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223章

作者:花非花月夜

  正如帝扶苏即位之后,儒家立刻登堂入室,虽然还是斗不过法家,但是只要时间充足,胜利是必然的。

  在始皇帝焚书之后,很多学派都要依靠一些老者的回忆重新将书籍默写出来,这些书籍自然是错漏百出,于是很多学派就开始造假。

  尤其是最为兴盛的儒家,很多学派都已经将典籍创造出来了,结果洛氏嫡系竟然还在世间,这就让很多人开始慌张。

  嫡系被围在昭城尚且能够逃走,那守藏室里面的书籍难道会消失吗?

  他们造假出来的书籍,还有那些凭记忆默写的书籍,在洛氏的原版书籍面前,不堪一击。

  洛氏几乎捏着大多数学派的命门,除非之后他们再各自扩展领域,才能渐渐摆脱洛氏的控制。

  洛陵和项羽一同坐在主位,虽然项羽是天下共主,但洛陵本就不算是他的臣子,而是宾客,享有种种特权,这些都不算什么。

  铛铛铛!

  清脆又沉闷的编钟声响起,洛陵望着几乎坐满了一整个大殿的人群,即便他这样心如坚铁,冷若冰川的人,眼眶也不禁微微有些湿润。

  十多年前,祖父等人以及父亲叔伯全部死在了昭城,为洛国殉葬,他带着弟弟妹妹们躲进了桃花源。

  直到命运的时刻来临,他才重新出山,向全天下宣告洛氏还在。

  之后得到素王允许,一件件天命神器再次让天下人回忆起了洛氏的光辉岁月。

  “诸君。

  秦国一统六国之时何其强大,兵威之利,远胜诸国,但是短短十数年之间,竟然攻守易势。

  始皇帝刚一崩殂就天下皆反。

  昭城会盟之后不足一年,秦王朝就轰然倒塌,不得人心到了这样的地步,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为什么独独秦王朝会这样?

  难道是因为胡亥太过愚蠢吗?

  但是周王朝有厉王、幽王、荒王这些的昏君和暴君,却有一千年的天命,这又作何解释呢?”

  “是因为秦法太严。”

  此起彼伏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响起,这是众人发自内心的答案。

  也因为始皇帝死的太早。

  这些人即便是贵族也都是在基层生活过的,对于秦法在基层是个什么情况再明白不过了。

  在没有执行能力的时候,法律这玩意就不能制定的太严苛,因为官吏是一定会想尽办法从中渔利的,若是法律稍微宽松一点,最多就是破财免灾。

  但是秦法严苛,胥吏稍微推一下,判的重一些就是家破人亡,底层识字率本来就低,法律条文怎么解释都由胥吏,造成那样的结果是注定的。

  陈胜一句“伐无道,诛暴秦”就能席卷中原,就是因为大家都活不下去。

  洛陵说道:“是的,因为秦法太严,致使酷吏遍布郡县乡野之间。

  全天下的黔首都活不下去,于是聚集起来要覆灭秦朝。

  这样的律法,即便是古代的圣王降临人间,也没有丝毫的办法。

  我奉素王之命出世,诛除秦朝,除的却不是咸阳城中的秦王室,而是秦朝实行百年的秦法。

  现在秦朝已经亡了,但是秦法呢?

  我很是忧虑啊!

  扶苏算是仁厚之主,他亲近儒家而排斥法家,但是在不经意之间却依旧使用了刑罚家,将秦人送上了战场。

  这证明,天下的大害在法,而不在人。项王,您是新的天下共主,您会用刑罚家来治世吗?”

  项羽没想到洛陵会突然问他,立刻道:“当然不会,籍是洛讳宴公的后裔,出自素王支脉,素王所厌弃的,天下人所厌弃的,籍若是继续使用,难道是要天下人再造反一次吗?”

  项羽说着自己都笑了起来,整个殿中的气氛稍微宽松了一些,洛陵举杯让众人欢饮,然后感叹道:“项王,您是英明睿智的君王,所以不用刑罚家。

  但是陵所忧虑的是后世的君王,若是再出现使用刑罚家的君主呢?

  一千年前,邦周刚刚建立,素王薨后,连续数代明君英主,但是紧接着就是厉王这位独夫,文公都不能阻止他霍乱天下,只能之后收拾残局。

  我所担心的是有独夫重启刑罚家,或者假借躯壳,或儒、或道、或墨,却暗使刑罚家,那要怎么办呢?”

  百家之人精神瞬间抖擞起来,有些明白为什么洛陵要将他们这些人叫来了,洛陵这是要彻底将刑罚家踩在地下,甚至就连借着其他学派的名头借尸还魂都不行。

  荀子一脉的儒家有些坐立难安,他们这一脉的思想和法家有很多相通之处。

  最激动的自然是其他的儒家,儒法是两大显学,而且很是对立,双方一直敌对。

  黄老道家同样激动,他们的学说更是和刑罚家几乎就要反过来了,现在洛陵要将刑罚家彻底按死,那黄老之术的春天岂不是就要来了。

  齐法家则一点不慌,他们这一脉本就是洛氏混在法家之中的奸细,而且和刑罚家完全不是一个路数,甚至比儒家的荀子还讲王道。

  洛氏主导的践法不可能践踏到他们的身上。

  “谨尊洛公,您所言假借躯壳,暗使刑罚家,不知道如何划分?”

  最终还是荀子一脉的儒家实在是坐不住了,想要问问哪部分属于刑罚家,别到时候践法的时候把他们当成刑罚家灭了。

  洛陵缓缓道:“害天下者为秦法,不在一人,而在诸夏。”

  这一下就连项羽都坐直了身子,一旦洛氏开始提起诸夏的时候,那就表示这件事是洛氏的底线,洛氏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去完成它!

  素王和诸夏都抬出来了,洛陵的决心之强让所有人都心惊不已。

  洛陵的声音响彻在大殿之中,“诸君,素王昔年制周礼,作书籍,教化天下,使诸夏有华美服饰,有兵戈之利,于是胜蛮夷,以有今日。

  刑罚家愚民,甚至焚烧书籍,不允许民间藏书,这是何等的恐怖啊,人生而爱学,不知书不为人,便如同蛮夷一般。

  刑罚家这是断诸夏之根,以此法实行下去,民间之中纵然是有文公、宣公之天资,也只能泯然众人,单单依靠王公贵族,哪里有那么多天才呢?

  诸夏无圣王贤才,蛮夷出有道君主,至多不过三代,夷夏之间的攻守就会易势,甚至诸夏失命,而蛮夷受命。

  这是刑罚家罪一。

  刑罚家贫民、疲民,这是与王道截然不同的道路,何等的恶毒啊。

  上古的圣王见到饥饿的牲畜尚且会落泪,天子是天下所有人的大宗,天下人像是对待父亲一样的对待他,但最终换来的却是这样恶毒的对待。

  这样的君王如果不推翻他,不杀死他,难道这世上还有公理和道义的存在吗?

  这是刑罚家罪二。

  刑罚家连坐检举,邻里之间如寇仇,父母之间甚至谈利,如果王朝的律令不能导人向善,不能赏善罚恶,世人不敢行仁义,世风一定会不可逆的向着冷漠转变。

  若是世道冷漠到了极点,世人皆言利,蛮夷大军压境之时,难道还有人愿意舍身吗?

  昔年洛国有敢战士,有锐士,皆是洛人主动投效,因为洛人皆知,总要有人为了保卫老人、女人、孩子而战,他们还知道,即便他们牺牲在战场之上,他们的父母、妻子、儿女,公室都会妥善的赡养,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洛国之中邻里之间和睦,家庭之中亲近,互相帮助,人有牵挂,所以能常人所不能,刑罚家毁掉了这些,会毁掉一切。

  这是刑罚家罪三。

  刑罚家严苛控制天下之人,甚至除了打仗之外,不允许离开家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诸夏有万里广袤的土地,北方有高山平原,南方有群山湖泊,异兽不知凡几,天下瑰丽的景象一生都看不完,但是秦人终生只在尺寸之地打转。

  一代代先祖开拓出这么广袤的疆域,难道是为了修建那几条直道,然后在全天下巡游吗?

  当然不是,诸夏之土,诸夏之民的足迹就应该踏遍,不见识到诸夏的瑰美,难道仅仅凭借着书上的那几句记载就能让人升起归属吗?

  诛暴秦之时,洛人、江东之地的楚人、临淄城的齐人最为踊跃,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就连最普通的国人心中都怀着故国,再看看秦国,扶苏一死,没有任何秦人愿意复国。

  嬴姓秦氏在秦川之地统治了整整八百年啊,八百年都没能培养出秦人的归属,昔年秦穆之时,秦人是愿意同秦伯而战的,但是商鞅变法之后,却成了这个样子,这难道不是刑罚家的过错吗?

  这是刑罚家罪四!”

第237章 洛陵践法(中)

  伴随着洛陵清朗的声音,整个大殿都陷入了沉默之中,甚至就连气氛都凝滞起来。

  践法?

  的确是践法,但践踏的哪里是简简单单的刑罚家,他要践踏的是那些独夫,那些妄想通过让万民为奴从而达到千秋万世目的民贼。

  经历过重大打击的孟子学派简直要高声欢呼了,民重君轻,舍生取义,这是孟子学派的两大核心。

  洛陵停顿了一下,望向殿中的众人,在场众人出于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自然反应各不相同。

  有的人甚至听不懂洛陵想要做什么,他转头望向项羽,项羽就是那个根本听不出洛陵深意的人。

  但以项羽的性格,即便是听出来了他也不会在意,他这个人不知道该说眼光短浅还是自信爆棚。

  这些权术的手段他是不玩的,他只相信自己的武力,统治天下难道还需要那些弯弯绕绕吗?

  对于追求稳定的王朝来说,项羽这样的君主自然是毁灭性的,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并不是,杀戮只会激起反抗,反抗的多了,民族精神就会越来越强盛,脊梁就会越来越直。

  恰恰是那种表面温和,但是用奴役思想潜移默化的君王才最可怕,人要是连造反都不敢,那还算是人吗?

  洛陵想要在诸夏之人的心中种下一颗反抗的种子,就像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活不下去的时候就该造反,而不是做安安饿殍。

  但是这些话不能直接说,即便是洛氏也不敢,那真的是取死之道。

  洛氏只能曲线救国,变着花样的一点点推动这个进程,塑造整个诸夏之人的精神世界,对洛氏来说是和维护诸夏昌盛同等重要的家族任务。

  一千年的时间,洛氏通过素王和家族的影响力一点点的推进,现在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这个任务落到了洛陵的身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通过践踏刑罚家来达到这个目的。

  天下暴乱是因为刑罚家暴虐,苍生血泪是因为刑罚家害民,这样的刑罚难道不应该弃置吗?

  刑罚家是个筐,不仅仅是刑罚家本身的坏处,还有那些延伸出来的,可能延伸出来的,全都装在一起扔进垃圾堆。

  在大势之下,谁会去分辨?

  到时候金石之盟一成,谁还能推翻,素王就在天上看着你呢!

  洛陵扫视全场。

  谁赞成?谁反对?

  或者是,谁会反对?谁敢反对?

  洛陵一言风雨是山东诸侯亲眼所见,他们现在唯一所想的就是不要招惹洛陵这位洛氏家主,虽然所有人都猜测洛陵不可能随意的呼风唤雨,否则邦周怎么可能灭亡呢?

  但是没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尝试一下,洛陵先前说的那些虽然对统治有些好处,但是并不是说没了那些东西统治就玩不下去了。

  既然洛氏不喜欢,那我不用就是了,至于以后?人还是要先顾眼前,再想以后的事情。

  况且山东诸侯之中也有非常厌恶刑罚家的,比如齐王,在齐地管仲的思想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