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第358章

作者:蜀中剑士

  本来,这就是一次和平的权力交接。但随着诸葛恪下场砍人,捅破了这一层窗户纸。

  淮泗派都开始通敌了,他们要是继续顽抗下去。要是未来蜀军真的打过了长江,他们不就真成一盘菜了吗?

  直到这个时候,一直以来的江东本土势力终于知道怕了。在东吴首都建业,各方派系全都惶恐不安,内部拼命的商讨着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一时间,整个江东上下人心惶惶。在汉军眼瞅着要打过来的这个档口,东吴上下几乎无人去想着怎么御敌了。

  如果这个时候汉军迅速强渡黄河,大概会直接重创江东。

  但是,就在吴军在长江河畔开辟阵地,甚至陆抗都做好死社稷的准备时。江北突然传来了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消息。

  蜀军撤了!马谡在攻下濡须坞之后,引汉军在城内休整了十余日,并抢救下了不少船只。但他并没有选择继续南下,而是在留下部分兵力驻守破吴城和濡须坞之后,自己直接引兵北归了。

  在江东人心惶惶,看似最适合一波推的时候,马谡却停手了!

  这一情况彻底把江东的各方势力给搞懵了。甚至孙权在听闻这个情报之后,第一反应是,“马谡那个混蛋,不会是想假意撤兵,然后自己再杀个回马枪吧?”

  作为季汉作战风格最激进的人,马谡理论上没理由这个时候退兵的。

  但是事实却的确如此,马谡真就引兵撤走了。一直到马谡本人都返回了寿春,孙权才算接受了这一事实。

  虚惊一场之后的孙权旋即心中长舒了一口气。在感慨此次防守作战不容易的同时,还暗骂了马谡一句。

  傻叉!这么好的机会却主动放弃了,这辈子你都别想在威胁到我江东了!当然,不理解马谡作战计划的不仅仅是东吴。一直等到马谡引兵货到寿春,随军的诸葛瞻等人都难以置信。

  “这是有什么奇怪的部署吗?这么好的机会,大将军为何不趁此顺势南下,一战而定江东?”

第674章 找个合理的理由

  对于诸葛瞻的疑问,旁边的马平也难以给出解释。

  他虽然是马谡的儿子,但对于这个便宜爹一直很陌生。对于马谡最终的打算,他也不是很清楚。

  不过,旁边的傅佥倒是有点理解马谡的意思,直接开口解释道。

  “大将军的做法倒也正常,无非就是求稳罢了。”

  “现在濡须坞已经收复,通往江东的大门已经敞开了。这种情况下不管什么时候打,实际上区别都不大。”

  “相反,因为此次作战大将军并没有一战定东南的想法。所以战前甚至没有渡江作战的预案,贸然发起强渡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所以大将军选择引兵北还也是合理的……毕竟可以规避一定的风险。”

  傅佥给出的解释还算令人信服,不过诸葛瞻依然感觉有些不对劲。

  大将军向来是大汉冲的最凶的那个仔,字典里就只有激进两个字。这么一位大将军,什么时候变成保守派了?…………

  …………

  …………

  而与此同时,在汉军大营里,马谡依然在对东吴的拉胯骂骂咧咧的。

  本来目标是为了削弱关东势力,整场作战主要目的就是让关东与江东的力量对冲。结果因为某些不可抗的因素,愣是让整场作战奔着一战灭国去了。

  当军议司将东南内乱的战报送到他手上时,马谡也能看得出来速战灭江东的战机。但也正因为这一点,马谡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北归。

  攻伐东吴与北灭曹魏,是目前是合理给关东豪右放血的唯二途径。如果这么快把东吴给灭了,还怎么理直气壮的找关东豪族要兵要粮?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面积比关东小数倍,地方势力更加不弱的关西,是季汉北伐八年才吃下去的。算上额外加上三年的休养生息,这才让季汉王朝消化掉了虚弱的关西力量。

  但拿下整个关东,汉军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迅速扩大的版图,让关东地区的地方势力依然健康扎根于基层,这紧靠改革是无法清除的。

  所以,通过剩下的收尾战事,名正言顺的削弱中原门阀势力,也就成了整個大汉高层的共识。

  于是,基于这一原则,马谡最终一反常态。在灭吴板上钉钉的时刻,毅然做出了撤兵北归的决定。

  “休然,因为这件事,未来我在史书上绝对会多一个污点的。”马谡望着桌子上的战报,语气莫名的开口道。

  对于马谡的话,柳隐则是轻轻的摇了摇头,对此则是不以为意。

  “不必太过担心,大将军,瑕不掩瑜。以您这些年的战绩,这点小事不会影响到您的身后名的。”

  说到这里,柳隐又沉默了一下,接着补充道。

  “而且,如果这都算是一个污点的话,大将军您身上的污点也太多了。多这么一个不多,少这么一个不少,无伤大雅!”

  “滚蛋!”对于柳隐的调侃,马谡忍不住笑骂了一声。当然,调侃归调侃,这话说的倒不假。就马谡这些年对豪族的镇压,那一条都比这个大。区区一个坐视灭吴战机流失的事情,还真算不上太大的污点。

  “不过不管怎么说,还是得为这一次撤退找一个理由啊。”马谡摆了摆手,重新言归正传道。

  “确实如此,要是无法让关东人信服,恐怕……”柳隐下意识点了点头,不过立马被马谡打断了。

  “不,我的意思是……我需要找一个能让丞相信服的理由,以防止他抽我一顿。”

  柳隐:“…………”

  显然,在马谡看来,关东豪右的态度,甚至没有诸葛亮抽不抽他重要。相比于考虑如何让关东信服,马谡更需要考虑的是该怎么说服诸葛亮。

  之前说了,尽力削弱关东势力是整个季汉朝廷的共识。但对于如何削弱这个问题上,还是出现了一定的分歧。

  至少就诸葛亮来说,他更倾向于依靠政治手腕钝刀子割肉。要让诸葛亮赞同马谡这样依靠战争削弱反对派力量,他非得抽狠抽马谡一顿不可。

  所以,马谡现在最需要说服的,反而是自己的老师诸葛亮。

  事实证明,马谡的担忧并非是空穴来风。当他把大军撤回寿春不到半个月,诸葛亮的使者就从洛阳送过来了。

  “大将军,丞相希望您去一趟洛阳,好好解释一番。”来者是邓芝之子邓良,在递给马谡信并传达口信时,他只感到嘴角比过年杀的猪还难压。

  大汉官员最大的乐趣,大概就是看丞相抽大将军了吧。

  对此,马谡嘴角只是抽了抽,但也没敢说啥。安排柳隐接手他的工作之后,马谡老老实实跟着使者返回洛阳,去向丞相解释他撤兵的原因。

  当然,事实上马谡都知道,这一次去与其说是解释,倒不如说是主动过去领打的。毕竟他这点小算盘,大概是瞒不过诸葛亮的……

  果然,在马谡返回洛阳,还没进丞相府,就望见早一大帮子丞相府官员在门口等候多时了。甚至为了助兴,马谡发现有的官员还整了点小吃。

  这仿佛在告诉马谡,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您进去挨抽了。

  马谡嘴角抽搐了一下,对这帮看乐子不嫌事大的人极其无奈。但即便知道进去就龙潭虎穴,他也得硬着头皮往里面进。

  在小心翼翼的进入正堂之后,马谡就望见诸葛亮正悠哉悠哉的坐在正座上阅读古籍。而在有旁边摆着的,则是一杆崭新的鸡毛禅子,以及一份军令状。

  那还是马谡出征之前,习惯性写的……

  “幼常,你终于来了?”在马谡进来之后,诸葛亮第一时间抬起了头,似笑非笑的看着马谡道。

  “知道为啥我叫你来洛阳不?”

  “当然知道,丞相这肯定是想念我马幼常了……为了丞相这点念想,某也得赶紧赶回来。”马谡立马打了一个哈哈,不留痕迹的打算把话题揭过去。

  但这显然是糊弄不了诸葛亮的,他拿着镇纸拍了拍桌子,语气平和的说道。

  “我需要一个解释!”

第675章 丞相打算下场

  “我需要一个解释,幼常。”诸葛亮面色平静,语气温和,但从他轻轻的叩击桌面的动作来看,他显然并没有那么平静。

  诸葛亮对内一直是以温和著称,属于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典型代表。历史上哪怕李严毁掉了第三次北伐,他也仅仅是将其流放而不是处决。

  所以,让这么一个温和主义的丞相接受马谡这种削弱关东的方式,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对此,马谡心知肚明,但他还是打算解释一下。

  “丞相,此次攻克濡须坞完全是意外之喜,根本不在最开始的战略部署里。”马谡一脸正色,煞有其事的向诸葛亮解释道。

  “正因为如此,我军根本没有做好南渡长江的准备。从战略到战术一点准备没有,贸然南下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用您的话说就是,我现在好歹是大将军,是决定三军命运的人。面对如此局势,我也不得不谨慎考虑……”

  “如果你再不老实交代,我现在就抽你。”诸葛亮面无表情的说道,直接打断了马谡的发挥。

  这点话用来糊弄底下那帮人还行,想糊弄诸葛亮就太天真了。甚至连诸葛瞻都能感觉出来不对劲,诸葛亮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被诸葛亮这么一点,马谡这才讪讪的停止了了扯淡。沉默了一会之后,老老实实的交代道,“好吧,丞相不瞒您说……这一次某最开始的目标,确实是为了消耗关东豪族的力量。打算让他们与江东势力火拼,以此来达到双赢的……”

  “你接着说,我在听。”诸葛亮点了点头,抚摸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拿起来的鸡毛禅子道。

  “咳咳……不过我没想到吴军战斗力如此拉胯,濡须坞没撑多久就沦陷了。”

  “不过虽然这个时候看似是伐吴的最佳时机,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马谡将几份前线的战报交到了诸葛亮手上,并以此给诸葛亮了一个合理的结论。

  “江东势力错综复杂,而且处于长江以南,极其适合割据。而江东又盛产投降派,若是过早向南推进,就可能出现向关东一样的一口气鲸吞的情况。”

  “这样一来,江东的问题可就更复杂了。这要是在跟关东势力联合起来,很可能动摇大汉在关东的统治。”

  “而且,丞相肯定也不想看到我再次不看身份的血洗一遍扬州。所以为了大汉考虑,此刻也确实不是灭吴的好时机。”

  马谡勉强给出了理由,总算听起来还有点道理。为此诸葛亮面色缓和了几分,但是还是点了点马谡的军令状,意思非常明显。

  战前你可是说的这次目标是灭吴的,军令状都写下来了。结果现在你告诉我,从一开始战略部署里面就没有灭吴?

  消遣我呢?

  对此马谡有些尴尬,他最终给出的解释就是为了迷惑北边的曹魏。

  在马谡尽力解释完之后,诸葛亮这才忍不住轻轻的叹息了一声。显然马谡解释有道理,但诸葛亮也不是白痴,他也清楚马谡的核心想法。

  “幼常啊,我能理解你打算尽快解决关东问题。我也能明白你的着急,但是……不管怎么说,关东也是咱大汉的子民啊!”

  “哪怕他们中间有不服朝廷,那也只是咱们内部的事情。更何况我又不是处理不了,你为何一定要用如此激进的行动呢?”

  诚然,诸葛亮有些时候手段也比较激进。但只要有一点回旋的余地,诸葛亮就不愿意实行如此过激的动作。

  都是大汉的子民,而且已经归附朝廷了。有什么事情不是温和的内部整改解决不了的?所以诸葛亮对马谡这一次的行动很不满意,甚至有些愤怒了。马谡对此保持了沉默,并没有给出回复。并非因为理亏,而是单纯的理念不同无法争辩罢了。

  诸葛亮也清楚马谡顽固,见马谡这一副态度,也只能摇了摇头。

  “罢了,我说服不了你,你一向如此坚定自己的想法……不过下一次南征江东,我会亲自下场,不能再让你这么胡闹下去了。”

  “丞相要再度亲征江东?”对于诸葛亮的话,马谡顿时一怔,下意识的开口道。

  “不然呢,我再不下场,关东还要再因为这個斗争死多少人?”诸葛亮轻轻的摇了摇头,看上去有些无奈。

  马谡是激进派的代表,但不代表激进派只有他一个人。相反,现在朝廷有不少人是乐于看到马谡用这样的手段削弱关东势力。

上一篇:异度乐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