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非花月夜
两人谈笑之间策马上前,洛亦打量着两人,他虽然不如洛采那么善于识人,但一些基本的还是能看出来的。
为首之人年纪稍大,装束略有些不规整,没有常年劳作的痕迹,说明不是真正的农人,眉目之间有肆意之感,一看就是个不拘泥于礼数的人,应当是在基层摸爬滚打了很多,要么是个游侠,要么是个常与人交道的八面玲珑的小吏。
至于他身边的人,从装束和手上若隐若现的老茧来看,应当是个刀笔吏,这样的人在秦朝实在是太多了,但能在这么一支上万人的军队之中担任二把手,至少能力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刘邦见到洛亦当即就下马抱拳道:“刘季见过公子,先前在家中就经常听良人提起洛氏的种种光辉事迹,满是赞誉,说生平最荣耀之事就是家中有洛氏血脉,但是百闻不如一见,今天见到了您,才知道真是贵不可言。”
刘邦待人接物是觉得没有问题的,他是典型的游侠性格,性格直爽,不喜欢一个人那自然是要百般羞辱,但对于重视的人,绝对能让人如沐春风,这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
花花轿子人人抬,洛亦同样下马抱拳道:“沛公您实在是过誉了,不过是依靠着先祖的一些功绩,天下之人给几分面子罢了,不知道您的妻子可是洛氏哪支公族的后裔?”
刘邦笑道:“良人乃是姜姓吕氏,三世祖娶了洛氏贵女,诞下了她这一支。”
洛亦听到刘邦所言,话中之中就带上了一丝亲近,毕竟刘邦愿意把这个关系拉出来,就证明他是带着善意的,于是笑着问道:“原来如此,那倒是一家人了,沛公这是要率领众英豪往何处去?”刘邦便道:“听闻在江东洛氏和项氏一同起兵反秦,要聚集天下英豪,我正要带着众兄弟前往投靠,没想到在路上竟然遇到了您,直接省去了时间。”
洛亦带着些许自豪的说道:“在江东之地反秦的是亦的大兄陵,洛氏当今的家主。大兄有无与伦比的智慧,他的眼光能够看透世间一切的迷雾,他的谋略没有不成功的。
家族千年的历史上,能胜过大兄的,不过先祖文公、宣公等寥寥数人而已。
只要大兄出手,暴秦唯一的结局就是灭亡。”
萧何和刘邦对视一眼,洛氏嫡系传承千年,不知道有多少才智之士,但是现在却对这位大兄如此推崇。
洛文公和洛宣公那都是什么神人啊,名为臣子,实为君王,数遍诸夏数千年,他们都能算得上是圣王了,现在公子亦用这两位来比这位大兄陵,真是至高的赞誉。
刘邦笑着赞叹道:“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洛氏却出现了您大兄这样的贤能之士,这难道是偶然吗?想必是素王派遣他来到人间要诛灭暴秦,还天下人一个朗朗乾坤了。
有了洛氏的带领,想必我们定然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了,公子,还请允许我等随您一起前往与山东英豪会盟,我等出身寒微,不知道有没有资格参与?”
这就显示出刘邦的不同了,他是个不愿意屈居人下的人,即便是洛氏,虽然他希望能够从洛氏这里得到一些好处,甚至得到洛氏的帮助和看重,但是他是不愿意失去自己对势力的控制的,即便是洛氏也不行。
洛亦并没有丝毫的不满,反而更是惊异的望着刘邦,心中对他的评价改变了一点,这是一位有人主资质的豪杰,只是不知道资质怎么样,这还需要后续的不断观察。
人主资质是一种很罕见的东西,这玩意和个人能力的关系不太大,许多各方面能力爆表的人,都只能做臣子,不能做君主,这是一种思维的不同,刘邦恰恰是拥有这种思维的人。
本来项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他拥有着巨大的性格缺陷,而且都是对于做人主比较致命的。
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给他嫁女儿,或许能够通过亲人来影响他。
不过洛氏还没有彻底放弃他,毕竟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但出于谨慎,还是开始物色新的人选。
现在刘邦在洛亦的面前展现出了这方面的特质,而且他的妻子还出身姜姓吕氏,刘邦仅仅几句话就让自己出现在了洛氏的考察序列之中。
“沛公,您是出身山东的英豪,还有这么多义军愿意追随您,若是您没有资格参加会盟,还有谁值得参加呢?
您说自己身份寒微,但是陈胜出身农夫,却不妨碍他是首倡起义的英豪,他称陈王,大兄陵曾言,陈胜并不因为称王而尊贵,恰恰相反,陈王的称呼因为陈胜的存在而显贵。
这世上最尊贵的从来不是血脉,而是德行和能力。
正如先祖素王,素王的本意是,没有居于王位却有王的品德和功绩,先祖的功绩和品德难道还有人可以超越吗?
千年以来,难道还有人可以使用素王这个称呼吗?
这诸夏煌煌的大地之上,难道还有任何一个人有面目使用素王这个称呼来赞扬自己吗?”
刘邦斩钉截铁道:“当然是没有的,素王是真正的功盖三皇,德迈五帝,若是没有素王,恐怕现在就没有诸夏,我们这些人难道还会出现在世上吗?”
就连追随刘邦的众人都是一副理所应当的表情,姬昭穿越来的这个世界,是最高难度,这可不仅仅是时间节点的问题。
作为前期最大的主线,诸夏和蛮夷之间的争锋是非常凶猛的,甚至是远远超过真实历史上的,尤其是还有殷商遗族作乱。
姬昭东征到底攻灭了多少部族,根本就没有人能够计算的清楚,反正在诸国的大城之下都能够见到昔年各种万人坑的痕迹。
这是洛氏最荣耀的历史,在诸夏之中不断宣扬,虽然始皇帝试图抹掉这些,但是短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成功的。
洛亦朗声笑道:“沛公,您或许不像其他的义军一样,是所谓六国贵族甚至六国王族的后裔,但是真正的大丈夫从来都是依靠自己的双手,王侯将相,不是天生的贵种。
您是沛公,若是有朝一日,您凭借自己的努力,让沛这个字眼变得像是昭这个字眼一样尊贵,这难道不是最快意的事情吗?”
刘邦闻言一愣,他实在是没想到洛亦会对他说这些,这些心灵鸡汤对刘邦这种人是非常有用的,这是洛亦和他的妹妹洛采所学来的。
反正善意和鼓励不要钱,那就多说一点,天下风云乱起的时候,谁知道哪一位英豪能乘风而起,现在多释放善意,日后的退路和底牌就会多很多。
“公子,我实在不知该说什么,若是有朝一日能富贵,定然不会忘记您今日的善言。”
洛亦走到刘邦身边大声笑道:“您定然会富贵的!”
众人哈哈大笑,便一同结伴而行。
————
高祖于长乐饮宴,酒过三巡,与英侯曰:“旧年初见,朕身份寒微,卿以礼相待,朕不敢或忘。”
英侯曰:“陛下天纵英姿,异于常人,臣观陛下之云顶有紫气盘踞,先祖素王言:紫气东来,圣人出世,此乃天生尊贵之相,故臣不敢怠慢。”
高祖飒然,乃赐邑千户,英侯荣恩之重,一时无量。——《史记·高祖本纪》
第218章 大秦诸侯王和山东诸侯王
扶苏在章邯和蒙恬的拥护之下即位,首要的问题是需要用什么样的面目来面对关中之地的数百万秦人,在这方面自然要询问孟云的意见。
孟云已经听闻了洛氏嫡系出现在世间的消息,当这个消息出现的时候,他就知道大秦王朝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身为孟氏最正宗的传人,他应该要去追随洛氏的。
不仅仅是出于个人的感情,还是因为孟子学派的书籍遗失太多,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多过目不忘之人,单单凭借回忆,是根本就想不起那么多书的,尤其是各种原版的注释。
孟云相信既然洛氏嫡系能够逃出生天,守藏室定然不会直接湮灭在战火之中,毕竟那是整个洛氏最珍贵的宝物。
静室之中,扶苏和孟云相对而坐,孟云带着一丝悲悯的望着扶苏,心里有些后悔,如果当初直接死在长城兵团,扶苏或许还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好名声。
至少有无数人会惋惜他这么一位仁厚慈爱的长子没能继承皇位,但是到了现在,他会成为一个亡国之君。
扶苏满脸愁绪道:“孟云子,胡亥身死,我该称几世皇帝呢?”
孟云现在就是很纠结,他不知道自己的立场在哪里,扶苏对他有恩有义,若是洛氏不在人间,那自然是襄助扶苏,改变大秦,但是洛氏出现了,还站在了秦王朝的对立面,他知道自己定然是要站在洛氏一边,但是内心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
面对扶苏的发问,孟云沉默,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陛下,三世自然是不行的,您不是胡亥的继任者,可以直接宣布废除他的皇帝位,然后称二世皇帝,但是……”
扶苏见到孟云犹豫,连忙问道:“二世皇帝有什么不妥吗?”
孟云直截了当的说道:“陛下,您即位之后想要做什么,这关乎到您需要谁来支持您。
始皇帝的名声不好,不要说天下的黔首,就连国中的大臣贵族都不喜欢他,他唯一的支持者就是那些根植在基层的法家胥吏,您需要他们吗?”
扶苏面上显露出浓浓的厌恶,他认为暴秦的名声这些法家的胥吏至少要担六层的责任。
从商鞅以来,秦国的法就很是苛刻,这是不争的事实,始皇帝不体恤民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基层胥吏把秦法当做横征暴敛的工具,造成了远比法度本身更严重的灾难,实际上这和法家没什么关系,所有的基层都这样,但是谁让现在基层都是学习律法的胥吏呢。
扶苏出于局限性自然就认为是法家这群灭绝人性的人给天下人带来了灾难。
“当然不需要,那些胥吏已经荼毒天下太久了,我要施行仁政,自然不能再用这些人。”
孟云点点头,轻声道:“既然如此,我建议您直接舍弃掉始皇帝制定的规矩,您可以直接称大秦皇帝,各种诏书之中都用这个称呼。”
扶苏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问道:“孟云子,听闻洛氏嫡系现身,您是否要离开扶苏了。”
孟云闻言一愣,然后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躬身下去,扶苏见状脸上带上了一丝苦笑,叹道:“朕本来想让您担任大秦的丞相之位,以您的学识和才智,或许这是最适合的。”
扶苏同样对着孟云躬身一礼,然后转身离开,孟云起身望见扶苏身形有些萧瑟,忍不住开口道:“公子。
若是您在山东之地大开分封,为功臣贵戚在关键城邑封王侯,或许能为您争取时间,但请记住,关中之地一县不封,这是能争夺天下的王霸之基。”
扶苏一怔,公子,似乎是很久远的称呼了,陛下总是带着冷冰冰的意味,然后他转身向着孟云躬身一礼,离开了这里。
这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相知相识的两人终究因为身份的不同而分离。
蒙恬在门外见到扶苏一人出来,眼神顿时有些晦暗,向着房中望了一眼,心中暗道:孟云啊,你这样有大才的人,若是能襄助陛下该有多好,这一路东归,盗匪丛生,你就不担心出什么意外吗?
见到扶苏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蒙恬上前问道:“陛下,孟云子怎么说?”
扶苏叹道:“孟云子说让朕直接称大秦皇帝,不要按照父皇制定的规矩。”
蒙恬闻言点点头道:“这倒是,您既然要走和始皇帝陛下不同的路,那就要在方方面面都要做出区分才是。”
扶苏边走边道:“孟云子主要和朕说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朕的名分问题,另外一件则是让朕在山东大封诸王,朕先前就想为章卿封王,现在孟云子的意思是多封,朕记得您的先祖原先是齐国人,若是现在封您为临淄王,这齐地的叛乱您能平定吗?”
蒙恬闻言一震,在老家封王,这是何等的荣耀显贵,他明白以扶苏的性格来说,这不是试探,而是真的准备这么做,于是当即说道:“陛下,无论是否封王,臣都会尽力削平山东叛乱,护佑我大秦的江山社稷和宗庙,为您尽忠。”
扶苏微微感叹道:“朕实在是不知道这大秦还有多少值得信任又有能力的忠臣,在这样的乱世之中,那些心中怀着奸计的人,纵然有文宣之能,朕也不敢用。
孟云子这样足以担任丞相的大才就要离开朕了。
章卿和蒙卿你们都是朕最信任的臣子,现在大秦的局势败坏到了这个地步,你我君臣定然要同心协力,若是您真的能削平齐地的叛乱,您的临淄王就会变成齐王,朕若是周武王,您就是太公望,这是扶苏的誓言。”
扶苏目光熠熠的望着蒙恬,扶苏面容很是柔美,继承了他那出身楚地的母亲的长相,用温润如玉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蒙恬能从中感受到扶苏对自己的期望,回想起在始皇帝手下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两相对比之下,不禁眼眶一湿,哽咽道:“陛下,您真是举世难寻的仁慈君王,如果臣不为您效死,难道还有面目活存活在这世间吗?”
仁慈的君主在权力上或许永远都比不上那些擅长玩弄权术的君主,但永远都会有一批真正愿意为他效忠的人,这种忠心甚至能够延续到他的子嗣身上。
而那些擅长玩弄权术的君王,朝堂之上只会是君臣上下一日百战,活着的时候固然是大权在握,但是等到他一死,立刻就会是激烈的政治斗争,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那些昔年信重的大臣杀光。
夜朗星稀,孟云走出了崤山,然后遇到了一群装备很是精良的盗匪,见到这一幕他面上带着惨然,却又有一丝放松,扶苏啊扶苏,这下我就不欠你什么了。
他没问这是谁派来的,他知道不是扶苏,或许是蒙恬,或许是其他人,这不重要,但秦朝高层都知道他的才智,自然不愿意放他离开。
“陛下,孟云子在崤山之东被盗匪所害。”
扶苏闻言一愣,然后不敢置信的说道:“朕给孟云子派了整整三百王廷护卫,还都是带甲的勇士,除非碰到大规模军队,否则凭借一些盗匪怎么可能伤害他?”
近侍低着头道:“陛下,应当是山东的逆贼,见到大秦的士卒,以为是权贵,于是对孟云子下手,在现场发现了弩箭,这不是普通的盗匪所能拥有的。”
这个解释很合理,现在山东的很多义军都打开了郡治的府库,虽然大部分的武器都在关中,但是义军还是从中取出了不少的兵器甲胄,甚至还有少量的弓弩。
扶苏相信了这个解释,但还是无法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他并不记恨孟云在这个时候离开他的事情,因为他知道洛氏对孟云的重要性。
但是他心中始终怀着孟云子有一天能够回来辅佐他,大秦丞相的位置还为他留着,却没想到……
沉默片刻满是悔恨道:“早知道今日,就不应该让孟云子回到山东,导致今日二人阴阳两隔。”
等到近侍安抚两句,退出大殿之后,扶苏手中执笔却久久无法下笔,直到墨水滴落下去,他才如梦初醒。
“升蒙恬临淄王,升章邯邯郸王,封子婴荥阳王,还有新郑,大梁,晋中,这些关键的关隘之地和富裕之地都要封王,楚地,还要思虑一下。”
他一笔笔写下去,都是他比较信重的功臣和硕果仅存的一些宗室,足足十位,都封在了山东之地,要么是重要的关隘,要么是昔年六国的都城,其中大部分都是各郡的郡治,其中一些在义军手中,颇有一些昔年素王分封,结果让诸侯们带着兵自己去打土地的意味。
不仅仅是王爵,在始皇帝时期几乎没有封赏的彻侯之位,他慷慨的拿了很多出来,先封赏了一部分,然后还挂出了很多允诺的封赏。
“陛下,章侯和蒙侯求见。”近侍的声音在殿外响起,章邯和蒙恬已经先一步封侯,是当之无愧的大秦军方前二的人物,两人都是独立的兵团统帅,蒙恬和扶苏的关系更亲近,章邯的能力则明显更高一点。
现在这样的乱世,这两位久经沙场的大将都是扶苏最为倚重的臣子,是大秦的擎天白玉柱。
扶苏让两人进来之后便直接招呼道:“两位爱卿,朕刚刚才拟了一份名单,你们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
上一篇:长生蛊道:从炼出痴情蛊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