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卓牧闲
“那就让军地主要负责人来汇报下情况?”
“行,只通知两个人。”
……
韩渝忙得晕头转向,跟大多人一样没注意到有一群人沿着干堤过来了。
接到葛局的通知大吃一惊,跟郝总和徐工等人交代了一番,火急火燎赶到指挥部帐篷。
黄县长正在向首长汇报群众撤离和周边几个乡镇堤坝的加高加固情况。
这里在争分夺秒的抢险,周边几个乡镇也在为这边的干堤一旦决口做准备。
因为安公县有一大半乡镇属于荆江分洪工程的区域,但从1954年到现在没再分过洪,那些堤坝和涵闸能不能扛得住谁也不敢保证。
韩渝不敢打扰,干脆退出帐篷继续指挥抢险。
“严工严工,水位涨了多少?”
“这会儿比刚才涨的快,已经涨到了四十二厘米。”
“密切监视,如果涌进来的速度比这会儿更快,立即报告。”
“好的。”
“姚工姚工,我韩渝,报告险堤情况?”
“这二十分钟整体沉降了六公分,不是沉降,而是坍塌!3号段的堤顶、4号段的堤腰、6号段的堤脚出现了十六条裂缝,最粗的裂缝能伸进一根手指。韩书记,要不要组织力量灌浆?”
“下面是空的,现在灌浆既来不及也没用。”
“那怎么办?”
“组织土专家撤离,你继续测量,有新情况及时报告。”
“是!”
船在江上作业,那么多工程机械在岸上施工。
噪声很大,喊声也必须大。
副总理在帐篷里听的清清楚楚,让黄县长等会儿再汇报,示意沈副市长把韩渝叫进来。
“首长好,启东预备役营正在执行抢险任务,请指示!”
韩渝刚进来过一次,包括副总理在内的所有领导,都以为他只是启东预备役营的一个普通预任军官,毕竟他看上去很年轻。
如果只是普通部队的营长,不管现役的还是预备役部队的都很年轻。
但启东预备役营不是普通的预备役营,正在堤上堤下抢险的机械化装备和正在星夜往这儿赶的水上装备加起来价值近亿。
可能比野战部队一个师的装备都值钱,谁敢相信启东市委市政府敢把这么一个营交给一个小伙子……
副总理愣了愣,问道:“韩渝同志,你是现场总指挥,你最了解情况。请给我们交个实底,这里的险情能不能抢护下来?”
副总理居然亲自来了,并且看上去跟电视里一样温文尔雅。
换作平时,韩渝真会紧张。
可现在不是平时,都已经忙到没时间向首长汇报工作,又怎么会在乎副总理是多大的领导。
见包括副总理在内的所有人都紧盯着自己,韩渝沉默了片刻,说道:“报告首长,如果有足够的抢险物资,并且能在一个半小时内到位,我们有五成把握抢护住!”
“需要什么物资?”
“再给我们一万条编织袋,桩木、石料,有多少要多少。”
副总理回头问:“健康同志,这些物资一个半小时内能不能到位?”
周副省长咬咬牙,斩钉截铁地说:“能!”
“赶紧安排。”
“是!”
周副省长掏出手机走出帐篷,陈书记和黄县长等地方领导连忙跟了出去。
用钢管和钢板搭的桌子上有一大叠资料。
副总理一边翻看着一边问:“韩渝同志,我知道你很忙,但我心里不能没底,请你抽出五分钟时间,简单汇报下接下来的抢险方案。”
“是!”
韩渝快步走到副总理身边,翻出一张路桥公司总工程师孙工画的草图,汇报道:“报告首长,我们正在修筑的围堰总长六十米,如果管涌险情发展的不是这么快,我们就可以按部就班施工,就可以一层一层的压实,预计在十二个小时内完工。
但现在管涌险情发展太快,前面的十几米险堤又开始坍陷,险情的变化容不得我们再按原来的方案抢护。只能利用现有装备的优势,以最快速度把围堰加高至十五米。”
副总理扶了扶眼镜,示意继续。
“考虑到没压实的围堰挡水能力不足,我们在加高围堰的同时对围堰临水侧用沙袋一层一层往上垒,用一堵顺着围堰斜坡砌的沙袋墙护坡。只要前面的险堤能再坚持一个小时不溃决,新修筑的围堰就能起到初步的挡水作用。”
“如果在一个小时内溃决呢?”
“我们准备了大量的用铁皮带绑扎的沙袋笼,并且仍在灌装绑扎。一旦前面的险堤溃决,就把沙袋笼运上围堰挡水。”
韩渝一边在草图上比划着,一边接着道:“如果前面的险堤能坚持一个小时,那对抢护下这个险情我们就有八成把握。只要保持水位不会淹到正在砌沙袋墙的官兵,那涌进来的水就不用管它,让它继续涌。”
副总理下意识问:“让它继续涌?”
“现在涌进来的速度不足以危害正在修筑的围堰,让它继续往里涌,涌到与堤外水位平齐,就算前面的险堤坍塌决口也不会对新修筑的围堰产生太大冲击,可以说让水涌进来对我们而言不完全是坏事。”
“然后呢?”
“然后继续加高加固围堰,等围堰加固加高到跟左右两侧的干堤一样能挡水,我们再把这个半圆形的大水塘填上,让临水侧与现在的干堤平齐。”
直接重修一道干堤!
从启东来的这支工程队抢险的手法看来很简单,老庙闸口险情是这么抢护的,杨柳村段险情也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杨柳村段险情更复杂更严峻,他们需要不断调整抢护方案,不像抢护老庙闸口险情那样直接拉土往前修。
见韩渝如此有信心,副总理稍稍松下口气,抬头道:“先堵后固,边修边抢,修个半圆形的大操场也不错。”
韩渝没想到副总理居然会这么说,连忙道:“报告首长,我们之所以要把这个半圆形大水塘填平,一是考虑到仓促修筑的围堰质量不足以抵御洪水,必须要用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进行加固。
再就是大堤后面就是分洪工程区域,已经几十年没分过洪,并且不知道今后需不需要分洪,更不知道分洪区域内原来修筑的安全区现在安不安全,所以我们想在加固围堰的同时,利用我们的装备优势在这里修一个分洪安全区。”
“想的很远,考虑的很全面。”
“首长,我可以走了吗?”
“……”
随行的大军区首长愣住了,不敢相信年轻的预备役营长会突然这么问。
沈副市长整个人都懵了,傻傻的看着韩渝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副总理同样没想到,但很快就缓过神,伸出手拍拍他胳膊:“韩渝同志,你是一个称职的抢险总指挥,请转告正在抢险的全体官兵,我来看过大家,等险情控制住我还要来,我要来给同志们庆功!”
“谢谢首长,首长再见!”
韩渝真没想过要标新立异,而是确实顾不上,给包括副总理在内的几位首长敬了个礼,随即头也不回地走出帐篷。
第630章 十万火急!
路桥公司做什么的?
路桥公司就是修路造桥的!
并且启东预备役营不只是在路桥工程公司基础上组建的,也有交通港航系统一半“股份”,航道段和航道工程局也都是从事水上施工的。
随副总理前来检查的首长们终于搞清楚了情况,在启东预备役营究竟是支什么样的抢险队伍这一问题上,看法与132团的戴参谋惊人一致:这就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预备役营,而是一支披着预备役部队外衣的施工队!
不过现在要做的是防汛抢险,不是军事演习,更不是上阵打仗。他们能发挥出的作用远超一般的预备役部队,甚至远超大多舟桥部队和工兵部队。
年轻的营长很称职,很专业,堪称雷厉风行,不然也不会连副总理的面子都不给,简单汇报了下就急着去现场指挥抢险。
有如此专业的抢险队伍,周副省长和大军区首长终于稍稍松下口气,但也只是稍稍松下口气。
管涌口正在往外喷水,前面的险堤正在整体坍塌,堤下的十几万群众还没撤完,现在的形势堪称十万火急!
让周副省长和大军区首长更焦急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副总理竟要去检查群众撤离情况,要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去慰问撤离至安全区的群众。
前面的险堤随时都可能决口,正在争分夺秒修筑的围堰不一定顶得住,副总理这个时候下堤太危险!
可副总理执意要去,怎么劝都没用。
周副省长没办法,只能让荆州的陈书记来找沈副市长。
“沈凡同志,首长的话你刚才都听到了。我和周省长肯定是要陪同的,我们就算留在这儿也帮不上忙,反而会给同志们添乱。这边只能麻烦你,只能拜托你。”
事关副总理和十几万群众的安危,谁敢打这个保票?
沈副市长回头看看正紧锁着眉头的葛局长,沉默了片刻说:“陈书记,险情多么严峻您都看到了,我不敢保证能不能守住,只能保证人在堤在!”
“必须要守住!”
“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陈书记意识到非让人家保证没任何意义,杨柳村险段能不能守住既要靠包括启东预备役营在内的近千军民奋力抢护,也要看老天爷开不开眼。
刚才那个年轻的营长说的很清楚,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最为关键。
只要前面的险堤再坚持一个半小时再决口,并且所需的抢险物资能够在一个半小时内到位,他们就能有五分把握,他们接下来甚至能从容应对。
陈书记很想请副总理等一个半时再去检查群众撤离情况,但副总理不会在大堤上等,等听完黄县长汇报就要出发。
陈书记此时此刻真是如履薄冰,点上烟无奈地说:“沈凡同志,你是知道的,我们的车都在对岸,一时半会儿运不过来,你能不能给我们安排几辆车,最好再安排几个驾驶技术过硬、政治可靠的驾驶员。”
“车有,我们有四辆越野车,车况都很好。刚才132团又来了两辆卡车,我们归132团代管,但团长政委正在组织官兵协助地方撤离群众,于是又委托葛局代管他们在这边抢险的官兵,那两辆卡车我们可以调用,至于驾驶员……”
沈副市长对营里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干脆回头问:“葛局,你认为安排哪几个同志比较合适?”
老葛权衡了一番,说道:“许明远、马金涛、郭维涛、陈健、高继春、朱志刚、张富全和李军,他们都是党员,驾驶技术也都不错。”
正说着,一个陆军中校走了过来。
老葛早看出这个中校应该是负责警卫工作的,连忙解释道:“陈书记,许明远同志是我们启东公安局的刑侦大队长,因为工作出色、表现优异,刚被调到海关调查局。
马金涛同志和郭维涛同志一个是南通水上公安分局启东水上警察大队的中队长,一个是副指导员。一个复员军人,一个是转业干部。
他们政治可靠,都接受过系统的水上救援培训。尤其马金涛同志,水上执法救援经验非常丰富,是我们营水上搜救连的连长。”
涉及副总理、大军区首长和周副省长的安危,陈书记不敢掉以轻心,追问道:“另外几个同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