去读书了……“
朱棣最有眼力劲,一看情况不好马上就跑。
朱樉和朱棡反应过来,也跟着跑出去。
只有朱橚反应慢,等他想跑的时候几个兄弟都没有人影了。
“父……父皇……那我也去读书了!
哥哥,等等我!”
老朱看着这些儿子们的模样,忍不住摇头笑。
刚才板着脸维持的父亲和皇帝的威严,瞬间破功。
“你这些弟弟们缺乏管教还是不行,太子,朕准备在宫里成立一个学堂,专门给皇子们读书,你看如何?”
朱标回:“此事甚好,父皇准备怎么做?”
“朕准备建一个藏书处,同时也设一个学堂,这学堂暂时命名大本堂好了!
以后你和你弟弟们,都在此处读书!
朝廷那些功勋子弟们,也可以进宫陪读!”
朱元璋说道此处冷哼:
“类似常茂这种子弟,也该强制他们收收心了,进宫找人看着,也许还可以让他们收收性子!
他们别以为朕不知道,虽然朕给让他们去国子学读书,但这些人几乎就没在国子学出现过!
许存仁不敢管,朕回头帮他管管,
这些人在大本堂建好之前要是再缺课,朕就打他们板子!”
朱标笑,新朝初立,很多规矩都没有立好。
就说大明的这些功臣,大部分都是泥腿子出身,有了功勋,却没来及转换心态。
关于后辈的教育多数也无心顾及。
有一些人会请先生在家里教子弟读书,比如徐达……
但很多人根本就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老朱让功臣子弟去国子学,也是出于好心,
只是大部人可能去了一阵子,压根就不去了。
比如常茂,张异和孔讷去了这么久的国子学,压根就没见过这位仁兄。
其他功勋子弟,大多数也不认识!
“不行,若是常遇春真不幸,朕可不想将这种蠢货提上国公的地位,来人……”
朱元璋让太监进来,拟了一道旨意。
让人分发各个功勋府邸。
凡是适龄不去上学的,一律先打十个板子!
太监领着命令出宫,一时间应天府各个功臣府邸,哀嚎遍地。
那些功勋子弟都搞不明白,为什么皇帝好好的要抓他们学习……
……
另一边,
刘伯温、许存仁、宋濂离开皇宫
路上刘伯温询问了许存仁许多关于张异的事。
出了门,宋濂有公务在身,先离开了,
老刘和许存仁也没有了聚会的兴致,各自分开。
刘伯温回到御史台,却无心处理公务。
他想了一下,跟手下交代之后,脱去官服出了门。
“老爷,咱们这是去哪?”
“城外,清心观!”
刘伯温想了一下,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决定去见见张异。
“是,老爷!”
马车缓缓前进,穿过应天府的街道,窗外的风景从热闹到寂寥,
刘伯温走了好一会,才远远看到城外那座不起眼的道观。,
道观有岁月的痕迹,虽然被修缮过,但当时皇帝明显敷衍了事。
“在此地,连个像样的香客都没有,日子倒是过得清苦!”
刘伯温自言自语,对张异的好感微微恢复几分。
他做过元末的官,见证过官场的黑暗。‘
同样的,在他当官的时候,其实也见过天师府的繁华。
老张家在元朝,混得可不是一般的好,虽然不如孔家地位高,但却比孔家有钱得多。
刘伯温对龙虎山的恶意,一来是门户之见,读书人对僧道天然的看不上,二来也是因为龙虎山过去的做派,
他不甚喜欢!
马车靠近道观的时候,刘伯温才发现,道观不远处同样停着一辆马车。
马车旁边,一位老仆人和一个年轻的道士,正在聊天。
刘伯温下车,道士见他过来,赶紧迎过去:
“这位老爷,您是要去里边上香吗?”
“嗯!”
刘伯温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不穿官服的他,看起来十分朴素。
邓仲修用眼神打量刘伯温,虽然他穿着不太起眼,但明显是一位贵人。
“您请!”
道观难得有人上门,邓仲修自然不会怠慢。
他将刘基请进大殿,刘基看着周围的环境,默然点头。
走到三清像前,他点了三炷香,装模作样拜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