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饥鱼
白景行淡淡笑道:“自然是有的,第一代主教掌首之子,王卫河!”
“他?怎么会是他?”
“这……我们只怕是没机会了啊!”
众人都心凉了一大半,一时间无人反驳,毕竟王卫河距离主教掌首之位当年也只是他爹的一念之间而已。具有竞争主教的实力,当一个大祭司也没什么问题。况且,如今主教可是他的师兄弟,谁敢不同意那不就是和主教对着干吗?
白景行笑道:“如若无人有异,待明年的圣祭时,将会恭请帝君裁决敕封其为大祭司。”
众人只能道:“尊听主教、大祭司法令。”
“既然如此,大祭司还差最后一位。如若有人能突破镇教神功第六重那么便是第三位大祭司。”白景行目光扫过众人,说出了这么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镇教神功第六重?”众神使心中都激动起来。
大神使问道:“大祭司,我等都未习得镇教神功啊!而且这功法我们还尚且不知啊!”
白景行拂袖一挥,数道灵光飞入几位神使身体中,这才开口道:“这是第一重的功法口诀,若修炼得成可来寻我传授第二重的口诀。”
众神使纷纷震惊,震惊的不是功法,而是白景行没有请神便可使用法术。
白景行淡淡道:“几位神使都可得到前三重的功法口诀,但需在帝君神像前立下毒誓不的外传。镇教神功有延年益寿之能,还是可修炼成仙的功法。共分为九重,习得前三重便可寿得两百,习得六重可活五百载。
百部堂首可得第一重功法,但往后的功法便只能靠立下教功来得到。十二神使也只能得到前三重功法,往后的功法同样也只能靠立下教功来获得。”
“什么?能延寿数百载!”大神使激动道:“大祭司,您说的是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不过你们也要有教功才行。王卫河成为大祭司后就会执掌柳教善功,建立善功殿,一应赏罚奖惩皆由他来判定。
不过,你们若想获得镇教神功修炼之法,必须要立下大功!”白景行笑眯眯道。
大功?什么样的功劳才算是大功?对于一个教派来说,没有什么比传播教众信仰算大功了!一瞬间,聪明的人都想到了扩张,向西方的小国扩张传播信仰,立下大功,获取神功修炼后可延寿数百载!
对于他们这些已经不缺人间富贵的人物而言,没有什么比长寿更具有吸引力了!
所以,白景行设计了一个闭环局,想要寿元就要修炼镇教神功,想要修炼神功就需要立下大功。
当他看到台下一个个充满奋斗眼神的众人时,便知道大势已成,群心已定,柳教西征!
这是帝君亲自定下的大计,无论如何都要举全教之力扩大传教信仰地域。
至于大晋,有圣皇存在,柳教虽然会努力遍布二十四州,却不能一手遮天,只能是小范围的传播信仰。
可西面的那些小国就不同了,他们没有强大的神明力量庇佑,柳教只是传教不是去征服国家,阻力自然小得多。
毕竟,天元十九洲也只出了一个大晋圣皇这样可以不惧神佛道魔的皇帝。
就在大殿内柳教众人物决定西征大计时,虺山神宫峰下,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正在山下跪着。
来往的人群都不由驻足观看起来了,毕竟今日是柳仙诞辰,哪怕柳教圣祭封山还是有很多民众都会来山前祭拜的。
山前,身着白袍白帽的柳教教众拦下了这名跪拜前行的年轻人。
“站住!今日柳教圣祭南华帝君,虺山封禁,外人不得入内。”一名教众扬声呵斥道。
那年轻人抬起头来,站起身,拱手道:“几位大哥行行好,家父卧病在床,命垂一线,但求各位大哥能让我上山进帝君庙祈祷,这是他的遗愿也是唯一的生机,求帝君出手相救。”
众百姓闻言不由议论纷纷。
“这个娃子也是个苦命人啊,唉~”
“谁说不是呢,但这世上啊生老病死谁都要走一遭的。”
“不是说心诚则灵吗?回到家里拜请柳仙也是一样的。年轻人赶紧回家吧,守在你爹身旁送他最后一程也是好的。”
众人纷纷劝说。
守山的教众听了也叹气道:“小兄弟,如若帝君愿意显灵救你爹的命,便早救了。若真的不行了,那只能说阎王爷来收命了,帝君也没法拦下来啊。”
年轻人垂泪道:“可我爹是我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即使有万一的机会,我也要试一试。更何况,我爹他信仰柳仙一辈子了,到死了才说想要来虺山看一看柳仙住的地方,他已经下不来床,只能由我这个做儿子来代替他走这一遭了。”
说到这里,他扑通一声跪了下去,道:“求求各位大哥行行好,让我遂了愿吧!”
“这……”
守山的几人都犹豫不决起来,“可是教规在这里,我们也不能贸然违反了规矩啊。”
“放他上山吧。”一道清朗的声音传来,众人都闻音看去。
却见是一位身着白衣长衫的儒雅男子,行走在人群里也显得气质不凡,一看就绝非常人。
几个教众见到了他,忙行礼道:“见过大人!”
来人正是王卫河,他虽然不在教内任职,可地位一直很特殊,连神使大人都不敢轻视,不但因为他的身份特殊,而且其实力也是教内顶尖的存在。
王卫河问道:“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忙道:“回大人,小人名叫李大富。”
“嗯,李大富,你既然能放下颜面为父奔波,那我便给你一个机会,让你上山。至于能不能感动帝君,让帝君显灵,就全凭天意了。”
李大富忙激动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去吧。”王卫河伸手指着山路,对他道。
李大富点点头,他走了三步,便行一叩,行至九步,便跪下一拜。他行着三叩九拜大礼,缓慢又艰难的前进着。
众人见状都不由惊道这人孝心可嘉,在一旁观望着。
李大富顺着山路一点点行进着,他每一步,每一叩,每一拜,都虔诚无比,带着敬畏之心向远处的金顶行走。
渐渐的,李大富开始头晕目眩,他额头上浮现了血迹,衣衫褴褛,膝盖的地方更是磨的裸露出肉来,汗水一滴滴落下,额头的血迹也染红了这一条通往金顶的山路。
在逐渐麻木的痛苦中,李大富的一颗心中所含有的信仰逐渐纯净,逐渐纯洁升华。
每一个人皆生来有气,气有大小强弱。当人意志凝聚到极致之时,虔诚到了极点之时,这一道气便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可使鬼妖丧胆,精怪忘形,可使神灵应愿,可招仙神显圣。
睡梦中的白沚也被这一道虔诚的信仰所唤醒,他抬起头望山外看了看,传音道:“你应不应他?”
神域中的曌淡淡说:“时候未到。”
白沚无奈道:“好吧,既然是你的事,那我也不多过问了。只是,在行雄心壮志之时,很莫要忘记了神明的初衷!
我们柳教的教条,善恶有报。莫使善人抑郁而终不得好死,莫让恶者逍遥天下无所畏惧。”
曌挑了一下眉梢,“你既然心软了,那便提前出手就是了。知道你年岁大了,看不得这些场面。”
白沚不以为然道:“你太小看我了,区区一个凡人怎能让我心软?我只是在为了柳教立教根本。”
曌没有作声,仿佛是隔空瞥了他一眼,装作没见到白沚偷看那人一生经历的行为,身形一动消失在了神域中。
就在这个时候,神宫峰上半山腰的山路上,已经浑身血迹斑斑的李大富仍在艰难的爬行着,不肯回头,也不肯放弃。
山上教众看在眼里皆感动不已,这年头能为一个躺在床上即将离去人间的老头子做到这份上,世所罕见了。
他们可见过太多儿子盼着爹死,甚至临终时直接一块布堵死亲爹送终的人。
与这些人相比,李大富的孝心,实在难得。
山下众人都在谈论着今天有个傻小子为了亲爹一路叩拜上山,虔诚无比的跪拜柳仙。
曾经,也有出马弟子这样做过,但是出马弟子哪怕不用神力,身体也比普通凡人强大许多,就是寻常武林中人都难以比得过他们的身体。所以,才对于出马弟子而言,叩拜上山虽然难,但远不至于损命。
可对于一个凡人而言,叩拜上山一路不停,真的会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李大富艰难的睁开眼睛,看着天旋地转他刚要起身直接倒在了地上,两眼上翻浑身僵硬。
有教众见到这一幕,忙跑过来为他医治。
“嗡~”
就在这时,天幕之上,金顶峰山巅雪顶上蓦然浮现出一道神光,神光中有一位神人神像站在金顶山巅上空,手持琉璃瓶,瓶插绿柳叶,身着水月衣,头戴白玉环,容貌倾绝世,心仁渡苍生,法力高无边,掌判善恶间。
“帝君!帝君!是帝君!帝君显灵了!”
“你们快看,神君显灵了!金顶峰上神君显灵了!”
老庄县内万民纷纷激动万分,哪怕他们隔着近百里之远但仍旧能够见到帝君神像,无不激动欢欣,纷纷下拜向南方山祈祷。
县衙里,县太爷惊愣的看着手下官差衙役纷纷下跪,诺大一个县衙竟然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的站着。
他尴尬的看了眼远方神像,跨越百里距离仿佛那威严神像就在直视着他,县令心中震惊忙要忙也要下拜,但是他看到自己这身官袍,又连忙止住了,只能弯着腰拜行礼,不敢抬头。
坐在柳树上的白沚看着耀眼的金光,笑道:“不愧是我的野心与傲气,一出世便要闹出如此大的动静。”
这是他得封帝君以来,第一次亲身降世。
天幕上,威严神像仿若在俯瞰着众生,直视人心根底,身侧有金豹环走,身后有灵蛇盘绕,五大仙家拱卫其周身,如神如帝。
在漫天神威中,曌缓缓开口道:“下跪信民,念汝心诚祷告,孝心可嘉,三叩九拜踏虺山,特赐灵丹一粒,救父之命留身守孝。待汝父天命得享后,可升吾天国得享安乐!”
第164章 柳教仙门扬名声
在盛大的金光中,李大富睁开了眼睛,感激涕零道:“拜谢帝君!拜谢帝君啊!小人拜谢帝君大慈大悲,救我爹的命。”
山上柳教众人都惊了,也纷纷跪拜而下,从山底到山巅,无人是站着的。
从神宫峰到数百里老庄县,没有哪家哪户不拜的。目光从高空俯瞰着这片大地,才知万民跪拜之景是何等的壮观。
而这幅画面是远在晋京的一面宝镜呈现出来的,宝镜前熙娘面色凝重道:“陛下,您看……虺山帝君之号,真的让他传扬天下深入民心了。柳教邪祀霍乱万民,茶毒人心,当真是不容小觑了。”
嬴稷笑道:“确实不容小觑,但若说祸乱天下还早着呢。千年之际的兽潮将至,他这条白蛇帝君能不能活下来都是问题。
如果我不帮他,谁来帮我大晋抵御群妖?这个帝君封的不是他白沚,而是抵御兽潮的功臣。
当日百神宴上我就是要试试他有多少实力,值不值得我去耗费精力助他。否则你以为违逆朕,他真的能走出晋京吗?”
熙娘笑道:“陛下果真足智多谋。那应当派遣那些神众前去助他呢?”
嬴稷目光又看向宝镜里的那尊宏伟神像,轻笑一声道:“兽潮来临时,你自然便知道了。”
熙娘低头躬身道是,眼底里闪烁过一丝异色。
……
李大富带着灵丹,在柳教教众的陪护下一路平安无事的回到了邻州老家。若是没有柳教教众庇护,只怕他刚出老庄县手中的灵丹就会被夺走了。
云州,林安县,后渠村。
村里的打麦地上坐了一群端着饭碗的农家汉子,此时农闲打麦场里大片空旷平坦的地方就是农家人吃饭聊天的地方,五六个村童在地上打闹翻滚,顽皮的小娃常爬到石碾子上面嬉闹,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脑袋上摔个大包。
各家门前都开着,女人们端着饭碗靠在门口嘀嘀咕咕的道着家长里短,碗里多是粥汤配一小堆农家咸菜和着吃。
王婆子正说到邻村寡妇夜半偷偷把门打开,不知道干什么腌脏事呢,几个妇人也听的津津有味就着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