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 第169章

作者:三戒大师

  “不是给他们自己管的,而是给蒙古人管的。”朱木冈嘿嘿一笑道:“你们知道,高丽那地方,除了良驹,还生产什么吗?”

  “你都这么说了,还能是啥?”老四翻翻白眼。

  “啥?”老二一脸懵懂。

  “美女呗。”众人哄笑道,他们都知道这位试百户反应慢半拍,却也没人笑话他。

  同袍情深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他能一个打五个。

  “没错,这高丽国盛产美女吖。”老三一脸色与魂授道:“据说高丽女子肤白貌美,身材窈窕,娇小可爱。而且性格好,千依百顺。不像咱们中原女子,稍微过分点的要求,就推三阻四,叫人好生扫兴。”

  “这位兄弟懂行!”羽林将士们纷纷点赞。“可不就是么,俺家那婆娘,一不高兴就要踢人下床。”

  “主要还是没让弟妹满意吧。”有人一针见血,大伙儿笑得前仰后合。

  朱桢这个年纪,还不适合参与这样的话题。只能在一旁默默听着,心里却大惑不解,思密达的女人天生丽质?

  为什么他一想到高丽女人,就是大饼脸,单眼皮,小眼睛、塌鼻子呢?不然咋从小就开始整容呢?

  还娇小可爱,性格好?

  ‘哎西’,完全反过来好不好?

  正疑惑间,便听三哥接着道:“自从蒙古人征服了高丽之后,就发现了这个好处。听说当时的贵族家中,必须要有高丽婢女伺候才够份儿。谁要是身边没有高丽贵族家庭出身的妻妾,那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哦。”官兵们不禁神往,心说这回去高丽,怎么也得尝尝鲜。

  “元朝皇帝一看,下面需求这么大?于是要求高丽国大量进献美女。这高丽人他肯定不乐意,但又不敢违背元朝皇帝的旨意。便拿些什么‘闾井独女,逆贼之女,僧人之女’之类地位低下,而且长得也很不行的女子充数。

  “元朝人不是傻子啊,一看这什么歪瓜裂枣啊?一生气,就在高丽国设置了征东行省,然后开设专门的结婚都监,规定全高丽十三到二十岁的女子都要登记造册,在结婚都监挑选之前,一律不许成婚。”

  “这结婚都监一年挑选多少美女?”有人好奇问道。

  “三年一贡,每次都要选送上万女子给元朝。”老三答道。

  “好家伙,那些蒙古王公享受的过来么?”将士们羡慕嫉妒恨。“果然要驱逐鞑虏!”

  “呵呵。”老三一脸‘你们不懂’的表情笑笑,又道:“这些美女可不光是进献给蒙古王公的,还有相等部分是‘奖励’给普通士兵的。甚至南宋归附的军队,也赏给高丽女子婚配,以此来笼络人心。”

  “却也不是一无是处。”众将士又觉得,一些好的规定还是可以保留的,比如说发媳妇。

  “高丽人口太少,元朝光棍太多,把高丽的适龄女子一网打尽也不够,只能又成立了个‘寡妇处女推考别监’,把寡妇也抓来凑数。高丽官府踹寡妇门的速度稍慢一些,元朝就放纵军队直接动手抢人。”老三感慨道:

  “现在元朝已经没了,也不知道这俩衙门还在不在?”

  “这么好的衙门,一定要办下去。”将士们激动的嚷嚷道:“就是停了,也得让他们重办。”

  听到这儿,朱桢心中疑问似乎有了答案。长得俊、脾气好的基因不断被连锅端走,剩下的可不就是歪瓜裂枣了么?

  元朝这样一茬接一茬的挑选,时间一长,可不就把人种都改变了么?

  ……

  不管有没有把老二跟老四带坏,总之老三把使团上下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

  原本将士们只是觉得此行出趟公差,应付公事罢了。现在一个个摩拳擦掌,很不得插上翅膀飞到高丽去,好好见识见识高丽娘们。就是带不回来,也要在当地消费一下……

  用晋王殿下的说法是,为国争光!

  “其实高丽还有一样特产。”礼部主事林密忍不住也卖弄一把道:

  “那就是宦官。高丽还要定期向元朝进贡宦官,来服侍元朝的王公大臣。前前后后进贡元朝的宦官加起来,得有十万了。”

  “我艹,好惨啊。”众将士不禁裆下一凉,高丽这得割了二十万个蛋啊。

  “呵呵,你们错了。高丽太穷了,而且等级森严,不可逾越。不光女子把嫁入中原当成是跳龙门。男子也一样把当宦官,视作改变人生的机会。”林主事摇头笑道:

  “因为在家乡他们就算再能干,再会察言观色,也没有上进的空间,一辈子都是被踩在脚下的奴隶。还不如到上朝搏一把,要是侥幸爬上高位,还能衣锦还乡,让原先高不可攀的大老爷,跪在自己脚下呢。”

  “而且高丽之所以没有被灭国,也多亏了这些高丽的女人和太监,正是她们努力为故国说好话,元朝皇帝才格外开恩,放了高丽一马。”林主事最后道:

  “所以,高丽国内,几乎家家户户在元朝都有亲戚。而且他们对元朝的感情也很极端,一半把元朝当成精神祖国,另一半则视之为必须洗刷的屈辱。我们到了之后,一定要提防那些亲元派,决不能掉以轻心。”

  “明白。”众将士七嘴八舌的应声。

  “明不明白?”蔡斌闻言怒道。

  “明白!”众将士马上昂首挺胸,整齐划一。

  “出了国门,就是代表大明。上下尊卑、令行禁止,都容不得一丝马虎!”蔡斌沉声训示道:“不能让高丽下民看了笑话!”

  “是!”这次将士们的应声更整齐了。

  天朝上国的自豪感,可不是闹着玩的。

第二七零章 伟大的航路

  一天后,封舟抵达太仓刘家港。自元朝起,这里便是漕粮海运的起点。

  从海上运输粮秣,其实最早在秦汉隋唐时便已有之。到了宋朝,尤其高度依赖海外贸易的南宋,航海技术进步飞快,为海运在元朝的大发展,创造了充分的客观条件。

  主观上,因为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被蒙古人变为牧场。北方,尤其是元大都的粮食供应,严重依赖江南地区。

  而以元朝低下的治理能力,和尖锐的民族矛盾,根本没有能力维持大运河畅通,也没有能力维护漕运的安全。

  所以成本更低、也更安全的漕粮海运,就成了元朝的唯一选择。

  当然,这里的安全,不是指航行安全,这个海运肯定比不了漕运。

  这里的安全,是指船队在海上,不会被农民起义军抢劫焚毁……

  在不断摸索中,元朝的海运航道经过了三次改进。

  起先,船队是沿着海岸线,傍海岸航行,这样不容易迷航。但容易遇沙搁浅,而且航程艰难曲折,航期长达两月余。

  后来,长兴人李福开辟新航道,部分航道取远洋航行,路线较为径直,航期缩减为半月至月余。

  最终,海运千户殷明略又开新航路,自刘家港开洋至崇明三沙,东行入黑水洋至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头,然后西北航行入直沽。

  此路线主要取远洋航行,顺风十日即可驶达。随后的岁月里,直至本朝漕粮北运,都采用这条航线。

  ……

  本朝虽然定都南京,但北方前线的大军,依然严重依赖江南的粮草供应。所以刘家港依然一片繁忙。

  漕粮分春夏二运,春运一般是正月集粮,二三月起航。封舟抵达刘家港时,今年第一波海运船队也正要出发。

  于是两边编为一队,浩浩荡荡驶出长江口,驶向浩瀚的海洋。

  ……

  朱桢留神查看,只见一路航途上树立着航标,港口和崇明三沙淤积处都有导航的小船。

  船老大既有通俗的航海口诀,对水文和气象了如指掌。又熟练掌握牵星过洋之术,在海上航行如在陆地。

  水手们也十分熟练,配合默契,信心十足的应付任何状况。

  ‘谁说我们是陆地民族的?我们明明已经征服了海洋!’他在心中狂吼道:‘那个毁掉这一切的罪人,应该拉出去枪毙!’

  什么,罪人是父皇?

  那就改绞刑吧……

  但也不能全怨父皇,四哥后来还不是派郑和六下西洋,都从非洲抓回长颈鹿来了么?

  至于后世的皇帝,他们能说了算么?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文官集团和他们那套封建礼教,只能在封闭的农耕文明中作威作福。一旦国家走向开放,拥抱海洋,他们就全玩儿完了。

  可惜大明开放太晚了,直到隆万年间才走到这一步。更悲催的是,旧秩序崩溃了,新秩序还没建立,又赶上小冰河,结果就哦豁了。

  到了满清,异族统治中国,他们比文官集团还怕开放,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彻底闭关锁国,继续在农耕文明中作威作福了两百多年。

  而与此同时,西方日新月异,世界之王彻底掉队,直到鸦片战争一声炮响……

  ……

  所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站在高高的甲板上,看着劈波斩浪的船队,朱桢心潮澎湃,终于清晰的意识到了,自己和老师的历史使命——

  就是尽一切可能,推动大明走向开放,彻底拥抱海洋!谁想要闭关锁国,谁想要退回到小农文明,谁就是他们的敌人!

  怪不得自己总跟老贼不对付呢,原来根子在这里……

  老六知道老贼是很难被改变的,但自己的兄弟们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时候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思想,还是比较容易的。

  于是他变身海吹,向哥哥们极力吹嘘海运的好。

  “这海运比漕运快捷十倍,节省十倍,运力却强了十倍,所以终元之世,一直都采用海运!”

  “海运是比漕运好。”老四点点头,话锋一转道:“但也害了元朝。”

  “为啥?”老六一愣。

  “没错。”被倒掉在桅杆上的老三,再不敢跟老四唱反调了。“因为可以轻易得到江南的粮食和物资,蒙古人不愁吃喝,元朝王公更是花天酒地,穷奢极欲。”

  末了还讨好道:“我说的对吧,老四?”

  “嗯。他们靠着海运便可因循苟且,自然忽视了对北方的开发和治理。”朱棣点点头道:“义军一起,自然土崩瓦解。”

  “这样啊。”朱桢恍然道。

  “要我说,当初忽必烈就不应该定都北平,而应该定都洛阳,或者直接定都在金陵,控制江浙财赋之地。”朱棣侃侃而谈道:

  “北平那种苦寒之地,完全无法自给自足,必须劳民伤财从南方供给。而且离着江南那么远,根本鞭长莫及,控制不了两浙,国家只有死路一条!”

  “北平可是四……燕王的封地,真有那么糟糕吗?”朱桢听得一愣一愣。

  “就是那么糟糕,充其量就是个塞王戍边之地,怎么能做国都呢?”朱棣一脸理所当然道:“只有没见识的胡人,才会定都在那种地方!”

  “好,四哥,永远记住这句话。”朱桢点点头。却又暗叹一声,记住也没用,做决定的永远是屁股,而不是脑袋啊。

  要想让北平成不了京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四哥的屁股,不坐在那把椅子上。

  可自己真有办法阻止天选之子吗?

  朱桢是真没信心……

  ……

  “两位,打扰一下。”老三憋得满脸通红,终于忍不住央求老四道:“老四,洪百户,可以放我下来吧?哥真不晕船了……”

  船出洋后,就开始在海浪中颠簸,于是不少人开始晕船。

  老三尤其晕的厉害。

上一篇:爆红从报警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