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124章

作者:东鸭西楼

  许存仁无可奈何,苦笑:

  “老夫在牢里还有人惦念,现在可是众叛亲离……

  这小子那个馊主意,可是太狠了!”

  他还没说完,张异从许夫人背后探出头来,说:

  “老师,你就说有没有效吧?皇帝满意就行了……”

  太有效了……

  许老头如斗大,张异的法子确实让他逃过了皇帝的责罚,而且皇帝还大为赞善,可是后边的事情就有点超出他的控制了。

  许存仁想过算学入科举会引起轩然大波,但也没想到会这么大。

  “其实老师看您怎么想,这件事动静闹得确实大,您估计有段日子要不好过了!

  不过就如你当初抱着必死之心去死谏一样,您对您如今的处境,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如果您一心为公,倒是可以问心无愧!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

  关键是,您的屁股是坐在江山社稷,天下百姓这边吗?”

  许存仁低头沉思,他就是有些迷茫,才会惴惴不安。

  给朱元璋死谏,许存仁觉得自己做的没错,所以一心求死也求得坦然。

  儒家人的臭毛病,就是时不时脑补自己能青史留名的场面。

  上次死谏,他有自己的坚持,可这次应付皇帝的奏折,他却没有这种想法。

  因为从头到尾,这就是张异的主意……

  “其实先生之所以惴惴不安,是因为算学入科举着实伤害了一些人的利益,您的家乡也是其中重灾区……

  算学入科举,又只有两年时间,江南那些学生们临时要改变自己的学习内容,肯定怨声载道!

  如果您屁股坐在同乡这一边,确实算得上罪人!

  可是从天下士子的角度,那肯定是好事,江南人少上一些人,天下其他地方会多上一些……

  从君王的角度来看,这还是有利的!

  从天下稳定来说,算得上功德一件!”

  张异的歪理一套一套,许存仁听着直邹眉头。

  “江浙、苏州、江西这一带,宋之后一直就是才子之乡!”

  张异也知道许存仁大概不太理解自己的意思,主动挑明:

  “如果开恩科,这些地方确实有优势,咱们就不说它们本来就人杰地灵,天才辈出这种事吧,就算是学习氛围,学习条件……

  这些地方也远远甩开其他地方!

  虽然元末之乱,天下都被打残了,但江南之地毕竟还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这里大儒辈出,他们的学生,学生的学生,在民间早就形成了一套套关系网,

  这些知识的传承,对科举测押题,解题等思路解析,远不是其他地方的学子能比!

  如果说大家都有六七分分优势,生在这些地方,天然就比别人多了两分!

  所以良性循环下来,自然是强者越强……

  都说穷文富武,可是如果温饱都得不到解决,真正能靠读书出头的人,肯定是多不到哪去的……”

  许存仁眉头微邹,他想了一下也认同这个道理。

  科举对于读书人来说,乃是事关终生命运的大事,在民间,读书人之间的抱团也很常见。

  从华夏的经济中心转向南方之后,江南很多地方的人才早就成为历朝科举的主力,这其中的原因,有这些地方的学生确实优秀,但师资力量和无形的影响力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都是凡人,同样是七分的人才,一个衣食相对无忧,一个却为温饱操劳,前者自然会加分,后者却因为分心无法尽全力。

  此消彼长之下,谁还敢说大家都一样。

  更何况科举这种作为考试内容的东西,朝廷出题的思路,猜题,解题的技巧之类的,虽然对于聪明人和普通人之间来说,影响很小。

  可是在同样的天才之中,这些细微的优势,就是决定最后能不能上考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算学入科举为什么会让许多人反对,因为类似浙东这样的地方,他们早就形成了一套教育规制,如果突然插入一个算学,等于将他们擅长的东西,有一部分被拉到和其他地方一样的水平。

  这对于天才学生依然没有影响,但对于有一些介于能考中和考不中之间游走的学生,可能会因此落榜。

  而科举,就是官员们选择盟友最好的手段之一,官场上最稳固的同盟者,自然是同乡。

  许存仁提议的改革,其实就是剥夺了这些人的利益,也是以他们反对最为激烈。

  只是……

  这种优势并不是谁给的,而是一代代人累积出来的,为什么张异会觉得不公平?

  张异对许存仁投来的怀疑的目光心领神会,他也不卖关子,直接说:

  “其实有句俗话,叫做屁股决定脑袋,老师为你老乡的学子们委屈,是因为你是金华人,浙江人……

  可是从皇帝的角度来说,这就未必公平了!

  从统治江山的角度来说,您觉得皇帝是希望他的官员都出现在几个地方,还是最好平均分配?

  朝堂中一个地方的人太多,意味着抱团,意味着结党……

  甚至还会引发更大的问题!”

  张异想起未来的南北榜案,却没有说出来,他换了个角度:

  “科举的红利,确实是这些地方的先辈一步步争来的,但你敢说这其中没有权力干涉?既然有,哪个皇帝会允许这种事情出现?

  所以先生觉得的公平,对于皇帝来说是不公平……

  要是换成我是皇帝,我可能还要更进一步……”

  “胡说!”

  张异话音刚落,许夫人在他后边给他一脑瓜子。

  “师娘,疼!”

  张异捂着头,泪眼汪汪。

  “你可别乱说话,皇帝就是皇帝,换不成谁,你要是乱说话,会给龙虎山遭祸端的……”

  许夫人打他,是为了警醒他,张异闻言点头。

  不说师娘是不是真心关心自己,就是许存仁目前这个全民皆敌的状态,他确实不该说类似的话,一个隔墙有耳,

  那些想弹劾许存仁的奏疏估计够他死上十次八次。

  许存仁和张异之间的对话,因为许夫人结束。

  张异没了聊天的兴致,反正他也在这吃过饭了,朝着许存仁挥挥手。

  “先生,我回去炼丹了!”

  张异说完,一溜烟跑了!

  等许老反应过来想再问问其他东西,却没有了人影。

  “哎呀!”

  他跑出门口又撞见一个人,张异抬头,还是刘伯温。

  “是你!”

  刘伯温也认出张异,这个小道士今天穿了道袍!

  “拜见刘大人!”

  张异一边拜见刘伯温,一边偷瞄他。

  以前虽然见过几次,但不知道刘伯温的身份,这可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呀,也应该是自己除了常氏,常茂之外,又见到的一位历史人物,而且咖位可比那两位大,

  只可惜,他对刘伯温充满善意,刘伯温的表情,看起来却很嫌弃他。

  “你这个时间,不应该是在国子学?虽然你是道士,但陛下让你去国子学学习,你当认真!

  莫不是以为你老师是博士,就可以为所欲为?”

  张异顿时头疼,遇上这么一个爷,他也不好应付。

  “刘先生教训的是,学生知道了,我马上就去……”

  说完,他也不管看偶像了,直接朝着街角跑。

  “不堪教化,难怪坊间流言,这孩子是张正常因为被陛下夺了天师位,迁怒留在京城的……

  老夫也要提醒一下许存仁,让孔讷少跟着他,免得学坏了!”

  刘伯温没在张异身上耗费太多的心力,而是准备直接敲响许府的门,。

  只是他还没有动作,远处有一辆车马缓缓靠近。

  从马车上下来一个人,刘伯温很是熟悉。

  “王公公!”

  “原来是刘大人!”

  王公公下马,跟刘伯温打了一声招呼。

  “原来刘大人也在找许大人,好巧,陛下也想见他!”

  “既然陛下要见,那本官就不见了!”

  刘基若有所思,朝着王公公抱拳,然后上车,离开街区。

  王公公目送他远去之后,敲响许府的门。

  “许先生,陛下要见你!”

  王公公见过许存仁,禀明来意,许存仁赶紧穿上官服入宫。

  东阁,御书房。

  朱元璋永远有忙不完的政务。

上一篇:长生:皇帝祂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