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长津湖开始 第658章

作者:村中修狗

  指战员纷纷要求入朝参战,仅三三五团上书的要求参加志愿军就近三千人。

  ‘志愿书’‘保证书’和要求打头阵当先锋的‘决心书’,像雪片一样,纷纷堆满各个连队。

  就连大老刘的炊事班,也积极响应。

  “谁说抗勺子的不能打仗,奶奶的,老子拎着勺子照样上去跟美国鬼子干仗!”

  大老刘以前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时候,给部队上前线送饭,可没少端着枪跟敌人干仗。

  那是干过日本鬼子,干过反动派。

  “咱还没有跟美国鬼子干过仗呢,嘿嘿嘿,绝对不能错过这次机会。”大老刘招呼着炊事班的小同志写请战书,“自愿参加,要写的抓紧了。”

  经过先前的动员,大伙的战斗热情空前高涨,情绪高昂。

  点着油灯,围坐在桌子下。

  “字怎么写,快教教我。”

  “别动,我还没有写完呢。”

  “怎么写,我看看你们写的啥。”

  “那肯定是下决心,和小鬼子战斗!”

  肖和平凑过来,看着夏远,见他写的流畅,诧异,“你还会写字,写的真好看。”

  战士们大都是用拳头攥着笔杆子,在纸上戳来戳去,力气大了,纸张都给戳破了,笔杆的芯都断了。

  力气小了,写出来的字又不清晰。

  见夏远写的流畅,抽着旱烟的大老刘也忍不住凑过来,有模有样的点头:“写的像样。”

  在革命根据地的时候,红党的队伍就开了识字认字的课程,扫除部队中的文盲,让绝大多数战士认识字。

  现在,部队里很少有不识字的,只有一些字不会写的。

  但是写字写的流畅的,还是少见。

  很快,夏远就写完了,淋淋洒洒一篇文章,也就一两百字,阐述他要去朝鲜解决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朝鲜人民,抗击美帝国主义。

  这是请战书。

  除此之外,还写了志愿书和保证书。

  志愿书,顾名思义,乃是自愿参加抗美援朝,而并非受国家命令。

  保证书,则为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命令这些。

  三封写完,夏远抬起头,见大伙盯着自己,便问:“你们,不会写吗?”

  其他人对视一眼,周茂说:“不是不会写,只是有些字不会写。”

  “我看看。”夏远看一眼他们写的书,脸上露出忍俊不禁的笑,大伙的字写的都很难看,歪歪扭扭的,但就是这一行行难看的字,却表明了他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心。

  夏远轻咳一声,站起身,“你们写吧,不会写的字,我告诉你们怎么写。”

  大老刘讲:“你把字写出来,让他们看着写,别帮他们写。”

  “班长,我知道。”

  夏远点头。

  炊事班写。

  后勤人员一样写。

  这是一件光荣的任务,大伙都积极响应。

  战斗英雄郭永辉,那时候他和他所在的排,都鲜为人知,只是众多连队里,一个普普通通的作战单位。

第11章 积极响应

  他从小给地主放猪,十六岁那年,再也不受地主的压榨,跑到长春当工人,又被日本兵抓住当了劳工,九死一生受尽折磨。

  北东光复后,他参了军,入朝前领导任命他当排长,问他想去哪个连,他坚决要求到没立过战功的连队。

  领导满足了他的要求,把他派到一个不起眼的连里。

  于是,他来到三三五团一营三连三排当了排长,当全团开展志愿入朝签名运动时,为了全排抢到头功,郭永辉想办法挑选排里最机灵的战士,轮流在营部门前站岗,只待营长一起床,他们就报上名。

  晚上十二点,本该是休息的时间,但是营部门口却挤满了人。

  三排战士朱高品回头一看,后面站了一大排,他庆幸排长真有两下子,要是稍微大意一点,他们就抢不到头名‘状元’了。

  炊事班大老刘让夏远和肖和平来到营长门口守着,两人来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一问才知道,原来大伙都是为了抢头功,从营里各连各排跑过来,手里攥着一大叠战书。

  只是没想到,大伙的念头都跟他们一样,都想着等到明天一早,营长起床了,就能抢到头功。

  肖和平激动地说:“夏远,你看,大伙这么积极,咱们的国家何愁不安全。”

  夏远心里也相当感动。

  这样的部队,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

  他们心中有家,心中有魂,心中有国,心中有信念。

  十月天,北东的天气温度逐渐下降,天渐渐冷起来,战士们聚在营部门前,大伙都小声的说着话,生怕吵醒了睡觉的首长。

  天快亮了,营教导员刚刚起床,三排战士朱高品就上前报告:

  “报告教导员,我代表全排签名志愿入朝作战!”

  营教导员刚睡醒,被外边拥挤的战士们吓一跳,弄明白大伙的来意,营教导员困意顿消,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很好,回去给排里讲,你们抢上了头名状元啦。”

  朱高品脸上止不住的笑容,嘴角都止不住地往上边翘:“教导员,我知道了,我这就回去!”

  他高兴地跑开。

  营教导员看着门前聚集的战士们,开心的讲:“大家不要灰心,先后不争,都是为朝鲜人民,就要看谁到了朝鲜,能立大功,为部队争光,为国家争光!”

  各部队的签名活动非常活跃,有的排长或战士们背着背包,睡在签名处,都想抢第一名。

  梁军长下来视察,看到三十八军热火朝天的签名活动,感慨的说:“我们的部队就是有这么一股狠劲儿,一听说有战斗任务,就精神抖擞,谁也不甘落后。”

  参谋长望着热闹的驻地,点头赞同道:“是啊,理应说下达作战任务,是个困难的事情,但是咱们的部队不一样,安排作战任务却成了困难的事情。”

  倒不是说安排的作战任务没人接。

  而是争先恐后,抢着第一个冲到战场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各部队积极报名,让这个去,那个不同意,让那个去,这个不同意。

  大家都争着抢着,想要立头功。

  这是好事儿,但是指战员们往往为安排谁去而发愁。

  从营部回来,夏远跟在肖和平身旁,两人走着聊着,聊到战场上,肖和平参加过最后的解放战争,他说:“战场上,飞机炸,炮弹轰,到处都是爆炸的声音,你喊没人注意,得打手势,到了战场上别害怕,有我在,我会帮助你。”

  接着又问夏远:“打仗,你害怕不?”

  “不害怕。”夏远摇头。

  “这说不准,以前训练的时候,觉得战场也就那样,但是我第一次上战场,就被吓傻了,那还是敌人已经被打退,我跟着班长去送饭,反动派的炮一直炸不停。”

  肖和平有一个事情,至今记忆犹新,“咱们班,有一个跟我年纪差不多大的,他抱着一兜馒头在阵地上跑,被一发炮弹打中,身子都被打碎了,我亲眼看着他牺牲的,收敛遗体的时候,都找不到完整的,班长给他埋了起来,坟前放了个馒头。”

  夏远安静的听着。

  “所以啊,到了战场上,千万不能乱跑,躲在战壕里,把身子的重心压低。”

  肖和平以过来人的口吻,教导着夏远。

  夏远没说什么,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往前走了没多远,听到吵吵嚷嚷的声音:“营长,我哪次打仗没上去?你不能一碗水看到底,这次出国,我不会给中国人丢丑。”

  夏远好奇的看过去,是个老同志,年纪稍大。

  肖和平低声说:“那是司务长,班长说,他是1937年入伍的,比班长的年龄还大前不久因为家里来信,让他回家结婚,连里没有批准假,看样子是加入志愿军,入朝作战,营里也没有批准。”

  “这你都知道。”夏远有点惊讶。

  “那是,咱可是营里的消息小灵通。”肖和平骄傲的说。

  夏远知道,肖和平没事儿的时候,就爱跟着一些战士聊八卦,说是八卦,实际上也都是大家的生活日常。

  “那个呢?”

  夏远又抬头,点着跟在营长身后的一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小战士。

  “潘天炎,二连的,好像十七岁,前不久生病了,训练的时候没有参加,一直在养病,指导员要他留守,他不同意。”

  果不其然,夏远听到那小战士潘天炎讲:“营长,我对照了,不信?我拉泡屎给你看。”

  夏远乐了,营长冯玉祥也乐了,“病好了,就欢迎你去。”

  潘天炎十七岁,个儿瘦小,是营长冯玉祥在南湖时捡回来的孤儿,这两天他一直在闹肚子,拉稀水,整个人都拉虚脱了,饶是这样,他都一声不吭,指导员要他留守的时候,他哭了,经过冯玉祥的劝说,才勉强答应留下。

  可是睡了一觉,看到大伙都在积极的写请战书、志愿书等等,他却躺在床上养病,心里不是滋味,又跑到营部找冯玉祥。

  听冯玉祥这样讲,潘天炎做了个鬼脸,扭头跑了。

  随后跟来的指导员着急的跟冯玉祥讲:“营长,他没有好,白天还跑了几趟厕所。”

  冯玉祥无可奈何地说:“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这小子,为了出国作战,都会撒谎了。”

  远处又传来叽叽喳喳的声音,冯玉祥抬起头一看,连忙拉着指导员走。

  夏远顺着冯玉祥的目光看过去,是营里的女同志,有一些战士的家属,还有宣传队的。

  她们看到逃跑的营长,叽叽喳喳的叫:“营长跑啦,姐妹们,快点追呀。”

  夏远扭头看着肖和平,肖和平意会,讲:“这些女同志,没有得到上级批准入朝作战,就开始闹,她们也想上前线。”

  “哦。”夏远了然。

  “这还怪营长,之前解放战争结束,这些女同志可是立了大功,营长说了句……什么来着,谁说女人不如男人。”

  “谁说女子不如男。”

  “哦对,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们可开心了,现在入朝作战,肯定要跟着去。”

  夏远缓缓点头,听到远处传来声音。

  “姐妹们,冯营长不管咱们,团长也不管,咱们去找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