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836章

作者:花非花月夜

  这就像是传说故事突然降临现实,下一刻,他心中就充斥着欣喜若狂。

  ……

  那一路远走的马车中,洛玄镜拄着脸颊问道:“老祖宗,您似乎很是看重那个窦建德?”

  洛苏反问道:“你觉得窦建德不行?除了身世背景,他可比李渊强多了,如果说谁能创造更高的功业,我认为窦建德可以。”

  洛玄镜娇嗔道:“人家当然能看出来窦建德比李渊强,至少在仁这方面,以及对待人才这方面,就比李渊强。

  但他出身这么差,现在投奔那些弱小的义军,真的能在之后的大乱中活下来吗?

  自古以来的义军,大多数都见不到胜利的曙光,就会倒在黎明的黑暗中,您既然看重窦建德,为什么不推他一把呢?

  至少让他保住命。”

  洛苏闻言却笑道:“阿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一个要成就大业的人,一定要有强大的抗挫折能力,要能坦然的接受失败才行,我为什么看重窦建德,就是因为他出身底层,一定会遭遇失败和挫折。

  这很好,能在日后的大业中,让他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况且,窦建德会遇上我,你以为这仅仅是巧合吗?

  这也许是天意。

  他是个有大气运在身的人,否则是不会遇到我的,这样的人,不会那么轻易的死去,他一定会在天下取得一些功业。”

  洛苏的语气很是平淡,但话中所透出的信息,却让洛玄夜和洛玄镜也不由悸动,即便身为洛氏子,他们也是第一次听到。

  只能说,和洛·天命之子·素王老祖最爱的崽·英灵转世·苏比起来,他们知道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老祖宗,我们去哪里?”

  洛苏一指北方,“去看看这前所未有的百万大军到底有多么雄壮,去看看杨广能不能攻下辽东。”

  ……

  杨广的大军在各种风波下,终于还是在涿郡集结完毕了。

  他望着那完全看不到尽头的大军,眼中满是意气风发,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人可以抵抗这样的大军呢?

  杨广在蓟城让大军开拔,这支军队到底有多少呢?

  他每日派遣一军出发,两支军队相距数十里,依此出发,如同长蛇般鱼贯前进,因为军队太多了,如果不这样走,根本就走不了。

  仅仅旌旗就有千里!

  从长安到洛阳的距离也不过千里啊,军队的行军长度,竟然从洛阳排到长安,这只要想想,就是脑子正常的人做不出来的事情。

  杨广御驾亲征,自然有大量的随军官员,整个朝廷都被他搬过来,三省六部全部都在,仅仅朝廷官员的队伍就有将近百里。

  当洛苏三人来到涿郡后,知晓了这些事,就算是不太懂军事的洛玄镜,也忍不住说道:“杨广这是在找死吗?

  这么长的行军队伍,如果遇到埋伏,会死多少?”

  她的话没人回答她,因为答案显而易见,可能会全军覆灭,这毫不夸张,因为从蓟城进入辽东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穿过山脉,卢龙平冈那条道路,但是穿过大山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水源不好找,很可能走着走着,大军就没水了,到时候还需要就地挖井,万一找不到,那就基本上要全军覆灭死在山里了。

  燕国当年就经常小规模军队走这条路去辽东。

  另外一条则可以容纳大量的军队出入,那就是辽西走廊。

  但这条路现在还没有完全通畅,在正常时节它是可以通过的,但如果下大雨或者涨潮,那辽西走廊就会被淹没。

  如果军队在辽东遭遇了失败,一场大雨就会断绝通往辽东的道路,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攻击辽东国还有一条路就是水路,不过以现在的造船技术,在长江上和黄河上,还能够航行,进入了海洋,那出事就是大概率事件。

  就这种情况,杨广竟然敢派遣这么多的大军去征讨辽东国,妄图用绝对的兵力去战胜辽东国,这岂不是脑子有问题吗?

  杨广当年平定江南,那是必胜的局面。

  因为隋朝大军的后勤,能够源源不断的攻击,而且不可能被截断,那就是一场纯粹的拼国力的战争。

  而现在,洛苏几乎可以断定,隋朝大军的粮草,一定会出问题。

  洛苏来到涿郡,是想看看杨广有没有可能打下辽东。

  毕竟这百万大军,是前所未有的军容,或许辽东国直接畏惧军威投降。

  但杨广一个接着一个的骚操作,让洛苏几乎能够确定,隋朝真的要大败了。

  “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近古大军惨烈,未之有也。”

  这两句史书上才会记载的言语,让洛玄夜和洛玄镜听的脊背发寒,就像是传说中判官的判词一样。

  “老祖宗,隋朝真的就没机会了吗?那些大将军或许英勇善战,能够大破辽东国。”

  洛苏却冷着脸摇头,他回忆起了当初周厉王南征楚国的事迹,那个时候周厉王身边难道没有忠臣吗?

  自己能看透一切,不还是因为周厉王不听从,而不得不离开吗?

  在征讨楚国时,难道就没有人劝谏过周厉王吗?

  但最后周厉王还是死在了乱军,包括邦周最精锐的天子六军。

  杨广,这个愚蠢而好大喜功的天子,他会听从那些随军的臣子们的劝谏吗?

  他不会!

  ————

  人从不从历史中得到好的教训,汉戾帝的好大喜功并未给隋炀帝带来丝毫的警示。

  隋炀帝完全不顾忌隋帝国丛生的社会危机以及已经处处烽火的天下,极度自负、傲慢自大、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以他强有力的权力,操纵着隋帝国这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战车,冲上了辽东战争的轨道。

  他如何会知道,这将是他帝国灭亡的前奏,汉帝国拥有着靖难诸侯,而隋帝国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坠入深渊!——《隋帝国兴衰史》

第852章 洛苏为家族定调!

  大业八年!

  日月寒微,苍天倾覆,无尽的黑暗笼罩在辽东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却红不过鲜艳的血,高举旌旗,手持战戈,却抵不过那天子声声催逼。

  山城之前,横尸遍野,山道之上,血肉成泥,破碎的甲胄和兵戈零落,生不能见路,死不能瞑目,唯有怨、唯有恨、唯有怒、唯有绝望。

  辽东的风吹不散征人血泪,却吹得散那些精锐的战意,在荒无人烟的黑暗中,数十万人的尸骨,横陈,高聚!

  涿郡。

  杨广失去了往昔所有的骄傲,他如同焉掉的茄子,出征时的一切豪言壮志都在此刻化为乌有,他乘着华丽壮美到极致的车辇,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天气,从涿郡返回洛阳。

  那座他最爱的诸夏神圣之城。

  他的脸上满是疑惑,他深深地不解。

  他想起了他出征时所说的那些话,“百万大军,齐齐挥动刀剑就足以铲平大山,投下稻草就足以填平大海,区区弹丸之地,辽东撮尔小邦,岂能敌我大隋百万天兵哉?”

  面对群臣的劝慰,他一言不发,面对群臣的指责,他一言不发。

  他毫无活力。

  带着悲戚的神色。

  不是为那些战死的将士而哀悼,他在哀悼自己的功业难成,惨烈的失败,让他的名字将会钉在耻辱柱上?

  对于杨广的失败,洛苏已经早有预料。

  洛玄镜带着悲伤道:“于出征的将士,于天下斯民而言,使人痛惜。

  于杨广而言,这或许不是一件坏事,经历此番大败,他该醒来,该正视自己的弊病了。

  天下那蜂起的寇盗、义军和群雄,大概到了检验谁才是真龙的时候了。”

  这世上谁不能不失败呢?

  在无数年中,有无数强调苦难对人重要的言语,那不是真的在教育人苦难的必要性,而是智者在阅尽千帆后,发现苦难、挫折、失败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上到天子诸侯,下到黎民黔首,皆是如此,人所能做的,唯有在苦难、挫折、失败中,愈挫愈勇,攀登更高的山峰。

  杨广是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族,他的一生都太过于顺遂。

  他是个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诗人,他的心中只有飘在天上的云、站在山巅的风、海中高涌的浪,以及那些史书上所记载的帝王大业。

《汉书·孝文本纪》所记——“孝文少而灵睿,长而英断,据天下四十载,致志之美,庶几康、召,盖三代以还,中国未有若此盛者。”

《汉书·孝武本纪》所记——“孝武才质高妙,以汉盖夏,混一天下,功莫盛矣,所征者服,定万世之基。”

《汉书·孝宣本纪》所记——“孝宣英明天纵,此汉运皎皎,天授圣君矣,功光祖宗,盛业泽嗣,殷宗周宣,未足比也,可谓中兴。”

  这一字字一句句,如何能不被杨广所向往,他想要创造一个超越古往今来的盛世。

  哪个帝王,又不想在身后名中,记下一句“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呢?

  数遍汉朝的帝王,只有孝文、孝武、孝宣、光武四人的本纪中,有这一句,在天下人心中,这一句都拥有至高的地位。

  一个诗人是不能成为一个帝国主宰的!

  一生顺遂的杨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失败的来源是他不能正确的看待这个庞大帝国,天下的臣民都期盼着杨广能够成熟起来。

  如果他能够发下罪己诏,向天下人承认自己征讨辽东的错误,以大隋深厚的底子,他有无数次机会,来拯救这个充斥着危机的帝国,让天下重新回到正轨。

  诸如窦建德这一类造反的义军以及盗匪,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打击,然后在惶惶不可终日中,迎来死亡。

  洛玄夜静静地驾着车,洛玄镜的话还在耳边萦绕。

  洛苏望着车窗外的青山碧水,在那苍翠的青山中,有多少尸骨埋葬呢?

  在那碧水中,又有多少鲜血流淌呢?

  他数不清,他不愿意去数,谁能让天下大同呢?

  素王老祖都不曾做到。

  凭白去想那些,只能让这一颗清白的良心放在碳火上不断炽烤罢了。

  洛苏摸了摸自己的心脏,生在人世间,身居最高层,拥有一颗清白的良心,可真是一件奢侈的事。

  他回想起杨广的过去,淡淡道:“阿镜,你知道,道理为何是道理?

  因为它是人所需要、大多数人却又没有的珍贵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