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齐,我屡破奇案 第354章

作者:平行针

  “闭嘴!”

  旋即,铭献帝貌似已经做出了决定,对着身旁的大太监说道。

  “让人去把苟岚带过来。”

  听到铭献帝的话,大太监先是一愣,支支吾吾道。

  “陛下,这件事情还请三思啊……”

  听到这句话,铭献帝顿时眼神一横,大太监便立马闭了嘴,按照铭献帝的要求去做了。

  很快,一个衣衫褴褛男人被带到了御书房外。

  庆言看着皇宫亲卫,把苟岚身上特殊的镣铐褪去。苟岚的气势陡然提升,原本如同普通人一般的实力陡然提升起来。

  在庆言的注视下,苟岚的实力在一步步提升起来。

  从一开始的九品,一直的向上提升,直到达到三品初期,便戛然而止。庆言皱了皱眉用质询的目光问道。

  “实力为何倒退了如此之多?”

  听到庆言的关切之后,苟岚有些沙哑的声音响起。

  “被关的太久,体内暗伤太多,修养一段时间实力就可以恢复巅峰。”

  听到苟岚的话,庆言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旋即,庆言的目光,看向一直在御书房候着的董祈身上。

  “董祈,麻烦你带我的这位朋友去梳洗一番,然后再给他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

  听到庆言的要求,董祈自然是满口的答应下来。

  很快,庆言在大太监的带领下,重新回到了御书房中。

  看到庆言等人进来,心中烦躁的铭献帝早已没有批阅奏折的雅兴,便把手中的奏折放到了一旁。

  铭献帝的目光,定格在庆言的身上。

  “你的要求朕已经做到了,现在说说你所知道的事情。”

  此时,庆言自然不用继续遮掩什么,看着坐在高坐之上的铭献帝,斟酌问道。

  “大吴皇帝陛下,不知这些年下来,你是否感觉到大吴的民生出现凋敝,百姓的日子过的大不如前了。”

  听到庆言的话,铭献帝刚想开口反驳,旋即陷入短暂的沉默。

  随后,他看了一眼桌上的奏折,以及听风阁各州郡县传回的消息,目光也变的游移起来。

  “莫非,你想告诉朕,此事和大齐有关?”

  铭献帝说出此话的时候,目光都变的锐利起来。

  庆言摇了摇头,“大齐的情况,不比大吴好到哪里去,各郡县同样深受其扰。”

  庆言这话,还是收着说的。大齐的实际情况,比大吴要糟糕的多。

  甚至于,锦衣卫指挥使都和怀真帝不是一条心,如果不是有王千书坐镇京都,来压制苏檀以及其他人,现在的大齐可能已经千疮百孔。

  听到庆言的话,铭献帝脸上的表情更加疑惑了。

  “所以,你想表达的事情,是什么?”铭献帝表情凝重的看着庆言。

  听到铭献帝的质问,庆言当着铭献帝的面,张开双手,露出十指。

  “当今天下共十斗,之前大吴大齐,共占九斗,但是现在两国国运都在流逝,那消失的国运,又去了哪?”

第455章 铭献帝的震惊!

  听到庆言的话,铭献帝的瞳孔剧烈收缩成针尖状,脸上的表情也不受控制的大变起来。

  正如庆言所说,这是守恒的定律。

  如果说是大齐对大吴发动了战争,因此掠夺了大吴的资源导致国运流逝,那这件事情是合乎常理的。

  毕竟,这只是正常的资源分配,再如何此消彼长,总量还是在那里没有任何变化。

  但是,按照庆言所说,两国的国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不同程度的流失,那这部分消失的国运,又去了哪里?

  “你继续说说你的看法。”

  铭献帝之所以让庆言说说自己的看法,是因为两人站的角度不同。

  他是一国之君,做的就是统领全局的事情,很容易就会因为一叶障目,看不清具体情况。

  而庆言则恰恰相反,他是大齐最底层摸爬滚打上来。

  底层社会的潜规则,以及阴暗面,庆言比谁都清楚。

  最后的结果就是,铭献帝让庆言发表看法的确是一个明智之举,庆言之后的话,给了他极大的启发。

  “这件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

  “对方应该已经规划了很久,在细枝末节之处,缓缓蚕食两国最底层民众,就如同钝刀子割肉,不知不觉之间就使底层出现了问题。”

  听到庆言的话,铭献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你说的的确有理,但是这个过程又持续了多久,你又从何处得知的呢?”

  这个问题,极度刁钻。

  表面上是让庆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实则是想知晓大齐底层民众出现问题的时间点,来判断两国的事情的严重情况。

  铭献帝的小心思,自然难逃庆言的法眼。

  庆言嘴角露出一咧,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

  “从苟岚被抓的时候,这件事情就已经开始了。”

  听到庆言的话,铭献帝顿时陷入短暂沉默之中。

  庆言之所以拿苟岚被抓的时间来做为时间点,是因为苟岚被抓之事,同样是十三年前。

  听到庆言的话,铭献帝不信邪,再次问道:“那你觉得朕最应该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事情?”

  庆言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答道。

  “肃清官场,整顿朝堂!”

  此话一出,两人同时静了下来。

  现场,落针可闻。

  庆言的话,已经不能算是暗示,已经算是明示了。

  庆言的意思就是,大吴出现国运流逝的原因,就是在大吴朝堂。

  虽说好官和狗官的定义很模糊,但是一旦出现一个狗官,位至衮衮诸公之列。

  上行下效之下,影响的范围就会无限扩大,当落到底层的胥吏之上,那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但是,肃清朝堂之事,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这些衮衮诸公大多同气连枝,拉帮结派自然也是司空见惯之事。

  这种情况,在历朝历代的皇帝眼中,那都不是问题,只要他们始终谁都看不惯谁,皇帝们也就任由他们去了。

  这对于皇帝管理朝堂之事,是一种好事。

  如果说有一天他们不拉帮结派了,那么他们要对付的,就是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了。

  但很快,铭献帝再次回过神来。

  “你说,大齐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难道说”铭献帝脸色巨变,脸色变的阴沉不定起来。

  说到这里,庆言点了点头。

  “大吴和大齐的朝堂都有祸乱朝纲之人。”

  随即,庆言停顿片刻,再次开口道:“我怀疑,做这件事的是同一批人,他们都收到同一个重要人物的驱使,来做这件事。”

  庆言用一种极其稀松平常的口吻,说出令人震惊的话。

  就连经历大风大浪的铭献帝,此刻心中也是震惊不已。

  不是说这件事情,太过惊世骇俗。

  在铭献帝眼中,庆言还是一个并不重要的小人物,为何能够看透此间真相,并且可以如此轻描淡写的说出口。

  铭献帝从自己的思索之中,再次回过神来,目光灼灼的看着庆言。

  “你有何证据,能够证明此事的真实性。”

  听到铭献帝的话,庆言丝毫不见慌乱,心思缜密的说道。

  “大吴皇帝陛下,你可知我面对董祈的时候,为何对于两位皇子验尸之事,始终闭口不谈?”庆言反问道。

  听到庆言的问题,铭献帝也很给面子的说道。

  “但说无妨。”

  “因为此事,涉及我在大齐调查的一起案子,名叫贡品被劫案,陛下应该有所耳闻吧?”

  闻言,铭献帝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此事和两位皇子遇害又有何关联?”铭献帝神色不解问道。

  “当初,此案的主办官也是外臣,关于贡品被劫案,最后一起发生在京都外三十里外,当时对方派出了大量高手,想要赶尽杀绝。”

  “但是最终却还是留下了两个活口,让他们能够逃回京都,贡品被劫案才公之于众。”

  听到这里,铭献帝的脸上依旧透露着不解神色。

  “我还是没能听出,这两件事情有何关联。”

  此时,铭献帝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庆言对着铭献帝躬身行了一礼道:“陛下还请稍安勿躁,此中细节众多,还请我细细道来。”

  随后庆言便说起了当初负责押送贡品队伍,在京都外凉棚,喝到有毒的茶水之事。

  并且,庆言还把当时喝下茶水的使臣死状,和铭献帝描述了一遍。

  听到庆言的描述,铭献帝这才明白庆言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