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长津湖开始 第598章

作者:村中修狗

  卫生员跑过来给他包扎伤口,被他推开,朱赤的脸上透出一种敌人的仇恨,对保卫金陵的刚毅和决心,他对大家说:“弟兄们,打仗必然有流血牺牲,你们不要管我,敌人打炮以后,他们的步兵就会发起冲锋,一定要打退敌人的进攻,誓死守住这块阵地!”

  不出所料,敌人很快组织了大规模的集团进攻,面对如蝗虫般蜂拥而至的敌人,朱赤高声喊道:“弟兄们,报国的时刻到了,我们要与阵地共存亡!狠狠的打!”

  262旅官兵们在旅长朱赤的带领下,宁死不屈,奋勇杀敌,敌人再次被打退,此战以伤亡180余人的代价,歼敌190余名敌人。

  日军虽退,朱赤心中明白,对金陵势在必得的日军,不会放弃雨花台阵地,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

  他便利用战斗的空袭,命令部队抢修工事和抢救伤员,他在阵地上来回奔跑,督促,检查工事,慰问伤员,突然,一阵刺耳的尖啸紧跟着飞来一发炮弹,落在朱赤的脚边,他没来得及躲闪,随着一声巨响,倒在血泊之中。

  模糊之间,耳边响起262旅将士的呼喊,他用着最后一口气,说道:“一定,要,守住阵地!”

  日军卷土重来,激烈的战斗打到第二天。

  262旅全体官兵寸步未动,与阵地共存亡。

  寒风呼啸,横在阵地上的原木在燃烧,阵地一片焦土,尸体层层累积,血流成河。

  日军的坦克碾压过尸体,挤出大量鲜血和五脏六腑,冲向中华门城堡。

  除了朱赤在战斗中牺牲,第88师264旅旅长高致嵩也牺牲在雨花台阻击战中。

  高致嵩奉命守卫雨花台的左翼。

  高致嵩指挥战斗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战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他接到命令,率领部队进入雨花台左翼后,先组织各级军官查看地形,研究战斗部署,接着抢修防御工事。

  高致嵩不放过任何一个点,他亲自带着人,到各营阵地查看工事的挖掘任务。

  其中有一个营的工事没有达到要求,他便挂着脸,严肃的对该营营长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个简单的道理你难道不懂吗?你看看你们营的工事,马马虎虎,如果敌人从这里进攻,你们能抵御敌人的手榴弹、子弹吗?”

  该营营长低着头,接受高致嵩的训斥,高致嵩挥挥手说道:“还不赶快放下碗筷,集合兄弟们来重新挖!”

  说罢,率下一句话:“不挖好工事,不准吃饭!”又匆匆赶到其他营检查去了。

  直到一个小时后,该营营长前来报告,他才允许该营开饭。

  高致嵩对战前准备的要求相当严格。

  第二个特点,便是战前要进行动员。

  就在夏远率领一个营,在前方阻击日军的时候,他在队前慷慨训话,“兄弟们,你们听到炮声了吗?新的战斗就要开始了,我们现在担负的是保卫首都的重任,作为一名军人,丢失阵地是可耻的,如果临阵脱逃,那就更加可耻。”

  “你们听说过秦桧吗?他就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怕死鬼,我们不能学他。弟兄们,世上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罪都能受,就是亡国的苦绝对不能吃,亡国奴的罪绝对不能受。”

  “现在敌人来了,为了我们的祖国,我们中华民族的明天,我们要与侵略者血战到底!”

  他训话完,又领着官兵们举起拳头,跟他一字一句的高呼口号:

  “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

  “誓与阵地共存亡!”

  “宁死不当亡国奴!”

  “有口气就要与敌人血拼到底!”

  口号气吞山河,在空中回荡。

  前卫营虽狠狠打击日军,自身却也伤亡惨重,仅有少数人从阵地上撤退下来。

  日军的坦克轰隆隆碾过,向他们的阵地开过来,大批日军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蜂拥而至。

  高致嵩捏着拳头,说:“与阵地共存亡的时候到了,拿出你们的血性,让日本鬼子看看咱们中国人的脊梁!”

第166章 凶残谷寿夫

  日军以两个联队的兵力,向高致嵩的264旅发起进攻。

  264旅的官兵顽强阻击,日军也不甘示弱,嗷嗷的吼叫着,顶着264旅官兵射来的子弹和手榴弹,向阵地发起死亡般的冲锋,倒下去的人越来越多,国军的,日军的都有。

  高致嵩根据战斗的实况,一面调整部署,一面思考着,他认为光阻击无法完成打退敌人的进攻,必须要进行猛烈的反击,不能一味的坚守而不进攻。

  于是,他拿起电话,向各团下达反击的命令,然后身先士卒,举起手枪,高喊着:“弟兄们,跟我冲!”

  在高致嵩的带领下,264旅的官兵勇猛的杀向敌阵,和日军展开惨烈血腥的白刃战,阵地上杀声震天,血肉横飞,刺鼻的血腥味充斥在阵地的每一块角落。

  刺刀拼弯,官兵们就丢掉枪,与敌人抱在一起,厮打着、拼搏着,不少官兵与敌人一起滚下山底,功归于尽。

  在短兵相接中,高致嵩的耳朵被敌人咬掉一只,鲜血直流,在短暂的战斗间隙,他顾不得包扎伤口,忍者剧痛对官兵们说:“弟兄们,敌人还会再来,我们只能稍作休整,准备迎接更加残酷的战斗。”

  高致嵩要求各团统计现在有多少兵能参加战斗。

  统计表送上来。

  从抵达雨花台参与阻击战时,264旅近万人,然而经过两天血拼,整个旅竟然只剩下四五百人。

  这时,凶残的日军又再度发起进攻,高致嵩横下一条心,命令官兵们将所有的手榴弹后盖打开,将导火索连接起来,摆在阵地前。

  敌人越来越近,当距离他们还剩下三十米的时候,高致嵩沉着观察着敌人,命令大家听他口令。

  进攻的日军见中国军队的阵地上没有任何东京,以为中国人的子弹都打光了,放松了警惕,兴奋地手舞足蹈,大喊大叫“抓活的,抓活的!”

  他们边叫喊着,边向前冲。

  距离阵地越来越近,大家都能看到日本鬼子的激动高兴地表情,不由得抓紧手中的钢枪。

  高致嵩忽然一声大喊:“拉导火索!”

  紧锁着,一声声巨像吞没进攻的日军,亦把阵地上的守军吞没,就像是一颗巨大的炸弹,在阵地上升起浓厚的硝烟。

  阵地上恢复平静。

  支援而来的夏远率领一个连抵达阵地,爆炸声把阵地吞没,完全看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直到阵地恢复平静,整个旅的防线,没有一个活人。

  这惨烈的阻击战,亦是深深震撼夏远,激励着不断向前。

  他随后率领最后一个营参与到雨花套保卫战中。

  一个营防守两个旅的防线,下场可想而知。

  短短一天的功夫,整个营的防线被日军吞没,官兵拼死搏斗,亦对日军造成巨大的伤亡,最终仍不敌日军,仅有一排,三十余人从雨花台撤出。

  雨花台方向的守军,一直坚持到12月12日,由于缺乏足够的兵力和弹药的及时补充,部队越大越少,热血洒满山岗,尸横遍野。

  这天下午,随着夏远撤退,新任264旅旅长清点两个旅所剩兵马,率领不到两千人,向下关转移。期间,他与夏远联络,想要夏远与他一同撤离,撤出金陵保卫战的序列,夏远摇头:

  “金陵乃国之首都,战斗还没有结束,我还不能撤离。”

  也就是在这天,日军的坦克和步兵冲过雨花台,向中华门城墙蜂拥而去。

  早在12月6日晚,郊外隆隆的炮声,在金陵城中心的新街口,已经听得很清楚。

  而且,日军的照明弹已经打到了城内,老百姓们正扶老携幼迁往中山路西边的难民区。

  大战在即,百子亭的唐公馆却热闹非凡,门口停着各种轿车、吉普车。

  客厅内,临时增放了许多椅子,里边坐满了守卫金陵的高级将领。他们每个人的肩章上,至少都有一颗发亮的星星。

  这是金陵卫戌部队的将领,所有少将以上的指挥官都毕恭毕敬的坐在这里,会场的气氛严肃而紧张,将军们只能窃窃私语,低头交谈。

  “委员长到!”突然,传令的副官一声呼叫,将军们从尽各种习惯性的站起身,行注目礼。

  “你们久等了,请坐下。”身穿一身戎装、披着黄绿色军大衣的蒋,在宋夫人、侍从室主任钱大钧,以及金陵卫戌军正副司令长官唐生智、罗卓英、刘兴的陪同下,步入会场。

  将军们直等到蒋一行都落座,才纷纷坐下。

  “委员长还在金陵!?”蒋的出现,在将军们的心中引发一阵激荡,因为事实戳穿外界关于蒋早已离开金陵的传闻。

  蒋操起他那江浙官话,“我们抗战已有五年,战果还是有的,敌人的野心更加地暴露了,我军民抗战情绪更加高昂。诸位,看形势不要看表面,不要看我们暂时丢了这里,丢了那里。我们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从长远看,民众站在我们这一边,国际上主张正义的舆论倾向我们,我们一定会胜利的。现在,本人为了指挥全局,不得不暂时离开金陵,我会回来的。”

  “诸位,金陵是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又是孙先生之陵墓所在地。我希望各位在唐将军的指挥下,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誓死保卫金陵,做到人在金陵在,与城共存亡!”

  蒋虽然东一句,西一句的说了一通,还是博得了一片掌声。

  唐生智代表守城官兵,向蒋表示誓与金陵共存亡的决心。

  蒋拉着唐生智的手,说:“摆脱唐将军了,我代表政府感谢你!”

  “委员长放心,保卫金陵是军人的职责,没有你的命令,我绝不后退一步!”

  唐生智信誓旦旦。

  门口的轿车发动,蒋随宋夫人向众人道别,目送蒋离开唐公馆,直奔黄埔路官邸。

  7日凌晨,金陵城还没有开始它一天的喧嚣,只有全副武装的士兵,匆匆的从清冷的大街上通过。

  一列由十辆高级轿车组成的车队,从清凉山蒋临时搬迁的住地出发,驶过落满梧桐树叶的街道,来到明故宫机场。

  机场内外,警戒森严。

  蒋与宋夫人一同,在一队警卫人员的护送下,走到专机的舷梯旁,他们同前来送行的唐生智、罗卓英等高级将领一一握手:“辛苦你们了,金陵,就靠你们了。”

  “委座保重!”将领们回答。

  这是最后的道别。

  五时四十五分,美玲号专机开始启动,在一小队战斗机的护送下,蒋的座机升到空中。

  飞机在古城上空盘旋一周。

  扬子江水,如同一条黄色的宽带,围绕着半个金陵城。盖着蓝色琉璃瓦的中山铃木,矗立在紫金山的苍松翠柏之中。

  石城内外,烽火点点,战壕纵横。

  蒋透过舷窗,看向远处的钟山、石城,神情颇为惆怅,心潮起伏,他想起了元代此人萨都刺的著名诗句: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金陵中华门城楼,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造的城楼。中华门城楼是金陵城门中最大的一座城楼,它气势恢宏,刚劲雄伟,南北长128米,东西宽90米,前后共有四重城门,筑有23个藏兵洞,号称可藏兵3000,堪称世界之最。

  城墙之宽,可五马奔驰,状如长城,且登高远望,城内城外一览无余。

  门外的秦淮水,横贯城门前,更提高了它的军事价值。

  由于中华门城楼连接桨声灯影的秦淮河,平时这里的游客很多。

  自朱元璋筑了城墙以后,中华门发生过近百次血战,但是,那些大小战斗与1937年12月发生的战斗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12月9日,日军正在向雨花台猛烈进攻,同时,牛首山、淳化镇告急,唐生智得知消息,估计敌人以一步兵力会继续攻打这些地方的同时,很快会以一部兵力绕过牛首山、淳化镇而直奔雨花台、中华门而来。

  他把自己的判断告诉副司令罗卓英、刘兴二人。

  罗卓英表示赞同,并说道:“日军进攻光华门、通济门、紫金山失败后,会集中精锐部队对中华门发起猛烈进攻。”

  刘兴指着地图,说:“你们看,中华门外有一座长竿桥,我们要力争将敌人堵在桥的南面如果让敌人过了桥,中华门就麻烦了。”