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长津湖开始 第690章

作者:村中修狗

  只是目前美国已经无法为麦克阿瑟提供更多的证据,证明当前的战争已经进入到了全面战争。

  麦克阿瑟的所有担忧,都像是被抛在了空旷的无人区,任凭他如何撕心裂肺的呐喊,都无法得到回应。

  十一月三日,麦克阿瑟向华盛顿提供了一份红色战斗序列,列举出了红色北东境内56个正规师的具体数字和驻扎地点。

  这56个正规师被编成16个军,总计49.8万人。此外还有37万人的地方部部队,加起来总兵力达到86.8万人。

  然而他却收到了如下命令:“在朝鲜半岛任何地点遭遇公开或隐蔽的大型作战单位时,在没有收到先行通知的情况下,你应当自行评估,若有相当胜算,则继续当前行动。”

  海浪的波涛拍打岸边的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如同雷鸣般响亮。

  天空中又有战机编队归来,驶向航空母舰的甲板。

  风忽然变大了,巨大的海浪拍打船身,使得巨大的船身晃动不止。

  身边的秘书提醒:“将军,您该回去了。”

  麦克阿瑟扭头,摘掉墨镜:“我应该回去提醒一下他们,中国已经不再是十多年前的中国了,他开始慢慢露出自己的獠牙,我们应该小心,谨慎的对待。”

  回到房间,麦克阿瑟写了一封信,“中国人来势汹汹,他们在朝鲜的活动绝非防御性质,而是进攻性质。要想理解中国大陆如今的巨变,就必须了解中国人的性格和文化,在过去的五十年中的变化。”

  “五十年前的中国完全是一盘散沙,分裂成多个互相割据的势力集团,几乎不存在发动战争的倾向,因为他们仍然遵循着以和为贵的儒家教条。”

  “到了世纪之交,在张作霖统治时期,追求进一步统一的努力催生了民族主义的需要。”

  “这在蒋的领导下得到了进一步并且更成功的发展,但在当今的政权下,才达到了真正的全省,以至于变成了一种全民一致的、越来越具有支配欲和好战倾向的民族主义。”

  “因此,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中国人的观念和理想变得日益军事化,他们现在成了一流的士兵,而且正在培育素质过硬的参谋人员和军官,这导致亚洲产生了一个新的支配性大国。”

  麦克阿瑟把中国了解的很透彻,看得出来,在狂妄自大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细腻的心思。

  他的狂妄源自强盛的美国和无可匹敌的美军,以及在全世界都不看好的仁川,实行了仁川登陆,一力扭转了朝鲜半岛的局势。

  “在巴丹的那段黑暗岁月里,奎松曾对我说:‘我并不担心我们最终无法战争日本人,也不害怕最终会被他们政府。我最大的恐惧是中国人。随着军国主义的抬头和侵略性的增长,中国将是亚洲的一大威胁。他们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意识形态,当他们的军事潜能发挥到极致,我真不敢相信会发生什么。’”

  麦克阿瑟灭亡红色的念头并非是无中生有。

  他作为五星上将,又是改造日本的幕后黑手,深知意识形态对于民族的重要性,麦克阿瑟前些日子就在为如何改造已经被军国主义洗脑的日本,而焦头烂额。

  眼下,新中国的建立,完全是建立在战争的基础上,颇有一种日本鬼子的苗头。

  麦克阿瑟灭亡红色的决心,除了和两级争霸外,与军国主义复苏也有直接关系。

  而此时的美国国内,关于朝鲜半岛的局势的新闻报道,使得公众心理惶恐不安,麦克阿瑟觉得有必要向美国人民以及联合国成员国的民众,就即将到来的局势做一番清楚的解释。

  美国已经属于现代化国家,新闻媒体夸大事实的报道层出不穷,很多新闻记者大都是通过前线传来的零星信息,再结合自己的一丝推论来进行报道,这样的报道并不属实,甚至引起了不必要的恐慌。

  没人比麦克阿瑟更清楚他们此刻面临的是什么。

  十一月六日,距离云山战役已经结束,美军王牌骑一师陷入包围,南韩军的第二军陷入一片混乱。

  就这样的情况下,麦克阿瑟发表了一封特别的公报。

  “随着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占领和平壤以北敌军的合围,朝鲜战争事实上已经结束了,结果如下:敌军被俘人数超过13.5万,加上20万其他伤亡,其人员损失超过33.5万以上,基本与估算的朝鲜总兵力相当。”

  “至此,朝鲜的战败和军队的毁灭已毫无悬念。”

  麦克阿瑟认真地撰写公报,神情恍然,似乎这一幕还发生在昨日,只是这几天朝鲜战场发生的突然事件实在是太多太多。

  南韩军第二军的溃败,云山战役的失败,骑一师陷入敌人包围等等,仿佛如同梦幻一样,那么不真实。

  明明一周前,他们的部队还在向鸭绿江边挺进。

  笔锋一顿,继续写下:

  “但就在联合国军获胜的同时,中国却不宣而战!”

第39章 应对之策

  “红色却不宣而战,派遣红色军队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并在受到华盛顿庇护的红色北东边境集结了大量补给充足的援军。”

  “因此当前的形式如下:最初与我军交战的朝鲜军主力已经覆灭,剩下的残兵游勇无力发起任何军事行动,我们所面对的是另一支生力军,他们拥有大量的后备兵源和充足的补给,这些对于敌人而言,近在咫尺的后援,却位于我们当前的军事活动范围之外。”

  “敌人是否会动用这些预备队,以及动用多少仍然有待观察,而这是一个对于国际社会而言事关重大的问题。”

  “我们当前的任务仅限于摧毁朝鲜境内的敌军,以达成联合国帮助朝鲜国以及朝鲜人民重获统一与和平的目标。”

  这篇公报已经显露麦克阿瑟的决心,他要让美国当局认识到,他们的敌人已经不再是北朝鲜的溃兵和散兵游勇。

  他们的敌人是东方红色大国,拥有充足的兵源和大量补给。

  明明敌人已经参战,麦克阿瑟执行的任务还仅仅只是摧毁朝鲜境内的敌军。

  他渴望更大的权利,其中就包括美国当局允许他使用核武器打击红色大国的重工业基地、兵源驻地等等。

  这是他最后的手段。

  然而,华盛顿仍旧换着花样,对麦克阿瑟采取各种限制,这让麦克阿瑟的心里非常不爽。

  不过,他相信,红色参战,迟早会警醒这些愚昧的人。

  朝鲜战争爆发之初,美空军轰炸红色边境也不是无意而为之,而是刻意而为之,激怒红色,引红色参战。

  消灭北朝鲜,已经不满足于麦克阿瑟的野望。

  他想要消灭的是那颗在东方升起的太阳。

  在写完报告后,麦克阿瑟站在窗前,望着波涛汹涌的海面,心绪乱飞。

  华盛顿对他施加了各种限制,即便是这样,他心中仍然想着办法,对抗红色的干涉。

  “叫斯特拉特迈耶过来一趟,我有要事与他商量!”

  麦克阿瑟决心在次日早晨,用90架B-29轰炸机飞往鸭绿江,炸毁架设在鸭绿江上的大桥,切断红色北东与朝鲜之间的捷径,以免被红色的大军所用。

  麦克阿瑟显然是被逼急了。

  在此之前,麦克阿瑟一直避免采取这样的措施,因为这样的情形是明令禁止的。

  这条命令,斯特拉特迈耶并未完全遵循,而是上报给了美国,马歇尔得知消息,立刻发来了一封急电,撤销了麦克阿瑟的命令,并指示麦克阿瑟,“推迟对红色北东边境五公里范围内的一切轰炸!”

  麦克阿瑟收到电令,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这道难以置信的命令,为敌军提供了保护,不但保住了敌人跨越鸭绿江这一宽阔的天然屏障运输人员、物资的唯一却渠道,还把保护区延伸至鸭绿江这一侧五公里范围,给予了敌军建立桥头堡的空间!”

  麦克阿瑟的震惊无以言表,并立即表示抗议。

  他再次提醒美国,注意他之前的警告:“阻止敌军增援的唯一办法就是发动空袭,摧毁桥梁和朝鲜境内一切有利于敌军调动的相关设施。我认为这样的行动是为战争法则所允许的,也在我接到的决议和命令许可的范围之内。撤销我的命令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对此我不会承担任何责任,只能以最强烈的抗议作为回应!”

  “我迫切希望你们能够重新考虑,也可以请总统来评判!”

  麦克阿瑟的狂妄和他的聪明显然是不对称的。

  对于麦克阿瑟的抗议,华盛顿做出的回应是将之前的命令修改为允许轰炸鸭绿江双桥位于朝鲜境内的一端。

  这样的命令,仍旧是对麦克阿瑟做了巨大的限制。

  很显然,华盛顿方面对于麦克阿瑟在战争之初,派遣飞机轰炸红色边境,有很大的意见。

  对此,麦克阿瑟要求斯特拉特迈耶研究一个在命令许可范围之内,可进行的轰炸方案。

  斯特拉特迈耶说:“这不可能,华盛顿肯定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麦克阿瑟对于扩大战争表现出一副急不可耐的神情,然而华盛顿方面则想的是,尽可能的避免招惹红色,以免扩大战争,从而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

  到时候,就不是中美双方之间的战争那么简单。

  麦克阿瑟不会考虑这么多,他更加注重的是自己在朝鲜战争能够获得多少政治资本,以在下次选举之中胜出。

  华盛顿方面对于麦克阿瑟的限制,使得他愤怒不已。

  一名轰炸机飞行员身负重伤,身体一侧吊着一截残臂,他在临死前满口血沫,喘息的问麦克阿瑟:“将军,华盛顿和联合国到底站在哪一边?”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麦克阿瑟的灵魂,他立即要求撤去远东职务,痛苦难当之下,他对参谋长伊尔说:“一位战地指挥官,竟然不能动用自己的武装力量来保障士兵的生命和军队的安全,这在军事史上真是前所未见。在我看来,这能够清楚的预示着远东在未来注定要发生悲剧。”

  麦克阿瑟没想到的是,自己对参谋长抱怨的话,最终都得到了验证。

  他就说:“我实在是惊讶的无以言表,成千上万的美军士兵的生命将为之牺牲,整个军队都将处于险境。敌军指挥官肯定是通过某些途径,知晓了华盛顿的决策,利用这个条件来保护自身从国内到朝鲜的交通线,否则他们是不会冒险让大军过桥渡江!”

  参谋长伊尔表示反对:“将军,全军不会理解你为何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去,反而会导致军心动摇,遭到毁灭,而且这会使得你对国家和自身的荣誉负有巨大的责任,不应该在如此危急关头擅离职守!”

  这句话把气在头上的麦克阿瑟拉了回来,他撕碎了还未发出去的急电。

  在麦克阿瑟收到上一条离奇电令的第二天,他又收到了马歇尔发来的另一则电报:

  “我们在联合国安理会极端微妙的处境,令华盛顿的讨论和决议深受影响。安理会明天的会议可能会具有生死攸关的影响。你率领着一支准备程度不一的多国部队,在冬季的山区同敌人殊死较量,其间的艰难我们都能体会到。我想我也可以理解另一方面的难处:既要在必要的限制条件下指挥这一场战斗,又必须让远在华盛顿的总部知悉战事的进展和各项决议,然而这种情况看来是无法避免的,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严重的国际问题。”

  在麦克阿瑟看来,这封电报没有任何价值,纯粹是来安慰他的。

  朝鲜局势危机四伏,这一点麦克阿瑟完全赞同,眼下突然本该结束的朝鲜战争,又因为突然冒出来的三个师的敌人,战况陡然发生了转变。

  加上冬季的朝鲜,天寒地冻,冰雪覆盖,对美军士兵的士气造成巨大的影响。

  相比较直危机四伏的朝鲜局势,麦克阿瑟更在意的是,对赤裸裸的暴力采取姑息政策的危险,不仅在于军事上的惨惨败,同时也会使得红色有机会获得亚洲大部分地区,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比华盛顿看似理解的情况还要牵扯广泛,错综复杂的多。

  就在这个时候,英国执政的共党就目前的朝鲜问题,提出了一项匪夷所思的解决方案:将朝鲜一部分给红色人,这样既可以起到缓冲,带的作用,又能表达联合国的善意。

  麦克阿瑟气愤的把情报拍在桌子上:“这是在助长敌人的气势!该死的,把我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区送给敌人,倒不如直接把朝鲜半岛送给敌人!这样岂不是更好!”

  麦克阿瑟对英国的目光短浅的提议表示抗议,将其比作一九三八年把苏台德割让给德国的蠢行。

  这种做法不但与六月二十五日联大决议的精神相悖,而且红色人得到这样的一个缓冲区,只会得寸进尺,或许更重要的是,这将导致美国在远东的政治军事地位和威信彻底破产。

  愤怒的气焰消失,麦克阿瑟来到窗台,凝望波涛汹涌的海浪,心里已经萌生出三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继续进攻,红色人就有可能不会采取军事干涉,那么自己就可以为这场战争画上一个句号。

  固守等待,那就得选择一条防线严阵以待,然而朝鲜地形复杂,美军并没有可以利用的天然屏障。最关键的是,仅凭有限的军力,也不可能建立纵深防御来应对具有巨大兵力优势的红色人。

  按兵不动?敌人就有时间来集结充足的兵力,包围美军。

  每天都有新的师源源不断的从红色北东边境线开赴朝鲜,这将意味着,联合国军有可能全军覆灭。

  麦克阿瑟取出烟斗,放在嘴边点燃,“至少需要三倍兵力才能应付眼前的困境,该死的,华盛顿并没有给出任何增援的承诺。”

  狂妄自大的麦克阿瑟感到深深地无奈。

  倘若红色人决意介入,联合国军按兵不动将会正中敌人下怀,如果选择撤军,无异于亲手撤销他之前所有的命令,同时也将葬送任何打赢朝鲜战争的机会。

  思来想去,麦克阿瑟走到桌子前,写下继续推进的单词,并在心里思索这一方案的可行性。

  如若选择继续推进,一旦遭遇到大量红色军队,他想,也许可以立刻脱离战斗,迅速后撤,从而拉长和暴露敌军的补给线。

  如此,敌军的运输供应难度将会成倍增长,我军空袭的威力则近乎无限放大。

  敌军每推进一步,与我相比的是,他们的力量就会削弱一分,直到双方达到一个力量持平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