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 第91章

作者:三戒大师

  其实他大嫂的行为完全可以理解,而且可以说很克制了,但社会人儿刘邦觉得在朋友面前被扫了面子,一直耿耿于怀。

  于是后来分封同姓诸侯王,唯独不封大嫂之子刘信。后来还是在刘太公劝说下,他才戏谑的封刘信‘羹颉侯’,就是‘羹尽侯’的谐音……

  朱元璋这意思很明显,就是在嘲讽刘邦小肚鸡肠,有失帝王风范。而自己对冤家以德报怨,必将与他形成鲜明对比!

  既然已经选择原谅他,朱元璋便不吝于展示更大的恩赐。他问刘德,现在家里有多少地?

  刘德苦着脸回禀说,自己家早败了,现在只剩八分薄田,而且年老多病,也种不动了。

  “哦,那你儿子呢?”朱元璋又问道:“就是当年那个就知道吃的小胖子。”

  “那年张士诚打过来,被乱兵吃了。”刘德垂泪道。

  “唉,都是乱世可怜人啊。”朱元璋叹口气道:“咱赐你三十顷田,你家里没人种就佃出去,你自己跟从前那二十户老乡亲一道,专门帮咱看守祖坟吧。”

  朱元璋又温声解释道:“咱立你们为陵户,帮咱照料祭祀爹娘。也不要你们出钱,祭祀过后的猪羊,就给你们吃了。以后你们就收收租子,吃吃酒肉,快快活活过日子罢。”

  刘德自然感恩涕零,磕头不止。

  ……

  兴福宫。

  朱元璋下榻之后,洗脸更衣,进入休息时间。

  李善长等人告退,刘英把守殿门。

  一直笑容可掬的圆脸皇帝,瞬间便拉成了驴脸,沉声问太子道:“老二几个有消息了吗?”

  太子已经来了十多天,整个人明显憔悴不少,闻言低头嘶声道:“找遍了凤阳府,依然没有踪影。”

  “唉……”朱元璋其实猜到这结果了,不然老大早就第一时间报喜了。

  “父皇,他们不会……”太子哽咽问道,后面的字眼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不会的,绝对不会的!”朱元璋却断然道:“这时候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他们五个没一个……呃,只有一个缺心眼。真要到了生死关头,肯定会表明身份的。如果对方知道他们是朕的儿子,肯定不会杀他们,早就跟咱狮子大开口了。”

  “现在却什么动静都没有,说明他们还没暴露,那他们就是安全的。”朱老板终究是见过最险恶风浪的,思路依然十分清晰。

  “说白了,咱不怕他们暴露身份,咱怕的是他们不明不白遭了意外。”

  “那就好,那就好……”朱标这才稍稍松弛一下。

  “标儿,你绷得太紧了。”朱元璋有些担心的提醒他道:“咱过两年,就打算让你处理国家大事,这么容易紧张可不行,会把弦崩断的。”

  “是,爹。”朱标点头受教,苦涩一笑道:“主要是,这次的情况太不一般了。”

  “等你开始理政就知道,对皇帝来说,一般的情况下面人就处理了。推到你面前的,都是不一般的。”朱元璋教育儿子一句,便又安慰一句道:

  “咱在老家拢共待不了几天,那些人肯定会弄出点动静来的。不然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

  “爹是说,带走我弟的那些人?”朱标神情一振,问道。

  “当然是他们了。”朱元璋点点头,冷笑道:“居然敢在圜丘上传教,他们所图可想而知。不可能不打你爹主意的!”

  ……

  与此同时,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只穿一只破鞋的小乞丐,一手拿个破碗,一手抱根打狗棍,一瘸一拐出现在距离临淮六十里外的桥头镇上。

  “大爷大娘行行好吧,俺已经三天木吃了……”

第一三九章 我们做得还很不够

  翌日一早,洪武皇帝便在李善长的陪同下,视察了自己的新居,中都紫禁城。

  如果说昨天他还赞叹于外城气势雄伟,秩序井然,规制之盛、实冠天下。

  今日他便彻底被紫禁城的宫宇重重、宏大奢丽震惊了。只见紫禁城的每一座建筑、每一道宫门,无不极尽奢华,各种石刻建筑更是华丽奇巧。

  譬如那御道踏级上雕镌的九龙四凤云朵图案,便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完全就是顶级的艺术品。

  朱元璋蹲下身来,抚摸着那踏级上仿佛随时会起飞的浮雕,脸色却渐渐有些难看。“这得花多少钱啊?”

  “回皇上,这云龙阶石,乃用整块白玉石雕成,那原石六丈长,一丈宽,厚度也有七八尺。”一旁的薛祥便介绍道:“为了将原石从河南南阳运来,一共动用了两万多民夫用滚木拉运,走了整整六个月,光运费就耗钱二十万贯。”

  “荒唐!”朱元璋的脸色愈加难看,回头对韩国公不悦道:“这也太浪费了吧?二十万贯运块石头来?这钱能干多少事儿啊?太奢侈了吧!”

  “上位息怒。”李善长却不慌不忙的拱手道:

  “昨天上位也说到了萧何营造长安。当时汉高祖也如上位今日,视察新建成的未央宫。巡视一番后,也是嫌宫室过于壮丽豪华,便责备萧何道:‘朕之起义,原为救民。现今天下初定,民穷财尽,怎将这座宫殿造得如此奢华?’”

  “哦?”朱元璋果然听进去了。

  李善长太了解朱老板了,知道他跟汉高祖有共鸣,所以拿刘邦说事儿比谁都好使。便接着道:

  “萧何见刘邦责怪,便不慌不忙地说:‘正因为天下尚未安定,才好借机会多征发些人和物来营建宫室。况且天子统御万方,宫室壮丽才能显出威严,也免得子孙后代再来重建。’”

  李善长顿一下,看看朱元璋的脸色道:“刘邦听到这番话,转怒为喜,说‘如此,是孤错怪先生了’。”

  朱元璋虽然没有转怒为喜,但神色的确缓和了不少。他缓缓站起身,看着远处初升的朝阳,沉默良久,方道:“时间还早,出宫去转转。”

  “是。”

  ……

  君臣和侍卫便换上普通官员士兵的服色,从东华门出了紫禁城。

  朱元璋背着手,默默走在前头,不许人引路,也不告诉别人他准备去哪儿。

  就这么沉默的走啊走。

  这时,谁都能感觉到气氛不对劲了。跟在他身后的薛祥心里直发毛,求助的看向李善长。

  韩国公微微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终于,朱元璋在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前站定。

  “这是……”薛祥刚要开口介绍,朱元璋却一抬手,示意他们都闭嘴。

  然后他走进工地,见里头虽然忙得不可开交,堆放着各种材料工具。整个工地却井井有条,工匠和民夫们也各司其职,忙得有条不紊。

  朱元璋仔细端详那些正在忙碌的工匠和民夫。

  见他们虽然蓬头垢面、全身上下脏兮兮的,但肌肉结实,动作有力,显然健康状况还不错。

  “你们俩过来。”朱元璋随手点了两个人。

  两人望向管事的官员,官员便和气笑道:“贵人要问你们话,快过去吧。”

  “哎哎。”两人赶紧搁下活计,胡乱擦擦手,小心翼翼到了朱老板跟前。

  “别紧张,咱们就是随便聊聊。”朱元璋便笑着问两人是哪里人氏,怎么来的,来多久了。说什么时候可以回家了么?

  两人便局促的回答了乡贯,一个说是征发来的民夫,一个说是来服役的匠户。两人都已经来了快一年,冬天就能回去过年。

  “你们那来的民夫多吗?”朱元璋又问道。

  “不多不多,十户出一个工,春去秋来,十年才能轮下一次来。”工匠道。

  “是是,俺们村就来了俺和另外一个民夫。”民夫道。

  “那还不错,给工食银吗?”朱元璋又问道。

  “给给,都是按时给。”工匠憨憨笑道:“不过吃住都在工地上,也用不到。”

  “等攒着回家说媳妇嘛。”朱元璋便打趣笑道。

  “哈哈哈。”李善长等人赶紧陪着笑。

  “在工地上累不累,伙食如何?”朱皇帝又继续问道。

  “累是肯定累,不过伙食好啊。干粮管饱,菜也够吃。”两个工匠赞不绝口道:

  “过节还能开开荤呢。”

  “这都是应该的,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朱元璋便笑道:“何况你们还是出大力的,吃不饱怎么行?”

  “我们做的还很不够啊。”李善长察言观色,这才敢惭愧开口道:“营建超支,手头太紧了,吃饭的嘴又多。目前只能做到吃饱,没法让大伙儿吃好。”

  “唔。”朱元璋脸上终于有了笑模样,对李善长和薛祥道:“把那些华而不实的费用减一减,多花点钱给大伙儿改善下伙食。不能让五湖四海的老百姓回去说,给朱元璋修皇宫,还不如给地主家盖屋吃得好。”

  “是是是。”两人忙应声不迭。

  ……

  午后,卤簿仪仗扈从圣驾离开中都,浩浩荡荡驶向皇陵。

  御辇上,朱元璋斜靠着明黄迎枕,让太子给他按腿。他一上午少说走了三万步,把个李善长遛得都走成鸭子步了。

  “他奶奶的,生转了一上午,居然没找出合适的茬。”朱元璋叹口气道:“老大,你说这老李干的活,真就那么硬扎吗?”

  “不是也找出些毛病吗?”朱标轻声道。

  “这么浩大的工程,能有个九分好,一分小毛病,就无伤大雅,不能再强求了。”朱元璋摸着下巴,神情复杂道:“而且这样贵在真实。”

  “真实么……”朱标又轻声道:“儿臣倒觉得反而有些刻意了。”

  顿一下,他低声道:“而且之前跟汤叔叔说起中都工程来,好几次他都顾左右而言它,一个劲儿说自己养伤太久,啥也不知道。”

  “那家伙从小就滑头,有危险谁都没他躲得快,所以挨得打最少。”朱元璋哂笑一声道:“看来他又察觉到什么危险了。”

  说着摆摆手道:“不猜了,等祭祖完事儿,把他找来问问就是。”

第一四零章 韩国公押上一切

  御辇后,韩国公的马车上。

  李善长两腿劈叉,用折扇往裆部扇着风,试图减轻那一阵阵火辣辣的痛苦。

  一旁的薛祥想为相爷做点啥,却又不知该从何入手。

  说‘相爷,我帮你扇扇?’显然不合适啊。他只好叹气道:“唉,皇上还是当年的铁脚板,真要把咱们累垮了。”

  “上位是心里不爽,故意遛咱呢。”李善长哼一声,接过薛祥奉上的冰袋,犹豫着要不要用。

  “不爽?”

  “嫌花的钱太多了呗。”李善长冷笑道:“但上位又不能直说。这可是给他盖皇宫,说了那就显得他得了便宜又卖乖了。”

  “盖皇宫哪有花钱少的?”薛祥苦笑道:“而且像相爷这样,一文没贪,还倒贴了不少的,怕也是空前绝后吧。”

  “嘿嘿,到了咱这个份上,还贪污?贪个屁!”李善长自得一笑道:“咱要的是万年的铁杆庄稼,与国同辉!”

  “是是。”薛祥忙拍马道:“相爷真是高瞻远瞩,大气恢宏啊。”

上一篇:爆红从报警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