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366章

作者:花非花月夜

第435章 支线番外:洛无疾开拓西域1

  西域。

  这是中原人眼中的不毛之地。

  即便是前往过西域的人都说那里极其的瑰美,有巍峨的雪山、潺潺的溪流、苍翠的森林以及无数适宜耕作的土地,但根本改变不了观念。

  就连河西走廊上都不愿意迁徙,更不要说数千里之外的西域了。

  长安城里的百姓说:“西域的人不会说雅语,没有雕廊画栋,屋檐齐飞的建筑,没有诸子先贤的典籍,没有巍峨八主的神庙,没有三皇五帝的祭祀,最重要的是,不明白什么叫做素王在上,唯有黑暗和蛮荒,那不是人能够生存的地方啊。”

  直到皇帝刘彻任命无双侯洛无疾镇守西域,天下人的观念才发生了一点改变。

  皇帝和洛氏一同在民间宣传着:“无双侯可是未来的昭公,是洛氏的家主,他愿意到西域去,纵然曾经荒无人烟,但日后定然不是完完全全的黑暗和蛮荒。

  听说数十年前无双侯的先辈就带着族人去过西域,还在那里留下了子嗣,数十年过去了,还在蛮荒之地祭祀着素王上皇。”

  ……

  洛无疾前往西域,自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

  西域都护府的级别是凌驾于郡之上的,这从另外一座辽东都护府的设置就能够看出来。

  辽东都护府下辖郡、王国以及义从军队,辽东大都护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在大汉这种郡县二级政治结构中是前所未有的。

  刘彻对西域都护府的初步规划是建立一个无双侯国和都护府的治所,先在西域站稳脚跟,有驻军的地方,至于郡县的建立在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想要让一片土地自古以来,不是在书上指手画脚一下,吹个牛就能够做到的,更不用说西域本就有比较强大的土著居民。

  尤其是洛氏选定的立足之地伊水河谷,水流充沛,土地肥沃,既是上好的马场,又是上好的农耕区,是西域乌孙大国所在。

  这不是那些总人口不过一两万的小国,而是一个很强的西域大国,鼎盛时期有百万人口,是仅次于匈奴的强国。

  即便经历了连番的分裂战乱,乌孙国依旧有数十万人口,不容小觑。

  而且最关键的是,从长安到乌孙,有足足七千里的路程,远远超过了昔年漠北大战时的距离。

  如此遥远的距离,即便是在现代社会,很多国家都难以完成力量的投送,在这个依靠牲畜的时代,想要依靠汉廷供给粮草,加上路上的人吃马嚼,把汉廷全卖了都不可能。

  在姬昭所在的世界中,历代王朝对西域都是羁縻统治,西汉时期不多说,可以说是羁縻中的羁縻,基本上依靠武力恫吓和和亲公主来施加影响力。

  班超三十六人通西域,然后终生都在平叛的路上。

  大唐武力昌盛到极点,动不动灭国亡族,高仙芝远征小勃律国,行军四个月,跨越五千里,史书记载,“不作休息,半日而下”。

  这么巅峰的唐军,面对时降时叛的土著,同样没有赶尽杀绝。

  这难道是老祖宗们善良可欺吗?

  还是古人的智慧不足呢?

  都不是!

  老祖宗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因为没办法,中原大军派过去的代价太大,获得的收益又太小。

  大唐安西军,已经是出现在西域最强的势力,但仅仅那么一点安西军,都需要中原的支援才能维持,数十年的时间,根本就不足以建立稳固的统治。

  经常旅游的人,见到各地的山川地势,就会明白想要真正的建立统治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洛氏自然不满足于羁縻统治,洛氏的目标是占据那里,再不离开,那就需要一片真正的可以栖身的土地。

  以现在的汉廷,征讨西域,如果是一场大战,能派过去的甲兵,可以达到十数万。

  但是常驻的兵力,不会超过三千,这个数量的确不算少,打匈奴的一个王部都绰绰有余,但是打乌孙不够。

  因为乌孙国以逸待劳是守城,而且乌孙国的甲胄同样多,作为沟通东西的要道,天山北麓的必经之路,乌孙国是真的富。

  若不是乌孙国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即便是洛无疾也不愿意带着数千的甲兵去送死,胜一场容易,灭一国容易,但是立足却难。

  想要在西域维持一支三千人的常备军队,就需要三十万的人口,这实在是太困难了。

  汉廷的府库消耗的那么快,不仅仅是战争,还有建立朔方郡和五原郡的迁徙费、安家费,土地没有开垦出来之前的口粮费用,各个都是用钱的大头。……

  洛无疾率领着全甲全马的五百敢战士,再加上两千从无双侯国征召的军队,五位洛氏子各自率领着洛氏的族人一同前往西域。

  可以说,自邦周时代结束,这是洛氏出力最大的一次,就连诛暴秦都没有出这么大的力。

  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洛氏终于再次壮大了起来,毕竟这不仅仅是为大汉开疆扩土,同样是为洛氏开分基地,是洛氏的千年大计。

  洛无疾率领着骑兵军队穿过河西走廊,沿着天山北麓而行,沿途愿意提供粮草的国家留下,不愿意的则直接攻破,让国民四散奔逃,就这样花费了不短的时间才算是到达了乌孙东国。

  乌孙东国是乌孙国分裂出的一部分,在伊水河谷东端,国中有大片的草原,后世的空中草原就在这里。

  乌孙东国的骑兵不少,所以实力并不弱,可惜遇到了洛无疾,若是步兵守城或许活路还大一些,但骑兵作战那真就是找死。

  当年洛无疾和匈奴大战,那都是十万计的骑兵厮杀,西域这几千骑兵,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洛无疾带着洛氏的骑兵仅仅两个冲锋,就将乌孙东国的骑兵斩于马下,然后进了乌孙东国的都城,砍下乌孙小王的头颅,宣布西域都护府成立,暂时以东城为都护府的办公地点。

  西域都护府建立之后,主要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是守卫现有的成果,第二是如何持续的开拓。

  乌孙国虽然四分五裂,但自然不可能坐视自己的国土被汉人侵占,要发兵攻打新建立的西域都护府。

  不过洛无疾在乌孙东国很快就建立了一套军管体系,能够为从中原而来的军队提供粮草。

  还同天山北麓的几个西域国家,诸如焉耆,龟兹等等建立了商业上的联系,再加上河西走廊的开拓,刘彻持续不断的将粮草运来,时不时的派遣野战军团晃悠,双重压力之下,西域国家还算是配合。

  后勤的压力一旦消失,回到最擅长的打仗上面,洛无疾自然不虚。

  尤其是乌孙国竟然敢和他打野战,简直要让洛无疾笑出声来,若是匈奴祁连单于泉下有知,恐怕会和乌孙王惺惺相惜了。

  即便是数千对数万,但是洛无疾并不在乎。

  五位洛氏子在正面指挥着军队,他则带着二十名灵兵和敢战士在双方胶着之时,瞅准空档,一波冲锋。

  敢战士和汉军有多强,汉帝国和匈奴帝国十年大战,互相之间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双方之间流的血将整座草原都染红了,最终汉帝国凭借着更强的国力,更强的统帅,赢得了这场残酷的战争。

  乌孙国当年或许很强,但是多年以来在西域菜鸡互啄,哪里见识过这种对手,被洛无疾马踏王旗,直接阵斩了乌孙王,剩下的军队如鸟兽般群散,纷纷逃窜而走。

  “大都护,乌孙国已经退去,短时间内应当没有余力反攻,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在粉碎了乌孙国妄图干涉大汉立足西域的阴谋和战争之后,朝廷的官员向洛无疾这位大汉第一任西域大都护问道。

  洛无疾抬头望着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遥远的天边是天山,山头白雪皑皑,之下一片碧绿,空气中传来清香的湿气。

  真是美丽啊。

  洛无疾忍不住想到,然后指着城池大声说道:“当然是在那座城中,立起素王的祭祀,放置祖宗的牌位,这里是诸夏大汉的土地了。”

  众人闻言心神摇曳,齐声应道:“喏!”

  在伊水河谷立起了素王的祭祀神庙,就像是在黑暗之地立起了一座灯塔。

  这道光或许只能照耀伊水河谷的一部分,却能够给予所有前往西域的汉人以安慰和希望。

  因为人是很容易孤独的,尤其是在远离生土他乡的地方,但是素王的存在可以减弱这种乡土难离的情绪。

  素王上皇所在,即诸夏之人心安之处。

  ————

  大汉进入西域是西域史上不可磨灭的重重一笔,洛仲堪发现了这片土地,他的儿子洛无疾则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先进的文明,优秀的文化,长久的和平,从洛无疾进入西域以来,这里的一切就焕然一新了,各族百姓热烈的欢迎大汉的军队,这是曾经统治西域的匈奴所不能做到的,充分体现了诸夏文明的优越性。——《西域历史文化迁徙研究》

第436章 刘旦的功绩

  商税、资产税以及胶东王的死闹得沸沸扬扬,就像是一颗巨石砸入深广的湖海之中,也许会掀起无数的波澜,但是最后都会归于平静。

  皇帝刘旦的举动只不过是对规则的小小破坏,对天下人来说还算不得什么,尤其是波及的王侯还不够多,影响的百姓还不够广。

  有高、惠、文、武四位皇帝的遗德在,鼎帝同样不是祸乱天下的人,大汉的社稷可以说是稳如泰山。

  随着事态渐渐平息,天下的重心重新回到了西南夷战事上,虽然因为收税搞出了很多的事情,但桑弘羊的确是成功的把钱收了上来,足以支持大军所需。

  长乐宫中。

  刘旦目光熠熠的望着自己面前的将军们,脸上满是振奋的颜色,大声道:“钱、粮,朕都凑齐了,剩下的事就要交给诸位卿臣。

  若是能胜,自然万事万好。

  若是不能胜,朕会御驾亲征,亲自征讨西南,倒要看看那是什么龙潭虎穴,能让我大汉天兵,铩羽而归。”

  皇帝刘旦的语气并不严厉,但是却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这次战争是他亲自主持、大力支持的,若是胜利,对他的威望将会是大大的增强,尤其是御驾亲征胜利,将会彻底弥补他的所有不足。

  说完之后,皇帝刘旦还是有些不太放心,又说道:“无论是关中还是关东,汉军将士大多出身中原,去到西南蛮荒之地定然不适应,山川河流,水文地理,众卿或许也不太熟悉,这是天时地利皆不在我军啊。

  唯一胜过蛮夷的,便是我汉军将士精良的甲胄,强悍的个人能力,按照朕制定的战略,不要冒险,大汉不能再接受一次失败,明白了吗?”

  “喏!”

  以大将军为首的列侯勋臣齐声应道。

  此次出征的列侯大约二十多位,仅仅私军就有两千,再加上三千禁卫,这些都是能够负甲的精锐,再加上配合这些甲兵的辅兵,运送后勤的农兵,可以号称十万大军。

  大军从关中浩浩荡荡的出发,一路向着西南而去。

  ……

  洛盛就待在长安城中,静静地看着朝廷的大军出征,管家同时也是洛盛未出五服的兄弟之一有些好奇的问道:“公子,您觉得朝廷能胜吗?”

  洛盛微微一笑道:“只要汉廷不贪婪,就能得到胜利。”

  “不贪婪?”

  洛盛解释道:“阻碍汉军胜利的,难道是那些西南夷吗?

  自大一统以来,自冶铁发展以来,自大汉尚武成风以来,除了匈奴再也没有任何夷狄能够威胁大汉的生存。

  大汉的东方是大海,北方是草原戈壁,西方是沙漠,南方则是崇山峻岭,阻碍汉军胜利的从来都是这些天然的地形屏障啊。

  家族中有天下的堪舆图,西南那块地形再清楚不过了,那里是天然的割据场所,若是不能文化上让生存在那里的土著认可朝廷的统一,再昌盛的中原王朝会被拖垮在那里。

  若是仅仅要在平原地区维持郡县,那倒是非常简单,西南夷还没有资格和汉军正面对战,只能龟缩在崇山峻岭之间。

  不过那日在朝会上,皇帝还是知晓的这件事的,大概率能胜。”

  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之前,西南地区一直就是半自治,所谓的土司统治,改土归流不是想不出来这个主意,而是单纯的办不到,大小金川战役,砸了多少银子动用了多少的火炮死了多少索伦兵才算是拿下来,不就是因为山高险峻,不是人力所能到达,那可真是处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管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又问道:“公子,我们什么时候动身去西域?”

  洛盛本来是给刘进站场子的,结果刘进没了,洛盛就决定前往西域一趟,去见见自己的二弟,无双侯洛世,这一任的西域大都护。

  洛盛摆摆手,有些忧虑的道:“还不急,先在长安待着,看看西南战事的情况,而且还要再好好的观察一下皇帝这个人,希望不是一个只知道武事的莽夫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