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 第515章

作者:三戒大师

  随着朱老板一声令下,五军都督府通力配合,将分布在长江两岸的参战部队运往湖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朱老板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以供给移民的名义,不断从各省抽调粮食运往湖广,已经在常德府囤积了足够二十万大军吃一年的粮食。

  各种用于攻打云南的武器盔甲,也经由长江、湘江、沅江水运系统,源源不断运抵沅州。

  大明当世最顶尖的战争机器,真正运转起来,根本用不了那么长的准备时间,就能发动一场十几万兵力规模的大战!

  老天爷最喜欢在最后时刻给人增添难度,就在一切都忙而不乱向前推进之时,一道贵州来的急报让一直智珠在握的朱老板,一下子破了防。

  当太子闻讯赶来时,便见父皇已经把桌上能丢的东西全丢到地上去了。

  “爹,发生什么事了?”太子轻声问道。

  “不会自己看!”朱元璋对太子都没了好声气。

  朱标看着满地的狼藉,心说我看什么啊看。

  一旁的吴太监,赶紧从地上找出那本被皇上揉烂了的急报。

  朱标一看封皮,是贵州宣慰使司所上,打开一看,上书的却是两个女人,一个叫奢香,一个叫刘氏。

  这两个女人分别是贵州宣慰使霭翠,和同知宋钦的夫人。但现在,应该改称遗孀了。

  她们上报了一件事,两人的丈夫死了。

  “怎么会这样?!”朱标的心也咯噔一声,赶忙仔细看下去,据两人所说,她们的丈夫接到朝廷要讨伐梁王,命他们通道积粮以候的旨意后,就开始商量着如何办好差事。

  首先是要保证打通自贵州至曲靖的通道。别处好说,乌蒙山西南部,也是通往曲靖的最后一段,是由忠于元朝的普定路女总管适尔控制。

  两人考虑到普定路的实力不弱,也不想自相残杀,便决定劝说适尔随他们一同归顺大明。

  派出的使者回话说适尔颇为心动,但事发突然,心里没底,想请他们两人到普定歃血为盟,约定同生共死,才能答应。

  两人不疑有它,欣然前往,结盟仪式也很顺利,然而回来之后便相继病倒了。据有经验的医生说,他们应该是中了苗疆的蛊毒。

  两家派人去普定兴师问罪,适尔却坚决否认。很快,两人便相继病死了,死状都很恐怖。

  因为两人是忽然去世,没来得及指定继承人,而他们的儿子都尚在襁褓,所以现在水东水西二土司的局面都很混乱,两人彷徨无措。

  至于为朝廷通道积粮的差事,现在也停下来了,两人也无力改变,只能向朝廷上书求救。

  朱标看完急报,将其展平放回御案,轻叹一声道:“梁王还真不简单。”

  “咱也觉得是他干的。”朱元璋闷哼一声道:“不愧是死扛了咱十几年的老狐狸。”

  说着他郁闷的叹口气道:“咱反复叮嘱霭翠和宋钦两个,千万要注意保密,以免招来梁王的打击。结果两个雏儿就是不听,非要联系普定路……他们也不想想,那里紧挨着曲靖,梁王不把普定路攥在手里,怎么能睡得着觉?”

  “确实,他们太一厢情愿了。”朱标惋惜道:“不过也是立功心切,让人痛心。”

  “他们死了就死了,咱的大军怎么办?”朱老板却只是发愁道:“负责跟他们联系的辰州知府也禀报说,贵州那边各部头领现在各怀心思,有人不愿意归顺朝廷,就想关起门来过日子。还有害怕梁王的,想要重新投靠云南,总之现在是群龙无首,一团乱麻了。”

  “这也是难免的。”朱标点点头,能想象的出来。

  “不行,咱裤子都脱了,绝对不能让他们变卦!咱得派人去吊唁,镇住那帮土司,让他们乖乖给大军开路!”

  “是,要是能力挽狂澜,当然再还好不过。”朱标点点头道:“不过水东水西的土司,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蛮,他们三国时就被册封,已经传了六七十代了,等闲派个人去可不好打发。”

  “没错。”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这人分量得够,让他们感到敬畏才行;还得能随机应变,应付得了复杂的局面;放得下身段,赢得他们的好感。唉,这样的人真不好找啊……”

  “倒是有个人,绝对能胜任……”太子说完,自己又否定道:“不过让他去,就成杀鸡用牛刀了,不妥不妥。”

  “现在是必须保证把这只鸡杀了,就是砍大象的刀,该用也得用!”朱元璋提高声调,说着忽然醒悟道:“你是说老六吗?”

  “是,仓促间,就想到他最合适。”太子苦笑道:“我也是太依赖他了,啥事儿都第一个想到他。”

  “不瞒你说,咱刚才想的人选也是他……”朱元璋却忍不住笑了。“派个布政使、都指挥使去,那帮土司还不一定当回事儿。堂堂亲王亲自去吊唁,他们肯定会受宠若惊的。”

  “老六还在广东清丈田亩呢。”太子很不好意思道:“又要把他调去贵州,这怎么好意思开口啊。”

  “那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能者多劳嘛!他能同时娶三个媳妇,就得一人当三个人使唤。”朱元璋却毫无愧意道:

  “再说,这是他惹出来的麻烦,让他自己擦屁股还不应该嘛?”

  “怎么又成他惹出来的了?”太子一时没理解老贼的脑回路。

  “不是他非要去广东插一杠子,咱能杀了朱亮祖?要是朱亮祖还是征南将军,咱的大军早就开进大理城去了,哪还用得着费心巴力的再过什么乌蒙山?”

  “父皇,你不是说,一早就决定,广西那边只是佯攻么?”朱标哭笑不得道。

  “咱这么说过吗?”朱元璋却装傻充愣道:“没说过吧。”

  “说过。”朱标很肯定道:“绝对说过。”

  “哈哈……那也是为了给他减轻压力,才故意那么说的。”朱元璋打个哈哈道:“咱对他这么好,他多给老子跑跑腿,也是应该的。”

  说着便高声道:“就这么定了,快传旨!”

  “……”朱标简直无语至极,就没见过这么无赖的爹。

  怪不得老六私下里骂他老贼呢,该骂……

第九零九章 救火队员

  虽然太子都觉得老爹不做人了,但贵州的事情干系重大,换别人去他也不放心,所以最后还是同意了。

  而此时的朱桢正在广东忙的热火朝天呢……

  朱老板临阵换帅,清晰的传递出他宁肯先不打云南,也要整治广东的决心。

  在何真的悉心指导下,广东土豪们也深刻体会到了皇帝的决心。连手掌十几万大军的永嘉侯,皇帝都能说换就换,收拾他们这些地头蛇还不是眼皮都不眨?

  这下他们的交代材料终于不再浮于表面,开始触及灵魂深处,交代真正的问题了。

  不过楚王暂时还顾不上他们,眼下压倒一切的大事,是稳住广东广西的军队。尤其是朱亮祖的老部队,不及时控制住,会出大乱子的。

  幸好老头子派来的两位将领都很得力,王弼自不消说,忠心耿耿能力强,人格魅力杠杠的,最擅长的就是拉拢人心。

  蓝玉的表现却是大大出乎老六的意料,两人之前也打过几次交道,这位常遇春的小舅子,仗着辈分高、本事大,从来不跟他客套。而且我行我素,除了太子,谁的话也不听,桀骜不驯的样子让人很是头大。

  没想到这次见面,他竟像换了个人似的,对老六恭敬有加,言听计从,不折不扣做到了令行禁止。

  用蓝玉的话说就是,咱心里边把殿下当成亲人,你让我干啥我干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老六本来担心他杀性太重,下手太黑,不利于安抚士卒。但蓝玉竟完全按照老六的指示,没有乱开杀戒,对那些忤逆过他的军官也保持了大度,最终有惊无险的控制住了朱亮祖的老部队。

  这让老六对蓝玉刮目相看,终于明白人家未来能比肩冠军侯,绝对不只是个简单的武夫。

  老六本来不想跟蓝玉扯上关系,毕竟未来的‘蓝玉案’比胡惟庸案还要惨烈,堪称洪武第一大案了。

  ‘蓝狱’中,受蓝玉牵连,上至公侯,下至偏裨将士,两万余人被诛。无敌天下的大明军队百战不殆,却让一个蓝玉案直接干趴了窝。

  老六就算是皇子,想想这货的杀伤力,也感到怵头。

  但转念一想,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保住明军的战斗力,就得避免蓝玉案。要想避免蓝玉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让蓝玉犯案……

  所以也不能把人往外推啊,何况蓝玉这种牛逼普拉斯的将领,本就是天赐之才。跟他搞好关系,将来把他忽悠着去海外开疆拓土,再也不回国,不就没有蓝玉案了吗?

  这样想来,老六终于消除了对蓝玉的抵触情绪,跟他很快便如胶似漆,亲如一家了。

  最终在王弼和蓝玉的全力辅佐下,楚王殿下顺利稳住了两广的军队。

  当然也不光是他们三个的功劳,还因为朱老板在军中威信太高了。士兵一听是他的旨意,就算再不高兴,也不敢乱来。尤其是十万征南军,都是北方来的客军,更不可能为了朱亮祖闹事。

  就连朱亮祖的老部队,没了高层军官之后,虽然情绪波动很大,几次险些闹出事端,但终究是没有越雷池半步,走到造反那一步。朱桢三人才有时间派出得力军官恩威并施,收拢人心,将其重新掌握在朝廷手中。

  有了军队的全力支持,老六在广东彻底说一不二,无人敢违逆他的命令了。

  通过高强度的扫黑除恶行动,他肃清了一大批劣绅恶霸,地痞流氓,极大的平息了民愤,争取了民心,让广东百姓头一次知道,官府是可以为他们做主的。

  一时间,广东地面治安迅速好转,各地每日刑事案件数量锐减,欺行霸市欺压百姓的行径几乎绝迹,老百姓‘始知有生民之乐’。

  但当林仲谟和道同请示,严打行动是不是可以告一段落时,朱桢却斩钉截铁道:“不,广东官府之前的存在感太弱了,非得持续保持几年高压态势,才能把士绅百姓的观念扭转过来——广东真正的大佬是朝廷,不是那些在朝廷面前噤若寒蝉的土豪!”

  “是。”两人自然对老六言听计从,不过道同还是提醒道:“只是经过这段时间的严打,陈年旧案基本上已经结清,也几乎没人会顶风作案,怕是不会再有之前的声势了。”

  “没有声势可以造,没有案子还有别的差事!”朱桢沉声道:“接下来的新政,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可以为我们大大减少阻力,明白了吗?”

  “明白。”两人赶忙点头,林仲谟又问道:“请问殿下,新政都要涉及哪些方面?”

  “方方面面,清丈田亩,编造鱼鳞图册;齐民编户,攒造黄册,推行里甲制……每一件事都不容易,但只有把这些难关都攻克了,才能彻底解决广东的痼疾!”朱桢相信两人对这些政策已经不陌生了,但还是决定跟他们掰开了揉碎了讲一讲。

  但这时,敲门声打断了会议,邓铎的声音响起:

  “殿下,八百里加急。”

  听到这五个字,三人都有些头大。道同自嘲的笑笑道:“这阵子真让八百里加急搞怕了。”

  “确实,感觉心都漏跳了一拍。”林仲谟也苦笑着点头。

  “拿进来。”朱桢沉声道,他虽然不怕什么八百里加急,但也不想再出什么幺蛾子。

  邓铎便将京城送来的牌匣拿进书房,打开密封后,取出里头的信件。

  “是大哥的信。”朱桢赶紧接过来,撕开封口一看,才知道怎么回事。苦笑着递给两人传阅道:“我家老头子,把本王当成救火队员了。”

  林仲谟和道同看完后,虽然都不想殿下这时候离开,但圣命难违,说什么都白搭了,只能表达一下不舍之情罢了。

  “本王也不想这时候走,这边刚把戏台搭好了,正准备上台唱戏呢。”朱桢叹气道:“但胳膊拗不过大腿,儿子拧不过老子,该去还得去。”

  “是,殿下不容易啊。”两人赶忙点点头。

  “不过好在硬骨头都已经帮你们啃完了。”朱桢又展颜笑道:“回头我再跟何真还有蓝玉他们打好招呼,你们只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就不会有问题。”

第九一零章 安排

  钦差行辕。

  仲秋的广州依然暑热难消,八面来风阁的住客却要离开了。

  “一定要按照本王的计划来,一定要张弛有度。既不要松下来,让土豪以为风头过了,也不能太过严苛,真逼反了他们。”朱桢叮嘱两人道:

  “何真之前提的,让广东子弟到南京上学那茬,本王已经同意了。本打算让他们明年开春去报道,但看这个形势,本王决定提前给他们开个秋季班,先把人都弄到南京去放心。”

  “是。”两人深以为然,殿下这一走,势必不能再关着那些土豪了。

  “不让他们有个忌惮,怕是不会太配合新政的。”

  “本王也会让何真管着他们的,实在搞不定,等云南那边事了,本王还会回来的。”朱桢给两人吃个定心丸,又给他们减压道:

  “以在江西的经验看,大户最抵触的还是清丈田亩。清丈田亩的难度也最大,需要相当数量的专业人员。你们现在也没这个条件,不行就先放一放。”

  “是,多谢殿下体谅。”两人感激不尽,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民政官,焉能不知在全省范围清丈田亩的难度。

  “本王也是考虑广东的实际情况,这边山多地少,最要紧的还不是清丈,而是编制户籍黄册。”朱桢点点头,沉声道。

上一篇:爆红从报警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